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节(1 / 1)

嘴里说着,右手却在左手腕儿上一转,腕上的赤金龙凤镯忽然弹开了,从里面抽出了一把短小的匕首,杜贵妃握着匕首,迅雷不及掩耳的向慕容流尊的心脏刺去。“陛下当心!”“陛下!”所有的人都惊叫起来,完颜皇后更是被吓得面如土色,连叫都叫不出来了。第145章 执掌后宫短剑刺来的瞬间,慕容流尊也像是被吓到了似的,直到剑距他胸口一寸远的时候才醒悟过来,然后猛地一推,将杜贵妃推到一边去了。完颜皇后就坐在慕容流尊的边上,慕容流尊那慌乱的一推,好巧不巧的就把杜贵妃推到了完颜皇后的身上,许是惯性的作用,也可能是杜贵妃故意的,反正在她跌倒之前,手中的短剑毫不留情的插进完颜皇后的腹中去了。完颜皇后惨叫一声,捂住了受伤的腹部,然而那伤口太深,根本捂不住,黑红的鲜血鼓鼓的流出来,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中毒了,很显然,是杜贵妃的短剑淬了毒。“太医,快传太医!”慕容流尊霍的站起来,一脚把正准备爬起身的杜贵妃踢了出去,足足踢了三四米远,要不是有柱子挡一下,估计都能把她踢外面去。“娘娘——”完颜皇后的奶娘和宫女们一拥而上,一边哭叫,一边帮完颜皇后止血,杜如海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心惊胆战的看着皇后娘娘昏厥过去,被七手八脚的抬走。直到皇后娘娘走了,他才想起自己那个孽女来,他气冲斗牛,恨不能把这个大逆不道、无法无天的孽障碎尸万段了,有她这么一下子,他所有的功绩,所有的努力全白费了,皇上一定恨毒了他,不追究他的责任,不诛他九族就算是仁慈了,他这个大将军算是当到头儿了。等他回头看那孽女时,却见她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许是被皇上的一脚踹重了,起不来了。杜如海一点儿都不心疼,踹死了才好呢,没准儿把她踹死了,皇上的怒气还能消掉点儿呢。杜如海如是想着。这时,守在外面的侍卫已经听到动静,赶着冲进来护驾了。“陛下,臣等护驾来迟,让陛下受惊了。”慕容流尊黑着脸道:“把杜氏拿下,打入冷宫!”“是!”几个侍卫上前,毫不怜惜的把杜贵妃拎起来,发现她已经晕过去了,陛下没有发话,他们也不敢多嘴,拖着昏厥的杜贵妃出去了。杜如海一身冷汗,战战兢兢的上前:“陛下,臣万万想到此孽女竟如此大逆不道,臣奏请陛下将其极刑处死……。”后面的话,在慕容流尊刀子一样的眼神中吞到肚子里去了。慕容流尊扫了杜如海一眼,冷飕飕的说:“杜氏行刺之前,可说过杜将军有不臣的心思呢!”杜如海一听,大呼冤枉:“陛下,臣冤枉啊,那孽女是因为臣向您纳谏严惩她,才故意冤枉臣的,请陛下明鉴啊……。”慕容流尊冷笑一声,既没有说相信他,也没说不信他,转身进内殿去探望完颜皇后了。青罗国的完颜超太子,直到傍晚时分才见到完颜皇后,只是见到的不是活人,而是一具冰冷的尸体。完颜皇后为了救陛下,挡在了杜氏的毒剑之下,为陛下牺牲了,这是宫里流出来的官方说法,完颜超虽然觉得有点儿难以接受,但听到皇上说把罪魁祸首交给青罗国处置时,也就无话可说了。杜贵妃行刺陛下,被完颜皇后所救的消息一经传出,满朝哗然。紧接着,弹劾杜如海的奏折铺天盖地而来,其中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故意落井下石,排除异己的。慕容流尊收到这些奏折,命人封了,直接送到杜如海的府中,杜如海一看情知不妙,只好交出帅印兵权,告老还乡。慕容流尊见他还算识趣,就没有追究他女儿行刺和**后宫的罪责,只没收了他的家产,命他永世不得进京罢了。皇后暴毙,杜贵妃被贬的事轰动太大,晓媚自然也知道了,无人的时候,她支支吾吾的问他:“是不是你想把她俩除掉了,故意设的局?”