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节(1 / 1)

它都已经睡了这么久了,真不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呢!外面,礼乐声后,秋狩的銮驾队伍起驾了,晓媚的马车走在队伍的中央,一直不疾不徐的走着,走五十多里的路程,一直走到傍晚才停下来。“王妃,咱们到了!”马车一停,荷花便起身撩开了车帘,一双眼睛滴溜溜的往最前面的黄罗伞下瞄着。晓媚回过神,睁开眼,透过荷花撩开车帘向外望去。远处,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巍峨的矗立着,苍翠壮丽,无边无际,不知延伸到哪里去了。骊山并非是一座山,而是一片群山,山上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其中的几座山上还有温泉,被皇家修建了行宫,重臣贵胄和不少皇室子弟也在山下建了私人住所,群山间还有一座茂密的原始森林,因为坐落在大山之中,植被和物种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因此被皇家钦定为皇家猎场。为了在猎场玩儿得尽兴,先帝还在猎场边儿上修建了一座马球场,使大家在打猎之余,还可以到球场上挥洒一番,以此助兴!晓媚不会打马球,不过,听说大雍的皇家女眷们非常热衷于这项活动,等到有马球比赛的时候,她倒是可以在场外观看一下,看看这种风靡于古代的体育运动跟现代球场运动有什么不同!她带上帽帷,扶着荷花的手下了车,刚落到地上,就看见一个上了年岁的老太监走了过来。老太监笑眯眯的,人很和善,走到晓媚面前,文绉绉的唱了个喏,道:“王妃娘娘,适才太后娘娘口谕,让诸位皇家女眷申时到太后的行宫去赴宴,请娘娘安排一下,莫要去迟了!”晓媚一听他是太后娘娘打发来了,忙客气的说:“多谢公公前来相告,请公公放心,本妃一定会准时去的!”说着,给了荷花一个眼色,荷花连忙拿了一个荷包,塞到了老太监的手里。这些荷包都是晓媚事先准备好的,这次来骊山,她已经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打听出母亲的下落,所以,红包准备了很多,以备不时之需。老太监没有推辞,袖起荷包呵呵笑着说:“让娘娘破费了,奴才还得回去复命,就此告辞了。”“公公慢走!”晓媚客客气气的把老太监送走后,就和其他的夫人小姐一样,回了自家的别院去了。早已有护院打前到别院上报了信儿,晓媚一行到达时,别院的管事已迎候在门口,马车一路开进了里院儿。这处院落建在山脚下,抬头便能瞧见郁郁葱葱的山崖。而宅子依山而建造,宅院瞧着都是精致而优雅的,房屋也不宣阔,如山庄一般,不过小桥流水,映着葱茏山脉,置身其中倒是别样的舒服悦心。晓媚被管事安排住在一处靠后的院落,名曰画锦堂的院子,最好的院子留给太妃娘娘了,她的这所院子虽然不及太妃娘娘的院子宽绰,但也算得上是精致优雅了。院子里有三间正房,并左右两间厢房,院子里种着几株梅花,现在是秋天,等再过上几个月,这院子里就该是‘朔风飘香夜,繁霜滋晓白了!’------题外话------谢谢春春送的花花,也谢谢2015亲送的花花各位小主们,感谢大家这么久以来的支持,幺儿明天就要入v了,明天的这个时候,大家还在么?希望后天打开后台的时候,还能看到各位的名字,谢谢大家了!顺便儿推荐一下朋友的文文《暖心宝贝》by舒童这是一个,很暖很宠的故事。司墨宸这辈子,有一个比他生命还要重要的宝贝。他中了一种名叫“施晴”的毒,而且,还是病入膏肓的那种。然而,那害他中毒的人,却一直置身局外,唯他一人在局中苦苦挣扎。呵!这怎么可以?要沦陷,那便两人一起!哦,对了,明天v章节的时间是十二点半,等大家在十二点半后再刷新好了,记得一定要来哦,么么(づ ̄3 ̄)づ╭?