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节(1 / 1)

“哎呦,你拿那么大的盆,别把小馆都装没了!”“去!你的盆比我大!刚刚干活都没啥劲儿,饭都吃哪儿去了!”说话间,脚下还在故意较着劲儿,谁都不想落后一步,把钱赶紧放在孙红梅面前,“不用牌子!”到了小木桌前面,啪的一下,同时把搪瓷盆放上去,两个大男人对视一眼,又异口同声说道:“阮丫头,酸菜鱼外带,我先来的!”“来一份酸菜鱼!”末了又补充一句,“我先走进大门的!”孙红梅无奈地在后面喊了声,“要不你们看看谁先拿到竹片的?”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1-09-19 22:20:55~2021-09-19 23:55: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暖暖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64章 二合一酸菜鱼想做的好吃, 嫩滑的鱼肉是关键,汤底煮好之后,把火调制最小火, 保温就行, 不能继续煮, 煮久了汤底会越来越咸, 酸菜也会变软塌。用的时候, 用汤勺搭配漏子过滤鱼骨头渣,打出鱼汤倒进小锅里,加点盐, 胡椒粉调好味道,等香味出来时, 再下鱼片,刚下锅的鱼片不要动,等鱼片煮的稍微定型了,再用大勺一个方向滑动。鱼片不能煮的太久,在煮的时候,往干锅里打些鱼骨跟酸菜垫底, 再把小锅的鱼片盖在上面。撒上葱花,蒜末, 干红辣椒, 烧热的热油往上一淋。刺啦~属于美食的交响乐滋滋作响。金黄油亮的汤底, 白嫩透亮的鱼片, 汤浓鱼鲜美, 外面等着的人看着成品根本就移不开眼, 这也太美了吧!“多加了点汤, 回去准备些喜欢的配菜当锅子吃!”阮软跟他们支招, 这天吃锅子最舒服。大家满意的端着搪瓷盆回去了,进来的时候还能拌嘴,回去时根本说不了话,生怕一开口,口水就滴到汤里。而且他们也没有心思在拌嘴,脑子里想的都是一会儿要怎么吃,他们特意让阮丫头多弄了点汤,一会儿回家就能边放东西边吃。其中有一位住的就是以前钱大妈家的,他叫谢建,本来就很喜欢吃阮家小馆的饭菜,外加上一家五口住在那个筒子楼里实在是住不下。他靠着在夜市上摆摊儿卖磁带啥的赚了一点儿钱,当初特意先找到街道办事处打听房子的事儿,没想到还真被他等到了。虽然搬进来的过程不是那么顺利,但是离阮家小馆这么近,每次都能最先尝到新菜,那点不愉快也算不得什么。酸菜鱼的香气在巷子里飘了一路,引得其他家也蠢蠢欲动。“快快快,把水壶拿开!”谢建一到家就赶紧嚷嚷着,就这点距离,汤底的表面眼瞧着就结了一层薄薄的油皮,得赶紧上炉子煮着。好在他媳妇儿苗苗一听他去买酸菜鱼,也没闲着,洗了颗大白菜,泡了点粉丝,又把昨天在外面冻的豆腐装了一半。两人默契地配合,很快就把中午饭桌摆好了,特制的桌子,中间有个洞,低下放煤炉,上面放锅子,周围在摆些配菜,锅子呼呼冒着热气。谢建跟苗苗两人相视一笑,院子里是扫干净的地,巷子外是小孩儿们欢声笑语你追我赶的笑声,而屋里是充斥着香味的午饭。这样的日子,太让人满足了。“你看着锅,我去叫奶奶,爸妈出来吃饭!”谢建叮嘱道。他们家冬天基本上只吃两顿饭,天冷,早午饭基本一起吃。长辈们在院子另一头搭了几间小房子,想着不妨碍着他们,外加上奶奶年龄有些大,晚上爱起夜,也怕影响他们。