慕容流尊没有否认,却也没有承认:“要是她们安分守己,不心生贪念的话,我又如何设得了局呢,我早说过,只要她们能规规矩矩的待在宫中,会一直让她们荣华富贵的度过一生的,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终究是给自己的贪念害了,也怨不得别人。”对于这个答复,晓媚也没有深究,于她而言,完颜皇后也好,杜贵妃也罢,不过是路人甲路人乙而已,她们的生死与她无关,她现在该考虑的,是调养身子,准备怀下一胎了。虽然她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慕容流尊是皇上,所以无论如何,她都必须得给他生个男孩儿继承大统,否则朝中的百官也饶不了她,指不定咋想法设法给慕容流尊选妃纳妾呢!然而,慕容流尊自有他的想法,他不想晓媚这么快就怀二胎,女人生娃的频率太快对身子不好,如果可能的话,他甚至希望只生贺儿一个就好了。然而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是皇上,必学得有皇子继承江山,所以晓媚还得生下去,直到生出男娃为止。虽然没法改变让她怀娃生娃的事实,但是他把她生娃的频率定在两年一个的频率上,在早,他舍不得。至于封后的事儿,他委婉地告诉她要推迟几年,因为官方的说法完颜皇后是为了救他而死的,他这么快就册立新皇后影响不好,而且还容易给她树敌,莫不如就这样低调的幸福着。对此,晓媚并不在意,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只要幸福,做皇后和做德妃又有什么区别呢?因为皇后和杜贵妃都不在了,后宫中最大的妃子就变成了晓媚这个德妃,后宫自然就交由她来打理了。晓媚掌管后宫不久,就实施了三项重大改革:一是废除宫女终身制。这个朝代的宫女很可怜,进宫后就得终身服役,这辈子在别想出宫去了,年轻的时候就在各宫服役,从事伺候各宫娘娘公主的劳作,伺候娘娘公主们的工作看起来体面轻松,实则并非如此,养在深宫的娘娘公主们脾气都很大,动辄就拿那些可怜的下人撒气发火,每年都有宫人死在主子的责打惩罚之下,被打伤打残的更不计其数。她们为了在主子手下存活下去,不得不小心翼翼的侍奉着,每天战战兢兢,辛苦劳作,随时都要防着主人的无明业火,以免受无妄之灾。等年纪大了,韶华老去,就会像犯了错误一样被赶到浣衣局、杂役房等地方从事繁重的体力劳作,一直到死。就算死了,她们也不能走出这皇宫去,死去的宫女太监们,会被火化了,倒进一口枯井里,连个棺椁都没有。所以,终身制的宫女制度是非常残忍的,这也是大多数女孩子都不愿意进宫的原因。公里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多半是贫苦人家的女儿,养活不起的,但凡家里有点儿钱的,绝不会愿意自家的女儿进宫来受这份苦楚。晓媚定下的改革制度是,宫女达到二十二岁就可以出宫回家,还可以把自己当宫女这几年的俸禄带回去,当然,不愿意回家或者无家可归的也可继续留在宫中,在宫里养老也成,宫里会按劳给她们俸禄薪金,每个人都不会白干活。这项制度,彻底改变了民间对入宫选秀的看法,从前大家百般不愿入宫,自从德妃娘娘的这项变革颁布以后,不少人家开始寻找门路送女儿入宫了。为啥?女儿进宫一趟长见识不说,到了二十二岁放回来时还能给家里带回一笔不小的财富,孩子留在家里也是早早地嫁人生娃,还不如送进宫去长长见识呢!至于之前那些宫女,已经开始大量的放人了,每个人都带着不菲的薪金,感恩戴德的回家去了。由于一下子放出大量宫女,宫里服役的人已经严重不足了,各州府县已经开始选秀,这次选秀,没有出现从前那种百般推诿不愿的状况,官府的告示一贴出,就有大量百姓带着适龄的女儿开始报名参选,还有一些不够参选资格的,看着那些报名参选的人家又羡慕又嫉妒,一下子,女儿的地位竟提高了不少,那些因为生了女儿发愁的,这会子也扬眉吐气了,此事后话,不提!改革的第二项,是缩减后宫的用度。后宫现在只有德妃娘娘一位后妃,曾经的苏选侍再揭发杜贵妃不久就暴毙身亡了,有人说是被杜贵妃索命抓去了,杜贵妃本人在被打入冷宫的当晚就撞墙自尽了,大家都说这种死法的人到了阴间也是厉鬼,苏选侍卖主求荣,之所以暴毙,多半是给原主子抓去索命了。