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209章 一个死局,无法破解的手术困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9章 一个死局,无法破解的手术困境!(1 / 2)

医学上的头颅连体畸形其实相当罕见,新生儿的发生率大概是百万分之零点六。

也因为病例太少,国内外对颅脑融合的记录、治疗指南等的研究都很少。

分类也很粗糙,只分了个部分融合和完全融合。

部分融合就是单纯的皮肤、颅脑和硬脑膜之间的连接。

这种分离其实很简单,两人的脑组织都是独立发育的,互不影响,直接锯断骨头就得了。

后期再用人造材料填充,长好以后,除了那块不长头发,基本上和普通人没啥区别。

但坏就坏在,思平和思安两人是完全融合。

他们硬脑膜下血供和脑组织都连在了一起,矢状窦更是共享的。

尽管ri检查显示两人的脑组织没有融合共用,但脑血管造影提供的信息就不乐观了。

这对双胞胎的大脑动静脉血管交叉供血!

3d打印模型则展示得更清楚——上矢状窦的解剖结构融合在了一起!

而临床上,还尚未有分离共享矢状窦的连体畸形的先例出现……

高登贵叹气道:“这一对刚出生不久就送来了我院。

我们当时组成了一支三十多人的医疗队伍,脑外科、整形外科、麻醉科、神经影像、新生儿icu等都参与了手术方案的讨论。

此前,我们已经尝试性地进行了术前的准备。”

许秋点头。

的确,静海市这边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颅脑的分离,绝不是一刀切下去,就药到病除。

它跟马拉松一样,耗时悠长,跨度也很大,手术需要分期开展,一步步完成剥离。

出生三个月时,静海人民医院做了条状颅骨切除,把两个婴儿连体融合出的颅骨切掉了。

之后,又根据3d打印模型,设计制作出了体外牵张装置。

原本预计用三周时间,以每天20的速度牵拉颅骨,刺激颅骨和软组织生长。

结果,一周的时候,这对双胞胎就因为头部压力性溃疡而提前中断。

这也是直接宣布这台手术的难度达到极点的直接原因。

哪怕是按计划进行,想要保住两个婴儿的性命都难如登天,更何况——中途不断出现意外。

医院这边给出的方案是——放弃一个,尽力保住另一个。

然而,真实情况是,哪怕是活下来的那一个,很有可能也面临着失明、瘫痪,甚至也跟着死在手术台上的风险!

……

啪嗒。

终于,许秋看完了这一沓厚厚的资料,他长吁了一口气。

病人的情况,比他想象得还要糟糕。

想要做颅脑分离,最大的难点是:思平和思安虽然各自有独立的大脑,但却都是畸形的。

两人的大脑右半球都向上挤压、延伸,跟紧靠在一起的豆腐块一样,贴在了一起。

此外,

贴合生长的部位,存在大量的共享动脉、静脉,上矢状窦的解剖结构更是完全共享。

想要分离,则必须将这些动静脉重新分配。

最关键的难题则是——共享矢状窦没有任何办法分开。

高登贵幽幽地叹了口气。

许秋谈论的还只是手术操作上的难题。

除此以外,麻醉也几乎无解。

连体儿存在有严重的交通供血,这不仅会导致药物效果异常,还会出现预期之外的血压异常。

输血、输液、给药,都无法控制,药物进入体内后,很有可能出现一边血压高,一边血压低的危急情况,难以平衡用药。

这其中,任何一个细节的差错,都会让本就脆弱的连体儿死在台上。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死局。

然而就在这时,刚刚放下资料的许秋再次开口:“矢状窦不能分离,那就不分离了。”

高登贵点点头:“我们这边也是这样想的。直接放弃一个,把矢状窦留给有机会活下来的那一位。”

许秋自顾自地道:“我的意思是,建立静脉分流回路。”

既然没法分离,

那干脆就建立一个新的静脉通道,以人力赋予病人活下去的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