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节(1 / 1)

吴普给他俩介绍了新鲜出炉的语音输入法。两个人都很感兴趣:“我们直接吟诗,电脑和手机上就能显示出文字来?”“对,可以的。”吴普给了肯定答案,“不过准确率可能还需要调教调教,你们语音输入完自己动手修修,多修几次就准确了。要是你们还记得以前的诗作,可以查漏补缺一下,说不准可以把你们的诗集词集给补齐了!”苏轼连连点头,表示自己这就回去试用。只补齐诗词算什么本事,他们还可以创造更多新内容!吴普送走两个跃跃欲试的大佬,琢磨着怎么从李清照两人身上搞点科普值。冯梦龙可以骗去写书,李清照咋安排呢?这么牛逼的大佬,不薅一波科普值太浪费了!吴普正撸着半路捞来的猫思考怎么忽悠李清照这个重要问题,就见到李清照自己找了过来。吴普立刻放开手里的猫猫上前询问:“怎么了?”李清照说:“我点开了东坡先生的直播合集。”吴普好奇地问:“您发现了什么问题吗?”李清照忍不住说:“问题大了。”她觉得苏轼这位前辈就是仗着后世没别人知道《水调歌头》《青玉案》《满江红》这些词牌原本该怎么唱,所以弹起琴来非常自信,唱起词来也相当自信。她听了两首,实在忍无可忍。他为什么可以从头到尾都自创一个调啊第78章这可不就巧了吗?吴普就在旁边怂恿起来,说这个大苏啊,就是爱乱来,不仅爱自创吃法,连调子都自创了!亏他还那么相信这个人,特意安排他给大伙直播,弄得现在都扩散开了,也不知会不会误人子弟。李清照听吴普强烈谴责苏轼,也没那么难受了。她说道:“那可如何是好?”吴普等的就是这句话。吴普摩拳擦掌地说:“我与你去找他,让他把奔雷拿出来给你弹弹看,叫他知道真正的曲子是什么样的!”他一边领着李清照往苏轼那边走,一边给她讲起奔雷挑战的事。不得不说苏轼就是艺高人胆大,在行家面前都不带露怯的。吴普在李清照这边拱了火,又跑去敲苏轼门,找苏轼说起李清照的质疑,话里话外都是“你到底行不行啊”的怀疑态度。苏轼本来正在试用新鲜出炉的语音输入法呢,一听吴普在那拱火就不干了。他琴技是一般般,可也不至于全部走调啊,他听着挺顺耳的,感觉就该这么唱!李文叔这女儿怎么回事,没事找茬呢!苏轼二话不说,抱上奔雷去找李清照理论。李清照早被吴普安排到花厅那边,见苏轼气势汹汹地找了过来,顿时挑了挑眉。这位目前年纪比她小的前辈还挺理直气壮!两边一见面,吴普又摆出和事佬的架势,让他们不要吵架,友好探讨,共同进步。李清照和苏轼齐齐看了眼吴普,都觉得这小子蔫儿坏,刚才拱火拱得挺起劲的,现在倒装起和平大使来了。不过火已经烧起来了,一时半会熄不了,吴普征得他们同意后打开了直播间。为照顾广大群众听不懂十八朝语言,无人机已经加载即时字幕程序,可以在直播间即时翻译苏轼两人的对话。吴普把镜头对准已经争论起来的苏轼和李清照,并把标题改成“易安居士在线揭露惊天大秘密”。收到开播提醒的直播间观众们蜂拥而至。“易安居士在哪里!!”“排除旁边的大苏,剩下的肯定就是易安居士了。”“啊?易安居士不是比大苏小好多岁吗?”“不能这么算,照这么算的话嬴政还比大苏他们大一千多岁来着。”“这个姐姐气质真棒,一看就是饱读诗书的人!!!”“没有人好奇惊天大秘密的是什么吗?不会和大苏有关吧?”“大苏暴露的秘密已经很多了,比如他不会下棋!”“笑死,大苏老杜决战围棋之巅的视频让我忍不住反复观看,我面试要是有这气势一定面啥上啥!”“房管现在出息了,都能即时翻译了,妈妈再也不担心我听不懂北宋话!”“说起来易安居士和东坡先生都算是北宋人吧?为啥她们的口音好像不一样?”“易安居士比较倒霉,正好赶上了靖康之难,当时她丈夫有公务先出发了,留下她自己带着十几车书画和文物南渡,路上遭了不少罪。后来丈夫死后她还被人诬陷用宝物叛国通金,吓得她赶忙把自家宝贝全部上交了!她自己留了几筐字画作为纪念,结果借住别人家时还被偷了去,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了。”“所以她一辈子算是半截北宋半截南宋吧?”“就算同是北宋人,口音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啊,大苏是四川人,易安居士可是山东人,说起话来能一样吗?”“那么问题来了,易安居士爱吃山东大葱吗!”“章丘大葱能长到两米高,第一次看到时惊呆我了,怪不得有人管山东叫葱省。”吴普扫了眼弹幕,一群叫他给李清照买章丘大葱尝鲜的,表情一言难尽。这些人真是魔鬼!堂堂易安居士,抱着章丘大葱啃像什么样?