~------------第七十三章 一盘烤肉(上架求首订)刚听说太后邀请赴宴的时候,晓媚原是打算回别院休息一下就早早过去的,但回到别院后,又临时改变主意了。想要在太后那里打探出母亲下落,最好的办法就是能把太后娘娘给哄住了,只要老太太隔三差五的宣她进宫,她调查的机会就会多很多。不过,想要讨好太后娘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老太太身份尊贵,又大权在握,溜须她、讨好她的人多如过江之鲫,想要在这些人中脱颖而出,让老太太注意到她,且还能摒弃她楚王妃的身份,接纳她,喜欢她,还真不是一件让人费神的事儿呢!她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万全之策来,最后,决定动用空间里的存货,给太后娘娘做一碗粥送过去。宫里山珍海味、鱼翅爆肚多了去了,太后娘娘一定已经吃厌了,她就做一碗清香的玉米粥,原料是来自空间的嫩玉米和灵溪水,空间里的东西比外面同样的东西好吃的多,说不定能借此拴住太后娘娘的胃呢。再说,就算拴不住也没什么的,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她巴巴的送礼,便是太后娘娘不喜欢,也定不会怪罪她,她也没什么损失!想到这儿,她故意让厨子给她弄几穗嫩玉米来,亲自到后厨去做。趁着没人的时候,她把大厨送来的嫩玉米换成了空间出产的,再把玉米收拾好,碴成浆,切点儿嫩葱的葱花,调了些盐和油,用灵溪的水熬了起来。她熬玉米粥的技术很好,小时候在农村随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每到玉米结棒能吃的时候,奶奶就常把地里的嫩玉米掰回来,再做成玉米粥给一家人吃。奶奶做玉米粥时,她常在灶坑边儿上帮奶奶烧火,所以对煮粥的步骤十分熟悉。嫁给古风后,了解到古风的母亲也爱吃玉米粥,她为了讨好婆婆,还请了一位国际知名的大厨指导过她,了解了用什么配料粥会更好吃,用什么火候煮更有营养,所以,一个普普通通的玉米粥煮,经她的手做出来,决不再是一道简单的粥了,而是一道足可以上得了任何台面儿的营养美食。何况,食材还是来自于空间,味道就更加鲜美,别人就是有多少银子都吃不到呢!她煮粥的时候,荷花和芙蓉两个也没闲着,都躲进自己的屋里打扮起来,把压箱子底儿的行头都捯饬出来了。好容易有机会见到这么多的贵人,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万一有哪个王孙公子的看上自己,可不就时来运转了么?两人想入非非着,等描画穿戴完毕时,晓媚的粥也煮好了,她用了一只五彩雉鸡牡丹图的官窑瓷碗把粥盛了,放进了一个花梨木百宝嵌花鸟提梁食盒里,随即唤来芙蓉和荷花,让她们提着,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便起身往行宫去了。行宫位于一座矮山中,为了修建这座恢弘的宫殿,大雍的高皇帝还在山上开辟了一条宽敞平坦的道路,足够两辆马车并肩稳稳当当地行进。晓媚主仆三个坐在马车上,走了一炷香的功夫,才到达太后娘娘的行宫。太后娘娘偏爱庄园似建筑,连行宫也修建的跟庄园似的,与她的万寿宫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宽敞明亮,飞檐大柱的建筑风格,却不见红墙琉同雕梁画栋,再往前行一段,便能看清墙是青石,柱是素木,高处是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树冠,低处则随处绿萝紫藤爬满了墙头,仿佛是把万寿宫复制粘贴了过来似的。不同的是,这里有氤氲的雾气缭绕其间,是行宫宛如琼岛仙山,若不是事先知道这里有温泉,晓媚还真以为自己来到仙山上了呢。“王妃,咱们到了。”晓媚还扒在窗口观赏的时候,楚王府的侍卫长在车旁恭顺的报了一声。