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节(1 / 1)

高家倒了,他的仇报了,自此之后也有了新的人生。如今他更是成了状元。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他顾准,自今日之后便彻底同从前告别了。声音传过几道,传到了进士站的这个位置之后,顾准才不卑不亢地出列走上前谢恩。苏墨言有些欣慰地看着顾准,正要替他欢喜,又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于是也赶忙上前谢恩。沈元彻在后面听的抓耳挠腮。他站得实在是太靠后了,哪怕踮着脚尖也看不到前头发生了什么。可他听到了顾准的名字,还听到了苏墨言的名字,得知他们眼下真出风头,心里很想跟过去蹭一蹭。哪怕沾一沾光也是好的。不过若是他也能过去谢恩,那就更好了。只是沈元彻显然想多了,他乃三甲最后一名,赐同进士出身。自三甲第一名开始到他为止,只简单的念了名字,甚至都用不着他们出列。这可把沈元彻给气坏了。大殿旁,二皇子沈元灏也目睹了这传胪大典是如何隆重。他总觉得今年的传胪大典比往年要热闹许多,大概是因为他父皇格外看重吧。沈元灏望着顾准,心里生出了无限的警惕。他从前只以为这是个寻常的读书人,可自从打听到了殿试时父皇力排众议点了顾准当状元,沈元灏便知道父皇的老毛病肯定又犯了。今日见父皇对着一身红袍的顾准连连点头,甚至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看得沈元灏更是眼睛一暗。他倒是小瞧了这个姓顾的,不仅勾搭了秦王世子,勾搭了李太傅一家,如今连他父王都勾搭上了,真是恬不知耻。这么重要的日子,沈元灏即便再不满意也不会当众表露不喜,只是他也担心再多看下去会暴露什么,所以不得不移开了目光。他那位舅舅也站在顾准身旁,亲切得很呢。沈元灏想到自己打听到的那些消息,心里对着我小舅舅格外看不上。为了一个外人置家族声望与不顾,这样的人往后能有什么出息?沈元灏的确喜欢有才之人,但若这人不能为他所用,那还不如彻底毁了算了。鉴于苏墨言与他关系亲厚,沈元灏并不想亲自动手。但既然他这个小舅舅已经有了别样的心思,那就不能放任他继续往上爬了。不是朋友那就只能是敌人,断送一个敌人的前程,于他来说再简单不过了。皇上今儿兴致不错,主要是看到了身着状元冠服的顾准,觉得自己的眼睛得到了拯救。旁边的苏墨言也是容色上好,再次抚慰了皇上那颗被前两次殿试给伤的千疮百孔的心。看来大梁出色的少年郎也不是没有的。这么出众的状元郎合该大家一起看,所以皇上便暗示鸿胪寺卿典礼可以结束了。鸿胪寺卿会意,于是礼官再唱,顾准几个上前再拜,余下进士在殿下行大礼。礼乐奏铭,圣驾也回了。至此,传胪大典才正式结束。礼部官员捧着皇榜,边上有华盖鼓乐相引,顾准这些进士随榜而出,前去左门外观榜。这中间还发生了些有趣儿的事。观完榜后,给顾准插花批红绸的正是京兆府尹苏秉。他们二人虽不至于是仇人,但对视一眼,都明白对方跟自己不是一条道上的。侧身看了看自己的儿子,苏秉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状元郎确实不输他的小儿子。若是这顾准是二皇子的人该多好,那他们父子便不会生这些嫌隙了。可这世上最愁人的就是这“偏偏”二字,偏偏,二皇子最瞧不上这个顾准。苏秉警告地瞪了一眼苏墨言,无他念头,只是想让他离顾准远一些。苏墨言垂守,眼观鼻,鼻关心。“状元郎,请吧。”戴好后,苏秉客气道。顾准含笑,望向面前的金鞍朱鬃马,干脆利落地上了马。后面随行的官员眼睛都亮了。李尚书点了点头,同他二弟道:“没想到这孩子什么都会。 ”“三弟教出来的,能差吗?”李二老爷望着马上那如玉松一般的年轻人,与有荣焉。李尚书呵呵一笑:“三弟的骑术可不怎么样。”李二老爷无语。顾准领着新科进士走过天街后,准备去吃午宴。也正是在这一路上,顾准方才知道原来京城里头爱看热闹的人竟然有这般多。行过长街,两侧便有数不清地人来观礼。