当初阮家小馆给他们刷文化墙,他干脆把剩下的几袋水泥都买了,请那几个工人,帮忙把小房子盖起来,又糊了水泥,关上窗户后,屋里特别暖和,他这才心里好受点。刚打开堂屋的门,几位长辈就过来了。“啥味儿呢!那么香!”谢建的妈妈扶着他奶奶,忍不住问道。早上谢建是跟他爸一起出去铲的雪,谢建爸在他后面回来的,“外面巷子里全是这香味,从阮家买的!”“阮家丫头手艺真是不错,我闻着这味儿,就饿的躺不下,去你奶奶房间一看,她也在穿衣服,直问我孙媳妇儿今天做啥好吃的?”奶奶笑呵呵的,她因为裹了小脚,走路很慢,需要拄着拐棍,冬天一下雪,基本不敢出门。好在院子里的雪早就被儿孙俩铲干净了。“奶奶!今天咱们吃酸菜鱼!”谢建走到奶奶身边,在她的耳朵旁大声的喊着,奶奶耳朵也有些背,需要大声说话。奶奶听清了,她点点头,指着堂屋大门,示意大家都赶紧进去!一家人进到堂屋里,苗苗就赶紧招呼大家过来坐。“你们可算来了,这酸菜鱼香味馋的我都快忍不住!”谢建的爸妈笑呵呵的,“傻孩子,忍不住你先吃,我们又不会说什么。”“那怎么行,这么好吃的菜,得一家人坐一起吃!”苗苗也很感谢公婆,她跟谢建结婚都4年了,一直没怀上孩子。可不仅公婆不恼,就连奶奶也没给她脸色看,只是有时候会忍不住看着她的肚子,眼里有些期盼。她问过谢建这是为啥,谢建说她当时没嫌他不是城市户口,家里父母又都是临时工,愿意跟他一家五口挤在小破房里,比她姐姐嫁的条件差多了,是他没让她过好日子,拖累了她。这也是为啥,谢建一赚钱就张罗着买房,有属于自己的卧室,干啥都不会放不开!“来,吃饭之前我先说两句,这是我们搬到这个家之后,过的第一个冬天,下的第一场大雪,都说瑞雪兆丰年,今天我跟爸铲雪的时候,那雪得有这么厚,明年一定是个好年,我们一家明年一定会顺顺利利!”谢建说着脸上带着笑,眼眶里有些红,脑海里闪过他刚开始卖磁带时,慢慢从一盘卖不出,到最后还需要谢妈去帮忙看摊子。而每天夜里回来,不管多晚,苗苗都会给他下一碗面,碗底卧着荷包蛋,上面还滴着一两滴香油,那鸡蛋面绝对是他吃过最好吃的鸡蛋面。他扭头看着苗苗,下意识地在桌下握住了她的手。苗苗娇嗔的睨了他一眼,甩开了手,但脸上也是幸福地笑着,明年一定要顺顺利利。“好,瑞雪兆丰年,咱们吃起来吧,都别看着了!”谢爸不善言语,但也难得地说了一句。谢妈先尝了下鱼肉,看看里面有没有鱼刺,孩子奶奶讲究,觉得自己是老人,不跟他们在一个锅里夹菜,非要单独盛一个碗,从碗里夹着吃。鱼肉十分嫩滑,没有鱼刺,谢妈给婆婆连汤带鱼肉打了一大勺。谢奶奶摆了摆手,示意够了够了。其他人也开始吃鱼,鱼肉很嫩,甚至吃不出鱼肉的肌理质感,而且一点都不腥,鲜的令人咂舌。苗苗忍不住先喝了一口汤,酸酸辣辣又鲜味十足的鱼汤,喝了一口,还想喝第二口,味蕾全被打开了,一早上没吃东西的肚子也忍不住疯狂呐喊,它饿了。热热的汤经过胸口进入胃里,她甚至能感觉到汤的下咽过程,胃里暖暖的,特别舒服,苗苗穿着棉鞋的脚趾,忍不住舒张开。她捧着一碗汤,小口小口的喝着,突然碗里多了一块鱼肉,是谢建给她夹的。“一会儿吃完了加点水下点面条,多的是汤汤水水,得先吃肉,小老板说了,这鱼肉最好先吃完!”谢妈也附和道:“刚刚不是说馋的很,哪有光喝汤的,吃肉吃肉!”说着她往锅里下了点白菜叶子,嫩嫩的白菜叶,下锅烫个两三秒就能捞出来吃,白菜叶还有些甜甜的,混着酸辣的汤汁,吃的特别过瘾。“好,谢谢妈!”苗苗把一碗汤喝完,浑身都暖暖的,脸上也有了红晕,气色眼瞅着都好多了。谢爸夹起一块鱼骨,鱼骨上还有一些肉,他吮吸着酸辣的汤汁,吃着炸的有些焦硬的鱼肉,对他来说,这鱼骨比鱼肉还对他胃口。