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清穿大福晋> 清穿大福晋 第7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清穿大福晋 第79节(1 / 1)

“你们干什么,我告诉你们光禄寺王署正可是我们小王庄的,王大人每旬都会回来,你们是哪个衙门的?别怪我没提醒你,王大人与咱们顺天府可是有熟人的。”小王庄所依仗的就是身为光禄寺署正的王大人,若不是情急,村长也不可能把王大人抖露出来。“光禄寺署正?不过小小的从七品也敢在爷面前放肆,别说是他王署正,就是顺天府府尹来了,爷让他跪着,他也得跪着。带走,带走。”没想到啊,不过是雨水冲塌了一座墙,居然把顺天府都给带起来了。三阿哥现在只想要快点回去,路上哪怕是被泥水溅湿了下摆也不在意。四阿哥紧跟着转身,转身之际,他对着还在愣神的小王庄人说道:“你们若谁有冤屈此时跟上还来得及。”凑着三哥想要当青天,凑着皇上亲临,正好伸冤。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不定,除了王家人,村里别的姓氏谁没被欺负过钱有才咬咬牙,“爹娘,咱们走。”她娘有些犹豫,“真要去啊,要不算了吧?”他们都是老实本分的百姓,若只是村长也就罢了,人家还有个当署正的官呢,他们斗不过的。钱有才却与她娘想的不同,“娘,那两位虽然年轻,可是你看不管是年长出头的这个,还是后面看热闹的,都没有惧怕的意思,可见人家来头也不小。我算是看明白了,人在这世上没有靠山是不行的,咱们现在跟上去,与那位官老爷混个脸熟,日后谁还敢给咱们气受?”到那时候别说给他气受,就是他像如今的王家这样欺男霸女,别人都会受着吧?他说完这话就紧跟上去,钱家爹娘咬咬牙也跟了上去。其他王家村人有摇头叹息着回家的,也有人孤注一掷跟着钱有才往前走。大阿哥比三阿哥先回来,他回来发现三阿哥还没到,担心出事,又带着人过来找,走出去没多远就看到三阿哥回来了,他不止一个人回来,身后还用绳子捆着俩人。吊儿郎当的站在路中间,他阴阳怪气的说道:“哟,老三,你这出去一趟怎么还串了一串糖葫芦?”看到自己不待见的大哥,三阿哥本来想要无视的,他忽然想到自己可是立了功呢,于是骄傲的停止胸膛,“大哥,弟弟我可是办了个大案。”怎么样羡慕吧?等将来他立的功劳多了,也是能封贝子、郡王的,到那时看大哥还怎么在他跟前摆谱。大阿哥不走心的拍了两下手掌,“不错,老三,能耐了啊。”随后他越过老三看向四阿哥,“四弟你没事吧?”“大哥,弟弟没事,这回三哥真是干了好事。”他可是好弟弟,三哥想要出头,他就帮忙。三阿哥没想到四阿哥会帮着他说话,轻哼一声,高昂着头就差跟螃蟹似的横着走了。两人落后众人,大阿哥拉着四阿哥,“老四你看老三那得意样。”说完,两人也跟了上去,他倒要看看老三干了多大的事,也值得如此嘚瑟。在大阿哥面前三阿哥还有所收敛,等到了康熙面前,当着众人的面把自己办的事情一说,看着皇上赞赏的表情、彭春满意的脸色,他眼底的得意更是隐藏不住。就知道他三阿哥只是缺少机会,谁说他蠢笨来着,这事儿要是换了大哥,他能做的与自己一样明察秋毫,说不定大哥早就把钱有才给判了呢。第85章“皇,皇阿哥,皇上?”跟着来的村民是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哪里想到先前的小官爷居然是皇阿哥,眼前这面色威严的是当今的天子。其中一个瘸腿老汉普通跪在地上,不顾地上的黄泥,砰砰砰磕头,“皇上,求皇上给草民做主,草民的女儿她,她冤啊。”说着说着这人嚎啕大哭起来。钱有才等人都是知道这老汉的,看着他的样子全都跟着抹眼泪。每个人都在心里把王家人骂个遍,老王家他真不是东西。康熙一个眼神就有人把老汉扶起来,他和颜悦色的说道:“老丈无须多礼,你有何冤屈尽管到来,只要你所言属实,朕身为天子,自当为你住处公道。”