因为苏选侍的死相惨烈,又有被原主子抓去索命之说,陛下心中忌惮厌恶,所以没让她葬入妃陵,只命几个太监拉到城外的乱坟岗草草安葬了,连副棺椁都没有,只用了一张破席子卷着,挖了一个两三尺深的浅坑就埋下了。就坑的深度,必定得遭野狗挖出来吃了,不过既然皇上已经不在意她了,她有没有被野狗吃,自然也就无所谓了。后宫只有德妃一个主子,加上贺儿公主两个人,所以很是节省,不像之前那些皇帝,动辄几十个妃子,上百的子女,每月光月例银子就得几万两,晓媚和贺儿母女俩都不是喜好奢侈的,每餐饭基本上是四菜一汤,穿的也以舒适大方为主,所以自然是节省,现在后宫每月只几百两银子就够了,节省下的银子都被充作宫女们的薪金发放给大家了。改革的第三项,是解散宫里的**府,**府,顾名思义,是宫里养奶口的专职机构,每月都会从民间择选身体健康,样貌端正的奶娘入府待命,宫里的皇子公主们都有自己的乳娘,有的还不止一个,奶娘的地位很高,因为跟皇子公主们朝夕相处,有些皇子公主待奶娘甚至比亲娘都亲,这是晓媚不能容忍的。记得前世的明朝,就有一个叫客氏的奶娘搅乱朝政,戕害妃嫔,她可不想自己的孩子往后跟奶娘亲,所以防患于未然,早早地把**府解散了,反正这宫里也就只有她能生孩子,等她再生,就自己奶好了,白养那些人坐什么呢?这三项改革,一下子让大家注意到了这位神秘的德妃娘娘,之前有传言说德妃就是楚王妃,大家虽然疑惑,但却无从考证,因为自打德妃入宫,就从来没公开露面过,所以到底是不是,谁也无从晓得。如今皇后娘娘殁了,杜贵妃也畏罪自尽了,宫里最大的女人就是德妃了,大家满以为很快就会看到她,毕竟作为后宫的临时主人,命妇们年节进宫朝贺时总得有个人接见吧!然而,大家的好奇心还是无法得到满足,因为皇上下旨了,他要为完颜皇后守丧,丧期为三年,三年内宫里不聚会,不饮酒,不进新人,所以,那些打了主意要在朝贺时一见德妃真颜的命妇们希望都落空了,而且三年之内都没指望见到这位神秘的德妃娘娘真容了。当然,那些个想借口后宫空虚,妄想送女儿进宫填补空缺的人,也把自己的贪念打消了!第146章 大结局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一转眼,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大雍国经过这三年的修养整顿,已经变成了四方来朝的强国,朝中的大权及兵权也牢牢地握在了慕容流尊的手中,再没有恃权轻主的乱臣贼子,也没有敢觊觎大雍江山的外邦之邻了。朝中的大臣们都兢兢业业的各尽己责,他们也都看出来了,陛下是个明君,只要他们恪尽职守,忠于皇上,皇上是不会亏待他们的。从前那些心怀二志的乱臣贼子们,经过这几年的调察追捕,都一一的落网,被皇上没收了家产,发配到北方极寒之地去做奴隶了,虽然他们这辈子再没有翻身之日了,但相对于斩首示众,诛灭九族来说,这已经是仁慈的了。看得出,皇上不喜欢杀人,律法上那些因**大不敬等死刑条例,都被他改成流放和处罚金了。当然,事无绝对,皇上也并非完全不杀人,得看对待什么人什么事儿,一旦有哪个不开眼的臣子妄想送女进宫,做皇上的老丈人,或者对德妃娘娘生不出儿子有什么异议,皇上定会毫不留情的杀人,绝不手软。曾经有一个没眼色的臣子仗着自己女儿貌美妖娆,趁着皇上出宫私访之际,制造机会让皇上跟他女儿偶遇,结果被皇上当场揭穿,父女俩被当众杖毙。如此一来,让那些想送女入宫的大臣们都断了念想,做皇上的老丈人是好,那也得看有没有那个命不是?要是连命都没有了,还做什么皇亲国戚啊。三年的时间,朝中的诸臣已经摸透了皇上的脾气,只要不涉及皇上的后宫,不涉及德妃娘娘,皇上就是个明君仁君,英明睿智,和风细雨,一旦涉及到纳妃和德妃娘娘,皇上立马暴跳如雷,变成杀人不眨眼的暴君。德妃娘娘就是皇上的软肋,也是他的底线,谁要是敢触及,活该他不得好死。