“鱼骨最后在吃,放里面还能多熬一会儿汤!”谢妈拦住他,给他夹了一筷子煮好的冻豆腐,把豆腐切成一格一格,冻成豆腐块的法子还是跟范师傅家学的。冻豆腐块儿里吸满了酸辣鲜美的鱼汤,表皮不像刚端回来的豆腐那么嫩滑,反而像摊好的煎饼一层一层的,第一次吃冻的豆腐,谢爸没啥经验,一口咬下去,豆腐块里的汤汁瞬间飚了出来,好在他是把碗端起来吃的,汤汁都落在了桌上,没进锅里。“小心点,恁大个人了!”谢妈嘴上抱怨着,手上连忙拿一旁的抹布把桌子擦了擦。“爸,这冻豆腐特别吸水,半口半口吃,这样不会洒!”谢建给他示范了一次。苗苗也忍不住说:“豆腐这样子真好吃,回头我也去给我妈说说。”“说啥,直接做好了送过去,小年那天送年礼,一会儿吃完饭我就去再端几块,到时候你们送年礼回去,正好带上!”谢妈说着,吃饭的速度都变快了。“哪有这么急,你慢点吃!这一晚上就冻的差不多了!”苗苗连忙说道,她这个婆婆真的没话说,只要是她的事,都是大事,从来不马虎,每次回娘家都不让她空手,家里有啥就拿啥,跟别提每年送年礼,特别重视。谢妈点点头,但手上的动作还是没减速,好在锅里的菜也吃的差不多了,苗苗把粉条下进锅里,泡了有些时候的粉条,下锅很快就能吃了。大家一人打了一勺,苗苗提醒道:“粉条吃的时候小心点,怕有鱼骨头的刺!”粉条时不时会裹上酸菜,跟酸菜一起吃,多了几分酸意,特别解腻,要不是锅里没多少菜了,他们觉得还能再多战一会儿。“感觉不用下面条了,我已经吃饱了!”身为家里最能吃的人,谢建已经美滋滋的摸着肚子靠在椅子上,只想瘫着,啥也不想干。谢爸这时候能吃鱼骨头了,他慢悠悠地吃点鱼骨,吃一口粉条,别提有多惬意。屋外寒风呼呼,屋内暖意融融,感受到室内的温度,房顶砖瓦上的积雪,慢慢融化,顺着砖瓦的走势,滴答滴答的落在地面上。……阮家小馆天井处的落雪没有扫,阮软觉得留着还挺应景的,四季青上面也落着一些白雪,点缀的特别有感觉,外加上包厢房顶上厚厚的雪,从大门口看过去,特别有意境。酸菜鱼依旧是用干锅上的,份量很足,每个人都缩着脖子哈着起进来,吃完都浑身暖暖的,肚子圆滚滚的出去。1990年的第一场雪跟鱼挂上钩,鱼头火锅、酸菜鱼火锅,这真是个好兆头,预示着年年有余。雪停了上午半天,下午又开始下了,而且比昨天下的还大,鹅毛般的大雪飘的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唔~好大的雪!天井那块儿的雪得铲了,不然等明天来了,下面的雪得结冰晶,走路打滑。”孙绍元出去看了眼,立马缩着脖子进厨房了,外面是真的冷还是厨房里暖和。阮软看了眼外面的雪,还真的很大,“那做完最后两锅就去铲吧,你等我一会儿。”孙绍元闻言,二话没说出了厨房,“这种活有男同志,那就需要女同志动手了!”“你别瞧不起女同志,女同志能把那堆雪变个样子!”阮软故意说道。“再怎么变,那也是雪做的!”孙绍元说完就去找铁锹。阮软也把最后两锅酸菜鱼弄出锅了,也穿上绿色大棉袄,头上戴着毛线帽子,手上皮手套,全副武装的去了天井。孙绍元看到她出来,连忙指了指厨房,大声喊道:“你出来干啥,回去待着!”“我来给你变魔术!”阮软兴冲冲地把他手里的铁锹抢过来,然后开始把四周的雪往中间扔,慢慢地雪在中间形成了一个小山包一样,她蹲下来用手开始拍雪。一点一点,把雪滚成了一个大圆球。孙绍元这会儿也看清楚她是想干嘛了,连忙蹲下来滚另一个圆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