怎么说也要请大佬吃大葱卷饼才对!大伙正热闹地讨论着,苏轼和李清照也已经进行到“你行你上”阶段。李清照一气之下,就把奔雷抱了过去。苏轼通过李清照看不见的角度,朝吴普挤眉弄眼,意思是“我配合得不错吧”。这个得意洋洋的表情被无人机拍得一清二楚,顿时让直播间观众明白了真相:这个垃圾馆长居然和东坡先生联合起来套路易安居士!真是……干得好啊!下次请必须继续这么干!吴普瞅见苏轼那小动作,也不知该说什么好。算了,总感觉这家伙不管干出什么事来,都挺符合他丰富多彩的人设!李清照何尝看不出吴普两人的“眉来眼去”,可是这个……真的不能忍啊!李清照接过琴试了试音,两眼一亮。好琴!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架奔雷属于仿古琴,对于李清照来说却是相当别致的新琴。她见猎心喜地弹了一小段。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直播间的观众里不能说全部都是懂琴的人,可大伙都长了耳朵,好听不好听她们还是听得出来的。苏轼弹琴给人一种放纵肆意的感觉,不管什么曲子都信手拈来。李清照弹起琴来却是婉转到极致、缠绵到极致,仿佛有人在你耳边喁喁细语,向你诉尽词中之意。李清照不是只会写婉约词的人,诗赋和文章她也会写,但在她的观点里词就该有词的样子,像苏轼他们那样写词简直乱来。这样的观点从后世角度来看无疑是片面的,毕竟很多时候大众提到的唐诗宋词里总少不了苏轼他们那些“没有词样子”的词。只不过对于只活在当时的李清照来说,她有自己的看法和坚持,而且终其一生都把自己的想法贯彻到自己的词作之中。李清照弹起琴来,直播间不自觉地静了一瞬,各种各样的弹幕一下子消停了不少。等到李清照试琴结束,很多人才猛地回过神来,只觉自己刚才恍恍惚被琴声带到了另一个时代。饶是苏轼对自己很自信,还是被李清照这个后辈展现出来的琴技震了一下。他也知道自己在弹琴方面其实挺一般,可当初那不是只他自己一个人过来嘛,他就有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记忆里的曲子给还原出来。比起终日与琴词为伴的李清照,他果然还是输了一筹!不过苏轼一点都不在意这个,左右不是自己擅长的事,弹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他笑着说:“那你来一首《水调歌头》?”李清照都年近半百了,同样没太多拘束,按着苏轼的提议来了首《水调歌头》。据传《水调》是隋炀帝拿大运河当题材创作的大曲,内容十分丰富,声韵颇为悲切,有懂行的人听了私底下讨论说“隋炀帝这次下江南可能一去不返了”。所谓的“歌头”说的则是拿《水调》这类大曲的首章重新编曲,《水调歌头》就是典型代表。《水调歌头》既是旧曲新编,曲谱自然是流传甚广的,李清照早就学过此曲。她许久没在人前弹奏,琴技却不曾生疏,信手便将自己熟记于心的《水调歌头》弹了出来。苏轼在旁边听得很是投入,不时还暗暗击节赞叹,只不过偶尔把自己的词套进这曲子里去,赫然发现似乎不太好唱。苏轼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在李清照一曲终了之后由衷夸道:“你弹得可真好!别看我自己弹得不怎么样,我可是时常听琴的,琴技好坏我一听便知。”李清照道:“你方才不是说你肯定没弹错吗?”苏轼摸摸鼻头,看了吴普一眼,说道:“我这不是怕你不想弹琴给我们这些俗人听,小小地用了个激将法吗?当然,似你这般聪慧的女子,自然是把我们看得透透的。”吴普也麻溜跟进,和苏轼一起给李清照灌迷汤:“那是,若非您自己愿意,我们根本听不着这样的好曲!”吹捧虽然无耻,但是很有用!李清照笑了笑,提议来一首《念奴娇》,让苏轼自己唱他那首《大江东去》。苏轼现阶段虽还没写出《大江东去》来,却是对自己这首作品非常满意的,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他一口答应:“没问题,唱就唱。”李清照按着记忆里的曲谱弹起了《念奴娇》。苏轼原本信心满满地开唱,唱着唱着发现自己填的词……和曲子真的对不上啊!苏轼一脸无奈地停了下来,在旁边看着李清照丝毫不受影响地弹完整首古意盎然的曲子。李清照瞅着苏轼。苏轼理直气壮地给自己找补:“我们又没配合过,不合拍很正常。”李清照开始给他逐句分析他写的词有哪些根本唱不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