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节(1 / 1)

吏部尚书王时庸叛逃金朝,为其开门引路,奴颜婢膝,人称金人外公,着去其官,抄没家产,满门抄斩……新帝刚刚登基,便杀了个人头滚滚,投降派与主和派人心惶惶,纷纷上疏抗议,本朝向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陛下何以如此?李世民微微一笑,旋即冷下脸去,当庭传杖,令刑杖四十,进言者二十余人,其中过半被打断了脊骨,最后起身不得,满身血迹,被拖出了前殿。满朝臣工一时寂静无言,主和派噤若寒蝉,主战派却是目露雀跃欢欣。李世民淡淡道:“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时移世易,规矩自然要变。”有文官战战兢兢近前,颤声道:“陛下,祖宗之法岂可变更?”李世民道:“祖宗之时,可曾有过靖康之耻?”一时满殿寂静,无人做声。宗泽年老,眼见新君一扫沉疴,朝局大有焕然一新之态,心中郁结尽释,当即便上疏请求领军出征。李世民却知晓原本历史上这位老将唯有一年寿数而已,当下再三挽留,请他负责节制禁军与南京守军,同时,又将一项任务交付与他。宗泽听后怔楞良久,最后起身郑重拜道:“臣领命,必不敢有负陛下所托。”卯时中(早晨六点),天光将亮,宗泽披挂整齐,往新帝寝宫清明殿前去敲钟,三声之后,往寝殿之内去,扬声喊道:“赵构,你可还记得靖康之耻吗?”新帝起身,声音硬如磐石:“一日未曾雪耻,一日不敢忘怀!”第85章 李二凤穿完颜构4李世民既继位,旋即便以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又大力起复主战派大臣,下诏勉励出军抗击金人的勤王部队,号召天下臣民一心,共抗金贼。一石激起千层浪,御史中丞颜岐当即便进言称:“李纲为金人所恶,不宜为相。”右谏议大夫范宗尹随即附和:“李纲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中书侍郎黄潜善与宰相汪博彦更是痛心疾首,一意主和,大肆鼓吹南迁扬州,不作战守之计。值得一提的是,汪博彦有个学生,名叫秦桧。李世民依序将朝臣奏疏看完,简直想大笑三声,满殿都是这样的朝臣,大怂不亡国那还有天理吗?此前便有宋廷官员因谄媚侍金被满门抄斩,其中可不乏有宰相级别的高官啊,而且还不止一位!这天下从来不缺忠臣勇士,但是钦徽二帝就跟个筛子似的,真金都给筛出去了,留下的都是蟑螂、臭虫、屎壳郎,这叫后边的继任君主怎能不火冒三丈?李世民心中恼怒,却不作色,传了这几人来,唉声叹气道:“连年战乱,民心浮动,朕早不欲再起刀兵,若真能迁都扬州杭州等地去,再无战祸,倒也是件好事。”汪博彦听罢大喜,心说这小皇帝总算意识到金人爸爸没那么好惹了,忙跪下身去,说:“陛下此言大善,您能够这样想,是苍生之福,社稷之福啊!”说完,他还像模像样的掉了几滴泪:“臣等一意主和,并非是为了保全自身,而是为天下,为大宋朝廷计!战祸连年,民生凋敝,这天下经不起折腾、百姓也不可再遭涂炭了啊!李纲、宗泽等人一心汲汲于名利,假借北伐广邀名望于天下,此国贼也,万万不可纵之!”颜岐、范宗尹、黄潜善几人随即跪下身去,言辞恳切,流着眼泪道:“正是如此,还望陛下纳之!”李世民甚为动容,面有戚色,也跟着哽咽道:“众卿家所言甚是有理,朕已经决议南迁,只是金人凶戾蛮横,随时有可能南下攻打应天府,若是咱们走到半路,金人打过来怎么办?”汪博彦没想到事情进行的这么顺利,小皇帝前几天还雄赳赳气昂昂的要北上抗金,今天居然就服软了。