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节(1 / 1)

李白矢口否认:“什么怀素,我根本不认得怀素。”吴普说:“那肯定的,你至少得二十几年后才认识他,一认识就写诗狂吹一通!”李白:“…………”这个他还真说不准,毕竟要是喝酒喝上头了,他也不知道自己会写出啥来。吴普继续拆台:“你有次给人送别还吹嘘起自己来,说‘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意思是什么竹林七子、什么兰亭书圣,都没法和你比!”李白一阵沉默。他到底写过多少诗啊?!李白的字写得很是潇洒,有人认为他到长安后认识了贺知章和张旭,从他们那里学了几手,所以他的字有点儿“草圣”张旭的味道。估摸着就是因为王羲之父子俩这“二王”在唐朝风靡一时,所以李白兴头上来了就把他拿出来吹吹牛逼。想想看,要是空口无凭吹自己,别人哪能直观感受出具体有多牛?捆绑上名人就不一样了,你要是敢吹嘘说“李白杜甫的诗哪有我写得好”,那肯定会引来很多人的关注(或者激情怒骂)!王羲之,也是因为在唐朝名气大了,才时不时被拎出来吹牛逼罢了。李白也不知道自己干了多少这样的事。甚至都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自己干的。王羲之听着他们闲聊,倒是从震惊中缓过劲来了。书法这东西,本来就各人有各人的偏好,有人觉得这个好有人觉得那个好。他年轻时也觉得自己天下第一好,没什么稀奇的!要是人人都觉得前人是不可逾越的高山,那该由谁来推陈出新,写出更好更妙的书法?何况李白不傲,那还是李白吗?王羲之笑道:“太白合该如此!”李白听王羲之对自己这般赞誉,也不再在意那些许小事,朝着王羲之朗然一笑,说等回去后一定要向王羲之讨教一二。冯梦龙几人早就在旁边听半天了,他们得知这个年轻潇洒的青年竟是李白,心中的震惊比王羲之只多不少。尤其是冯梦龙和唐寅,他俩对李白的喜爱从他们的诗文里就能看出来。冯梦龙在读完李白传后文兴大发,在“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基础上创作了一篇《李谪仙醉草吓蛮书》,表示满朝文武没人认识外文,布衣李白临危受命,不仅张口就念出那番邦蛮国的国书,还当场提笔给他们回了一封!唐玄宗李隆基对他爱重不已,立刻把他提拔为翰林学士!在冯梦龙笔下,李白的仙去也很有意境,说是当时李白乘醉骑鲸腾空而去,一路有仙童开道、仙乐导引,说是“上帝奉迎星主还位”,简直惊呆围观群众!瞅瞅,李白骑鲸而去,东方德鲁伊的人设顿时就立住了!事实上冯梦龙也不是第一个觉得李白有鲸当坐骑的人,这锅得给杜甫背。有次杜甫很久没见到李白了,得知有个朋友要去会稽那边,立刻给那位朋友写了首送别诗,热情洋溢地吹捧了对方十几句。等把对方吹捧到天上有地下无,杜甫才在最后两句图穷匕见——“若逢李白骑鲸鱼,道甫问讯今何如”。这句诗有两个版本,另一个版本是“南寻禹穴见李白”。意思大体都是“你要是见到李白,记得告诉他俺杜甫想知道他最近过得咋样”。区别只在于那位朋友碰上的是到底正在骑鲸鱼的李白呢,还是正在寻访大禹遗迹的李白!老杜的意思只有一个:“反正不管李白在干嘛,帮我转达问候就是了!”到了宋朝大伙看到的基本都是“李白骑鲸鱼”版本。证据就是苏轼和苏辙兄弟俩都玩过这个梗,比如苏辙直接写过这样一句诗:“安得骑鲸从李白,试看牛女转云车。”所以说,李白的骑鲸传说,杜甫得负全责!吴普见冯梦龙一脸激动,自然又给李白欣赏了冯梦龙的大作,并且给李白讲了讲他以后将会遇到的老杜。想想老杜这么写实一个诗人,一提到李白就充满各种奇思妙想,绝对是铁粉无疑啊!在此之前,谁会想到李白骑鲸这种妙事!李白:“…………”要是鲸鱼能骑的话,他确实很想试试!听起来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似乎比他还小十几岁,为啥叫人老杜呢?提到这个,吴普就忍不住叹气,把老杜的一身基础疾病给李白讲了讲。他不仅年纪大了,头发少了,还不能喝酒!一听到不能喝酒,李白就一阵紧张,很感同身受地替杜甫惋惜:“酒都不能喝了,活着有什么意思?”吴普说:“没事,下回他见到你会很高兴的。”李白闻言点点头,心中仍是对这位还未谋面的未来友人颇为怜悯。