若只是单纯地观礼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些人看还不够,还会扔东西。两侧二楼的窗都是开着的,不少未出阁的姑娘家也在上头等着看探花郎。不想今年的探花还没有状元跟榜眼生得好看,一时也管不了顾准二人究竟有没有娶妻,只管将手里的荷包掷下去,指望能博得状元郎一笑。顾准躲了好几回仍旧没躲过,额头正好被砸中了一个,有些恼火。他正要同苏墨言抱怨,却见这人更惨。他好歹灵活地躲过去了大半,但苏墨言不好意思随意动弹,这么一会儿功夫已经被砸了十几下了。顾准乐不可支:“如今可成了难兄难弟了。”苏墨言摘下头上飞来的花,无奈道:“顾兄竟还有心思说笑?”他都被砸得没脾气了。顾准其实也是苦中作乐,他可不耐烦这些人扔下来的东西,连驾马都快了几分,盼着能赶紧去吃午膳。只是偏偏有人不愿意放过他。沈令桓也跟着秦王妃前来观礼。秦王妃是为了看儿子的,可沈令桓却不同,她是来见顾准的。见对面的姑娘都用荷包砸顾准,沈令桓有些生气,较劲儿似的也投了一个。结果刚投下去,只见顾准随手一抓,恍惚间沈令桓还以为顾准抓得是自己扔下去的一个,心神一荡。第146章 热切备受欢迎的状元郎他接了!沈令桓激动地一时失语。未中状元之前, 沈令桓只觉得顾准是个瞧着尚可的夫婿,哪怕家世稍微低微了一些,但是为人上进, 又与父兄交情甚笃, 若是嫁与了他, 也不必担心往后父兄会将她淡忘, 一如她前头的几个庶出姐姐一般。说到底, 在王府里当姑娘才是最风光的时候,出了王府便什么都不是了。可嫁给顾准,这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在顾准高中状元之后, 沈令桓的这份小心思更是彻底压不住了。她知道,自己如今最好的选择便是嫁给顾准。那可是状元郎啊, 还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从古至今都未曾有过,往后估摸着也不太可能会有,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如此风光,自然也不愁明日的前程了。沈令桓本来对顾准接中自己的荷包一事芳心暗动, 可再仔细一瞧, 却发现他手里的并不是自己的荷包。沈令桓赶忙寻找,最后只在地上发现一个装着果子的杏色荷包。上面什么都没绣,但是自己扔出来的东西总归是不会认错的。沈令桓暗暗生着闷气,眼神却一直盯着左右,想要看看这到底是哪个小贱人扔出去的荷包。若是叫她知道了,定不会让她好过的。只是看了一圈,也未曾发现什么。苏墨言也注意到自己好友手中多了一个东西,他笑了笑, 揶揄道:“没想到洁身自好的顾兄也沾上了一桩风流案。”“我没想借的。”顾准蹙眉看着手里的荷包。荷包有些精致,底下绣着一朵兰草。顾准捏了一下,发现里面好像是一块玉佩。他确实不想接的,只是不巧,这荷包刚好落到他的手上。既然拿着了,便也不好直接扔出去,否则被有些人看到了还不知要说些什么。不过那人竟然舍得丢出来,想必这玉佩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顾准这么一想也坦然了。大不了他回去之后差点打听一下,若是有人上前来领便还他,若是没有,随处放着就是了。顾准并未将这小小的波折放在心上。阁楼上,沈令仪却没好气地捶了一下好友。宁三娘也错愕不已,从未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方才她笑话沈令仪看人家看的入了神,让她赶紧丢个荷包下去,说不定就被接住了呢。沈令仪脸皮薄,听到这话反而不肯再看了。宁三娘好不容易见到她对一个男子肯多看两眼,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了,嬉闹间,宁三娘一不小心把那装了玉佩的荷包给勾了出来,直接丢出了窗外。扔下去的时候宁三娘也没当一回事,最多待会儿派人捡回来就是了。可她怎么都没想到的是,那荷包,竟然被顾准接到了!眼下宁三娘瞧着似乎有些生气的好友,促狭地道:“到底是这荷包扔的好,还是他接的好呢?”