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节(1 / 1)

朱老板何尝不觉得荒谬呢?归根究底,还是他们是世子爷太想当然了。既然想了这个馊主意,那就别让人过来,人若是不过来,他们糊弄一下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可他们家世子爷为了显摆,偏偏还把人请过来。这不,人家顾公子又不傻,怎么可能看不出端倪?朱老板也懒得再掩饰了,就这样吧,破罐子破摔也比丢人现眼强。他让出了个位置,顾准直接走了下去。书斋里面仍旧人来人往。他的那些游记也消耗得最快,几乎每个进店的人手上都揣着一本。可几乎每个来买他游记的,手上拿的都不止一本。看了好一会儿之后,顾准终于发现不对了,那些人拿的大多都是两本一模一样的书,一本是他的游记,另一本是李太傅的诗集。顾准似乎想明白了。原来如此。刚好这会儿沈元彻也回来了,见顾准私自下了楼,他心里有点紧张,磨磨蹭蹭地上去:“你……你怎么突然下来了?可是为了寻我的?”还知道回来。顾总森然一笑,也不跟他拐弯抹角了,直接问:“你该不会是提前给那些人打了声招呼,说我这是游记是买一赠一吧?买一本李太傅的诗集,赠一本我的游记。”“怎么可能?”沈元彻立马跳脚了。顾准抱着胳膊:“不是么?那你倒是解释解释,如今是什么个情况?”沈元彻沉默了。“不说我就先回去了。”“你这么着急作甚?”沈元彻悔之不及,早知道他就不应该把顾准拉过来的。哎……终究还是他太心急了。顾准冷下脸:“再不说我可真回去了。”“好了好了。”沈元彻打断他,“我直接告诉你还不行吗?”顾准洗耳恭听。沈元彻支支吾吾别扭了半天,最后还是不得不坦诚:“跟你猜的差不多,不过今天本来就是为了卖你的书,怎么可能把你的书当成赠品?”顾准扯了扯嘴角。多余的也不必说,他听懂了。还是买一赠一,只不过是买他的书赠李太傅的诗集。那些人真正想买的还是诗集,这可是李太傅的诗集,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五百文钱买一本,实在是划算至极。至于他的游记,那多半是可有可无的,反正有便宜为何不占?想明白了症结之后,顾准更是无语:“你父王若是知道你在外面这么铺张浪费,不说打断你的腿也差不离了。”“我这可都是为了你好吧!”沈元彻瞪着眼。“不需要。”顾准冷笑,“直接与他们说清楚,这种赔本买卖再往下做那就是真蠢。方才那些人摆明了就是把咱们当冤大头,也就只有你还在这边沾沾自喜。”顾准想把书卖出去,但绝对不是以这种方式。有时候他真的很想撬开沈元彻的脑子看一看,瞧瞧里面是不是真的尽是水,如若不然,又怎么会想到这么令人绝倒的主意?是个人都不会这么做生意的。沈元彻被骂得一句也不敢回。最终,他自以为绝妙的好主意还是被扼杀了。诗集不送了,买卖也不看了,谁爱买谁就去卖吧,反正他这回里子面子都丢完了。垂头丧气地从书斋回程,直至坐上马车的时候,沈元彻还在碎碎念:“我就觉得这法子挺好的,反正我也不缺这点钱,就当是白给他们又能如何?”“就你讲究多,现在可好了,他们都说咱们出尔反尔,回头要是都不来买你的书了,看你找谁哭去。”想想刚才的场景,沈元彻又是一阵憋屈。冲着诗集过来买书的人不再少数,沈元彻让朱老板宣布结束之后,还有不少人愤愤不平地过来质问。沈元彻哪受得了这样的委屈?差点没跟他们吵起来。他的书斋,他印的书,他想怎么卖就卖,想不卖就不卖,轮得到这些人废话连篇吗?“还不如听我的,直接把这些书全卖出去呢。”沈元彻小声抱怨。顾准横扫一眼:“你那也叫卖?”“……又不会少你的钱。”沈元彻嘀咕。不过迫于顾准的威慑,他到底没有再多嘴。一路就这么闷不做声地回了顾准的住处。他们回来的时候,韩斯年整好将双胞胎从官舍里头接回来。见到顾准跟沈元彻后,韩斯年似乎想到今儿出门的时候世子仿佛说了一句,说他们今日是出去挣大钱的。为了这个家操心过度的韩斯年出于关心,便问道:“公子可赚到钱了?”一阵尴尬的静默。沈元彻没脸说,顾准也闭了嘴。没有赔钱就不错了,还赚钱,笑话。不对,他现在整个人都像是一个笑话。韩斯年哪里还看不明白呢?看来是他不该指望的。算了,家里的竹篮都卖完了,明儿看看能不能去山里劈点柴火卖吧。顾准看着韩斯年默不吭声的样子,心头忽然一阵无力。卖书这件事看来是行不通的,他得找一找别的路数了。一家之主的威严不能丢。沈元彻这回却扎扎实实丢了好大的面子,一连好几天都没好意思过来找顾准,安安分分地呆在盐场里面办事,把沈元景给看糊涂了。一天这样,两天这样,接连三天还是如此,沈元景甚至有些担忧: “阿彻,你该不会是病了吧?”沈元彻拍掉了他作乱的手,有气无力地回了一句:“心烦,不想出去。”这可真是稀奇了,沈元景仔细想了想,唯一的可能不过是跟顾公子闹矛盾了。如果不然,他这个堂弟绝不会这般安分。不过他们两个人的事情,沈元景也懒得掺和了,毕竟偏谁都不对。三日功夫,不够沈元彻消化掉尴尬,却足够那些人把游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看了一遍。本来抱着又便宜不看白不看的态度翻开的,可是看了一遍过后,却都彻底陷进书里描绘的那几个从未见过的世界当中去了。正待他们看得正起劲儿,准备看开下一章的时候,却忽然错愕地发现结束了!没有了! 一个字都没有了!这能忍?第84章 大卖一群被坑的人愤怒之下, 不少人直接冲去了书斋。可在得知这个游记有且只有上卷之后,他们更忍无可忍了。“老板您就不能催一催吗?这上卷都已经就出来了,怎么可能没有下卷呢?”“就是, 我正看在兴头上, 这突然间说没就没了, 叫人好不难受。这归墟国究竟什么样子你们倒是先说清楚啊, 哪有这样吊着人的?”