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节(1 / 1)

说完,她就赶紧端着凉茶去包厢了,阮软还没回来呢,她不能失了待客的礼数。一进包厢,眼看杨老师跟其他那位马老师聊得很好,孙红梅就放心了,“来,两位老师都喝点茶,这么热的天,为着我家阮软,让你们受累了!”晾好的凉茶,清热解渴最适合不过,他们两个人都不客气地连喝了两碗,身上才舒服了。孙红梅客气地笑着,“你们这个点来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们拌个凉面,将就着先吃点,阮软这会儿没在,她估计在连城大学那边,只有晚上才回来。”“连城大学?”马老师有些惊讶,“她去学校了吗?”“不是,阮软要在那边开个店,忙着装修呢。”孙红梅连忙解释道。连城大学招生办马老师猛拍了下自己的头,是听说阮家小老板要在他们连城大学附近开店,可他一高兴就给忘记了,当时也没想太多,直奔阮家小馆来了。他赶紧站起来说道:“这样,阮软妈妈,我就不吃了,我现在得见到阮软同学,这录取通知书也得送到她本人手里才行,我就先走了!杨老师,再见哈,感谢你为我们连城大学培养了一名这么优秀的好苗子,跟你聊天很愉快,下次再见!阮软妈妈,我就不打扰你忙了,再次有机会再来尝您的手艺!”马老师也想吃阮家小馆的饭,可惜啊,他还有任务在身,除了阮软之外,他还有几封录取通知书要亲自送到位。省文科状元,报他们学校,这事真是让人高兴,生源没有外流,尤其还是这么有名的小老板,他们连城大学以后的校友里就又出了一名响当当的人物,想想就觉得很骄傲!……阮软正在现场跟何良确定招牌的风格,“到时候再根据他们取的名字改,但是大体的风格就是这种。”何良也很满意这次的作品,他发现阮软的审美真的很好,不仅穿衣打扮很有自己的想法,就连几次的合作,都体现了她的美商。而每次跟阮软合作,他都会很有灵感,这种相互成就的感觉,让何良真的很喜欢。“阮软同学?!”马老师从阮家小馆赶到了阮家美食城。阮软听到声音回头一看,是一位她不认识的老师。马老师赶紧走到她面前,自我介绍道:“阮软同学你好,我是连城大学招生办的马老师,首先恭喜你高考取得600分的好成绩,成为咱们长津省的文科状元,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也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不用说,你肯定付出了很多!”他说着,从挎包里拿出了录取通知书递给阮软,“这是你的录取通知书,恭喜你,你被连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录取了!”阮软手上都还有灰,她赶紧掏出手帕擦了擦手,接过了录取通知书,“谢谢马老师,还亲自跑一趟,我以为是邮寄到家呢。”马老师笑呵呵地说道:“别人是邮寄,可你不一样,你可是文科状元,那得亲自来送,才显得我们校方的重视!”阮软打开录取通知书一看,这个年代的录取通知书是手写的,她看着上面的文字,虽然这一世没有考文凭当敲门砖的机会,可真的还是很高兴,最起码,有了这个,她的身份地位也会不一样。“真的很谢谢你!”阮软再次跟马老师道谢。马老师看到他们放在地上的招牌,阮家美食城。“这名字起的好,美食城,想必里面会有很多美食啊,阮软同学,我很期待你这美食城开业的那天,准备什么时候开业?”“预计都十一国庆节之后了。”马老师想了想,那差不多还有一个半月左右,也挺快的,他看了眼里面,还真的深的,面上是两间房的料,没想到里面那么长。看着他们还要忙,马老师索性就不继续逗留了,能亲自看到阮软,还搭上话,他已经很高兴了,不出意外,这位只要一进校门,那肯定就是学校的风云人物!“行,我还有几封通知书要送,就不打扰你们了,阮软同学加油!”阮软朝马老师感激地笑了笑,“马老师辛苦啦,再见!”马老师虽然从别人口中听过小老板人很好,待人也是很客气,很讲礼貌,可如今亲自接触到,他觉得这个女学生不愧是做大事的人,待人处事接物,都很舒服,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可马老师对她的印象特别好。