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四福晋的娇宠日常> 第110章 第 110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第 110 章(1 / 2)

不多久,良嫔与和嫔册封的旨意下来,二人正式受礼封嫔。

几乎与此同时,十阿哥的婚事定了下来。

这一次他的亲事是太后亲自给指定的。

太后本来自于大草原,给十阿哥定下的嫡福晋是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锦噶喇普郡王之女。

岳丈是外藩郡王,这可着实是一门不错的亲事了。更何况太后亲自问过蒙古亲人,得知未来十福晋爽朗活泼,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女子。太后和皇上便对这个亲事十分满意。

可是十阿哥领旨后却郁郁寡欢。

他这么个闹腾的脾气,平时上天入地的那么能折腾的一个人,在亲事定下后却异常沉默起来。

太后就找了四福晋细问缘由:“你看老十这是怎么个情形是不满意哀家给定的亲事”

珞佳凝约莫知道一点点的原因,却也只能笑着说:“怎么可能。老祖宗给选的人,错不了。”

太后虽然年纪大了,心思却机敏得很。

她一看就知道老四媳妇儿没有说出来完全的实话,就故意绷着脸:“你不和皇祖母讲真话,皇祖母宁寿宫的点心不给你吃了。”

全宫上下都知道,四福晋是个爱吃点心的。

只是在宫里头,也就皇上的乾清宫、太后的宁寿宫和德妃的永和宫,能让她放心得敞开了吃。在其他宫殿,她是轻易不吃东西的。

太后也是故意这么说逗一逗她。若孩子真不肯提那些缘故的话,想必也有孩子们的难处。她也不会逼迫孩子必须讲。

珞佳凝思索许久后,作出一副“我只能为了吃的而低头”的样子来,幽幽叹了口气。

只是她说出来的话却是故意压低了声音,语气十分认真:“皇祖母,不瞒您说。这一次十弟要娶的是蒙古女儿,他即便是再怎么活泼,遇到了草原女儿也是有些犯怵的。”

太后哈哈大笑:“果真如此”

“应该是这样的。毕竟我和他不是特别熟悉,所以这样猜测。”珞佳凝道:“我还记得那次我们一起跟着皇阿玛去塞外,有个蒙古王的女儿和他赛马,他愣是没有比过人家。”

说罢,珞佳凝重重叹了口气:“十弟这个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输给男人他都不服气,更何况输给女儿家。”

这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而且那次十阿哥输了后,几乎到暴跳如雷的地步。却不是对着旁人生气,而是生自己的气,愣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七八个时辰,没吃饭没喝水。

那次去塞外的人都知道这个事儿,珞佳凝不怕说出来。

太后闻言,笑得不可自已:“哎呦,原来还有这个。他也不早和我说,不然的话,我得给他找个脾气更火爆的福晋来!”

