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节(1 / 1)

不一会儿,王御医匆匆赶来,和昨日一样,他熟练地请了脉:“县主忧思过重,需安心休息”。但他一想到国公府的情况,也有些为难,现在这种情况下,他总不可能去劝李真真,要她开心起来。于是,他开了药,吩咐药童去熬药。走前,他又嘱咐了宝石一番:“好好照顾县主,一定要卧床休息,二十天之内就不要起床了。”接着,他脸上露出不舍的表情,但还是从药箱拿出一个碧色药瓶,对宝石说:“先把这颗“天王补心丹”给县主服下,我明日再来请脉。”宝石虽不认识药,但光看这瓷瓶就知道药的珍贵性,而且看王御医对那药的宝贝程度,就可以看出这是好东西。宝石不认识,但李真真认识呀,这“天王补心丹”在朝中一颗难求,传得很神,民间夸大到说这药有起死回生的功能,李真真倒知道这药没那么神,但这药也确实很珍贵。“天王补心丹”之所以珍贵,在于这丹药要用到一味药材,这味药材及其稀少,名唤“雨馨花果”,雨馨花难以种植,整个大佑王朝一共就只有十株,此花从开花到结果很容易夭折,最后,能平安成熟的果子不多,每年也就那么几十颗。而且这药的制药过程也很难,一般人炼制不出,要注意火候和配比,整个太医院只有何御医能制成。炼这药就像太上老君炼丹药一样,要炼制七天七夜才可成功,每年去掉残次品,能成功制成的药品不足五十颗,有两年还只炼成十几颗。这药李真真有十八颗,每年炼成后仁德皇帝都会让人给她送两颗,这十八颗药是她这些年攒下来的。拿到药后,李真真赶紧吃了,她这破身体确实需要好好养养。昨天只顾收东西,都忘了自己给吃一颗,有人怀揣巨宝而饿死了,她可不要也来这一出。等晚上没人了,她再从空间取一颗出来,明日还给王御医,估计王御医也就只有这一颗。吃了天王补心丹后,又喝了药,李真真少少吃了些早点,就躺床上休息了。中午,阎卫从酒楼定了饭菜送过来,送过来的依旧是粤菜,因李真真还在生病中,今日暂时不能吃川菜、湘菜这些味重的菜。这家粤菜馆在上京也是数一数二的,有“麻皮乳猪”、“三色龙虾”、“白玉罗汉”、“百花酿鸭掌”、“蟹肉|汤饺”……等十道菜。十道菜品色香味俱全,吃得李真真和宝石异常满足,饭后,李真真还吃了一碗她最爱的椰汁蜂蜜燕窝。饭后,宝石收拾好食盒,就去厨房烧热水,李真真幸福的翘个脚脚,在那里满足人生。刚休息不到一刻钟,宝石那大嗓门又响起:“县主,县主,圣旨来了。”得,圣旨来的可真不是个时候,李真真刚吃完饭,嘴角还在冒油,这样出去显得她过得太滋润了。还好她急智,赶紧拿过梳妆台的蜜粉涂在嘴上和脸上,扮成一副虚弱的样子去接旨。她是被宝石搀着去接旨的,头上顶着一个大包,搽了绿色药膏,虽用布包了起来,但周围沁出一圈药膏,绿油油的一圈。头发披散着,嘴唇发白,一出来把国公府其他人都吓了一跳,估计这些人从来没见过“永福县主”这么不修边幅的模样。李真真倒不介意,虽然她上午睡了一上午,中午还吃了一顿好的,但她整个人的记忆还是有些混乱,人也认不全,索性先暂时装病弱。半边身子压宝石身上,走路颤颤巍巍的,一副仿佛随时要吊气的模样,宝石在一旁不要钱的往她嘴里塞人参片。这两人一出现,把宣旨的太监都吓了一跳,恨不得找个凳子让永福县主坐下,免得她一口气喘不过来。她人一到,太监就开始宣旨,秦家判的是流放五千里外的北荒,到北荒之后当军户。同批被流放的还有安国公家、平南候家、书中女主所在的沈家及书中男主所在的张家。当然了,这本书是架空的,此北荒非华国那个北大荒,虽都带有荒字,但这个北荒是朝廷的军户重地,这里有二十万大军镇守,周边连接四个小国,这四个国家都是喜欢打仗的游牧部落,所以北荒常年战乱。北荒距上京城相隔四个省,约五千里地左右,所幸要求到达时间有六个月,时间上还比较充裕。