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天下寻珍>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元明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元明之争(2 / 2)

“我看着像元代,不是明代。”

“这可有点悬,这元青花存世量就那么几只,哪儿那么容易到老百姓手里呀!”

“你们别吵吵,听人家怎么说。”

……

那个瘦老头听了向北寒判定的年份,当时就把眼睛立了起来,大声地说道:“你这算什么专家呀你要对你说的话负责。凭什么说这是明代的”

见老头急眼了,老冯赶紧劝说道:“老先生!我们参加这个海选都不是什么专家,就是作为一个服务人员,在这里进行第一轮的筛选。如果你认为鉴定结果有出入,可以直接去楼上的评委组,那里有真正的业界专家,会做出最准确的鉴定。”

“不行!我就想问问他,凭什么说这是明代的。说的没根据、不可信,我跟这小子没完。”

瘦老头的犟脾气上来了,声音越来越大。

向北寒一笑,起身说道:“老先生!您先别急,这古董鉴定也是一种学术探讨,不是比谁的声音大。我说过,我只对我的判断进行解释,如果您认为不对,可以不听。”

“那好!你就当着大伙的面给我说说,凭什么说我这只罐子不是元青花。”

老头的声音压低了点,可语气还是那么强硬。

点点头,向北寒朗声说道:“那好!我就把我的鉴定依据解释一下。这只青花盖罐,无论是胎质、釉色、画工,包括接胎方式和包浆看起来都与元青花毫无二致。但有一样,这个花片不对。”

“怎么不对了”

瘦老头撅着下巴,问道。

向北寒没有看他,而是转过脸,冲着对面人更多的那面,说道:“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看到的元青花大概分两个种类,一类是器型比较大的,比如大罐大盘大碗,使用的是‘蓝宝石般’鲜明的蓝料,是朝廷订烧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官窑;另一类是器型较小色釉发灰的,就属于民窑青花器了。老先生这只盖罐,器型大、色料鲜明显然属于官窑器。”

“说到这里,我就要说为什么从这只盖罐的花片判断不是元代的了。想必大家都清楚,元代的国教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而且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还被封为了元朝国师,并创造了元朝官方文字‘八斯巴’文。试想一下,一个信奉藏传佛教的朝代,会允许自己宫廷内使用的瓷器上绘制道教神仙的花片吗”

“元代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只统治了九十八年。在这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元朝对老百姓的压迫是非常残暴的。把人口大致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最高贵,其次是蒙古人征服并带入大蒙古国的突厥人、粟特人、吐蕃人、党项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组成的色目人。再就是汉人和南人,其实都是汉人。在这样的统治环境下,供元宫廷使用的瓷器,我认为更不会出现汉人文化色彩很浓的花片。”

“所以,我认为这只罐子是明朝初年的东西。”

随着向北寒话音落下,周围爆发出了热烈地掌声。显然,周围人对向北寒的这番解释非常赞同。同时,也为他精彩的介绍报以由衷的赞赏。

而刚刚还理直气壮,等着和向北寒掰扯掰扯的瘦小老头,这时候脸上的表情极为复杂,有愤怒,有不甘,更有无法辩驳的无奈。

老冯笑着点点头,上前一步对向北寒说道:“小伙子!你又给我上了一课,太感谢你了。”

说完,友善地拍了怕他的肩膀,伸手抱起了那只盖罐,回头对瘦老头说道:“老先生!我知道你不甘心,我就陪你去评委会再鉴定一下。”

“不用!”

老头倔强地一把夺过那只盖罐,转身挤出人群,头也不回地向外走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