这话引得珞佳凝也忍不住跟着笑了。

她又陪着太后说了会儿闲话,这才走出了宁寿宫。

事实上,珞佳凝还掩下了一个事情没对太后说。

那就是,十阿哥怀孕的那个妾室郭络罗氏,是极其得十阿哥宠爱的。

十阿哥的这个妾室郭络罗氏,倒并非是宜妃的至亲,而是员外郎永保的女儿。

珞佳凝对这个妾室了解的不多,而且她和十阿哥并不是特别熟悉,平时都不会去找十阿哥玩。

之所以了解到这些,也都是从旁人的话语间听说的。

甚至于在十阿哥的婚事还没敲定之前,九阿哥在和她谈论生意的时候,也不由和她抱怨过,说十弟太疼爱那个妾室了,往后十福晋进门可怎么办。

珞佳凝明白,倘若让太后和皇上知道了十阿哥对这个妾室的宠爱,那么妾室腹中的孩子能不能生下来都是个问题。

毕竟十阿哥未来的嫡福晋是蒙古郡王的女儿。

那郭络罗氏身为妾室怀了孕,且又十分得十阿哥宠爱的话,太后和皇上也不知道会不会下手。

所以她掩了下来没有提。

旁人会不会告诉太后,她不知道。

但她身为现代人,实在不忍心因为自己的话而让一个胎儿不明不白地没了,故而并没有提起这个。

到了夏日,京城天气炎热,太后年纪大了,因为天气过热而轻微中暑两次。

康熙帝命热河行宫加快建造。到了明年前,起码要有四个大院子建造完成才可以。

秋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说大不算特别大,但是说小也绝对不算小的事情。

十阿哥的庶长子出生了,可是这孩子出生时啼哭得响亮,瞧着很健康很健壮。

可是不知道怎么的,白天出生的活泼男孩儿,到了晚上就不太行了。啼哭的动静小了许多,嘴唇隐隐泛着紫色,瞧着不太行了的样子。

这时候是九月中旬。晚上已经冷起来。

十阿哥看着孩子瞧上去不太好了,冲到太医院把当值的几个太医全都揪到了阿哥所,命他们通宵都在阿哥所里守着,不准离开半步。

因为他闹出来的动静挺大,第二天一大早,全宫上下就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德妃紧张得不行,早晨就让人去了四贝勒府上,直接接了四福晋进宫去陪她。

珞佳凝道了之后,德妃赶忙迎了过来,握着她的手不肯松开:“十阿哥的这个孩子,怎么样还未可知。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因此而生气。”

珞佳凝只听了个大概,不清楚具体状况,忙屏退了伺候的人,拉着德妃坐下:“母妃,这是怎么了您详细说说。”

“十阿哥的这个孩子,口唇发紫发青,像是有人投毒。”德妃后怕得抚着胸口:“我怕皇上会怀疑到我的头上来,紧张得很。”

两人交握的手,微有湿意。

珞佳凝看德妃出了汗,知道她是真的紧张,忙劝慰:“母妃无需担心。皇阿玛即便怀疑,也不至于疑到您这边来。”

阿哥所距离永和宫还有段距离,皇上即便是要彻查或者是存疑,也是从距离阿哥所比较近的人,以及和阿哥所来往比较多的人来查。

德妃平日不去那儿,怎么可能会疑到她这里。

听了儿媳的话后,德妃脸上的忧虑没有丝毫的减少,反而更为凝重:“你不知道,皇上以前每个孩子夭折的时候,都会彻查全宫上下。我……也是真的怕了。”

珞佳凝若有所思,轻声安抚:“母妃不必担心。这事儿,皇阿玛会有个论断,绝对不会轻易怀疑旁人的。”

那孩子终究是没有活过了十天。

孩子夭折彻底没了气息的时候,正好是白天。

离阿哥所还很远,就能遥遥听到十阿哥悲痛的痛苦声。那哀哀的哭泣声传在巍峨的殿宇内,显得尤其悲凉。

珞佳凝留意观察着所有的一切。

她发现,皇上和太后因为这个孩子的亡故而十分伤心,那份爱上不像是作假。

那么说明这个事情不是两位长辈动的手。

那会是谁呢

这天正好是晖哥儿休息的日子。

自从跟着张廷玉读书以来,晖哥儿是学习的时候多,十天八个月才能休息一日。

恰逢今日胤禛当值,没办法陪着儿子玩。珞佳凝就带着晖哥儿来到了宫里,陪太后和德妃待一日。

闲聊见,太后无意间提到了一句:“……前些日子的时候,那老十那边的事情已经处理好了。是老八帮忙的。说起老八这个孩子来,真是个有孝心的。老十天天难过,什么都不管。若不是老八在,那些零碎事情怕是处理起来没完。”

珞佳凝隐约明白了什么事儿,不由问:“是八弟处理的”

“可不是。因为这事儿,皇上还赞扬了老八。”德妃逗着晖哥儿,也跟着顺口一提:“里里外外都是他帮忙的。老十那个妾室还在月子里脱不开身,老十每天都在照顾她,没有半点旁的心思。老九的两个妾室又快生了,不是老八去办还能是谁。”