他略一思忖,便道:“陛下可先下旨抗金,稳定人心,再以孝道为名,令皇太后及皇后、皇子、公主南迁,待到扬州事态稳定之后,再率领一干朝臣南下,同时令李纲、宗泽等人断后防卫,如此万无一失矣!”李世民擦了擦眼泪,摇头道:“李纲、宗泽之辈,国贼也,朕岂可用之?还请汪卿再举荐贤良之人。”汪博彦给噎了一下,稍稍考虑几瞬,又道:“张所、傅亮略有薄名,或可用之。”“不妥,”李世民摇头道:“他们也是主战派的走狗,朕不用也。”汪博彦脸上神情微僵,有种被小皇帝当众打了一耳光,又觉得那好像只是自己错觉的感觉。他左右看了看,就见同行几人神情微妙,略带窘然,忽然间就觉得自己的感觉好像也没错。颜岐举荐了几名负责断后防卫金兵的将领,无一皆是主战派中人,李世民照旧否了。如此几次三番之后,那几人便察觉出不对劲儿来了。黄潜善硬着头皮问:“陛下既以为主战派之人不可当此大任,却不知陛下心中是否有良将人选?”李世民目光依次在几人脸上扫过,看得他们浑身发毛,最后哈哈一笑,离开座椅,近前去拉住汪博彦手掌,神态和煦,面带信重:“那些个主战派不安好心,朕不愿用之,这等国之要事,还是要交付到汪卿这样侍奉过三代君主的老臣手上,朕才能放心啊。”汪博彦脸上肌肉一僵,发力想将手从小皇帝手中抽出,奈何对方那双手就跟钳子似的,将他手掌捏的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竟挣脱不得。李世民恍若没发现汪博彦的挣扎,严肃了神情,正色道:“录诏,加右仆射汪博彦为讨贼先锋,颜岐、黄潜善、范宗尹三人为副使,即刻北上往宋金防线处为朕南狩断后,不得有误!”“……”汪博彦:“?????”“……”其余三人:“?????”认真的吗,陛下?汪博彦终于明白刚才脸上那股火辣辣的疼痛感是从哪儿来的了,当即便跪下身去,推辞道:“臣年老,难当大任……”李世民手臂用力,轻轻松松将这老倌儿搀扶起,笑吟吟道:“汪卿此言差矣。宗泽此贼今年六十有九,尚可上阵杀贼,听闻二圣被俘北上,连夜行军百里,意图渡过黄河阻截金军后路,汪卿不过五十有八,正当盛年,怎么就怕了他?”他视线扫过冷汗涔涔的其余三位大臣,目光核善:“至于这三位爱卿就更加不必说了,年轻有为,正该为朕南狩尽一份心力才是!”汪博彦还待再说,李世民便冷下脸来,厉声道:“难道众卿是想阻拦朕南狩避难吗?为了自己那点蝇营狗苟,竟敢阻碍天下太平、苍生福祉?!如此不忠不义之臣,朕岂敢用之?!”几人当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家知,有心分辩一句,李世民却无心去听:“朕一刻都不想在应天府待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南狩?金人随时都有可能打过来,朕坐卧难安!尔等勿要在南京过多停留,也无需携带家小,出宫之后即可北上为朕断后,不得有误!”“来人!”他扬声道:“领朕旨意,即刻送此四人北上,用最快的马!”汪博彦还待再说,李世民却已经松开手,反手将他往外一推,马上就被禁军借住,架住他手臂往外拖,其余三人也是一样的待遇。马匹都是早就准备好了的,把人往上边一按,抽一鞭子就能出发,另有人随从在后,将他们一行人送到北方宋军与金军的对峙战线上去。想跑?跑不掉。到了地方跟金军投降?别忘了你们家小在哪儿!真跟金人打?打得过的话那还会当投降派吗?四人苦不堪言。李世民要的就是他们苦不堪言。金人打过来了,生灵涂炭,满目疮痍,还有人站在一边说风凉话嚷嚷着主和,可见还是因为刀没落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想解决这伙子人?简单,他们不知道疼,那就直接送到宋金前线去,叫亲身体验一下不就好了?