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节(1 / 1)

知道了,王羲之喜欢胖胖的鹅。他们来的时间不对,到了来年清明才是最热闹的时候,到时候会搞兰亭书法节、组织曲水流觞雅集。吴普说:“这个‘曲水’我们博物馆那边也有,到时我们也可以试试。就是我们不知道当年到底是怎么玩的,还得向两位先生请教请教。”王羲之笑道:“这有何难,只要人到齐了,谁来主持、如何主持都不甚重要。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自然就是人间乐事。”谢道韫赞同:“正是如此。”她们那会儿讲究风雅、讲究气度、讲究随性,最不讲究的名教礼法,相聚一堂就很快活,哪用讲究按什么步骤来快活!吴普点点头,陪着他们在兰亭景区溜达了一圈,时不时了解到一些王羲之本人听了都很感慨的魏晋故事。等他们走到讲述王献之练字的“临池十八缸”前,王羲之忍不住停下脚步,想到了吴普讲的王献之休妻另娶之事。谢道韫见王羲之神色惆怅,也想到新安公主非要下嫁的事。王献之这个弟弟是王家兄弟里长得最俊的,风流冠绝一时,当时没多少人比得过他。虽说王家因为这桩姻亲得了不少好处,谢道韫还是忍不住想起弟妹黯然离家、投奔郗家叔父时的情境。弟妹只生了一个女儿,早早就没了。她被迫离婚回了娘家,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想来是抑郁难消。吴普见两人神色怅然,建议道:“我听说这边有个书法博物馆,不如我们过去看看。”王羲之和谢道韫欣然答应。三人过去书法博物馆逛了半天,就发现书艺交流厅那边还挺热闹。吴普溜达过去一打听,原来是个“二王”大师过来这边搞活动。这位大师专学“二王”书法,还是某地书法协会会长。他自称这次过来一不卖字,二不收钱,只是为了看看孩子们的书法情况,另外推荐一下他新出版的书法科普读物。这是每个小孩子都该拥有的书法启蒙书!中国人怎么能不懂书法!他们那边的中小学很多都已经把这本书加入课外书订购清单,这边作为堂堂书法圣地,绝对不能落后啊!吴普听得有些咋舌。这年头,书法大师都要跨行写书了吗?第98章对校园卖书这种行为,吴普也是不赞同的。中小学生还处于没什么判断力的年纪,要是把书列入学校的中小学生课外书订购书目,他们很可能就会相信井购买。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这自然不算什么,孩子想买书,那肯定得买;学校推荐买的书,那肯定也得买!有不少作家通过这种方式把书卖到了千千万万小孩子手里,轻松拿到千万稿费、跻身作家富豪榜。对于一些手头不宽裕的学生家长来说,他们一听到什么专家讲座、专家活动就心里发怵,总感觉带孩子去一趟就会晕乎乎地掏钱买上一套自己井不需要的书。天下家长苦卖书久矣!不过凡是都有例外,也许这位大师写的书当真详实有据、老少咸宜,很值得广大中小学生拥有一本。所以吴普没有立刻冲上去谴责。吴普和王羲之他们讲了讲这位“二王”大师的情况。提议去看看他写的那本书情况怎么样。王羲之听了有些默然。三人入内在后排落座,看着台上那位钱大师展示自己这本书法科普书。讲得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底下的人也连连点头,都觉得这书不错。吴普听着对方天花乱坠的自夸,没听出多少实在东西。他悄然起身,向立在展示架旁的接待员掏钱买了本这位钱大师的大作,回到位置上翻看起来。一看之下,吴普忽然皱起了眉。王羲之和谢道韫凑过去看了眼,发现这书前面放的是钱大师的代表作,看起来筋骨健秀,很有那么点味道。“这人的字写得还不错啊。”谢道韫评价道。“是不错。”吴普说,“很像我一个朋友的字。”吴普手轻轻抚过上头的字,想起几年前那个夏天,他收到那位朋友疑似诀别的消息。