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天下寻珍> 第六百七十章 雍正御笔(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七十章 雍正御笔(三)(2 / 2)

“那这说明什么呢”

迟海潮认真地听完向北寒的解释,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点点头,向北寒接着说道:“两位老板!这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纪年时间是‘康熙五十年’,而那件被行里人都熟知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纪年时间是‘康熙五十三年’。这说明,雍正皇帝在留下那件书法艺术精品之前,也曾经上手练习了很长时间。毕竟五千多字的经卷,一字不差、一气呵成地写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还有,那幅真迹后面盖了三方章,分别是‘恭临皇父御笔’‘乐善不倦’‘大和斋’,而这幅字只盖了‘大和斋’的一方章。”

“那就说明,雍正皇帝自己写完这幅字之后,他自己虽然没有找出什么大毛病,但是并不是非常满意,所以也就不太重视。但他不重视不代表手下的人不重视。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用过的所有东西都不能随便丢弃。虽然写这幅字时候,他还没有登基做皇帝,但也是王爷。所以,这幅字就被雍正身边的人小心地收了起来。等到若干年以后,当他正式成为雍正帝以后,身边人就把这幅字拿了出来,并且按照宫廷的规矩装裱了起来,收到了皇宫内院之中。”

“刚才我听向阳说,两位老板的这幅字,是在长春收到的,对吗”

向北寒问道。

靳松超点点头,说道:“是在长春郊区的一个老农家里得到的。”

“那这就靠谱了。这幅字很可能是在满清灭亡的时候,由宣统皇帝溥仪偷偷带出紫禁城的。为了怀念先祖,他就把这幅字带到了长春伪满皇宫里。后来,就不知道什么原因散落到民间了。”

向北寒把自己鉴定的所有结果详细地说明了一遍。这让迟海潮和靳松超露出了满脸的钦佩。

尤其是靳松超,更是一改刚才满眼不信任的神情,郑重地问道:“向老板!你的意思是这件东西虽然是雍正皇帝亲笔所书,但不是精品,对吗”

微微摇头,向北寒说道:“也谈不上精品,或不是精品的。这写字的人对自己的书法都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他本人认为不太好,到了别人眼里那就是精品。就比如说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被后人奉为‘天下第一行书’。但整幅书法作品里有多处修改,说白了,那就是王羲之在饮酒到了半醉不醉的微醺状态下写的一幅草稿。但是,等到王羲之从醉酒状态清醒过来以后,想要通篇誊抄一幅精品的时候,却再也写不出那张神形兼备、飘逸洒脱的感觉了。所以,说法作品的精与不精,就看是什么人欣赏,因人而异吧。”

听了向北寒这样的解释,迟海潮和靳松超脸上的表情就更高兴了。毕竟一代帝王的书法作品真迹,那可是大价钱啊!

“唉!这雍正皇帝在历史上被人的点评是褒贬不一,争议很大,都说他是篡位当了皇帝,这到底是不是真的,现如今谁也说不清楚了。”

黑皮在一边认真听完向北寒的话后,感慨地说道。

向北寒一笑,说道:“说雍正皇帝是篡位,其实就是无稽之谈。有些野史上说,雍正皇帝在康熙的遗诏上,把‘传位十四皇子’篡改为‘传位于四皇子’,把那个‘十’字填了两笔,变成了‘于’。其实就是一些人闲的没事儿瞎造的谣。清朝的圣旨都是两种文字书写的,前为汉文,后为满文。汉字的‘十’可以改成‘于’,满文的怎么改都是拐弯抹角的笔画,要是动一笔,傻子都看得出来。”

“哦!还有这么一说呢看来我这书读的还是不够啊!”

黑皮自言自语地说道。

不过,他的这句话倒是把在场的人都给逗笑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