珞佳凝听后,心里突地一跳,忽然有了个主意。

她为了确认忍不住再问了德妃一句:“因为这件事,皇阿玛还赞扬了八阿哥”

太后接道:“自然要赞扬的,这孩子最近做事妥帖。”

珞佳凝心里就有了主意。

趁着晖哥儿和太后德妃玩得开心的时候,珞佳凝走出了宁寿宫,喊了翠莺叮嘱她:“你找阿哥所比较相熟的人,问一声。十阿哥的孩子出生后,就是刚出生的那天。八阿哥有没有去过阿哥所。记得,问得不要太明显,借了赞扬八阿哥的句子随口一提的样子就好。”

翠莺十分机灵,当即领会了福晋的意思,快速说了句“奴才知道了”,当即领命离去。

翠莺回来得很晚。

因为当时已经到了下午,即将回四贝勒府上了,珞佳凝就没有仔细问她什么。直到回到了自己家,珞佳凝才把翠莺叫了过来,细细询问。

翠莺道:“那天八阿哥确实去过十阿哥的住处。那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八阿哥就去了一趟,还探望了生孩子的妾室。后来,八阿哥又去过一趟。却是在下午的时候。当时很多人都瞌睡了,没有注意到他过去。奴才认识的一个小宫女,正好偷懒在茶水间打瞌睡,望到了八阿哥,就顺口告诉了奴才。”

珞佳凝:“八阿哥去的时候,是个什么情形八阿哥去的地方,可有给孩子放在身上的或者吃的喝的东西”

她知道翠莺机灵,会帮忙多问几句的。

“当时很多人都瞌睡了。照顾孩子的人,都在孩子身边伺候。”翠莺道:“八阿哥去的地方,没有旁的,只放了个擦洗用的盆。那盆是孩子乳母用的。”

说罢,翠莺大着胆子小声说:“福晋,一般来说,富贵人家的乳母给孩子喂奶前为了保证孩子吃的时候是干净的,会先擦一擦身上再喂奶。免得身上太脏,再污了小孩子的口。”

也就是说,如果在乳母擦洗的那个盆里添一些东西的话,那孩子吃奶的时候很可能就沾到了带毒物的皮肤,顺着奶水咽下去后,孩子可能就会中毒。

珞佳凝:“那乳母后来没什么事吗”

“倘若她什么事儿都没有,奴婢就不必特意提起这个了。奴婢和他们闲聊的时候,问出来许多的细节,偏就挑了这个和福晋说,自然有奴才的道理。”

解释过后,翠莺又忍不住朝福晋靠近了几步,方才把声音压得更低:“那乳母之后皮肤瘙痒红肿了一日倒也没事了。当时孩子状况不好,没人留意到她。只是帮她洗衣服的一个粗使小太监见到了,关心问了几句。不过,自从那孩子故去后,阿哥所里有了传言,说是小孩子夭折会变成小鬼,缠着死前最亲近的人,把那人一起带走。乳母被这个传言吓得睡不安稳,时常梦魇大叫,被十阿哥责令打了一顿后赶出去了,现在人不知在何处。”

珞佳凝越想越心里发寒。

谁都知道,十阿哥的这个是庶子出生得太不是时候了。他的这个庶长子如果活着的话,对十阿哥非常不好。

毕竟之后蒙古郡王的女儿嫁过来后,发现那个妾室已经生了长子,怎么都说不过去。

想必十阿哥自己心里也很清楚,所以在婚事确定以后,他才会陡然转了性子变得郁郁寡欢。

康熙帝和太后终究还是心软,两人都还不至于那么狠心,之前没有想要除去胎儿,之后也没有去下毒手残害一个已经降生的新生儿。

这样一来的话,十阿哥庶长子的存在就成了一个隐患。

可是,孩子都生下来了。八阿哥却下手把孩子除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