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清穿大福晋> 清穿大福晋 第17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清穿大福晋 第171节(1 / 1)

“是禁军,是我们的人。”三十人齐声欢呼,也只有禁军才会穿黄色的褂子。众人松了口气,康熙更是拨开众人站到了最前面。伊青禾与大阿哥齐声惊呼:“长乐。”禁军的中央有一个身穿红色骑马装的娇俏小姑娘,不是长乐是谁。长乐从马背上跳下来,她奔向伊青禾,“阿玛,额娘长乐好想你们。”说到底长乐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猛然遭受这么大的变故,内心慌乱的不行,可她偏偏还不能跟其他小姑娘一样躲在长辈们身后,因为她有任务。跟着护送他们的禁军一路顾不得休息直奔盛京,她就去了军部大营。她很庆幸,如今驻守盛京的将军与明珠有些交情,对大阿哥印象不错,要不然就算她有令牌对方也不一定那么容易就松口。盛京大营的战士责任重大,一个不好就是满门抄斩的罪过。这位将军带着一半人马前来支援,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小。点齐兵马连夜赶路,昨天晚上才终于与那三千将士汇合,于今日碰上了康熙等人。数万大军一到,十阿哥又恢复了没心没肺,“我说那些毒蛇怎么都跑了,原来是咱们长乐来了。长乐,你救了十叔一条命啊。”那些东西单看不如何,聚集在一起他隔夜饭差点都要被恶心出来。长乐抿着唇笑:“十叔,看到你活蹦乱跳的真好,对了十四叔呢?”她记得十三、十四叔他们也跟着来了,怎么没见人?该不会……想到这里她脸色有些苍白,十三叔也就算了,十四叔从小就对她很好,在上书房的时候一直很照顾她。他们名为叔侄实际上却是很要好的朋友。伊青禾伸手摸摸她的头,“你十四叔他们受了些伤,怕他们跟着受苦,就把人安排在一个隐秘的地方躲着,你放心他们一点事都没有。”“是吗?”伊青禾话刚说完就见后面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一头发花白浑身凌乱的蒙古人手持弯刀,他手里的刀正好架在十四阿哥的脖子上。巴汉格隆带着恨意的眼神看向伊青禾,都是这个该死的女人,若不是她,自己怎会如此狼狈?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他绝望的时候让他发现了十四阿哥等人藏身的密洞。密洞里的人伤势很重,吃喝又跟不上,怎么会是巴汉格隆的对手,他很轻易就把人抓住了。手上微微用力,他阴狠的说道:“想要这几个皇阿哥的命就拿那个女人来换。”他手指的正是伊青禾。十四阿哥十分虚弱,哪怕此时他说不出话动弹不得眼神也明确的表达着一个词:不要。不说他跟大嫂关系还不错,就算一般,他也做不出这种用别人的命换自己命的事情。长乐恼怒的抽出身上的短剑,剑尖指着巴汉格隆,“放开我十四叔,不然,本格格要了你的命。”巴汉格隆眼神在长乐身上扫了一遍,他说道:“好根骨,真是可惜啊。”可惜他伤了根本已经时日无多,可惜这丫头是大福晋的女儿,不然他倒是可以收她为徒。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他看得清楚,这姑娘身上气运很强,厄运见了都绕道的那种。有这样的徒弟,他必将被载入史册。把长乐推到大阿哥怀里,伊青禾往前走几步站到巴汉格隆面前,“我认识你,你就是那日在十二阿哥府露出杀机的人吧。”巴汉格隆认出了伊青禾,同样的伊青禾也认出了他。十二藏得严实,正好巴汉格隆又冒出来,她索性把这件事挑明了。巴汉格隆冷哼一声,此时的他早就不在乎会不会暴露了。他不屑的撇嘴,“那又如何?我只恨当初顾忌太多,没有趁机要了你们的命。”若不是他瞻前顾后,又怎么会落到如今的下场。两人的对话让众人心中难受,猜测是一回事,笃定了又是另外一回事。哪怕心里有准备这件事与十二有关系,真到了正时的时候,他们依旧难过。而这些人里最难以接受的大概就是十三阿哥了。亏他之前口口声声替十二哥说情,没想到竟然是真的。