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第293章 尘埃落定,向着6mm血管禁区进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3章 尘埃落定,向着6mm血管禁区进发!(1 / 2)

咚咚咚——

傅清调试了一下麦克风,威严地开口:

“去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08万亿元,保持了维持四十三年的高速增长,五年增长率维持在5左右。

我们给去年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而今年的机遇和挑战,会比往年更多。

我首先要提到的,便是医疗行业。

今年,白云省,确切地说,是临海市,出了个黑马。

临海一院!

它压下了国家投入重金,被誉为大夏第一院的协和;以及西南核心华西、东部多中心齐鲁、瑞金等医院,一举成为全国冠军,为白云省吸引了不少眼球。

临海市内,更是有大量资金流入……”

傅清讲述了许多。

此时,各界大佬才知道,省内居然还有许秋这么一号人物。

全满分,很厉害吗?

还有什么名刀大赛、颅脑分离手术,难度很高?

这些事情他们听不懂,也不在乎。

十多分钟后,傅清总结完了医疗行业的机遇与发展,顿了顿,提出了会议重点。

“因此,省内打算对临海一院进行投资。

以白云省财政的名义!

确切来说,全省投资的,是许秋医生的人工血管研发项目。

初期的投资,财政将出资43亿!”

轰!

这则消息,仿佛重磅炸弹,彻底引爆了白云省大礼堂。

43亿?!

白云省去年总gdp虽然有10万亿,但实际上的财政盈余只有八千多个亿。

而现在,却要拿出43亿,去投资一家医院、一个人的科研项目?

这在以往的省规划中,没有任何先例。

前所未见!

这等大手笔,就算是院士亲临,想要申请下来这么一大笔经费,也是困难重重啊。

怎么第一书记去临海一院开了个会,回来就批了四个亿?

“书记,有这笔钱,为何不引进国外的诺贝尔奖得主?”有人问道。

拿钱买人,是各省常见的手段。

在这位代表看来,买一个生理学与医学诺贝尔奖得主,所带来的影响力,比一个国内医生大多了。

什么研究,能比诺贝尔奖更有含金量啊?

卫健委那边的人听到这里,都是一阵愤懑。

这就是为什么永远不能让外行指导内行。

许秋的身份,虽然不是院士,但却让一位位院士都以礼相待。

况且……

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虽然确实很有分量,但买过来一个外籍院士,有培养本土的顶尖人才重要?

面对这个问题,傅清还是给出了认真的回答:“如今大夏,白云省的医改、医疗发展,都已经摆脱了靠引进外籍人才的年代。近几年,主要精力应该放在‘优质医疗资源再分配’‘尖端医疗技术不落后’上。”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傅清、省长等,与参会众人就此事展开了更详细的讨论。

会上,还提及了才发生的“国内首例存活食脑变形虫感染者”。

傅清道:“许秋在临海一院还没待满一年。

他就让一个小三甲,成长为在国际社会都有知名度的医院。

而现在,则在不断地开创记录。

他在白云省临海市,开设了天都天坛外,第二个脑外科人才培养基地。未来这里很有可能成为大夏第二个脑外科中心。

此外。

还有第一个活下来的罕见病病人,等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