“你还在边上说些风凉话,那荷包里面的玉佩是皇祖母赏给我的,你说,如今落到他手里该怎么是好?”宁三娘想也不想便道:“这好办,回头你再要回来不就成了?”沈令仪抱着胳膊:“你去要?”宁三娘一下子不敢说话了。不是她的玉佩,她怎好意思去要呢:“还是你去吧。”“哎……”沈令仪也有些头疼,这事儿弄的,真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沈令仪本不想惹出这些是非,可偏偏那玉佩对她来说意义格外不同,要不然也不会时时带在身上。她又往下看了一眼,发现车马已经走远了,沈令仪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你可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了。”宁三娘也就笑笑不说话,其实她觉得这样也挺好的,让沈令仪主动去找人家,这关系自然不就亲厚起来了么?她即将成婚,再过两个月便会成为皇子妃。按理说她身为待嫁之身不好出门,但今日沈令仪过来邀她,宁家看到她的身份上面也不作为难,这才允了她出来。往后再想出门可就难了。宁三娘自己有了归宿,虽说说这归宿不知是福是祸,但她总归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现如今担忧便是沈令仪的姻缘了。真不知这次动的到底是不是她的红鸾星。另一边儿,没找到人的沈令桓却异常恼怒。刚想骂两句,回头就看到她嫡母直勾勾地审视着她。沈令桓一个激灵,立马摆出一张天真的笑脸:“母妃看什么呢?”“你说呢?”秦王妃意味深长。沈令桓吓得谨慎了许多:“女儿真不知道。”秦王妃冷笑两声,莫名想起儿子之前的交代。原本她还觉得儿子杞人忧天,如今看来,她家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庶女竟然真动了心思。今日嫡兄都不看,满腔心思只扑在一个外男上面,真是叫人不耻。未免她作出不该做的事情,秦王妃这才敲打了两句:“咱们皇家规矩最重,一旦惹了你不该惹的人,回头什么下场想必你自己心里也应该有数。”沈令桓装傻:“母妃这是什说什么呢,女儿怎么听不懂?”秦王妃直接把话挑开:“我可没空看你这装糊涂。你竟然不肯承认,那我便把话说的直白一些。这顾状元深得圣宠,前途无限,莫说是高门贵女了,就连公主也配得起。你虽出身王府,无奈却是个庶出,还是早些歇的那一段不该有的心思吧,别说是你父王了,就连圣上也断然不会同意的。”她敢说这样的话,就不怕这个庶女会怨恨上她。比起这个庶女,他们王府与顾准的关系才更重要些。六元及第的状元郎,那是他一个庶出且没有封号的宗室女能高攀的?“你别怪我说的难听,事实本是如此。有些事儿自打出生便就注定,早点认清形势比什么都强,切莫行差踏错,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屋中都是秦王妃的亲信,听了这话自不会觉得不妥。可沈令桓气的发抖。当然更让她生气的是,秦王妃说的都是真的。庶女出身,父王不喜,她压根没有什么引以为傲的。可就让她这么放弃了,沈令桓也不乐意。或者说不甘愿吧。秦王妃自然也不会只交代了那么几句话,既然看出了她这个庶女的心思,秦王妃便不会给她半点的机会,回去之后便加派了不少人手前去盯上,为的就是防患于未然。顾准于他们王府有大恩,万不能在这件事情上恶心到了他。顾准与诸位进士一道用了午膳之后,这才各自回程。身为状元郎,顾准回程也是热热闹闹的,甚至还有一对人马一句吹歌奏乐地跟在他左右,待车马到了李太傅府上,府里人早就听说了消息,都出来看热闹了。李尚书跟李二老爷都在上值,李老太爷带着一家老小都出来了。他们李家人虽然读书都不错,但却没出一个状元,就连老太爷当年也只是榜眼出身,三兄弟中考得最出众的李况也不过只得了一个探花郎。所到底,能考中状元的,实力之外,还得再加上些运道。顾准偏偏两样都占了,这才更叫人遗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