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4节(1 / 1)

“不是,我觉得你现在原始积累已经有了,真的可以再开一家,我出来的时候看到,学校门口有房子出售,小老板,以我的经验看,咱们连大以后肯定发展很好。”阮软听到有房子出售,心里一动,连大附近的房子,以后那就是稳赚不赔的。可她还是开玩笑的说道:“谁跟你说的我有原始积累,我还欠着政府钱呢。”“这是正常的投资行为,可就看这阮家快餐跟阮家小馆的营业额,绝对不会低,那叫欠钱吗?不叫!”阮软闻言笑了,“真没想到,你还挺灵敏,其实我也觉得你们学校附近以后有发展,我准备今年高考就报连大。”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1-10-12 23:50:00~2021-10-13 22:28: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慕庚 7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110章 三更晚上季远下班后, 来阮家快餐吃饭,阮软看到他,瞬间想起秦老送的卷轴字画。“你打完饭, 跟我来一趟办公室, 我有东西给你看!”阮软收了他的钱, 小声的说道。自从他跟她说了, 冯晓曦是因为他父亲过生日他没去的原因, 三番两次来找他,季远的家世,阮软已经隐隐有些感觉了。说不定, 季远还真认识秦老,他之前好像说过, 他学过经济学。季远嗯了声,点头也跟着同步,他朝马思琴道谢后,朝打饭的地方走去。阮软已经先进去等他,很快,门口传来一下停顿, 再两下的敲门声,阮软回头一看, 季远已经端着饭盒在门口了。“你进来, 今天的报纸你看了吧!”“看了, 秦老很少夸人, 你很优秀。”季远闻言, 像是猜到什么, 大方的说道。阮软准备好的三重奏没了, 她摇了摇头, 很不满意地说道:“你得配合我,说你还没看!”季远在沙发上坐下,把饭盒放在茶几上,再看向阮软时,眼里带着几丝笑意,“好,我还没看。”阮软把准备好的报纸递给他,“算了,这个算是第一惊喜,嗳,不对,你认识秦老?”“嗯,忘了跟你说,我也是连城大学毕业的。”季远接过报纸,报纸上的内容他今天其实已经看过不下5次了。这个是阮软真没想到的,搞了半天,季远以后还会成为他的学长!“这是我给你的惊喜。”季远清冷的嗓音中带着明显的笑意,阮软没好气地嗔了他一眼,“一点都不够意思,现在才说!”季远笑了笑,没有接话。阮软打起精神,从办公桌拿起《经济刊》放到季远面前,“季局长还记得郑伟吧?就是那个年前我弄文化墙那会儿在我们阮家小馆搞论文那个,他的论文真的刊登在《经济刊》上了,今天他来变化可大了,头发长了,人瘦了,最关键的是眼镜的厚度又增加了!”《经济刊》是工商局必订的期刊,而且这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优秀论文投稿,在国内的含金量还是很厉害的,阮家小馆能作为研究对象上期刊,本身就能说明,实力很强。“恭喜他,也恭喜你!”季远能感觉到阮软的好心情,他由衷地说道。阮软嘿嘿一声,拿出那个小圆筒,打开盖子,故意对季远说道:“ 眼睛睁大点,接下老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当当当当!”她把卷轴打开,双手把卷轴拿着,季远看清了上面的字迹,他眉眼里除了高兴,还多了几分欣慰。“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季远下意识地盖上饭盒,他站起来,双手接过卷轴,摊开放在办公桌上,以免白色的卷轴不小心弄脏。“你看出来了?”他不答反问。阮软嗯了声,“明人不说暗话,我第一眼就看出来了,你们俩的毛笔字还是有些像的。”季远赞赏地看了眼阮软,他的手慢慢划过毛笔字,“秦老跟我外婆是旧识,我的毛笔字得过他的指点。”“你还真是深藏不露。”阮软故意说道。“但是我没有秦老赐的名字书法!”阮软闻言,轻轻哼了声,“说明了秦老更喜欢我!”“你说的没错。”季远好脾气的应和道,“所以,今年要去连城大学吗?”他岔开话题,回到沙发上,端起饭盒开始吃饭。阮软看他用的是勺子,而且一勺挖的很多,下意识地问道:“你中午没吃饭?”季远轻声嗯了声,“菜不好吃,还放凉了。”“除了凉菜,什么菜放凉了能好吃?自己不按时吃饭,还怪起了菜,厨师多冤啊!”季远摇了摇头,脱口而出,“你做的菜,放凉了也好吃。”他是低着头的,阮软看不到他的表情,可却能看到他说完之后,吃饭的速度快了些,而且耳垂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阮软压住笑意,说道:“慢点吃,别噎着了!我们小门小店的,可赔不起。”难为他了,还能想出这种话来哄她。