在侍卫的帮助下,老汉艰难的站起来,他有些犹豫,更咽着说道:“皇上,听说您是天底下最大的好官,求您先听完草民的冤屈,之后在行刑如何?”自古民告官都不是能随便告的,那叫以下犯上,不管对错要先对告状者进行惩罚。大清例律明文规定,民告官者先鞭五十,后流放二千里。这是告赢得情况下,若是输了也就是说诬告,后果只会更惨?更别说告御状了。告御状是百姓的说法,它真实名称为‘叩阍’,其苛刻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自从女儿喊冤而死,一家人都在伸冤奔波,他大儿子就是因为去鸣冤被打死的。二儿子倒是想要去敲‘闻登鼓’,可一直到现在都下落不明,老汉心里清楚儿子多半也是没了。老伴儿为此哭瞎了眼抑郁而终。他留着这残躯,每日装疯卖傻就是想要看看老天爷会不会睁眼,想看着有朝一日王家遭报应。原本已经绝了伸冤的心,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还能面见皇上。能见到皇上,他的心思又活泛起来,只要能让王家付出代价,他就是豁出这条命又如何?老汉的模样实在凄惨,三阿哥之前在小王庄就注意过他,当时小王庄的人就说这是个疯子,甚至他还亲眼见到老汉吃黄泥。想到老汉为了伸冤装疯卖傻,他于心不忍,“汗阿玛,儿臣觉得法不外乎人情,您当初制定律法肯定也不是为了要百姓的性命,这老头今日站到您面前也是天意。您何不顺应天意,听听他的故事?”太子诧异的看了三阿哥一眼,这老三可以啊,出去一遭脑子活泛了。他本就是聪明人,见被捆着的王家人心如死灰就猜肯定是做了坏事的,那他何不也学着锦上添花一把?于是,太子也跟着拱手,“汗阿玛,儿臣觉得三弟说的有礼,这老汉脸色蜡黄又瘸了一条腿,别说一百鞭,就是五十他也受不住。您看他的样子,家里应该是没人了,若他再死了,那大清岂不是又要多一桩冤案?”“三弟有句话说得好,法之外也不外乎要有人情,儿臣也觉得此事应该特殊对待。”大阿哥三人互相看看,紧跟着低下头,“儿臣复议。”众位大臣的不错,这就是天意,既然老天让你来到朕面前,那就表示这桩冤案是要大白于天下的。然礼也不可废,念在你老迈,朕准许你先伸冤事后若属实,则鞭二十;若你诬告杖责二百。”他也知道老人家可怜,却也担心若今日破了例,日后大家有事就来敲闻登鼓告御状,那他还怎么处理朝政?这也是为何律法对告御状的人如此严格的原因。除非受了天大的冤屈,比自身性命更重要,谁闲着没事告御状,又不是活得不耐烦了。责打依旧免不了,老汉却十分高兴,他对着康熙磕头,“多谢皇上,多谢皇上。”只要能让王家这群狗东西伏法别说二十鞭就是让他立刻死了都行。老汉也知道此时不是矫情的时候,皇上时间宝贵日理万机他耽误不得,就赶紧把自己的事情说了一遍。其实事情也很简单,他女儿生的貌美,一日外出碰上回村的王署正,那王署正看上了他女儿,想要纳为小妾。他怎么肯呢?老汉虽不是王家人,祖祖辈辈住在小王庄,能不知道王家的事。据说王署正年纪轻轻当上署正与他夫人脱不开关系,他那夫人又是出了名的醋坛子母老虎。只要听说王署正看上了谁,必定去人家里大闹一场。他千娇万宠养大的女儿怎么能去给人做小,还是在这样的当家主母手底下生活。可王署正是谁,王家又是谁,这件事不是你想不答应都不成的。明面上,王家笑哈哈把事情揭过,谁知没过几天他女儿就不见了。说到这里,老汉恨恨的看着王元明,他伸手一指,“就是这个人,他诱骗了我的女儿,把我女儿送给了王署正。”可怜他的女儿才刚满十五岁。王元明脸色苍白,他却还是要为自己辩解,“你血口喷人,你说我诱拐你女儿,谁看见了?既然他看见了,为何不出来阻止?”听到这话老汉也不哭了,他眼睛通红的看着王元明,“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王村长应该知道吧?”他为何会知道这件事,那还不是王署正的母老虎婆娘。是她亲自把女儿给送了回来。他那可怜的女儿被送回家的时候,浑身上下一点好肉都没有。