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争魏> 第九百四十四章 虚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四十四章 虚假(1 / 2)

更多的粮食会养育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会带来经济繁荣,以及更多的人才,同时也能巩固新占领的地区。

大秦帝国的一切都建立在粮食上,而粮食建立在耕田上。

无论开战十年规划和百年大计,首先要知道自己手上的资源。

距离上一次编户齐民已经过去了八年。

这八年里,大秦先是吞并了吴国,后拿下辽东,再吞下南疆,整合西域,吞下大宛、康居、河中。

新一轮的编户齐民迫在眉睫。

此次不仅要查清多少人口,还要查清多少土地。

耕田和牧场都是有限的,而均田制不是万能的,一旦人口膨胀到临界值,均田制就会成为还害民之法。

历史上,李二大帝刚刚统一天下,开启贞观之治,便有府兵逃亡的现象发生。

到了李治、武曌时期,大规模的逃田已经屡见不鲜。

文学馆清算各州各郡送上来的数据,大秦的耕田加上牧场竟然高达九十三亿亩,人口多达四千七百万……

杨峥看着这些数据心中一喜,证明这些年治国颇有成效。

但转念一想,觉得有些不对。

后世总在说保留十八亿亩底线……

在科技发达的后世,耕地的规模也仅在十八亿亩左右,一千七百年前的魏晋耕田加牧场能到九十三亿亩?

要知道,很多地区还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耕田和牧场怎么可能到达九十三亿亩的数字?

而文学馆清查两汉的耕田数据,最多时,也就汉宣帝时期的五亿亩……

就算大秦打压士族豪强,清算前朝余孽,也不可能翻了几十倍……

仔细清查送上来的数据,问题还是集中在关东地区。

关东很多县的耕田居然比关中一个郡的都多……

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肯定是地方上弄虚作假!”杨旭颇为气愤。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这些人是投陛下所好……”卫瓘拱手道。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当一个官员的升迁和地方政绩挂钩之后,自然会出现这种事情。

没想到只是开了一个头,问题就来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陛下任重道远。”鲁芝叹气道。

杨峥也有了种挫败感,封建时代,古今中外,朝廷和地方的斗法是贯穿帝国命运的一条暗线。

朝廷大老有自己的利益,地方官吏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历史上洪武大帝拨皮萱草,仍然不能制止官员的腐坏。

其实想想也是,大秦继承曹魏,吞并司马家的中原,攻陷邺城之后,中原各地便投降了,以前把目光集中在士族豪强,却忽视了地方官吏是由九品官人法选出来的。

有他们在,大秦的官场气氛就好不到哪去。

或者说关东出了问题。

而这个问题是自曹魏时期便已经存在的,经过司马家的转手,遗毒更甚。

军官、地方官都可以明码标价。

杨峥经历过那个时期,知道其中的门道。

大秦杜绝了军官的买卖,断了他们的一条财路,但地方官员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只需换个旗号,蛰伏一阵,便可继续只手遮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