闻言,晓媚理了理自己的衣服,又让荷花拿好刚刚熬好的粥,才起身下了车。车外,那个给晓媚传话的老太监带着两个小太监已经候在那里了,见晓媚来了,老太监急忙堆笑迎上前来,毕恭毕敬的把晓媚请了进去。晓媚跟着他,走上汉白玉阶梯,行至清漆大门之前,却见上方悬有一方匾额,可惜被垂下的薜荔遮住一半,隐约只能看见“别业”二字。“王妃娘娘请进吧,别的公主、王妃们差不多都到了!”老太监陪着笑,殷勤的都快让晓媚不好意思了。“有劳公公了!”晓媚嘴上也客气着,走进了太后娘娘的行宫中。行宫之内乔木茂盛,修竹萧森,假山也只用大块雕琢的原石,任由苔迹斑艾绿萝披拂,一路上曲径通幽,全是青黑色的卵石铺就,两侧连色彩艳丽的花卉都不见一丛。晓媚不禁暗自称奇,她虽然对园林丘壑没有什么见解,也觉得此处十分幽静雅致,但身为女子,不论老幼美丑,哪有不爱花儿朵儿的呢?何故这老太后竟不爱花儿,无论是宫里还是行宫里,都不见一朵花儿呢?不过,这种疑惑很快就被别的情绪取代了,别业内飘荡着一股暖暖的气息,眼下正是深秋时节,夜晚风又凉,而置身于别业之中,倒是暖洋洋的异常舒服,让她顿生舒适慵懒的感觉!进入内殿,天虽然还没黑下来,里面却已然是灯火辉煌,高朋满座了。完颜太后、完颜皇后、李德妃、上官贤妃以及许许多多的王妃、公主、郡主和县主们都在,此时尚未开席,大家正坐在一起闲话凑趣儿,哄完颜太后开心。晓媚进去后,拜见了完颜太后和完颜皇后,又与几位妃子相见了。与李德妃见礼时,李德妃不冷不热的说:“下回母后赐宴,还望楚王妃能早点儿来,别让长辈们等你才好。”晓媚不动声色的笑道:“多谢德妃娘娘教诲,下回妾身一定会注意的。”说完,接过荷花手中的食盒,恭顺的对完颜太后说:“妾身因想着太后娘娘年纪大了,今儿一路车马劳顿必定辛苦,晚餐怕是吃不下油腻的东西,故而特意亲手做了一碗清淡的玉米粥,敬献给太后娘娘,还望太后娘娘不要嫌弃才好。”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心里突突的跳着,唯恐太后娘娘不肯收下。只要她收下了,哪怕只吃一口,从此以后也会对她刮目相看的,到那时,不就有机会找她的母亲了么!完颜太后见晓媚给她做了吃的,不由得慈爱的笑起来,说:“快呈上来吧,难为你想着哀家,真是个温柔孝顺的好孩子呢!”一个太监下了台阶,打开了晓媚手中的食盒,拿银筷子验看了,才捧出那碗粥,送到了太后娘娘的案子上。太后看了看那碗黄橙橙的玉米粥,笑道:“光闻味道,就知道一定很好吃,尹太妃还真是好福气呢,得了这么个又漂亮,文采友好,又贤惠孝顺的好媳妇!”座下的高阳长公主听到太后夸赞晓媚,心里膈应极了,她最见不得别人说晓媚好,一听完颜太后夸赞晓媚,当即陪笑说:“太后娘娘快别夸她了,都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做人家媳妇的,又不指着以色侍人,生那么好看有什么用?我倒是以为,只要模样周正,循规蹈矩就好,最重要的还是品行,要端庄稳重,顾大局、识大体,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个女人家,又不指着她为国出力,没的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呢,好端端的,把性情都移了。”她这是在暗讽晓媚虽然是正妻,却是个以色侍人的妻子,盖因她书读的多,所以移了性情,不循规蹈矩,不顾大局,不识大体!完颜太后听了,不以为然道:“高阳长公主此言差矣,读书能明理,能长见识,就是因为你的书读的太少了,所以才会认为读书没用的,要我看,女子不仅该读书,还应该多读书呢,要不是楚王妃书读的多,上次在中秋宴上,又哪能做出那般精妙绝伦的好文章呢?”高阳长公主贬低晓媚不成,反倒被完颜太后嘲笑书读的少,不由得老脸一红,有点儿挂不住了,她瞥了晓媚一眼,见晓媚抿着嘴,一副浅笑嫣然的模样,心里便认定她是在嘲笑自己呢,心底不由得窜出一股无名的业火来。