阮软把卷轴重新卷起来,爱惜地收回小圆筒。原来秦老跟季远的外婆认识啊,她对他的外婆更好奇了~“季局长,那个,我什么时候能去见外婆?”突如其来的话,让季远刚刚有些冷却的耳朵再次升温,连带着后背也有些热了。他用拳头抵着鼻尖,清了下嗓子,这才看着阮软说道:“按你的时间来。”阮软满意地点了点头,抬手示意他继续吃吧。她看了眼他碗里,宫保鸡丁下的最快,嘚瑟的说道:“宫保鸡丁,好吃吧?”“好吃!”阮软噗嗤一笑,双手撑着下巴,看他大口大口的吃饭,他吃饭虽快,但是一点都不狼狈,一看就能看出家教是真的好。她要准备好,再去见外婆。想着,阮软嘴角露出甜甜的笑容。——秦老跟长津省省长江明远一起坐在开往京城的车上,他们买的是卧铺,秦老年纪大了,本不应该长途跋涉,但是身为华国有名的经济学家,如果不参与这次的会议,实在是有些可惜。好在软卧人少些,住着也能舒服点。“秦老,我看到你发在连城日报上的文章了,你说的很对,鼓励下海的人都要懂点经济学,市场经济真的是变化莫测,如果对市场一窍不通,无异于盲人摸象。”江明远跟秦老聊着感受,他每次跟秦老聊完,都感觉自己获益匪浅。秦老笑呵呵地说道:“还是阮家快餐的小老板让我有了下笔的冲动,我们以前都是站在政府的角度,说政府调控跟市场经济,他们很有可能听不懂我们的意思。可如果拿已经运用经济学知识进行经营的阮家快餐,或者是阮家小馆举例,他们多少能明白些东西,毕竟,咱们也不清楚下海的人里,知识储备如何,要是都像小老板这样,已经能学以致用了,那咱们连城市的市场经济,不晓得又是怎么样的画面!”“你说的这个小老板我知道,周炎康也跟我提过,年龄小,厨艺好,听说成绩经常是全校第一,唉,也是我太忙了,找个机会我得亲自跟她见见,最近两年我抓基础建设抓的比较多,经常出差去各个地级市,县级啊村啊,走访查看,一去就是好多天。外加上家里的人管的比较紧,平时工作忙,闲下来想多陪陪孩子爱人,小老板做的食物我还真没吃过,有次我去了咱们市的政府食堂,王大厨做的那个松仁玉米,他说是从小老板那里学的,真是好吃。”江明远感叹地摇了摇头,周炎康也三番两次说过那里的什么菜好吃,可他竟然一次都没尝过,身为省长,他这点真的有些不太对。秦老善意地宽慰道:“谁说一定要尝过了才行?我也没吃过,不过一点也不妨碍我欣赏她。”“哈哈,秦老说的对,的确是这样,哈哈!”江明远原本有些说不出道不明的心情,瞬间好多了,像他们这样,因为这那的原因,没吃过小老板做的美食,肯定大有人在。但每当出差有人谈到这个小老板,他还是挺自豪的。正在这时,有推车经过。“连城市阮家小老板的好滋味红油辣子,有没有人需要?”江明远迅速给了外面坐着的秘书一个眼神,秘书连忙叫住了售货员。本以为只有他一个人买,可没想到,小推车一停,好几个人都围了上来。“多少钱一瓶?”“15块钱两瓶。”售货员说道。有人觉得这个价钱贵了,“连城市里买5块钱一瓶,你这儿怎么卖7.5一瓶。”售货员笑着说道:“因为咱们是除了连城市本地以外唯一的售卖渠道!”有人犹豫着,想砍价,可有人直接付了钱,眼瞧着小推车上的红油辣子越来越少,他们索性狠狠心,“给我来两瓶。”秘书陆勉拿着两瓶红油辣子回来,吐槽道:“上个火车,这红油辣子的价钱就贵了两块五,真不怕没人买,其实我也有带,是家里吃过一半的,我担心二位嫌弃,我就没好意思拿出来。”秦老笑呵呵地的拿着红油辣子,他看向江明远,“你说说,生活中是不是处处都是经济学,这辆火车要开4天,一个封闭的环境下,只有售货员一个卖家,可不就是供求关系失衡,小陆啊,现在是卖方市场,他们不愁没人买,他们只愁,货拿少了!哈哈!”江明远会意的跟着笑,他看着包装十分优质的红油辣子,仔细的看着上面的字,不禁感叹道:“秦老说的没错,的确是要鼓励大家多学习,经济学可以不完全懂,但是不能不懂啊!”红油辣子厂家的试点,他们都很清楚,毕竟是连城市国营单位试点成功的典型案例,经常被拿出来说,江明远家里也有这红油辣子,他最喜欢每天吃面条的时候加点,不管有多累,多没胃口,回到家吃一碗有红油辣子的面条,他都感觉十分满足。第111章 二合一剧组的拍摄进入尾声, 冯正云让冯浩来找阮软,想在月底预约庆功宴。冯浩很高兴,他平时被焊在剧组, 脱不开身, 终于能有个机会去阮家快餐看看小老板。他想着最近忙着工作, 也没管过冯晓曦, 干脆也把她叫上了。冯晓曦有些别扭, 推脱着不想去。“你这几天是怎么了?之前还天天见不着人影,这几天咋滴了,改性子了, 学那大家闺秀一门不出二门不迈了?”冯晓曦有些不高兴,她把冯浩往门口推, “哎呀,你自己去,我不想去,我有点不舒服。”“不舒服?生病了?生病了你早说,上医院啊,我们马上就快收尾了, 这次阮家快餐也是想去预约杀青的庆功宴,你别到最后, 我还得顾着你, 哪儿都去不了, 是不是生病了?是, 咱们就快去。”冯浩手推着门, 以防她把门关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