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节(1 / 1)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114章在段雀桐疯狂给两位科研人员戴高帽的时候, 燕北梧也彻底打破了拓跋荣的美梦。甚至打败他的都不是燕北梧,而是一个刚刚闯出名堂的新晋将领——石勒。石勒本是上党武乡羯胡族人,三年前, 上党大旱, 随着大旱而来的就是饥荒, 百姓食不果腹, 衣不蔽体,迫于生计, 身为佃户的石勒走上了逃亡之路。在原本的轨迹中,石勒会被并州刺史司马腾抓获, 并作为奴隶贩卖, 由此开启他的传奇人生。只是,命运让他遇到了燕北的商队, 商队除了走商贩货之外,还承担着绘制舆图,引进人才的重任。至于什么样的才算人才,王后可是说了,只要能喘气的,他们燕北都要。就这样, 一群瘦骨嶙峋, 却又正值壮年的羯人被带到了燕北。这一举动, 提前消灭了一支臭名昭著的抢劫团伙, 同时也改变了石勒原本的人生轨迹。石勒虽然目不识丁, 可是却十分有远见,他在燕北过了半年的劳工生活, 摸清了这里的情况, 随即果断地投入军中。他为人悍勇、善骑射, 一对双弧弯刀使得出神入化,很快就在一群人中脱颖而出。不过短短三年,他已经从那个流亡者变成了燕北王手底下的一员猛将,此时,他才三十岁而已。当听到大王点他和段凤睿做先锋的时候,石勒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段凤睿是王后的堂兄,大王让他来打响第一仗那就是在给妻族崛起的机会,而他被提名,那绝对是大王对他能力的认可,士为知己者死,大王的这份看重,就足以让他肝脑涂地!与段凤睿正统的行军风格不同,石勒打仗只看结果,不重过程,什么阴谋诡计都想得出来。两人一正一邪,相互之间打着配合,在大军还未到达前就顺利地解了武阳之围。不仅如此,石勒还摆了拓跋荣一道,他与段凤睿商议一番,两人直接截了拓跋荣的后路,逼得拓跋荣只能转向并州。至于为何两支先头部队就能逼得拓跋荣改道,这就要说起工部的新成果了。因为段雀桐对古代典籍中提及的机关术存疑,是以有时也会与烛有道询问一番,其中最让她好奇的就是公输班的木鸢和孔明先生的木牛流马了。两者一可进行空中观察,二可进行地面运输,如果能够亲眼得见,那对于她来说也可称得上是从另一个维度见证历史了。而且,段雀桐受后世影响,她还提出了许多新奇的想法。由此,战场上就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拓跋荣看到燕北军的先锋军,本来想要给燕北梧一个下马威,让他们全军覆没。只是在将他们合围到一处关隘的时候,忽而有人如大鸟一般从空中掠过,他们倾倒了一种黑乎乎的液体,将他手底下的那些人浇了个满身淋漓,他当时就知道不妙,命人弯弓搭箭,直接射杀。只是留给他们的时间太短了,又一只大鸟飞过,这次倒下来的却是火折子。这些火折子都冒着火光,随着它们落下,火势轰然而起,随即以一种不可遏制的速度蔓延,四处俱是哀嚎惨叫之声。拓跋军自顾不暇,之前被围住的燕北军趁乱退出关口,几乎没耗费一兵一卒。拓跋荣在亲卫的护送下好不容易离开了此地,却没想到平原处还有另一场噩梦在等待着他。彼时,段凤睿已经接到了石勒的传讯,他看着远方逐渐逼近的拓跋军,如预期那般下达了命令。拓跋荣听着传令官回报,说前面有一支燕北军,人数不足两千,看到他们后正在后撤。拓跋荣当即下令全速追击,一刻钟后,他们看到了燕北军慌忙之中留下的军备,他们可能觉得带不走,竟是将之引燃,初时他还未放在心上,只一心向前追赶。很快,队伍中骚乱起来,那些怪模怪样的马车不知怎么回事,竟然忽然动了起来,在移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火光的还有那种令人熟悉的黑色液体流出。这次的火势并没有之前惨烈,可是影响却要大得多!火光四起,马儿如何能够不怕,由此发生的冲撞踩踏可以说是灾难性的。两场大火,直将拓跋军烧的心颤胆寒,斗志全无。燕北军的用意十分明显,而这样毒辣的手段还不知有多少没有使出来,为了避免更重大的损失,拓跋荣当机立断,直接南下,冲进了并州。等到燕北梧大军压境,更是让拓跋荣没了退路,此时他陷入了困局,进退维谷,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抢夺了并州的两座城池。司马腾因此糟了无妄之灾,急忙调遣境内兵马与突然涌入的鲜卑人相抗,再也无力去管别处。而司马越没了亲弟弟的支持,面对千疮百孔的江山,心下第一次生出了惶然悔意。……拓跋荣如此轻易就被逼得逃离是各方势力都没有想到的,就连燕北梧也没想到,他只是让段凤睿和石勒去解武阳之围,却生生逼得拓跋荣南下。时也!命也!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燕北梧面对眼前的大好局面,自然不会客气,他此次足足带了十万大军,这么多士兵每日的粮草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燕北梧明了了眼下情势后,一边命令贺敬柏分而化之,另一方面命各路将领攻而克之。除了中军留守之人,其余各路兵马全面铺开,只打突击战、游击战,不打拉锯战,如此推进的速度又快了几分。拓跋荣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燕北梧鲸吞蚕食着祖辈的基业,虽知无力回天,甚至后悔当初南下,可事情已然如此,他也只有握牢手中的筹码,伺机翻身。只是,燕北军手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层出不穷,几次之后,别说士兵,就连他也心生惧意。尤其是一次交战中,对方竟然引得道道天雷,炸得拓跋军人仰马翻,血肉横飞。此后,拓跋荣彻底放弃了心中的那点奢望,开始寄期望于将并州变成他的地盘。