完美。范宗尹马术不精,走出去几十里,便跌下马好几次,等晚上到驿馆停下歇息时,两股战战,浑身上下遍是青紫,分外狰狞。其余几人皆是文官,向来养尊处优,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范宗尹硬着头皮跟护送(押送)自己一行人北上的禁军说:“我实在是马术不行,颠簸受苦,行程是否可以慢些?”禁军眼睛一瞪,说:“放肆!这可是陛下圣旨,耽误了陛下南狩,你付得起责任吗?!你将天下苍生和万民福祉放在哪里?!”范宗尹:“……”汪博彦今年五十有八,这时候也是个标准的老人了,体力上跟宗泽那样的武将没办法相提并论,马背上吃了一天尘土,也觉腰酸背痛。此时他见范宗尹近前与护送(押送)自己一行人的禁军商议,也走上前去,舔了舔发干的嘴唇,放低姿态说:“并非我等惫懒,耽误王事,而是力不能支,体弱难耐,实在不行——就给我们找辆车吧。”禁军冷笑:“几位贵人多忘事,不记得黄河以北都被金人搜罗了一遍,这会儿走在路上,我上哪儿去给你淘换一辆马车?”汪博彦欺软怕硬,见此人凶蛮,语气愈发软了,怯怯的一指窗外,小声说:“来的时候我都看见了,驿馆外边有辆驴车,再找个人帮我赶着,料想速度也不会慢。”“是啊,”范宗尹也道:“有驴车代步,总比在马背上颠簸要好。”颜岐和黄潜善也纷纷附和:“驴车也行,找个懂驾车的人跟着,不比马匹速度慢多少。”禁军听罢,眉头却浮现出一抹郁气,难以置信的看着他们,满脸愤怒:“大胆!”范宗尹:“?????”其余三人:“?????”禁军猛地拔出刀来,激愤不已:“尔等身为宋臣,竟敢用驴车内涵太宗皇帝!”“……”范宗尹:“?????”其余三人:“?????”“我们不是,我们没有!”范宗尹大声狡辩道:“驴车的事情,那能一概而论吗?太宗皇帝当年坐驴车是一回事,我们现在坐驴车是另一回事……”禁军大怒道:“你还敢说!范宗尹,你是想造反吗?!”其余几人也慌忙解释:“我等食君之禄,怎敢冒犯太宗皇帝?绝无此意——绝无此意啊!”驿馆周围负责警戒的禁军听见动静不对,瞬间围了上来,神色骄横,满目凶态:“怎么,出什么事了?!”那禁军便一指对面使人,神态愤愤,将方才之事讲了。“反了,反了!身为宋臣,竟敢如此辱蔑太宗皇帝,还不快快将此事传书应天府,告知陛下!”“是!”“啪”的一声震响,李世民一掌拍在案上:“四贼狂妄,竟敢如此辱朕先祖,悖逆至此,何不杀之而后快?!”禁军领命而去,第二日快马返回南京应天府复旨,道是四贼已死,尸首就地掩埋掉了。被杀四人皆是主和派的骨干首领,消息一经传出,便惹得朝野动荡,主和派与投降派激愤异常,自从新帝登基之后一直按压住的怒火终于在此时爆发出来,在清明殿前久跪不起。汪博彦之子身着孝衣,跪在当前,声泪俱下,痛陈父亲之冤:“家父向来恭谨,岂敢出言辱蔑太宗皇帝?且此事一无人证,二无物证,怎可取信于人?”李世民面有戚色,被他问住,唯有以袖掩面,有些心虚的回答:“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众人勃然大怒:“官家,‘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第86章 李二凤穿完颜构5李纲本就是当世名臣,胸怀韬略,既被任命为宰相,当即便上疏进言,主张一切罢和议,以老将宗泽为东京留守,往开封去主持防御事宜,又力主设置河北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由张所和傅亮二人出任主官,支持两河军民的抗金斗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