他永远都记得王氏毒妇说的话:既然你女儿这么喜欢勾引男人,本夫人就发了发善心,给她送了十几个乞丐相公,你们不用太感激我。老汉这话让在场的男人都不太好受,有的官员直接开口骂毒妇。大阿哥盯着他,把他盯得发毛,他摸摸脸颊没忍住问道:“贝子爷可是觉得微臣这话说的不对?”他心里甚至已经做好打算,若大阿哥敢说他不对,他一定喷的大阿哥满脸血。谁知大阿哥摇摇头,“那倒不至于,像此等恶毒的妇人当真是该骂。爷就是好奇,李大人只骂了这妇人,那个什么王署正呢?怎么不见你骂他一句?整件事情若不是他自己管不住自己,沾花好色强抢民女,我想那王夫人就是在恶毒也不会无缘无故跑去打人家女儿吧?”世上漂亮的姑娘多得很,若是这样,王夫人还不得累死。他说这话倒不是为王夫人开脱,在他心里王夫人确实该死,但姓王的署正更应该千刀万剐。还有地上被捆着的书生,当真是枉为人。他想说男人好色人之常情,可像这种明知别人不愿意还强抢的,确实不像话。轻笑一声,大阿哥却不愿意放过他,“还是说在你李大人眼里,这根本就不算是错?”“大阿哥休要戏弄老夫。”这话他怎么能接,接了皇上会怎么想。顾不得擦拭头上的冷汗,他对着康熙跪下,“皇上,微臣绝无此意,若情况属实,那王署正与这书生也确实该死。”三阿哥不高兴了,他觉得大阿哥就是故意的,大哥就是见不得自己好。“大哥,你怎么能胡乱扣帽子,人家李大人只是说那女人不对,却也没说姓王的没做错啊。”大阿哥双手一摊,表情无辜,“他也没说姓王的做错了啊。哦,也怪我,我还以为像李大人这样的重臣,应该熟读律法才对。这件事怎么看姓王的都应该是罪魁祸首,他夫人与这个狗屁书生是帮凶才对。李大人只提王夫人,分明是不分主次。”紧接着他转头,“礼部侍郎,你们礼部熟读律法礼仪,你来说说本阿哥说的可对?还有刑部侍郎,你也来说说,像这种案件,到底谁的责任最大,谁最应该负主要责任?”被点名的四位侍郎恨不得缩进地底,大阿哥也真是的,这种事情问他们做什么,让他们怎么说?“怎么不说话?你们是不知道,还是真如这老汉说的‘官官相护’,因为某些人职位高不敢说真话。我说你们这样可不行,你们身居要职,就应该刚直不阿一心为汗阿玛分忧才对。就是因为你们左右逢源、打哈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汗阿玛的事情才会越来越多。若你们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全部做好,汗阿玛又岂会像现在这般辛苦?”说起这事,大阿哥就一肚子气。兵部的那些家伙也是一样,什么事儿都要问他,一点主见都没有。若不是他们,自己哪里用得着整日待在兵部,早回家抱孩子去了。当着皇上的面被扣上一顶‘官官相护’的帽子可不是好事。四人再不敢沉默,分分开口:“若情况属实,这件事自然是王署正为主犯,王氏与这个书生则是从犯。”怕这老汉不明白,说他们推卸责任,他们还解释道,“这案情若属实,不管是主犯还是从犯,都是杀人罪,杀人偿命跑不了。”老汉当即松了口气,他不懂什么主犯从犯,只要能让害她闺女的人偿命就行。康熙面色阴沉的看着众人,他忽然说道:“刑部侍郎,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天子脚下就敢草菅人命,朕给你十天时间。十天,给朕查个清清楚楚,不管是谁,也不管他身居何职,只要犯法就严惩不贷。”“记住,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若是让朕知道你敢包庇谁,朕诛你三族。”他是真的生气了,一个小小的署正就如此大胆,在天子脚下强抢民女,还把人害死了。身为大清官员吃着皇粮不说为民请愿,居然官官相护,一大家子就剩下这么个残废老头。更甚至若不是这场大雨,老人到死都不能为家人伸冤。只要想想,他就气的心肝肺疼。第86章按理讲这事儿直接交给刑部不太合适,可康熙还是这么做了,因为他清楚刑部的手段。