看来仁德皇帝对他们还是很仁慈的,估计也是体恤他们这群人老弱病较多。仁德皇帝对李真真的安排就比较微妙了,圣旨规定她依旧是永福县主,不过将她的封地和食邑取消了。意思是给个空名头?李真真挑了挑眉,没说话,秦家人面面相觑,各有心思不同。接旨后,李真真就被宝石给搀扶着回屋休息。圣旨规定他们正月十七启程。今日是十五,意思是他们还有一天的时间可收拾东西,一天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领旨后各家赶紧回各屋收拾行李。关了好几天,众人都已有了最坏的打算,现在,圣旨宣布只是流放,没人砍头,这个结果对这些女眷来说已经很是满意。几位妇人也很克制,知道马上就可以和相公团聚,虽说受了些苦,但一家人整整齐齐,比什么都重要。府中下人也要一一离开,一时之间,倒是各自忙碌起来。回屋后,李真真让宝石去收拾衣服,她自己继续躺床上休息。衣柜里衣服少了她不担心,因宝石并不是她的贴身丫环,她有两个贴身丫鬟,一个叫书画,一个叫翡翠。书画半个月前刚成亲,嫁给了她娘家二哥的书童,书画成亲后,李真真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大丫鬟,见宝石伶俐,就带在身边跑腿。宝石是她三姐夫阎卫送过来的,会武,前年送过来时才十二岁,今年也才十四岁,还是个小孩子,武功倒是高,就平时咋咋呼呼的,李真真让她在院里当二等丫头,平日主要起护卫作用。另一个的贴身大丫鬟叫翡翠,现在正在她娘家照顾着两孩子。本来她也在娘家,在出事的前一天,她和秦燃吵了一架,两方吵得谁也不让谁,李真真一气之下就带着孩子回娘家了,但一听说公爹和相公出事,她又带着宝石赶回了国公府。***这个朝代的衣服有点像华国宋朝的衣服,上衣倒是可以,但下装几乎是裙子,裙子里面穿亵裤,这种裙子外穿的方式极其不方便,至少李真真很不习惯。原主会骑马,之前做了不少骑马的骑装,李真真打算上装穿大棉袄,下装就穿骑装,都流放了,也不在乎美不美。“宝石,收拾简单利落的衣服,裙子就不带了,把我那几套骑装全带上。”想了想,她又对宝石说了一句:“少带些我的衣服,尽量多收点五少爷的。”其实她主要是觉得自己和孩子的衣服都收了不少,便宜老公的衣服她没收,而且便宜老公衣服尺寸要大一些,以后不管是拿去当铺或是改成其他衣服,布料多要划得来些。正好,她婆婆卫氏派了贴身丫环来找她,想嘱咐两句多带点他儿子的衣物,丫环听到这话后,没进屋再嘱咐,直接将听到的话告诉卫氏,这可真是个美丽的误会。卫氏听到这话后,心里慰籍不少:这五郎媳妇吧,在家的时候,闹归闹,人也娇气得不行,但对他们家五郎,是真死心塌地,完全不用她操心,那真是把五郎放心尖尖上,连衣服都紧|着收五郎的。作者有话要说:说明”1、“天王补心丹”的名字来自百度。第8章灵境胡同里,秦国公府算是占地最大的公府,他有左边翰林院大学士府的七个大,有右边刑部尚书府的三个大。在京中这般寸土寸金的地方有这么大的宅院,足以可见秦国公府当年的显赫。当年,老秦国公和先帝一起逐鹿中原,打下江山。先帝赐下秦国公府,另御赐了一份“丹书铁契”给老秦国公的后代,老秦国公也是个爽快人,收了“丹书铁契”,交了兵权,当起了闲散国公爷,在京城里颐养天年。老秦国公戎马一生,在打仗时伤了身体,不能再有孩子,老婆在战乱时也没了,只剩下他唯一的儿子。他本想让他那唯一的儿子弃武从文,结果那小子是个武痴,自己跑军营去历练,人没了。把老秦国公悔得哦,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幸亏儿子去军营之前娶了媳妇,儿媳妇肚皮也争气,过门不久就有了身孕,儿子去世时儿媳妇已有六个月身孕。