做人做事,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人先做好了,事情能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成功,可人要是做不好,想成功,那是几乎不可能的。除非从刑法里找路子,那另当别论。马老师走后,阮软把录取通知书收好,放进自己包包里,收到连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一点都不惊讶,毕竟她高考前,估分填报志愿时,就只填了连城大学一所学校,而且,高考她感觉发挥的很好,上连大没有悬念,只不过能成为文科状元,这点还是挺让她惊喜的。谁会嫌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认可少呢。何良看到阮软很淡定地把通知书收起来,忍不住说道:“当初我的录取通知书是邮寄到的,收到通知书那晚我兴奋的睡不着觉,跟你比起来,我还是差远了!”阮软笑了,“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心里高兴的快发疯,只是面上努力维持自己的形象?”何良毫不客气地说道:“那你活的还真累。”阮软撇了撇嘴,又笑了。“还是要说声恭喜,以后你就是我学妹了,嗳,先叫声学长听听!”何良朝阮软挑了挑眉梢。阮软“切”了声,“还是叫何良吧,我们都舒服!”至于,学长,还是留给某个人吧。不晓得季远知不知道她考了文科状元,阮妈这会儿肯定高兴疯了,晚上指不定又要庆祝,一会儿顺便去找季远一起下班,先瞒着不跟他说,到时候等着看他又惊又喜的表情。阮软越想越觉得好玩,忍不住说道:“嗳,今天就先到这儿吧,我得早点回去。”何良表示理解,这么大的好消息,家里肯定要庆祝,早些回去跟家人分享,也很正常。“行,那我送你去公交车站,顺便我要去买份狼牙土豆!”他站起来拍了拍裤腿。最近的一个狼牙土豆摊就在公交车站,摊主得知阮软要在这里开店,别提有多高兴,她在这儿估计要长期摆,这四舍五入就等于跟阮软做了邻居。“这么喜欢吃啊,油炸食品,小心发胖。”阮软边落卷门边说道。何良吹了吹刘海,满不在乎的说道:“好吃不就行了!”俩人说着朝公交车站走去,狼牙土豆摊位前站了很多人,有学生看到阮软,都忍不住跟她打招呼,“小老板,除了狼牙土豆你还会教其他小吃吗?我想吃!”“对对对,小老板还有其他小吃品种吗?”阮软闻言笑了,“暂时顾不上这个,等什么时候有时间了再说。”连城大学的学生们也都晓得阮软要在这里开美食城,最近是真的有些忙,她们吐了吐舌尖,跟阮软挥手告别了。跟阮软分开,何良去买了一份狼牙土豆,他吃着土豆,往回走,看到阮家美食城的门面,他忍不住勾了勾唇角。果然,努力是能被看见的!阮软,就像是一颗冉冉上升的太阳,不光自己发光发亮,还会照亮其他人的路。无论是手里的狼牙土豆,还是他自己,都被她照亮过。他自从画了文化墙的话,也陆陆续续有人找上来合作,请他设计一些东西,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作品,他也因此更加努力,毕业之前已经有了一小笔存款。热爱能变成事业,真的很让人有激情。当然他也有过画不出来的时候,可每当要放弃,或者甩下画笔不画时,阮软的脸就会出现在他面前,目光坚定地看着他,跟他说再试一次。怎么可能会有人事事都做的很完美,如果有,那一定是她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十分努力。就好比这个文科状元,也不过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他突然很有兴趣,想一直看着她,看她能飞到什么高度,看她活出什么样的灿烂人生。——一个下午的时间,阮软高考600分,是省文科状元的消息就传的沸沸扬扬的,几乎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是由衷地敬佩。怎么就会有这么厉害的人呢?