吴普给李白介绍起他的未来酒友唐寅。他俩绝对是可以一起喝酒的。唐寅也是李白铁杆粉丝,他写了一首《把酒对月歌》,满篇都是“李白李白李白”,还说什么“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可见是恨不得活成李白的模样。现在唐寅不用隔空找李白喝酒了,两个人可以面对面喝个痛快!唐寅本人也是很想直接表达自己喜爱之情的,就是没太好意思当面说。听吴普帮他把《把酒对月歌》都给拎出来了,他没再藏着掖着,热情地拉着李白表示回去后一起喝酒。唐寅还告诉李白,吴普这个馆长特别抠门,酒都舍不得多准备点给他们喝!所以咱还是找冯梦龙玩,冯梦龙现在下单,他们回博物馆马上能喝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好酒!听到“天南海北的好酒”,李白两眼一亮,欣然应下。很有那么点和唐寅一见如故的味道了。吴普:“………………”第116章一行人浪了一天,早上看了大船,下午就是跟着骆启的安排吃吃喝喝玩玩。对吴普这群颇有些奇怪的朋友,骆启非常友善,热情地邀请他们时常一起出来玩。等知道他们人均酒鬼,骆启还热情地表示以后有新酒就往博物馆那边送点,供他们尝尝鲜。搞餐饮的,就是喜欢人多热闹!吴普很快收到冯梦龙他们投来的“你看看别人,你再看看你自己”的眼神儿。这都什么人啊,他是博物馆馆长,又不是酒水供应商!何况他们要是在博物馆里喝出个好歹来,他拿什么给广大人民群众赔这么多大佬?吴普悄悄找上骆启,让他收收散财童子的光芒,别暗搓搓给他的工作增加困难。俗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不能让这些文坛大佬、国家栋梁被花花世界迷了眼!现在冯梦龙自己能赚大钱了,都不好忽悠他们开直播了。真怀念当初随随便便就能逮着苏轼薅羊毛的日子啊!骆启悠悠说:“这都被你看出来了,我就是想给你增加点困难。”他们每天忙到头秃,凭啥吴普天天优哉游哉躲博物馆里撸猫?就他这德性,居然还有女朋友了,老天简直没长眼啊!“我就知道是这样。”吴普直叹气,果然有钱人心眼都坏,还是他这种口袋空空的普通人淳朴!吴普领着大伙回了酒店,戚继光就准备回去了。朱元璋是这么多人之中少有的不好喝酒的,平时连口酒都没碰。得知戚继光要回去,他才心情复杂地和戚继光喝了一小杯,让戚继光回去后好好练兵。虽说大明就那么几十年了,可那也不能代表戚继光、张居正他们做的事就毫无意义。行兵打仗的将军,自然是能保一时太平便尽力保一时太平。哪怕是十年八年的好光景,都是小老百姓们梦寐以求的恩赐。所以,不管最后如何,愿意保家卫国的就是好儿郎!戚继光喝上了年轻的太祖给他倒的酒,心情很是激动。哪怕眼前的朱元璋还年轻,还在为吃不饱发愁,能喝到这么一杯酒对他而言已经很足够了!一夜过去,戚继光已回了大明。李白却是早早醒来,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海上升起的朝阳。他向来喜好壮阔的景观,即便自己看到的不够壮美,写诗时也要把它加工到瑰丽奇伟。吴普醒来,瞧见李白盘腿坐在那看日出,也走过去学着他那样随意地往地毯上一坐。李白转头瞅了瞅他,说道:“馆长也起这么早?”“习惯了。”吴普趁着没到早饭时间,拿出电脑打开本《李白诗全集》,热络地和李白核对起来。主要问问李白早期这些诗具体是哪一年写的、有没有后人伪作混入其中,以及还有没有他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诗没有记录进去。李白这人兴致来了就写诗,一辈子的诗作绝不止流传下来的那么近千首,偏他自己经常写完就扔,李阳冰替他搞《草堂集》时都丢得差不多了。这位李阳冰算是李白族叔,李白老了没地方去,就是去投奔李阳冰养老。李阳冰自己也是个牛人,一手小篆写得特别好,后来被夸为“李斯之后,一人而已”。李白得知自己的诗作是托给族叔李阳冰给整理的,还叫什么《草堂集》。他叹了口气,说道:“这个名字不太好听。”吴普说:“你这草堂还是李阳冰给你建的。”李白晚年和杜甫晚年过得差不多,都是到处奔波求职,求职不成就随便找几个朋友吃吃喝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