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玄幻小说>洪荒之大哥成盒后认亲伏羲女娲> 第七百二十八章 大慈大悲圣母娘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二十八章 大慈大悲圣母娘娘(1 / 1)

“准备开始炼制。”三人皆是盘坐在蒲团之上,中间便是那造化鼎。女娲挥袖,便是有一团淡青色的火焰升腾而起,转瞬之间便是包裹住了造化鼎。这团火焰并不是普通,颛顼氏甚至看到了异象。在火舌吞吐之间,他看到了有种子顷刻间化为了参天大树,随即枯萎,又是重新化为了种子。“轮回之道?”颛顼氏暗中猜测。“天下善于炼器者皆善于用火,比如太上圣人以三昧真火为手段,炼丹炼器。”女娲一边看着火焰吞吐造化鼎,一边淡淡开口。这是在指点自己?颛顼氏微微一愣,随即屏气凝神,细细听着。“而我,善造化之道,故而我的火焰,也为造化之火,虽不能炼器,但当初你们人族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颛顼氏眨眨眼,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在女娲也没打算让他说些什么,只见女娲再度一挥袖,便是一块土黄色的泥土飞出,瞬间被火舌吞掉。“九天息壤。”伏羲在边上这样笑道。这样的话让得颛顼氏恍然,九天息壤的大名他自然是知道的,传闻他们人族就是以九天息壤为材料创造出来的。随后女娲又是加上了一些奇奇怪怪,就算是伏羲在边上告知了名字,他也一无所知的材料。不过看那仙光缥缈,其中似乎还有晦涩道韵,显然皆是不凡之物。最终,一团淡褐色的奇怪物质被炼制出来。这东西在颛顼氏看起来,就像是流水一般,又像是一种气体,毫无形状可言,在造化鼎中不断流动。“咦。”颛顼氏轻咦一声,终于是发现了不对劲之处。他看到有莫名熟悉的道韵被火舌吞吐,随即送入了这团奇怪的流体之物当中。“看出来了?这便是你的人道。”女娲淡笑一声,随即火势也是稍稍缓和了一些,“你可以适当多加一些。”颛顼氏一愣,随即便是点头了。无尽的人道道韵涌动,注入造化鼎中。被造化之火炼去大半之后,便是没入那一团材质之中。“听闻人族有女娲石?”女娲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这样问道。颛顼氏一愣,“确有此事,女娲石为十大神器之一,有莫名伟力。”“若真的有伟力,就不会莫名了。”女娲淡笑道:“既然大兄当初以吾名为神器著名,今日我当为女娲石正名!”她看向鼎中,“此物就命名为女娲石吧。”她话语一落,整个天地都是轰鸣一声,虽然到处都是塌陷,惨剧不断,但天道还是在人族的上空显化了。“无量功德!”无数的目光看向这里,诸多仙神乃至圣人都是侧目。而今天柱倾覆,天地都是在坍塌之下,人族竟是能凝聚无量功德,这是救了多少人?这是第一反应,但随即他们便是明悟了。随着无尽功德祥云的浮现,便是一股明悟便是出现在所有生灵的心头。就像是当年诸圣成道,只是刚刚有了那股气势,便是无数生灵都知道了,圣人诞生。这便是天道之力。“大慈大悲女娲娘娘!”无数生灵拜倒在地上,他们都知道了,女娲娘娘炼制女娲补天石,准备补天,接受万灵之水火。“善。”太上圣人在首阳山睁开目光,赞许一声。蓬莱碧游宫中,通天轻声叹息:“女娲圣人之善,弗不如也。”昆仑玉虚宫,元始眼眸明灭不定,随即垂首。紫霄宫之中,鸿钧也是再度睁开了眼睛,看向人族,首先便是看向了女娲和伏羲,还看到了那颛顼氏。只是显然,女娲伏羲皆是察觉到他的目光,皆是看来。“善。”鸿钧目光柔和,这般点点头。等到收回目光之后,鸿钧的脸上才是收敛了笑容,“这二人……”他心头都是有些震动。那开天神器竟是如此了得,这甩脱鸿蒙紫气,彻底超脱才多久,便是有如此修为了?至于那无量功德,他倒是不在意,毕竟女娲这也是好心,补天也是在修补天道。“都察觉了吗?”伏羲和女娲微微一笑,随即看向颛顼氏,“补天开始了。”随即女娲挥手,人和伏羲也是消失在大殿之中。那鼎内的女娲补天石也是缓缓飞升而起,当颛顼氏走出大殿之后,便是看到,无穷无尽的功德灌注在补天石之上。原本朴实无华的补天石瞬间变得七彩斑斓。然后他便是看到了女娲的身影,相比于之前在大殿之内的随和,此时的女娲雍容华贵,满是圣人的威仪。圣人法相施展开来,顶天立地,只是独独看不清面庞。甚至于身躯也是被薄薄的仙雾所遮掩。但是没有任何生灵在意这一点,毕竟这是诸圣第一个走出来,要救下他们的存在。“圣母!”无数的叩拜声在天地之间回荡,让得整个天地都是满是感激一般肃然。女娲看了一眼天空的无尽功德,随即伸手一点。将近八成的无量功德被补天石所吞噬,还有两成被分为两股,一半注入了人族神器造化鼎之中,另外一半,则是飞入颛顼氏体内。颛顼氏一怔,随即便是了然一切。之前那叫住自己,倒也不一定是让他灌注人道之力。毕竟两位圣人可以自己动手。这倒不是颛顼氏妄自菲薄,实在是人道还很弱小,自然不可能抵抗两位圣人的拿捏,别说是人道了,天道大约也不行。而真正的目的为了他可以分润这一部分的补天功德。“多谢圣母娘娘。”他心中有些感动。不过女娲并没有注意他,这一切来之前都是想好了,早有预料,她托着那七彩补天石,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下,飞入了天界,飞向了真正天穹。人族也是看到了这一幕。遂有史官记载。昔有共工与颛顼争帝,争帝不成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有圣母女娲,炼七彩石以补苍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