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节(1 / 1)

七月初安定侯夫人举办的品诗会, 陆锦瑶和二房许氏一同去的, 安定侯夫人亲口告诉许氏周辰远世子被废。从前不走动就没事,若是有走动, 趁早撇干净。不过三四日的功夫。定北侯倒是没急着立新世子, 但这爵位恐怕落到二公子周辰风的头上。两人是嫡亲兄弟,理应友爱互助,但从此之后怕是要生分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亲兄弟又如何,越是高门的亲兄弟, 越是明算账。陆锦瑶心里唏嘘, 但也只感叹事发突然。她心里还是觉得周辰远是咎由自取。陆锦瑶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但永宁侯递了请立世子的折子。这个行为就像一颗石子, 在永宁侯府激起千层浪。早该立世子。对永宁侯来说,顾见风要做为继承人,忠厚有余,但能力不足。他希望子子孙孙能光耀门楣,而不是等他百年之后把爵位丢了。三个儿子他最属意顾见山,顾见山最像他。永宁侯试过顾见山的口风。可顾见山说他想要爵位可以自己挣,想要家宅安宁,当早立世子。“兄长为人忠厚,他马上而立,他就算现在不在意,时间久了也会在意。”这是顾见山的原话。永宁侯叹了口气,若是顾见风像老五一样,他何至于发愁。但顾见山说的没错,想要家宅安宁,当早立世子。而且,顾见风虽然不长进,但韩氏生了一个好儿子。顾宁远是他亲孙子,读书好,以后肯定有大作为。所以和郑氏商量过后,就往上递折子了。郑氏从没想过长子不继承爵位,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况且,自从她病了,都是韩氏管家。已然是默认韩氏是未来的主母。韩氏小事上出过几次错漏,但大事上从没让郑氏忧心过。虽然有时眼皮子浅些,但人无完人,大体上郑氏还是满意的。请立世子之后也没有什么变化。只要永宁侯还在,还能走动上职,就不会分家。故而仍然是韩氏管家,其他三房从旁协助,毕竟以后分家了,也得管自己的小家,现在不熟练上手,真等分家的时候就手忙脚乱了。但这件事对侯府几房来说,无异于平地一惊雷。韩氏自然是高兴的,顾见风也高兴,脸上笑容特别憨厚,“早跟你说过这是早晚的事,非不信。”韩氏嗔道:“那也该早些的,你看远哥儿都多大了。”顾见风拍拍韩氏的手,由衷道:“这些年辛苦你了。”“什么辛苦不辛苦的。”韩氏也是为了这个家。现在尘埃落定,她就不用担心了。对二房许氏来说,立谁为世子都不可能立顾见水。许氏管着小家,妥当地选了几样礼物,打算等圣旨下来了,就把礼物送过去。顾见水大抵是有些气不过,晚上喝了半斤酒,敏酊大醉。顾见风是他兄长,可这个兄长并无才干,不过是仗着自己投了个好胎,才有这么好的命。若他是嫡子,又有家中打点,肯定不会这么辛苦。“大哥在鸿胪寺享清福,我呢,去湘城的破地方,鸟都不拉屎……”听顾见水抱怨,许氏也只是笑笑。四房老五哪个不是嫡子,哪个不辛苦。顾见舟去滇南,顾见山去西北。都是侯府的公子,只有他去了湘城,带着丫鬟小厮,还在这里抱怨命运不公,投胎不好。真是笑话。许氏就这么静静看着,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顾见水趴在桌上,嘴里一直喊奉玲奉玲,那是许氏的闺名。她其实羡慕周辰远的娘子有决心有勇气和离,最重要的是有靠得住的娘家人。她想和离,娘家第一个不答应。其实也不是没有回旋的可能。若是顾见水向她道歉认个错,许氏兴许就原谅了,毕竟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顾见水是她孩子的父亲。可顾见水从不觉得自己有错,他不觉得去湘城任职,她在家中侍奉双亲他却养了一个外室有错。看着顾见水这样,许氏让丫鬟过来伺候,自己回屋歇着了。三房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很是诧异。家里大事都是听顾见海的,云氏问以后怎么办。顾见海升职的时候夫妻俩商量好了,以后跟着四房五房混。为次,云氏还经常和四房走动。可到头来爵位是大房的,那他们忙活一通岂不是没有意义。顾见海道:“无论如何我的官职是因为四弟五弟来的,人不能忘本。”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这样是好,但不诚心相待,谁又会诚心待他。