只要进了刑部,没人能熬得过那些刑罚而不开口的。以往觉得刑部严苛、行刑逼供不好,如今他是恨不得让刑部把那些酷刑全部都用上。环顾四周,他面带威严,“科考在即,尔等一定要严加审核。似这等助纣为虐、心术不正之人,三代不得参加科举。”都说书生应当有方正之气,瞧瞧他都看到了什么,与官员勾结强抢民女、讹诈别人银子,甚至为了能讹诈别人钱财、谋害自己祖母。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当真是枉为人。“臣等领旨。”康熙震怒没人有敢在这时候触霉头。科尔坤从袖袋拿出荷包递给老汉,“我乃吏部尚书科尔坤,官员考核乃是我的职责,官场出现如此恶徒是我失职,这些钱你先拿着,日后若有需要可直接来尚书府找我。我科尔坤给你养老。”他说的大义凛然,一点勉强的意思都没有。甚至怕老汉不知道他家住哪里,还直接把地址说了出来。其他人暗骂老狐狸,谁说科尔坤是个软弱的糊涂虫,瞧瞧这家伙精明着呢。几句话不但得到了老头的感激,就连皇上都十分满意。只是现在想要再说这话已经晚了,会显得他们太过刻意。不过能在皇上面前表现的机会,就算是刻意,也有人想去做。四阿哥轻轻扯了扯大阿哥的袖子,见大阿哥疑惑的看着他,他不着痕迹的冲着那边努努嘴。大阿哥恍然大悟,他拍了四阿哥的肩膀,赶在那些人开口前走了过去,“岳父大人说的没错,出现这种事情,我身为皇室阿哥也有责任,日后你有什么困难也可以去贝子府找我。只要不是犯法的事儿,能办的,我爱新觉罗胤禔绝不含糊。”胤禔正好站在太子斜对面,他发现他这话说话,太子的脸黑了下来。大阿哥甚至得意,怎么着,他承认自己反应没这么快,可谁让他有个好弟弟呢。四弟就是够意思,时刻想着他。三阿哥倒是想要跟大阿哥一样给些承诺,可他现在住宫里,皇家规矩森严,皇宫更不是谁都能进的,就算他学着大哥,那些人也没法找他啊。扭头看到彭春,他眼睛一亮,“大哥说的没错,出现这种事,皇家也有责任。我是三阿哥胤祉,你若有事也可去马佳府上传话或者去国公府也是一样。”说着他伸手指向彭春,与众人介绍这是他未来老丈人,也就是国公府的主人。彭春脸黑,三阿哥还真会说,内阁的李大人不也在,他怎么不让这群人去找李大人?好事的时候想不到自己,就知道给自己找麻烦。不高兴归不高兴,当着皇上的面他也不能说不乐意。三阿哥话落,太子的脸色更不好看了。大意了,刚才只顾着生气,忘记还可以这样。如今又被老三抢了先,倒显得他这个太子资质平庸了。可他跟大哥又不一样,平时出门有的是人抢着付银子,身上哪有装荷包的习惯。不过这种事他也不慌,给索额图使了个眼色,让索额图看着办。毕竟是关于太子颜面的问题,相信索额图知道轻重。太子一个眼神,索额图就明白他什么意思。他虽然站了出来,不过却并不是如太子想的那样纠结在小王庄这一件事上。“皇上,这审案子需要时间,不是一时半刻能够理得清楚,奴才以为当务之急还应该派人去小王庄瞧瞧那些房子,看看可有百姓在雨水中受灾。”见皇上没有阻止的意思,他放下心来继续说道,“也不止小王庄,就是其他村庄也要查探。奴才以为,咱们查探的越及时,百姓才能早一刻安心。”索额图的话算是说到了康熙心里,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查探大雨是否给百姓带来伤害?与这个比起来小王庄的事情要小得多。“太子,”他直接点名胤礽。太子回答的很大声:“儿臣在。”“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顺便看看若再有诸如小王庄事件,一定要严惩不贷。”把事情交给太子去办,正是给太子收拢民心的机会。在这种事情上康熙一向分得清楚,绝不会让其他皇子越过太子。“儿臣领旨,”太子得意的看了大阿哥与三阿哥一眼,三阿哥愤愤不平让他很是得意,再看大阿哥一副无动于衷好似与自己无关的样子,他不由得气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