了解到皇上的脾气,在完颜皇后孝期满三年后,皇上提出要册封德妃为新皇后时,没一个大臣反对的,不是他们赞同,而是不敢反对而已,总不能为了跟自己一文钱关系都没有的皇后之位,把自己一家老小的脑袋搭进去吧!还有很多有眼色的大臣,溜须拍马的提议把封后大典办得隆重些,理由是德妃娘娘这几年把后宫管理的井井有序,即节省了国库的开支,又让在宫里服役的宫女太监们对她感恩不已,德妃娘娘英明仁慈,劳苦功高,理应受到嘉奖。对于这种提议,皇帝陛下是很受用的并马上采纳了,并对提议的臣子给予了丰厚的奖励。于是,大家又明白了,想要讨皇上的欢心,就去拍德妃娘娘的马屁,德妃是皇上的心尖子上,只要跟德妃娘娘处理好关系,就能在朝中屹立不倒,有德妃娘娘罩着,在皇上面前都格外有底气。封后大典就定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大典当日,大雍国所有的王妃公主、郡主县主和一二品的诰命夫人们,都早早的穿着朝服来到皇宫,准备拜见新皇后。新皇后从打几年前进宫做德妃到现在,还从未有人见过哩,大家都很好奇这位新皇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绝色佳人,能让皇上对她如此死心塌地。大家都怀着好奇的八卦之心,排成两列侯在瑶光殿外,等待大典的开始。此时瑶光殿内,晓媚挺着七八个月大的大肚子,正坐在妆台前上妆,她的丈夫坐在一边看她梳洗,腿上还坐着两个粉妆玉砌的小娃娃。“这个凤冠太沉了,到内务府去换一个轻便点儿的过来。”男人开口道。晓媚连忙制止:“不要,这个是内务府特意为这次封后大典打制的,虽然沉重了点儿,但你看多华美大气,跟我身上这套凤袍也刚好搭配,要是换了别的,看起来不伦不类的怎生是好呢?”男人道:“管他搭不搭呢,舒服就好,你挺着七八个月的肚子,累着了可不是玩儿的。”说着,用眼神示意小安子下去办了。晓媚还是不乐意,她噘着嘴埋怨道:“本来怀孕就丑,你再不让我好好打扮打扮,万一别人说我不配做这个皇后可怎么办?”慕容流尊笑道:“配不配的朕愿意就成,关他们甚事?谁敢多嘴多舌,我敲掉他们的牙!”“还要割了他们的舌头!”坐在他腿上的大女儿脆生生的加了一句。小妮子如今已经四岁了,聪明通透,口齿伶俐,一听到有人敢对她娘亲不敬,立刻来了公主脾气。晓媚转过身,点了点她光洁的小额头,嗔道:“女儿家怎能说这般戾气的话,也不怕把你妹妹带坏了。”贺儿公主仰着圆圆的销量,不服气的说:“妹妹要是会说话,一定也会这么说的,谁要是敢欺负娘,我们决不饶他。”“女儿说得对,谁要是敢欺负你,我们全家都不饶他。”慕容流尊笑眯眯的跟了一句。过惯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他越发的爱他的老婆孩子们了,在他的心中,她们娘几个是最最重要的,比江山社稷,百年英名什么的重要一百倍一千倍,甚至比他自己的生命都重要,为了她们,他一点儿都不介意做昏君暴君,谁要是欺负到她们的头上,他什么残暴的事儿都干得出来,事实上也没少干。最后,在慕容流尊的坚持下,晓媚没能戴上自己心仪的凤冠,只带了一顶简洁轻便的,这几年,因为太幸福的缘故,她的性格越发的柔和了,对待事物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固执,既然她男人是为她着想,她迁就一下就是了,免得他担心。好在晓她颜值高,气质好,便是一顶简洁轻便的凤冠,也能戴出了母仪天下的气场来。时辰到了,慕容流尊挽着她的手,跟她一起来到瑶光殿,众人立刻跪倒朝拜:“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德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慕容流尊在龙椅上坐了下来,晓媚没有坐,而是跪在了慕容流尊的面前。没办法,既然是在古代,就得守着这个时代的礼节,皇上册封皇后历来是这个规矩,她也不好违背了,所以只能跪而受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