她干笑一声,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说:“说起来,我这女儿确实有几分文采,模样也生的很是不错,只可惜,身子骨却差得很,一年中倒有大半年是在病榻上度过的,人也怯懦无用,都嫁到楚王府快一年了,楚王府的中馈还是由侧妃把持呢。”晓媚被她贬得一无是处,还被诋毁体弱多病,晓媚当然不干了。古人迷信,多相信会过病气之说,要是完颜太后相信了高阳长公主的话,害怕自己过病气给她,往后不叫她进宫就糟了,她可到哪去打听母亲的下落呢?想到这儿,她温婉的笑了笑,说:“母亲多虑了,女儿的身子一直很好,除了刚嫁到楚王府那阵子,因不适应得了一场小病之后,就再没有病过,至于中馈么,是母妃心疼女儿初愈,所以才不叫女儿劳神的!”说这句话的时候,她虽然一直笑着,但看向高阳的眸子里却温度全无,更别提恭顺和怯懦了。高阳长公主受不了从前在她面前一直唯唯诺诺的小庶女,现在在自己面前放肆,也受不了她的风头越过自己的宝贝女儿,所以打定主意要给她点儿颜色看看。这会儿见她竟然直视自己,眼神里竟然还有嘲弄和挑衅之色,不由得咬住了牙,刚要开口,却听完颜太后叹息说:“尹太妃性子刚烈,没想到倒是个知疼知热的,竟这般体贴媳妇,不过,也难怪,得了这么个才貌无双,温柔贤惠的媳妇,换做是谁都会疼爱的。”说完,慈爱的对晓媚道:“好孩子,你坐了一天的车,又赶着给哀家做粥喝,一定累了吧,快坐下歇歇吧!”“是,谢太后!”晓媚谢了座,款款的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这会儿,她已经察觉到太后娘娘跟自己的养母之间关系并不和睦了。按理说,高阳长公主是太后娘娘的亲小姑子,先帝爷唯一的亲妹妹,两个人应该比别人亲厚些才对啊,但通过她们的对话,她觉得太后好像是有意无意的在针对高阳长公主似的,明知道高阳不待见她,还特意当众使劲儿夸她,以此来气高阳长公主,顺便儿在无形中也把高阳长公主的另一个女儿——李德妃给比下去了!高阳长公主见太后抬举晓媚,气不打一处来,想当初,先皇在世时,太后待她是何等的亲密和谦让啊,一口一个妹妹的叫着,有什么好东西总是想着她,像是待自己的亲妹妹似的。如今,先皇驾崩了,她荣升为太后娘娘,不需要她这个小姑子来讨好先皇了,就给她摆出太后的谱来,明知道她痛恨楚王妃,还偏要当众抬举她,更是在暗地里弹压她的亲生女儿。说起来,德妃还是她的外甥女儿呢,可没见她对德妃照拂一点儿,还总帮着那个青罗来的完颜皇后排挤她的女儿,要是完颜皇后是她完颜家族的血脉也就罢了,偏偏她什么都不是,不过是青罗国皇帝收的义妹,一个跟皇室血缘沾不上一点儿边儿的贱商之女,就因为她的抬举,那姿色平平的贱商之女稳稳的坐在了皇后的宝座上,害得自己才艺双全的女儿难登后位,还得看那贱商之女的脸色,在她的手底下讨生活。想到这些,她更生气了,气极之下,顾不得分寸了,佯装开玩笑的说:“太后娘娘这么喜欢楚王妃,莫不是在嫌弃皇后和几位娘娘不如楚王妃称您的心?”如此明显的架桥拨火,太后这浸淫深宫多年的老油条怎能听不出来,她当即脸色一变,不客气的说:“哀家倒是没嫌弃皇后和几位妃子,就是嫌你忒偏心了,两个都是你的女儿,凭什么就把这出挑的给了楚王府呢,难不成皇上还不如楚王么?”坐在下首的李德妃听到太后娘娘的一番话,脸刷了一下白了,死死的咬着嘴唇,拼命的忍着内心的委屈和不平,委屈的都快哭出来了。高阳长公主见太后明目张胆的贬低她的女儿,一张脸顿时气成了猪肝色,她咬着腮帮子干笑了两声,说:“若说我把出佻的给了楚王府,太后只管放眼看看,整个后宫里皇上最宠的妃子是哪一个?若是连德妃娘娘都不入您的眼的话,那么其他的妃子岂不都成了笑话了?”高阳长公主的辩解,让德妃娘娘脸色略好了些,但仍不忘抬头狠狠的剜晓媚一眼,都是因为她,才让自己被太后羞辱的,这笔账,她迟早要找她算一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