甚至因为十二哥,他心里对大哥都有一丝不满,觉得大哥不厚道,趁机给十二哥扣帽子让大家误会。想想之前在山洞,他因为十二哥与十四吵架,他就羞愤欲死,若不是他太激动说了不该说的话,被人察觉到,他们又怎么会成为别人威胁大嫂的工具。再看大嫂,为了他们所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万死难辞其咎。伊青禾也没有去纠正他,她心里清楚就算当日他们发难,下场也未必比今日好。她直接说道:“不如我们做一个交易如何?我知道你所做一切都是十二阿哥指示的,这样,你把他们放了,我说服皇上放你一条生路如何?你所求无非就是成为祭祀,十二了解你的能力,你觉得就算你辅助他登基,事成之后他能否放过你?“让我放了他们可以,你自刎。我巴汉格隆这辈子从未曾输过,也不会输。”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只要这个女人死了,依旧是他巴汉格隆赢,他依旧是无敌的那个人。大阿哥与长乐同时看过来,两人模样一致双目睁大,破口大骂:“放屁。”巴汉格隆也不与他们说废话,他又把弯刀架在十四阿哥脖子上,“少啰嗦,要么答应我的条件,要么他们都死。”“其实,我们还有一个选择,“伊青禾慢悠悠的说道,随后她眼神一厉,脑海中精神力全部涌出,“那就是你死。”说完手中暗器飞出,整个人噗的喷出一口鲜血。来大清的时间也不算短,或许是时空不对,哪怕她并未荒废,精神力的进展依旧缓慢如实换了星际哪里会如此麻烦。她可是精神力一出,瞬间杀死数百虫族的女战神。她不仅仅是用精神力刺杀他们的大脑,还要控制手里的暗器,确保暗器命中要害。精神力是秘密,暗器的作用就是给大家一个解释。让大家误以为巴汉格隆等人是被暗器所杀。巴汉格隆倒地的瞬间,大阿哥与长乐就冲了出去,紧随其后的是盛京驻地的将军,趁着对方没反应过来他们把皇阿哥们全部安全带回。慢了他们一拍的禁军统领和十阿哥等人这抽出武器朝着那群人杀去。朝廷人多,杀他们犹如屠鸡宰狗,这是他们数日来最快速的一次战斗。康熙看着他们的尸体沉默片刻,随后一挥手,“回盛京。”被追杀了好几天,康熙的肚子里憋着一股火,如今自然到了要清算的时刻。盛京行宫太后、惠贵妃等人坐立不安,尤其是太后,得知杀他们的是蒙古人整个人直接病倒了。这地方距离科尔沁不远,她心里害怕啊,害怕科尔沁有人脑子不清楚,也参与了进去。“姐姐你说这都叫什么事儿啊。”看着昏睡的太后宜贵妃满脸愁容,她现在都不敢闭眼,一闭上眼就看到老五和老九满脸鲜血。她是这的害怕。惠贵妃的脸色也比不她好到哪里去,她扯出个僵硬的微笑:“没事,长乐不是带着援军去找皇上了。她自小运气就好,大家肯定都会没事的。”宜贵妃张张嘴,给了惠贵妃一个歉意的微笑她怎么忘了,惠贵妃的儿子们也都在围场,还有儿媳妇和孙女。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说实话,她宜贵妃从未佩服过谁,今日却要对惠贵妃刮目相看。儿子生死未ト,她居然能放任长乐一个小姑娘跟着去找人,这份气魄就是她不能比的。“娘娘,好消息,好消息啊,皇上,皇上他们都回来了。”一个宫女顾不得规矩不规矩还没进门就大声嚷嚷。两人一喜,齐齐上前,“当真?”宫女笑着说道:“当真,奴婢过来的时候皇上的仪仗队都入行宫了,这会儿怕是到住处了。”长乐格格走后,皇位贵妃就派人在行宫门口等着,为的就是能知道第一手消息。宫女就是今天守着门口的人。两人喜极而泣,宜贵妃转头奔向太后的床榻,“太后娘娘,您听到了吗,皇上他们都平安回来了。”太后挂念的除了蒙古科尔沁,还有五阿哥与皇上,如今后者平安,她应该高兴的吧。太后依旧闭着眼,不过眼角却有泪水滑落。康熙等人回到盛京也顾不得休息,他一个个命令发布下去。伊青禾与身受重伤的十三阿哥等人自然是去休息的,他让大阿哥给京城的裕亲王修书一封,言明十二阿哥造反的事实,让他把十二捉拿,投入宗人府严加看管。之后就是对蒙古。漠南的人发动政变太快,杀了个措手不及。科尔沁的那些人首当其中,几乎死伤殆尽,蒙古博尔济吉特亲王就没了两个,其中一个就是格根塔娜的阿玛。