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他的这个举动,原本就飘摇的晋朝更是雪上加霜。司马腾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他向雍州和司隶借兵,立志要守住自己的地盘儿,因为雍州的加入,后来凉州也不能幸免,晋朝的整个西北方全部被卷入这场乱局。中原各地起义不断,晋朝注定短命夭折,开始进入亡国倒计时。鲜卑能够将匈奴驱逐出草原,雄踞北方,这足以说明这个民族的战斗天赋,虽然拓跋渊的儿孙不争气,这些年内耗严重,可手底下的兵却是实打实的强悍。在远离了燕北军的魔法伤害后,拓跋氏在晋朝的西北大展神威,不过短短半年的时间,他们就占据了并州的大半区域和整个雍州。拓跋荣面对如此战绩,终于洗刷了在燕北军面前败北的耻辱,同时也助长了他的野心。中原富庶,比之平城,就是山地高原众多的雍州也不知繁荣了多少倍,如果能够攻占洛阳,占了晋朝的江山,岂不是能够完成夙愿?!就在拓跋荣想要采取行动的时候,他死了,死于毒杀!当时拓跋荣大摆庆功宴,上一刻他还怀抱揉搓着郡守家的小姐取乐,下一刻却一头栽倒在了桌案上,饭菜的油水和他暗红的血液混合在一起,说不出的狼狈和嘲讽。这一幕与曾经高柳王庭中拓跋浑等人被毒杀时何其相似,天道轮回,不外如是!拓跋荣并未感受到太多的痛苦,实际上他的整个中枢神经都被麻痹了,他的痛苦更多的是源于心理上的。他回想起自己戏剧性的一生,他的母亲虽是大可敦,可并不是原配。父汗的儿子众多,前面的兄长早已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与之相比,他能力不是最出众的那个,实力也不是最强悍的那个,可汗之位于他,遥不可及。后来,拓跋浑出乎意料的成为了新可汗,包括他在内的兄弟们并不服气,等到他成为可汗,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之后才发现,父汗身边的那个贺敬柏原来早就被拓跋浑收买了。如果那时贺敬柏不是已死,他也绝不会让对方好过。后来,他在阿娘的帮助下夺取了汗位,彼时他志得意满,一心想要继承父汗的遗志,建立起属于他们拓跋氏的王朝,只是他却遇到了燕北梧——那个拓跋屈流落在外,并未被认回的儿子。他忌惮燕北梧,同时也欣赏他,把他当做此生的对手,只是……他快死了,对于死亡,他从来没有这么深的感知。拓跋荣的呼吸愈发困难,他听到耳边女子惊惧的叫喊,听到纷杂的脚步声,可这些随着生命的流逝都渐渐远去,所有的野望瞬间化作泡影。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最大的遗憾并不是没能建国称帝,而是此生没有真正的与燕北梧来一场正面的交锋!拓跋荣的死讯很快传遍四方,燕北梧真正成为了北方的王者,再无一人能够与之匹敌。在燕北梧在西北大发神威时,段雀桐也不遑多让。与郎君的纵横捭阖不同,段雀桐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科技改变生活!恶邻王浚悲催地成为了第一个试验品,他将直面知识和科技的力量。……葛洪不愧是化学天才,段雀桐不过是给他递了一根杠杆,他就开始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不过七日,葛洪就将火药研制出来了。那天,晴空万里,忽然一声轰然巨响,恍若晴天霹雳,直让大地都跟着震颤起来。正在家中安坐的段雀桐倏然起身,她的目光透过墙壁,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这是~成了?!段雀桐的声音中难掩激动,她吩咐道:“着人备车,我要外出!”等她到了地方的时候,发现那里已经被镇抚司的人围了起来。他们看到王后的车架前来,放行通过。段雀桐下了马车,远远地就能闻到一股年味,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她甚至是有些陶醉地深吸了一口气。段雀桐不与这些没见识的计较,等到以后将鞭炮和烟花制出来,怕是这些人比她还要兴奋。她随手招来一人问道:“葛先生没事儿吧?”被她招来的正是狄星——余查修的妹夫,他如今已是百夫长,今日刚好是他带队巡逻。他听到王后问询,有些一言难尽地道:“葛先生一切安好!”除了满脸灰。段雀桐蹙眉,“那你怎么这个表情?!”狄星:“回王后,葛先生无事,有事的是烛大人。”他也不用催促,将这里发生的事一一禀明。这日,葛洪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调整了一下配比,然后就开始了实验。他在炼丹炉下点燃了火,没过多久,丹炉与炉盖儿的缝隙中就溢出了烟雾,葛洪回身去寻纸笔记录,结果刚到了桌边,就听到一声巨响,丹炉的盖子直接弹射而出,穿透房顶飞了出去,室内也充满了浓烟,同时还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幸好炼丹室建造时防火做的十分到位,否则怕是还会引起火灾。总的来说,这次的实验十分完美,除了遭受了无妄之灾的烛有道。他本来找葛洪有事,只是守门的小童说仙师正在炼丹,不喜他人打扰,烛有道知道葛洪于炼丹一事十分上心,当即决定稍后再来。只是还没等他出了院子,先是一声巨响传来,随即他就被飞出的丹炉盖子砸倒在地。段雀桐听到这话再不敢耽搁,一边吩咐人赶快去寻乔九通,另一边就往工部后面走。葛洪是化学天才,烛有道是机械专家,这两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谁都不能出事啊!作者有话说:狄星尔康手:我还没说完呢!烛大人无事啊!躺两天就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