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香江大亨传奇> 第五四六章 老小狐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四六章 老小狐狸(1 / 2)

而股民看到梁博涛的举动,也都纷纷静静等待邱德拔的动作。

但是早已得到邱德拔嘱咐的罗富齐自然不会出手。

股民眼看无戏,相继售股套现。

185年八月二十五日,麒麟公司代表李志文宣布,李志文持有超过 50%的会德丰洋行股权,李志文大获全胜。

而于此同时,邱德拔通过胡应湘的关系, 想要与李志文谈一谈会德丰洋行的股份问题。

李志文没有思考多长时间,直接答应了下来。

马哥孛罗酒店咖啡厅,李志文见到了邱德拔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而忽然间不久前看过的邱德拔的资料出现在了脑海中。

邱德拔11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南部而现在称之为新加坡,祖籍内地闽省。

与大多数的大亨一样,邱德拔并不是白手起家, 想反邱德拔出生于一个富人家庭。

邱德拔的父亲邱杨生是一名富有的米商, 这似乎和很多东南亚大亨一样。

其实这也更正常,东南亚属于热带,很多地方稻谷一年三熟,所以你米商是一个好进去的行业。

而邱德拔的父邱杨生还是马来西亚多家客家人银行的股东。

133年,这些客家人银行合并成为了华侨银行,而年仅16岁的邱德拔进入到了华侨银行工作。

15年,已经当上银行副总经理的邱德拔因为无法进入董事会,断然出走另谋发展。

而此时邱德拔的着装很符合资料上的定位。

资料上显示邱德拔始终尽力展示他崇尚简单的品位——穿便宜的衣服,在小摊那里买中饭,但是同时却拥有一队劳斯莱斯、马自达和宝马轿车。

160年,他与几个人合伙以1000万林吉特(100林吉特约合2631美元)的资本在吉隆坡开设了马来亚银行。

这个银行发展相当迅速,六年内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开办了一百多家分行。

当然大部分资金都被邱德拔借去,用于他自己的个人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包括他在新加坡的大旅馆投资项目。

有谣言说邱德拔把华侨银行的钱都贷给了他自己,丛而导致了166年华侨银行的挤兑事件。

后来邱德拔在文莱建立了另一个银行企业。165年他说服了那时的奥玛尔?阿里?赛福鼎三世,让他在文莱创办文莱国家银行。

许多皇室成员都成了银行的小股东。这是文莱的唯一的落户银行,但极其缺乏监督。

邱德拔马上从银行借了大量的资金用于他在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地方的房地产。

这样一直维持到了现在, 而且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邱德拔最喜欢美食,最喜欢吃的是肥猪肉,也喜欢名车。

每个周末他都会和家人聚餐。老先生好吃,这和其他新加坡人没什么两样。

邱德拔中餐西餐都爱吃,最喜欢吃的是肥猪肉。多年来,除了星期天,这位富豪每天都会到自己拥有的良木园酒店吃午餐。专门负责招待邱德拔餐食已经十五年的酒店职员梁小姐说,邱老板最喜欢吃猪脚、乳猪和三层肉。

不少行内人都对邱德拔的投资眼光表示赞许,尤其是他总是能够凭着直觉,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赚了不少钱。在一次访问中,邱德拔透露他的投资心得,他说“当没有人要进场的时候,就是出手买它(指股票)个几百万的时候了。”

而其实李志文对邱德拔最了解的并不是从这些方面,而是前世在186年他和包玉钢联手帮助渣打银行击溃敌人的事,这一直让后人津津乐道。

渣打银行与汇丰银行是香港两大发钞银行,渣打银行的实力与声誉仅次于汇丰银行。

渣打银行在世界 100家大银行中排名九十九位,故那些金融寡头常起敌意, 欲将渣打银行吞并, 归其旗下。

186年的一天, 英国本土的莱斯银行, 向香港英资渣打银行发起收购。

而当时的渣打银行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力阻挡。

而渣打银行的股东们都不愿意被合并到莱斯银行。

所以当时的渣打银行大班特地请来了包玉钢来帮忙。

包玉钢当然欣然答应,包玉钢决定收购渣打银行,是有怀旧心理的。

包玉钢当初在内地时长期在银行界任职。而当时的包玉钢有雄厚的财力,有九龙仓、会德丰洋行两役为他壮胆,一有时机,自然想重温银行家的梦。

但是包玉钢知道仅凭自己自然不可能拿下渣打银行,所以包玉钢请来了邱德拔。

邱德拔和包玉钢可谓是不打不相识,当初邱德拔在会德丰洋行一役中可谓是不打不相识。

其实这很符合包玉钢的行为,从约翰马登到邱德拔无一例外,都成为了包玉钢的朋友。

在包氏的人际关系史上,我们可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现象“不打不相识”,朋友是“打”出来的。

他与乔治·马登的长年友谊;他与置地集团争取九龙仓,得手后,九龙仓与置地集团合组一间公司,共同开发新港中心。

现在,会德丰一役中的两大对手,一年后却携起手来收购渣打。与邱德拔同来的,还有澳洲富商罗伯恃。

包玉钢在这次的渣打银行的战役中扮演了白骑士的角色,联合亚太地区巨商购人渣打银行的股权,与莱斯银行相抗衡。

其中包玉钢斥资而是亿港元,购得渣打银行15%股权。

股评家说包氏每次都是大手笔,前两次收购“惨胜”,这次如能获胜,也得付出极昂代价。

而邱德拔则斥资两亿美元,收购了渣打银行11%的股权。

谁知,187年10月世界大股灾,众多富商损失惨重。

邱德拔、罗伯特陷入危机,只得身退弃港,把渣打银行的股份易手他人。

同样包玉钢也铩羽,但很快化险为夷。包玉钢拥有 15%渣打股权,比集团中任何一位股东还多。

包王刚担任渣打集团副主席,为避利益的冲突,包氏早已辞去汇丰董事一职。

当时行家均认为,包玉钢继船王、地产巨子后,要实现他人生第三大目标,成为老牌渣打集团第一位华人大班,叱咤亚洲金融界。

但是后来包氏却把渣打银行股份分两次售出,至 188年,包氏不再与渣打有股权上的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