这人纵然有很多小心思,关键时刻一直都冲在最前面,因此他也是被重点关照的,直接被黑衣人取了脑袋,落得个尸骨无存。康熙之前生气,说要把安贝勒的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得知他的结局有些于心不忍。不过幸好,幸好他还没有下旨,就把十公主许配给他好了,至于安贝勒的女儿,等他把漠南打趴下,就送过去和亲吧。漠南人数众多,全部杀掉并不现实,最后两边还是要和亲的。康熙与皇阿哥们处理政务,伊青禾带着长乐去见了惠贵妃。惠贵妃这四福晋、八福晋她们都在,就连宜贵妃也领着儿媳妇过来了。“额娘,宜额娘。”伊青禾跟着众人打招呼,她知道众人最想听的是什么,也不废话,就把几位皇阿哥的状况交代一遍,“五弟与十三、十四弟他们伤的重一些,这会儿怕是还在前面让太医医治,一会儿他们就应该回来了。其他人都没什么大碍,汗阿玛拉着他们在处理政事。”她话落,宜贵妃与五福晋就坐不住了,惠贵妃见状说道:“行了,赶紧走吧。”宜贵妃有些不好意思,就这样走了总觉得自己很不地道。惠贵妃笑道,“咱们都认识这么多年,这个时候我还能挑你的礼,自然是五阿哥的伤势重要。”“成,我也不跟姐姐客气了,等这件事过去,我请姐姐吃酒赔罪。”她确实担心老五的伤势,也知道惠贵妃不是表里不一的人,郑重的道过谢就带着五福晋、九福晋走了。等她们都走了,惠贵妃开始数落伊青禾,“我是管不了你,翅膀硬了,啊?一声不吭居然敢跑到前面去,你就没想过万一你出事让孩子们怎么办?我怎么办?”天知道当她没在队伍里发现伊青禾是怎样的心情,等得知伊青禾去了前线吸引敌人她直接软倒在地上。从营地到盛京这一路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惠贵妃没有女儿,她是真把伊青禾当女儿看待的,伊青禾很多事情都是她手把手教导,就算她后来同样教导了瑾淑和孙媛,依旧没有哪个儿媳能越过伊青禾的地位。所以她才会如此愤怒。早前伊青禾就料到这种情况,所以她一声不吭任由惠贵妃数落。惠贵妃骂着骂着就哭了起来,伊青禾有些不知所措。她小声的解释:“额娘,您别这样,要不,你继续骂我吧?”惠贵妃依旧在哭,她没法子只好装起可怜,“哎呦,我伤口好疼。”这一招很管用,惠贵妃虽然不哭了,却也没给她好脸色。她带着哭腔说道:“活该,谁让你去逞强。”见伊青禾可怜兮兮的,惠贵妃顿时心软,“还不赶紧坐下让我好好瞧瞧。”她早就注意到伊青禾脸色苍白,不然伊青禾也不会一装她就相信。伊青禾拉着惠贵妃的手,“额娘别生气了,就跟你放不下我一样,我同样也放不下你们。当时那个情况若是咱们都走了,敌人很可能会分出更多人的人来追击。到时候咱们怕是都逃不了。”惠贵妃知道伊青禾说的事情很可能发生,就是因为道,她的心情才格外难受。之后没多久大阿哥他们也都过来了,看到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伤,惠贵妃的眼泪就没停过。三个大男人有些不知所措,每个人都求救似的看向自家福晋,可惜她们仨就像是商量好似的,齐齐摇头。最后还是八阿哥说道:“额娘,我们也就是看着严重其实已经没事了。汗阿玛让我过来通知大家,明日回京。”虽然大家身体都很疲惫,有的身上还有重伤,但京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他们必须尽快回去。而这半天的时候就是皇上给他们修整用的。惠贵妃果然被转移视线,她擦擦眼,“那你们赶紧去休息,我跟瑾淑她们帮你们收拾行李。”路上用膳的时候,伊青禾看见弘晳,她脸色很不好看,“汗阿玛打算怎么处置他?”就算他不是这件事情的主谋,可弘犯下的错也不小,就算他年纪小,伊青禾依旧无法原谅。大阿哥看了那边一眼,平静地说道:“汗阿玛说了,回头把弘皙过继给十二。汗阿玛这次是真的怒了,很大可能会要了十二的命,至于弘,“他神色有些复杂,最后也只留下一声叹息,“他的下场比十二也好不到哪里去。”皇上常说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弘皙犯下的错换成别人早就被砍了脑袋,皇上若不处置弘晳,恐难服众,所以他才会说弘皙比十二好不到哪里去,区别只是早晚的事情。