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节(1 / 1)

二人走之后,李真真叫宝石去打听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不一会儿,宝石回来了:“这姑娘是他们沈家的二十一小姐,那沈家好多女儿,之前来找你求药的是沈家的九小姐,听说她们这辈有四十几个女孩,至于她说沈家家主安排沈家女儿给人当妾的事,我就打听不到了。”“无事,就这样吧。”李真真回到。***前行三日后,这日露营驻扎,蒋勇对大家说还有两日就可以到海市,大家深受鼓舞,如果不是条件和身体不允许,好些人都想一鼓作气走到海城算了。此时距离地动过去已经十几日,随着地震的爆发,这一路看到的动物尸体越来越多,大家看到都已麻木,只知道远离那些尸体,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只想尽快赶到海市。距海市还有一天距离的地方,他们遇到了一批大规模的灾民,原来,李真真他们之前走的那条官道才是大伙熟知的官道,那条路上村落极多,人员密集。而李真真他们另走的这条路,因位置偏远,去府城太绕,所以这条道路几乎已荒废,这条路上的村落极少,人也少。发生地动后,有些村只留了那么几个人,留下来的灾民就开始成群结队的往府城走。一路上,总有人不注意卫生,喝了凉水或踩了动物的尸体,就这样,这群远道而来的灾民看起来就特别有问题。李真真一行人,还没有和那队人相遇,隔老远就看到那伙灾民里有好些人在呕吐,还有一些躺在平板车上,一看就是腹痛地蜷缩在车上。看到这些场景,虽然他们已做好心理准备,可看到有活生生的人在周围爆发疫病时,所有人的心里还是害怕的,他们不由慢下了脚步。李真真看到这群人的第一反应是,惨了,这群人已经有大部分人沾染上疫病,可不能离他们太近,于是,李真真赶紧叫大家拿出口罩戴上。樊城想上前提醒那群人关于疫病的事,李真真制止了:“你觉得他们会放弃自己的亲人独自走吗”?樊城没明白李真真的意思:“我只是想给他们说这是瘟疫,要传染”。李真真看着他,再问:“你觉得他们会相信吗?会因为你这话就放弃自己一行的人吗?”樊城摇了摇了,有时候人的思想很固执,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示好,有些人甚至还会很防备。但樊城有些于心不忍,李真真只得又问他:“你觉得你提醒了他们,他们就得救了吗” ?樊城无力摇了摇头:“没,我们虽然有药方,但没有药。”他们一行人,只有几副包好的药和伍老头零星采的、不成副的草药,用那几副包好的药救几个人还能勉强一试,但这一行人,太多了,有一千多人,拿出药来都不知道可以救谁,而且把药给他们了,如果自己的队伍里有人感染了怎么办。李真真只有对樊城说:“既然帮不了,就隔远一点,不要因为自己的心软一时沾染上了病菌,我们的队伍里还有这么多人。他们那行人走我们前面,明天就到海市了,那里有大夫有药,自会有人救他们”。樊城听到这话,赶紧惊醒,本想过去的脚步也停了下来,如果他一个不慎,去那边传染了病毒回来,不是又害了同行的人吗?于是,他赶紧下令:“全体注意,大家列队而行,不要和其他队伍的人有任何沾染”。于是,他们这一行人远远得和那伙人隔开,还好,那行人见他们这行人穿官差服的人多,也很忌惮他们,两伙人都有默契的离得远远的。****第二天,李真真一行人终于到了海城城门,等他们一行人到时,才知道附近受灾的灾民早已到达这里,而且还在源源不断过来。这里的情形很不好,城门已经全部关闭,城墙上站满了护城军,他们严守城门,没有一个人可以进城。万幸的是,外面有府衙搭设的油棚,有士兵在值守,他们让新来的人一批一批的住在油棚里。樊城去打听了一圈回来,才知道这里设置了灾民点,有大夫在这里给所有人请脉,健康的人住在西边油棚里,在西边油棚里住满十五天后才可以进城,如果请脉有问题,则需要住进东边的油棚医治,当然,西边的人可以去东边照顾病人,但一旦过去,就不能再回西边了。李真真一行人往东西两边的油棚望去,两边的人都很多,就目前在外的那几十个大夫来说,对于这么多病人,那只是杯水车薪。看了这情形,队伍中的人对进城这件事分成了两派,一派人认为他们一行人就不要进城了,在滨城的时候,他们买了足够多的米,这些米坚持到元城是够的,另一派人认为他们必须要进城补给,他们要补充干粮和其他杂物,就说生石灰,他们已经用得一干二净了,这一路上已经有了瘟疫,这个时候,生石灰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生石灰还能当成他们这一行人的武器使用,如果没有生石灰,他们心里没底。可如果他们要进城,就得和这些灾民一样在这里待十几天,这十几天到底发生什么事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时候,进城不进城都是很艰难的选择。