儿子去世后,老天保佑,儿媳妇生了一个孙子,让他老秦家有个后。一年后,儿媳妇改嫁,他没阻拦,还另添了嫁妆,毕竟她还年轻,才十八岁。就这样,老秦国公带着孙子长大,他一辈子是武痴,儿子也是武痴,可不想孙子也成武痴,他指望着孙子能走科举之路。可惜的是,他那孙子不是读书的料,上学后,天天和老安国公那嫡孙在学院里惹事生非,成了京中有名的纨绔子弟。纨绔子弟就纨绔子弟吧,只要不学武,不步他爹的后尘就行。待现任秦国公秦思文长大后,因纨绔的名声太响,不好定亲。老秦国公也觉得没什么,当家嫡女不好找,找个貌美的嫡次女或小女儿总行吧。他们家不需要上进,不需要去争功名,平平安安长大,家庭美满幸福就行,当然呢,多子多孙就更好。是年,秦思文娶了礼部尚书的小女儿卫心语。那卫心语姿容绰约,长相貌美,就是性子有些胆小,不爱与人交际。但老秦国公和现任秦国公对这完全不在意,老秦国公想:我家什么身份,不需要去交际。而现任秦国公是个纨绔子弟,每天都在京里晃来晃去,不务正业,也不需要媳妇和谁交际。就这样,秦思文和卫心语婚后也算是琴瑟和鸣,三年抱两,在第二个孙子出生后,老秦国公含笑九泉。最后,现任秦国公和他老婆总算不辜负老秦国公的期望,一连生了六子一女,在京城也算得上是子孙兴旺。李真真嫁的就是现任秦国公的五儿子。两人是在仁德皇帝举办的秋季狩猎宴见面的。少年长身玉立,姿容绝世,穿着一套绛红色的猎装,腰悬吉祥玉佩,从远处猎完猎物骑马归来。那真真是一个飞扬绝世的少年,鲜衣怒马尽在一瞬之间,阳光从他身后洒过来,仿佛在他身上镀了一层金边,远远望去,就像那九天云外的战神莅临人间。这一天,上京城中不少贵女都默默芳心暗许,不过谁都没李真真那么大胆。当天,李真真对秦燃一见钟情,开始疯狂追求他,闹得满城风雨,连赌庄都有人开盘口赌李家四小姐能不能追上秦家五公子。后来,仁德皇帝亲自下旨赐婚,也算了结了京里这桩风月故事。***少时,李真真不仅在上京城颇负盛名,在整个王朝也是被人羡慕的存在。她不仅长得漂亮,仁德皇帝又偏爱她,封她为县主,还赐有封地,封地内免税,所有的收入都归她所有。总结起来,有钱有貌有权。在现代来说,她就是大佑王朝的顶流,人气堪比漂亮国普普家的大公主。她为人比较张扬,喜欢穿大红色的衣裙,头戴宝石玉簪,腰间经常佩戴着一把红宝石匕首。听说生活也比较挑剔,洗澡水都要用专门的温泉水,仁德皇帝一生节俭,但是为了她,特意在上京郊外给寻了一处温泉池,每日都要从郊外将温泉水送入她府中供她使用。听说她喝水要用新鲜的玫瑰花泡水,为此,仁德皇帝还特意在郊外建了一个玫瑰院,里面的玫瑰花专供李真真,以便她在冬日都有新鲜的玫瑰花可用。还听说她连身上的熏香都是宫里制香师特制的,就为了不和别人撞香味。还听说……整个大佑王朝就没有几人没听过她的传说,连尼姑庵里扫地的大妈都知道大佑王朝有这么一个深受帝王宠爱的县主,随时都能扒拉出几句关于她的八卦。当然,最出名的就是她在十五岁芳龄那年,对秦国公府五少爷一见钟情,打败数个劲敌,最终抱得美男归的事迹。和秦五郎成婚后,她倒是很快消失在众人视野中,成了一名普通的京中主妇。婚后不久,就生了大儿子,不久,又生了小儿子。几年后再出现在众人面前,婚姻磨平了她锐利的棱角,虽依旧美艳,但眉宇间的神色终归不同,再也没有年轻时那种肆意飞扬的神情。在线辟谣:1、李真真冬日里虽爱泡温泉,但并没有天天让人送温泉水进府洗澡。2、春日里,她去玫瑰院赏过景,但她从来不喝玫瑰茶,喝不惯那味,更别提冬日泡茶,倒是宫里的几位宫妃喜欢喝玫瑰花茶。3、至于那熏香,是她母亲传下来的制香方子,她从小就用这种熏香,没有什么不准和别人撞香味的事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