朱老板示意他们稍安勿躁:“你们问我也没用, 书又不是我写的,我哪能知道归墟国长什么样子?”“要不……您直接跟我们说这是游记是谁写的吧。我们好直接找他要书去,凭他开多少钱, 我也买。”最后这句话说的那叫一个财大气粗,想必家中也是不缺钱的。府城里头多的是有钱人, 再者能识字的大多也都不缺钱。有些人买诗集不是为了占便宜,只是刚好看到了,又碰巧有些感兴趣,所以便买了。当然,他们将顾准那本游记当做是赠品那是毫无疑问的。本以为是本普普通通的游记,结果看了之后却给他们如此之大的震撼。看过的人里头的别说是出海了, 有的就连府城也没出去过。这年头车马不便, 出去一趟都得花上不少功夫,且路上层层都有关卡,路引什么的都得提前备好。实在是过于麻烦,是以很多人即便有这个财力也不愿意出门。也正因为如此,在他们心中这位颇有魄力、敢一人出海游历的顾景明便成了向往的存在,他们恨不得化身顾景明,替他经历一遭。结果看得正起劲儿,突然没得看。白日梦醒了, 这落差也就出来了。只是朱老板又怎么可能把顾准给供出来呢?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做,因此他也只能含糊其辞。“实在是抱歉,这位写书人是位隐世高人,不愿意透露姓名,诸位还是不要再问了。”“那他真的出过海吗?”这人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朱老板自然是知道顾准从来没有出过海的,这一点他早从他们家世子爷那儿已经了解清楚了。不过做生意嘛,就得讲究一个虚虚实实,稍微夸张一点,也没有什么要紧的:“这位先生行踪不定,在下也不知他究竟有没有出过海。”虽没有明说,可是“行踪不定”这四个字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了。有人甚至在想,这顾景明是不是就是作者的化身?该不会写书的人真的去过那些地方吧,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如果不是去过的话,又怎么可能凭空捏造出这些故事来?那书上写的可就像是真的似的,若不是所见所闻,又怎么能写得如此真情实感?本能的相信这件事情,所以今儿不管朱老板怎么说,他们心里都已经认定了有这样几个地方存在。这么多人围在书斋前头,实在是有些惹眼了。等他们问过之后,又有不少人上前打听。朱老板趁机又宣传了一波。光他一个人说还没用,那些看过书的却也帮着说话,极力推荐此书。有的人实在是耐不住好奇心,当场就掏钱过来买了。买的人越来越多,朱老板也借此机会提了个价,昨天五百文还买一赠一,今天就直接变成六百文了。这坐地起价,看到边上的人连连惊叹,有些昨天就已经买过游记的,听到这话少不得要说朱老板几句。只是朱老板却是一本正经:“昨儿是因为头一天卖,所以才给了大家一个实惠价。今儿却不一样,往后谁过来都是这个价,再不能改的。”真要改也是往上改,朱老板心道。反正他态度已经摆出来了,这些人爱买不买。就算到时候一本没卖出去,也是他们世子爷自认倒霉。当初印书的时候世子爷就已经说了,顾公子这本书不论是赚了还是赔了,都跟他们书斋没什么关系,到时候即便王爷问起来也是他们世子爷担的。正因为此,朱老板才给他们放心大胆地卖。这突然的提价的确劝退了一些人,不过更多的人是架不住这些读过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来催下卷,就冲着受欢迎的劲儿,他们也知道这本书必定值这个价格。许多人犹豫来犹豫去,最后还是买下来了。买回去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翻开细品。开头平平无奇,不过是一个长安的读书人科举失利,家中又遇了祸事父母双亡。惨倒是挺惨的,却也没看出来有什么稀奇的,毕竟这世上惨的人多了去了。直到两章过后,顾景明处理完家中诸事,安葬了父母双亲,便独身一人出海去了。他们并不知顾景明为何执意出海,也不知他到底想去何处,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心灰意冷的读书人,抛下了过往的一切,走上茫茫大海。本以为会凶多吉少,却不想这番出海竟能遇到一次又一次的奇遇。先不说那两个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地方,单单就是海上这些奇奇怪怪的动静就足以让人惊叹。或是冒烟的海面,或是日落时出现的绿色的光……每一个都稀奇古怪。作者接着顾景明的口,给他们一一解释了这些现象。他们读完之后只觉得确实挺有道理的,至于这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那也不得而知,毕竟他们从未见过。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花园国与北南国。这些千奇百怪的人跟事情,让看书的人神往非常。跟上面那一茬人一样,正当他们看得起劲,想要跟着顾景明登上归墟国的时候,所有的热闹戛然而止。没了!竟然在这个地方结束了!他们终于明白,为何当初那些看过游记的人非要去书斋里面闹了,这不闹的话也咽不下这口气呀。太憋屈了,哪能停在这里?!不仅是之前的人闹,就是他们自己也想着去闹一闹,最好是能问清楚这位莫须居士到底是何人也。这莫须居士个字,一听就很敷衍,跟那什么花园国与北南国一般,从名字上就听出了他的敷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