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重返1988> 第三十三章 刘啸的规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刘啸的规划(1 / 2)

“不如我也去南方捣腾服装?”

刘向学突然说道。

张文秀没吭声,她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刘啸突然开口。

“爸,其实捣腾服装生意赚不了几个钱。”

刘向学看了儿子一眼道。

“你懂什么!”

“爸,我说得是真的,现在国家化工产品很多,衣服原材料真不缺,缺的是样式,北方没有那么多服装厂,也缺少设计人员,所以南方的服装到了北方才会显得紧俏。

我相信很快北方就会出现大量的服装厂,到那时捣腾服装的生意就不行了,再说,这种生意利润太低,来回一趟也就赚几千块钱而已,不划算,真要是做生意也不能做这种生意。”

“哦?”

夫妻二人惊讶的看着儿子,儿子什么时候还研究起做生意了,而且说得话听起来好像还挺有道理。

“儿子,这些都是从哪里学到的?”

张文秀问道。

“当然是报纸上呀!我爸单位每天都有新报纸,我看了很多,于是就发现了这些问题。”

刘啸找了个借口。

“看报纸能知道这些?”

夫妻二人还有些不相信,不过想想儿子看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就能发现连大人都无法发现的道理,也就释然了,自己的儿子是天才,天才的头脑他们无法理解。

刘啸说得没错,国家在化工方面的确提高的很快,比如那种所谓的“的确良”,其实就是涤纶布。

前些年涤纶布还属于比较稀少的布料,但在两年前引进大量国外纺织设备,产量迅速增加,已经能够满足国民的需要,北方之所以相对较少是因为大多数布匹都用在了南方。

最近两年沿海城市出现大量的服装厂,有私人企业,也有承包制企业,最著名的是浙省的海盐服装厂,经常出现在日报上,是企业承包所有制成功的典范。

在刘啸看来,服装生意可以做,但是捣腾服装的生意此时已经日落西山,随着服装厂越来越多,南北方的差异越来越小。

当然,差异还是会存在的,但利润会越来越低,前世父母的确赚了一些钱,家里的生活也得到了一些改善,可并不太大,父母离世后没留下多少钱,他是靠着爷爷奶奶的工资考上的大学。

再说了,有刘啸这个“全知全能”者,还需要做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买卖?这不是给自己脸上抹黑吗?

刘向学夫妇觉得这个儿子真的是跟以前不同,不仅脑袋开了窍,对实事还有了研究,似乎比他们还厉害的样子。

报纸谁都看过,屋顶贴着好几百张呢,可他们两个从来不会从报纸中总结出什么东西来,这一点没有儿子强,于是刘向学决定向儿子请教一下。

“儿子,你报纸看的那么多,那能不能找出如何赚钱的办法呢?”

刘啸故做思考状,想了想才说道。

“暂时还没想好呢!”

“切!”

父母都投来“鄙视”的目光。

刘啸马上说道。

“爸,妈,你们先不要急,明年吧,相信明年我就会想出好办法,绝对比我爸你那个捣腾服装的生意好的多。”

“好好,明年就明年,我倒要看看你能有什么“幺蛾子”。”

在刘啸眼中,这个时代充满了机遇,首先是银行存款利率很高,都接近百分之九,如果二十年后银行有这么高的利率,恐怕市场上大多数的钱都会存到银行,进而导致市场萎缩。

银行利率高说明国家是真的缺钱,估计下一步国家会发国债。

当然,在这个时代,对普通人来说百分之九的存款利率并不会起到太大作用,大家都没钱,万元户就是大款,一万块钱存到银行,一年下来也不过是一千元而已。

最赚钱的应该是倒卖物资,就是用计划价格买进,再用市场价格卖出,一进一出利润接近一倍,不过有渠道用计划价格买进的人都很有背景,不是刘啸能够相比的,再说了,这些违法的事他是不会做的。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承包企业,掌握企业的管理权,承包制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采取多劳多得的形式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二是能够自主生产市场上需要的商品,不再禁锢于计划商品,进而释放企业活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