顾见舟又不是傻子,他两边都扒着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几个兄弟只有顾见山是武将,想要更进一步,只能靠顾见山。他也想靠自己,但顾见海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他没那个本事。云氏叹了口气,“这圣旨一下来,就得去贺礼了,看你的意思,我好准备。”若是投诚,礼物得丰厚些。也得问问二房和四房,大家差不多才行。顾见海想了又想,“大哥被请封世子,但说实话,和我没什么关系。”以顾见风的职位,他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就算侄子顾宁远学问好,等他长大也得几年,顾见海借不着侄子的光。所以还是得跟着两个弟弟。不承爵的子弟分的家产少,以后分家,长房占六成,其他几房各占一成,顾见海想为孩子多置办些。虽然只有一个女儿,那也是他的心头肉。“你问问老四媳妇,准备什么样的贺礼。我找老五说说,他还没成婚,不懂这些。”给长房的贺礼是姜棠对照以往礼单操持着准备的。总共有烧酒两壶,烤鸡两只,本来是烧鸡,但陆锦瑶觉得烤鸡更好吃,就把这两样给换了。五香居的点心两包,姜棠倒是想用锦棠居的点心,但锦棠居的点心现在还不如五香居的拿得出手。三样礼,加起来有七两银子,并不算薄。小说里也有这段,只是没出周辰远的事,立世子还要晚些。永宁侯请立世子,各房送礼,这时陆锦瑶还没想过争爵位,只是后来长房犯了错,爵位才落到四房头上。凭心而论,陆锦瑶比韩氏更适合做主母,顾见舟也比顾见风更适合光耀门楣。顾见舟是二十一年的状元,而老大顾见风的官位是永宁侯托人找的。只是古代讲究立长立嫡,只要顾见风不犯错,爵位就是他的,跑都跑不掉。姜棠有些明白为何永宁侯在这个档口请立世子了,周辰远被废,最不安心的就是大房。世子都能被废,更何况永宁侯府还未请立世子。永宁侯是想让大房安心。宴几堂的丫鬟们从没想过爵位,便是本来就是永宁侯府的丫鬟,想的也是日后分家,跟着陆锦瑶一起走。顾见舟就更没想过了,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爵位是兄长的,不能染指。唯一有过这个念头的人是陆锦瑶。她以为永宁侯久不立世子是对长房不满。论才华,顾见风连顾见水都比不过,更何论两个嫡出弟弟,或许是有不满,但嫡长子……到底是看重的。陆锦瑶心里有些许失望,但并未表现出来。若是郑氏知道有人对立世子不满,只会对这个人更不满。说一千道一万,这个爵位是永宁侯的,承爵的事,她想也没用。陆锦瑶为人处事的原则便是,若是没人害她,她就不会出手。倘若有人把手伸到宴几堂来,那就别怪她。其实,成婚两年多,新婚的时候让她相信顾见舟能为她挣一个诰命,那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她信。陆锦瑶才明白顾见舟的心思。去滇南不全是因为抱负和百姓,也有一部分原因在她。就算没有爵位,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差。既然如此,那还总想着这事儿做什么。顾见舟没说过这些,是陆锦瑶自己感觉到的。顾见舟离开已经半个月了,早就到滇南了。陆锦瑶给他写了封家书,又去正院问郑氏有没有要捎带的东西,一并寄过去。郑氏想自己的孩子,写了一封信,又亲自准备了吃食衣物。这些陆锦瑶都有准备,但这是郑氏的心意,她不会扫兴。收拾好东西,郑氏拉着陆锦瑶坐下,细细问了她近来的饮食,“可用再给你一个经验老道的嬷嬷,宴几堂现在只有八个丫鬟,应该再来两个的。”陆锦瑶摇头道:“我一个人,用不了那么多丫鬟。”八个丫鬟已经足够了,现在姜棠和白薇也能顶事,其他丫鬟都不是冒失的性子。知道顾见舟不在,各个严防死守。郑氏是觉得走了一个一等丫鬟和一个二等丫鬟,陆锦瑶这儿没得用的人。便想把南香或是南雪拨过去,再从府上调一个小丫鬟跑腿干杂事。没想到陆锦瑶不用。“南香能顶事,在你身边我也放心些。”陆锦瑶知道郑氏是为她好,但真的用不着,而且,郑氏身边就两个大丫鬟。她当儿媳妇的哪儿能要婆婆的丫鬟。“那母亲给我一个嬷嬷吧,年纪大的人经验多。”陆锦瑶冲郑氏笑了笑,这样她安心郑氏也安心。“那好。”郑氏还想说说顾见舟的事,但顾见舟不在,怕是越说陆锦瑶越是伤心。郑氏:“平日里缺什么想吃什么直接让丫鬟去找管事,回去的时候你带点燕窝阿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