作者有话要说:第63章 ·众人还在纠结的时候, 身后突然传来一群急促的马蹄声,转头一看,只见一群一脸肃穆的黑衣士兵骑着骏马而来, 这一行人有二百人左右, 为首之人容貌姝丽,但气质却有肃杀之感, 更绝的是, 他半张脸戴着一张很有个人特色的罗刹面具,这让之前抬头看他的人不敢抬头再看第二眼。李真真认识这张面具,这是她和她三姐一起找人定制的面具, 当时他们考虑到三姐夫的容貌太过姝丽,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两人给他定制了一个罗刹面具, 但又怕有人戴着面具行不轨之事栽赃陷害, 最终,两人定制了这种半边脸的面具。骑马在最前端, 面带罗刹面具之人正是李真真的三姐夫阎卫。这一行人近前,为首之人单手高举圣旨,高声对护城军喊道:“圣旨到,让海城知府速来接旨”,守城军一听到圣旨到,急急去寻来海城知州大人。李真真看到阎卫出现,心中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要说李真真在这个世界最信任谁, 那就是李娇娇和阎卫了, 三人从李真真、阎卫三岁, 李娇娇六岁那年就相互认识,混在一起慢慢长大, 是彼此可交付后背的存在。李真真看阎卫在执行公务,她不敢贸然打扰,想了想,对宝石说:“你给我三姐夫打个口号,让他知道我在这里”。宝石听后,只见她把两手握一起凑近嘴边,对着手吹气,很快,发出一声鸟叫声,鸟叫声发出没多久,只见三姐夫微微偏头往他们这处看了一下,但没立即过来。很快,城门打开,知州大人赶来恭迎这群黑衣轻骑士兵,待那群人进去后,人群中传来几句短暂地低语,但很快,就被维持秩序的士兵大吼:“不得喧哗,违者斩”。这下,人群中是没人敢窃窃私语了,大家都紧紧地捂住嘴。李真真一行人也在人群里,不过五大家的家主都是老狐狸,看到阎卫的到来,再看李真真的反应,猜到她应该已经和阎卫联络上了。但要说李真真,她没觉得自己联络上了阎卫,她只知道宝石单方面联系了他,至于这个信号对方有没有接收到,她是不知道的。一刻钟后,城门再次打开,刚刚进去的那一行黑衣轻骑士兵出了城门,城门再度关闭,这操作,让城门外的百姓很是看不懂,他们原以为那一行黑衣轻骑士兵来了,会要求知州大人把他们放进城里,感情这,黑衣轻骑士兵也是进城门瞬间一游就出来了。随后,那群黑衣轻骑士兵骑着马离去,不过也不是,他们留了一位轻骑士兵,领着一群士兵|灾民走了,那群人吧,也不知什么身份,又有灾民又有士兵还有老幼妇孺的。唯一和他们不同的是,比他们要干净些。要李真真一行人听到干净这个评语,估计要吐槽,这次是他们糙得最狠的一次,已经有好多天没有洗过澡,这又是土匪又是地动还是瘟疫的。这段时间,他们每天睁眼就赶路,恨不得早点到海城的官府驿站里去洗个澡,不想就这么个普通的愿望还不能实现。***李真真一行人跟着那位黑衣轻骑士兵来到一处郊区农庄,他们一进去,那农庄管事便开始和蒋勇接洽,开始给他们安排休息之处。李真真则被带入一个厢房内,一打开门,里面正好坐着阎卫。阎卫见到她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好脾气,没有在外人前的那副阴冷之感,他像哄孩子似的,快速拿出一个包袱,说:“四妹,这里面有你喜欢吃的点心,我特意带着,看能不能在路上遇到你”。李真真坐定后,没有立即打开包袱,她有正事要说:“姐夫,我们一行人之前有人感染上瘟疫,有个大夫给他们试用了药方,现在他们已经全都好了,我把药方给你,你拿去给海城知州大人,让他给府城的大夫看看,看这药方是否对症。”阎卫一听,眉头皱起:“四妹,你们一行人有人感染?你没事吧?”李真真摇头:“我没事,你先拿着药方给海城知州大人,等你回来我们再详谈。”阎卫思索一下:“把那几个患病后治愈的病人一起叫上,看他们能不能给大夫多描述下自身染病后和服药后的身体情况”。李真真点头:“行,我让樊城也去,他们当时在一起,看下有没有其他细节可以补充”。等那几个患病后治愈的病人随樊城一起走出来,阎卫见秦燃也在里面,他有些诧异,但现在不是问事的时候,现在要赶紧把药方送过去。***阎卫走后,那管事进来给李真真安排了房间,还是依旧和以往一样,她、宝石、翡翠和两孩子在一个房间,管事本打算给她们安排两个房间的,李真真婉拒:“房间不多,我们挤一下无碍的。”随后,管事安排人给她们送来洗漱的水,几人美美洗了澡后,又吃了府中奴婢送来的餐食,这时,阎卫刚刚回来,他们一行去了十人,其他九人都留在了海市里面。他回来时,刚好见那烈束白拿着李真真给他的香薰炉从李真真房里走出来。