做饭做的那么好吃,学习也那么好,到底有什么事是她干不好的?而孙老爷子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非常开心,他觉得是自己的状元餐起了效果。孙老太太听到后,笑他,“明明是软软自己付出的努力,跟你做的饭有什么关系?”“怎么没有关系了?我那一桌子菜,有鱼跃龙门,有展翅高飞,这都是很吉利的,阮软把这些吃进肚子里,能不考好吗?”孙老太太无奈地笑了,“是是是,你还不如说是祖宗保佑,这个更靠谱一些!”家里出来第一个大学生,还是连城大学的大学生,没有走远,还在连城市,光是这点,让二老都高兴坏了,虽然他们事先就晓得阮软不会去旁的城市,可如今看到又是不同的感觉。孙老爷子哼着小曲就端着自己的茶水杯子要出去,“晚上不做了,我们晚上去阮家小馆吃饭!”孙老太太一看他那架势,就是要去炫耀了,也罢,他也不是第一次炫耀了,“那你可要早些回来,不能去了还让阮软做饭!”“我在,啥时候让阮软动过手了?”孙老爷子嘚瑟的走了。有人消息灵通已经晓得阮软是省状元,看到孙老爷子,都连忙跟他说一声“恭喜啊,老爷子,这么有出息的外孙女,以后可要看紧点了!”“这叫什么话,前面我还能听,后面咋的了我就要看紧点?”孙老爷子问道。“这么优秀的女娃娃,谁不想娶回家当老婆啊,你说这上了大学,那就跟成年人一样了,到时候谈对象啥的,那不都是很正常的事!”孙老爷子原本高高兴兴地心情,顿时没了一大半。没一会儿,孙老太太看到垂头丧气回家的孙老爷子,忍不住问道:“咋这么快回来了?老黄他们没下棋?”“不是,他们说的话,我不高兴听,就回来了!”“咋的了这是?你还不高兴听?人家没恭喜你外孙女考试考这么好?”孙老太太突然来了兴趣。孙老爷子摇了摇头,“刚开始还在跟我说恭喜的事儿,可说到后面,一个两个都在说这处对象的事儿,你说我能高兴的起来吗?我这么优秀的外孙女,想到会有出嫁的那天,我就不怎么高兴,也不乐意听。”“嗐,我当是什么呢,老头子,这不都是早晚的事儿嘛,当年红梅出嫁,你也是这样,别扭了很久,现在又轮到软软,你这个人,毛病还真是没变,不过,比起别的,这次咱们要好好把关才是真的,千万不能再犯糊涂了。”软软这么优秀的孩子,一定得有一个疼她,懂她的另一半,不然,她还真不舍得让软软出嫁。第136章 三更阮软坐上公交车, 路上有人在跟她说恭喜,阮软没想到这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她也才知道啊。“我孩子也今年高考, 而且连城第一高中的横幅已经挂起来了, 很多人都晓得了!”“小老板, 文科状元?哎呦我的乖乖, 小老板我真是太好奇了, 你怎么这么出色,学什么成什么,你有什么秘诀吗?我家孩子明年高考, 我不求别的,能上个好大学, 别落榜就成!”“是呀,小老板,要是有秘诀能不能分享下,我们也想孩子的学习成绩能提高!”阮软大大方方地说道:“秘诀就是专注力,干一件事时要百分之百的投入,不能分神去干别的, 要让自己彻底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这……有什么方法增强专注力吗?我家那皮猴子,让他做作业都坐不住, 动来动去的, 我真是拿他没办法。”“对, 有什么训练办法吗?”阮软想了想, “我只能说说我的办法, 阅读的时候用笔比着每一行字, 让自己不要分神, 一本书看完之后, 开始写观后感,写出自己的想法,形成一片文章,这样时间长了,逻辑感会很好,会主动思考问题,再一个,写作文也不怕没东西可写。当然,这是我的经验,可能也会有个体差异,适用于我,不适用于其他人,也是有可能的。”她百分之百的效率值,不管干什么,都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这个办法,是她后世采取过的办法,真的在短期内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感,专注能力。不过,她可不敢打包票,能适用于每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