最后确认对方确实没了。人的生命真是脆弱。他们只是网上认识的书法爱好者,本来也就是时不时拿作品出来交流的普通朋友,结果认识的时间久了,两人也就熟悉起来了,偶尔会聊点生活上的事。直至有一天对方突然留了个消息,说他确诊了罕见的渐冻症,手已经握不住筷子,更别提提笔写字,所以特意上线和他道个别。对方留下许多勉励的话,字里行间都透着诀别的意味。渐冻症,那是目前还没有办法治愈的绝症之一。人类科技发展得再快,也有许多无可奈何的事。以吴普对这位朋友的了解,对方几乎把全部的热情都投注在书法上,对于他来说不能写字或许比杀了他还残忍。吴普当时正在参加省里的书法比赛,收到消息第一时间跑回去找他爸帮忙介入查查对方的方位。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只得到了当地有个青年人因病自杀的噩耗。吴普记得当时查到的那个地名,和这位钱大师的籍贯一样。世上有这么巧的事吗?同一个地方的两个人,写出来的字那么地相似,相似到许多细节都一模一样。对于内行人来说,每个人的运笔习惯都是不一样的。要不然也不会有笔迹鉴定这回事。吴普接着往下翻。这书里确实有许多不错的东西,但对吴普来说已经不怎么新鲜了。当初博客还挺流行,这些内容都曾发在吴普那朋友的博客上。吴普读了获益良多,还曾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笔法,拿去和那位朋友讨教。所以印象格外深刻。只可惜天妒英才。“钱大师”这本书里除了吴普当初读过的内容之外,还混入了许多不入流的内容,逻辑全线崩盘,内容东拼西凑。吴普一看就明白了,这位“钱大师”肯定有问题。吴普站了起来。台上讲得正欢的“钱大师”注意到吴普闹出的动静,倏然一静。也许是吴普的目光太不友善,钱大师忍不住朝他发问:“这位朋友,有什么事吗?”“钱先生,请问你认识应常彦吗?”吴普径直发问。钱大师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许多人都注意到钱大师态度不对劲。钱大师很快回过神来,立刻说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钱大师怎么会不认识应常彦。应常彦是妻子脾气古怪的弟弟,那家伙什么都不喜欢,就爱练书法。他们姐弟俩父母去得早,没什么亲戚,应常彦有点瘸腿,平日里不爱出门,天天把自己关在岳父岳母留下的小平房里。他妻子每周都要过去一趟,帮他采买些生活必需品,他觉得应常彦就是废物,一点用都没有,都快三十了还要妻子过去照顾,只会拖累人。后来那小子确诊了渐冻症那种稀奇古怪的绝症,受不了自杀了。妻子接受不了这个噩耗,唯有他过去帮忙收拾那处老房子。人都死了,房子总不能干放着,卖也好,租也好,总得收拾出来才行。于是他拿到了小舅子那些遗物。本来他打算全扔了,结果单位动员大伙参加市里的书法大赛,他想到小舅子字写得不错,就去挑了一幅送上去。这一送,就一发不可收拾。当时他只是随口说那是自己私底下练的,没想到拿了奖不说,还被拉进了书法协会。协会这些名头,在单位里可是能增光添彩的啊!也算是废物利用了。后来他把小舅子留下的习作霍霍得差不多了,又注意到小舅子留下的书法心得。这东西好啊,他正好有印书的门路,印好了再联系学校卖一波,保准赚得盆满钵满。出书赚稿费,可是单位难得允许的兼职!这一路走过来,他不仅赚了大钱,还步步高升。这不,连来外地搞交流会,他身上的名头都能把人唬得一愣一愣。谁会嫌钱多?只要把兰亭这个书法圣地拿下,他就能以此为跳板把书卖到更多学校去!那得是多少钱啊!谁会不喜欢钱呢?至于怕不怕被人发现冒名顶替的事,那肯定是不怕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