阎卫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眼那香薰炉,他第一反应就是这人偷了李真真的东西,但转头一看那人的长相,俊美非凡,面色无局促之感,这下,他就没那么肯定了,这人的长相好像刚好是四妹喜欢的那种模样。正好,宝石打开门送客,抬头见到阎卫,她转身对李真真喊:“县主,老大来了”,喊完后,她和翡翠一人拎一个小不点,跑霍氏房里窜门去了,把房间留给阎卫和李真真谈事。***李真真开门见山问阎卫:“姐夫,你怎么来海城了?”阎卫回道:“近来各地灾祸不断,你走的这条路更是,我和你三姐都很担心你,这次,皇上要让人一路过来传讯,我就申请来了,我想着说不定在路上能遇到你,看到你平安,我和你三姐才放心。”李真真有些感动,但还是劝道:“没事的,我不会出事,以后遇到这种事情,你不要主动申请来,瘟疫容易传染,三姐怀有身孕,你要在家多陪陪她”。阎卫在李真真面前很好说话:“我省得的,我明日就回京,你们可以在这个农庄多休息几天,这个农庄是海城官府的农庄,你们现在进不了府城驿站,就在这里休息好再启程,有什么需要的,叫庄主准备就行”。李真真顿了顿,还是对阎卫说道:“姐夫,我和秦燃签了和离书,可还没办理文书,我本来准备去海城官衙办理文书的,但这根本进不了城,看来我得在这里多待一些时间了”。阎卫有些诧异的看了李真真一眼,惊异于她怎么和秦燃写了和离书一事,但对于李真真,他是无条件支持的:“你不用在这里等,你和秦燃是御赐成婚,你就算能进海城都办不了文书,那知州大人不敢贸然办理。”李真真呆了一下:“啊,那我要怎样才能和离?不会和离不了吧”阎卫安慰她:“可以和离的,不过只有两种方式,一是皇上赐圣旨和离,二是私信皇上,他同意后可以由府城的知州大人办理和离文书。”李真真皱眉:“这样呀,那我要好好想一下怎么办,看来这待在海城不行,海城的知州大人不会帮这个忙”。阎卫点点头:“你去元城,元城的知州大人是大姐夫,你到元城后,让大姐夫私信皇上,看皇上怎么说,但我建议你就算和离了,也暂时不要回上京。这段时间,我朝的朝中局势很复杂,今年我朝又是水灾又是地动的,我朝北边的剌极国有意进攻我国,现在,他们提出要和我国的公主联姻,皇上已经拒绝了,但还有一帮臣子在劝他以大局为重,答应剌极国的联姻要求。现在这情形,内忧外患的,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就算和离,也暂时不要回上京,等这敏感时间过了,我再来接你回去。“李真真点点头,确实,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时候,她不能扯和离这种小事给皇上分心。这时,阎卫开始吃瓜:“四妹,刚刚拿熏香炉出去的是谁啊?”李真真无所谓地说:“哦,那是个路人甲,过几天就会离开,我拿熏香炉和他换了一样东西。”阎卫看李真真脸上并无男女之情,也就没在八卦了。李真真想了想,还是决定先提醒阎卫:“对了,三姐夫,这一路走来,我总觉得我们王朝要乱一阵子,你提前准备一下”。阎卫听了她这话,露出了我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感,他对李真真说道:“我家四妹终于会思考了,不得了了”。李真真看了他一眼,提醒:“说正经的”。阎卫也正经回道:“我和娇娇也有这个想法,所以我们让你先留在元城,在合适的时候,我们会接你团聚”。李真真好奇:“你和三姐也有这种想法?”阎卫点点头:“是的,皇上的身体很不好,最近二皇子、和四皇子斗得很凶,包括那五皇子,在外人面前一副胆小的样子,但据我所知,他的城府很深,这次你们这五家被流放的事里有五皇子的手笔,但我没敢深查,皇权的事还是少沾染好”。李真真也点点头:“行,我这两年就先待在元城”。***翰林院大学士府的风水真不错,左边是阎府,右边是秦府,对面是顾府,最后,府上大姑娘嫁入了对面的顾府,府上三姑娘嫁入了左边的阎府,府上四姑娘嫁入了右边的秦府,不得不说,这样的风水绝了,女儿全嫁给了左邻右舍。李真真虽有穿越记忆,但她的穿越记忆和别人不同,比如她三岁的时候她就多了现代三岁的记忆,四岁的时候也只多了现代四岁的记忆,所以,李真真小时候都和李娇娇一起玩,她自认为自己很成熟,但其实并没有多成熟。带着阎卫一起玩是一个意外,因她家和阎府两府挨着一个院,那天,李娇娇给李真真展示她新学的攀爬术,一不小心,掉隔壁院子去了,发现隔壁府那漂亮得不像话的孩子居然因太饿伏在地上吃雪,李娇娇和那漂亮孩子面对面地伏在地上,边上还站着一个在梯子上观望的李真真,这就是他们三人的第一次见面。作者有话要说:第64章 ·海城, 顾名思义,此城三面临海,因整个城市海岸线长, 所以大佑王朝在该地设有一个造船厂, 目前,整个王朝的几艘海船都是由该船厂制造, 这几艘海船也是停靠在海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