这是她答应禁军的,她不会食言。如今既然知道了皇上的打算,她就不打算去多事了。却说裕亲王接到皇上的密旨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他并未听从皇上的话直接把十二押入宗人府,而是偷偷去十二阿哥府见了十二阿哥。“二伯您怎么来了?我如今这样您还是回去吧,免得被汗阿玛知道,责怪与您。”十二阿哥一副善解人意的样子,裕亲王看来看去也没有从他脸上看出任何破绽。好似十二真的是那个关心他的好孩子。他闭上眼深呼吸,“胤你老实告诉我,皇上为什么要把你困在府里?就真的只是因为你势力太大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皇上并未说出真正的原因,不过囚禁十二确实是在朝臣提议拥立太子之后。外面都在传是十二阿哥拥护者太多,十二和皇上对此都是沉默,好似默认。原本他也这样认为,甚至为了这还去劝说过皇上,对太子也各种看不顺眼。今日他忽然怀疑了,他不确定起来。十二被囚禁之前发生了什么?除了半数朝臣拥护十二为太子,还有一件事:皇上南巡被刺。回想起自己帮着十二求情,皇上说过的话,二哥,十二远不是你看到的这样,为了你自己好,朕劝你离他远一点。现在他有理由怀疑,是不是那时候皇上就知道了什么?只是碍于这个人是他的儿子,他宁愿被人误会也没有说出来。十二阿哥心里一凸,他面上不动声色,“二伯,为何要这样问?还是说你觉得是因为什么?面上他不敢露出一丝异样,心里却在想着难不成裕亲王发现了什么,若真是如此,裕亲王怕是不能留了。裕亲王在宗室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他很担心若裕亲王真的知道什么,会成为他的阻碍。裕亲王是什么人,简单的一句话他就明白十二没说实话。他摇摇头,顺势坐下来,“我就是不知道所以才问你。这地方二伯看了就觉得憋屈,一辈子很长,二伯不希望你被困在这里。”说完他起身,“算了我再去想想别的法子吧,等皇上回来我再跟皇上说说。你说也真是奇怪,这都多久了,我送去的折子皇上还没给回信。”最后一句话他小声的嘀咕,同时也暗暗观察十二的表情。十二装的很好,若不是他手指忽然动了几下,裕亲王看不出任何破绽。就是这几下,让裕亲王的心沉了下来。十二他真的做了。第209章 正文完闭上眼,裕亲王挥挥手,他带的侍卫上前把十二阿哥围了起来,十二阿哥心里咯噔一下,强装镇定,“二伯,您这是做什么?”他没有回头,说出的话却铿锵有力,“皇上有旨将十二阿哥等人押入宗人府严加看管。”说完这话他头也不回的走掉了。皇上从未禁止旁人来看十二,这段时间他更是对十二颇有照顾,除了不会放任他府里的人出来,该有的待遇一样都没少。可十二是怎么报答他的?以前不觉得,现在仔细想想,每次两人聊天,十二都在有意无意的诉说着自己是冤枉的,而自己也就真信了他所谓的冤枉。甚至还帮他求情,此时再想起自己之前所做,裕亲王恨不得能回去给那时候的自己几巴掌。十二被关入宗人府,裕亲王一次也没有去看望过也没有嘱咐人多加关照。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康熙回到京城。漠南蒙古野心勃勃,康熙并没有隐瞒自己在蒙古的遭遇,他直接下令让直郡王胤褆为主帅、八阿哥作为军师、十阿哥为副将,带兵前去围剿漠南。十四阿哥上前一步,“汗阿玛,儿臣愿意为先锋。阎王殿前走了一圈,十四心里憋着一股气,他早就想要一雪前耻,这样的事情怎么能错过。“你先把伤养好再说吧。”十四聪慧,也不怎么惹事,康熙还是很喜欢他的,就算心里不是很好的时候说话也很随和。十四有些着急,他拍拍胸膛,“汗阿玛,儿臣伤早就养好了。”许是一下子没注意控制住力道,这一掌刚好拍到伤口上,他吸了口凉气。见康熙盯着他,他还想说什么,却见康熙摆摆手,“事情就这么定了。”定下征讨蒙古的事情,康熙又接连下了两道圣旨。其一,就是把弘皙过继给十二阿哥为世子;其二,便是把安贝勒玛尔珲的女儿封为和硕公主并指给佟妃做养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