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吾友皆大佬> 60、杀秦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0、杀秦王(1 / 1)

秦王听到姬征的话后微微一愣。他年轻时能在残酷的皇权争斗中保全自己, 自然有着十分敏锐的政治嗅觉。皇家无情。为了权力,父子、夫妻乃至手足都可相残。秦王这么多年一直在封地,与这位侄儿甚少有见面的机会, 别看外面都在说姬征和叔叔秦王感情深厚,但他们心里再清楚不过, 二人的感情实在是浅薄到了一定的地步。虽然有些感情,但这些感情绝不是亲情或者慕濡什么的,姬征顶多对秦王愿意出兵帮助自己夺位之事心存一些感激之情。这些浅薄的感情还不足以让姬征无条件地信任秦王。如果姬征因为“秦王欲图谋反”的流言而对他起了戒备之心,简直再正常不过。秦王心里一沉,他明白姬征本就多疑,如今听到了这等流言,不知会如何反应?他在襄陵的时候曾得知有鸟雀传书, 白纸黑字上明明白白地写了“秦王意图谋反”, 可是他并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因为秦王下意识地觉得这些乌合之众是闹不起来的。他也从未想到过留言,居然会传得这么广, 影响会这么大。回归宿阳的路上,秦王甚少在城镇停留, 因此只晓得有百姓痛骂自己残暴,却不知“秦王意图谋反”的留言居然已经传遍了南方诸镇。不过,此事应当不打紧。流言起于屠城,盖因带军屠城者是秦王父子。而秦王父子为何屠城?还不是出自姬征的授意?只要搞明白了流言的源头, 然后再解释清楚,姬征就不会因为此事而对秦王心生嫌隙。“臣行军匆忙,不曾听过此流言。”秦王道,“臣征讨了数个感染鼠疫的城镇,百姓皆说臣是残暴之人。可这些愚民哪里知道江山社稷比百姓之命更加重要?鼠疫泛滥, 伤了国家根基,为阻止瘟疫扩散,屠城也是无奈之举。他们只晓得说臣残暴,是个反贼,却搞不清楚臣是为何才行屠城之举!”秦王这番话说的很有艺术性,他字字句句都不提皇帝的过错,而是贬斥那些听信流言的百姓为愚民。这花的潜层意思就是在说:皇上啊,百姓太过愚昧才听信了流言,若您也听信了愚民之言,岂非变得和那些百姓一样愚蠢了吗?可别忘了当初是谁下达命令派我屠城的,就是皇上您呀!我辛辛苦苦地帮皇上办了事儿,百姓无知也就罢了,皇上您总该是知道的啊!因为不能明着说这番话,秦王才拐弯抹角地把这番话说了出来。姬征听后微微点头,放下了酒杯,脸色缓和道:“皇叔一心为国,朕对你十分放心。”“三皇子在朝中的余党可清除干净了?”秦王问道,“他现在逃走,难免人心浮动,若他的旧部不甘被皇上处置,想要挣个鱼死网破,到时恐怕会……”“皇叔暂且放心,朕心里有数。”姬征道,“如今朝野上下,除了几个老成精的朝臣站了中立,姬穆其余的党羽都被朕剪除干净了。六部主要官员都换上了朕的人,内阁人员不便调动,而且那几个人个个都不好收拾,朕还没开始收拾他们。自姬穆潜逃之乱后,朕已重整皇宫禁军,收拢守城军队。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朝中官员人手短缺得厉害,朕打算重新提拔一批有才干的人。”秦王忽然间觉得不对劲了。“皇上不是说宿阳情况危急,急需臣赶回来主持大局吗?为何如今又……”他语气缓慢,话没说完又停住了。秦王想起自己在襄陵城时拿到了皇上的书信,那也是月余前的事情了,一月多的时间,朝堂局势瞬息万变,足够姬征搞几次大动作了。怪不得姬征还有闲心在紫阳殿摆酒席,原来是危急情况都被解决了……——不对!秦王悚然一惊,意识到了问题。即便如此解释,还是有一个违和之处!为何皇宫内侍在城门口接秦王等人入城时愁眉苦脸地表示“朝中局势危急”?为何内侍说情况危急,姬征却说情况不危急?秦王慢慢把目光挪到了姬征年轻的脸上,他这位年少有为身居高位的侄子唇边带着淡淡的微笑,神情亲和。他长得极像已经亡去的皇后,在不发怒的时候眉眼柔和,在发怒的时候眼角眉梢又带着凌厉的气息。看着这张熟悉的脸,秦王面颊抽搐了一下,宽慰自己是多想了。他此刻心中着实不安,于是下意识地想摸一摸刀柄,但桌子下的手伸到腰间却摸了个空。秦王这才想起他在走到宫殿门口的时候,被左右侍卫卸下了沉重的铠甲和武器。进宫面圣时不得携带武器,哪怕秦王也要按着规矩来。姬征夹了一筷子桌上的菜,道:“皇叔请用饭,一路奔波劳累,定然饿了罢。都是一家人,不必拘礼。”“……多谢皇上,臣并不觉得腹中饥饿。”秦王已经起了疑心,看着桌上的饭菜无动于衷。“刚刚才喝了一杯酒,皇叔便喝饱了?”姬征未曾计较他的失礼,转而道,“既然皇叔无心用饭,那你我叔侄便继续讨论国事罢。”“皇上请讲。”秦王道。姬征沉思片刻,开口道:“皇叔觉得前周朝为何要分封异姓王和同性皇族至别地疆土?”秦王听闻姬征的问话,不由大感诧异,没料到他会突然问出这个问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有了众王帮助皇族管理封地,周疆域才愈发扩大。”秦王道。“但是那些分封出去的土地,就不再受周皇族直接统治了,皇帝不是在把自己的东西给分出去吗?他分出了大片大片的土地,只得到了与土地价值不符的供奉,若把这比做一笔买卖,周皇帝岂不是亏大发了?”姬征道,“皇叔以为呢?”秦王张了张嘴,不知该如何回答了。他眼皮突突直跳,不由重新打量着这个侄儿,似乎想扒开他的皮看看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秦王从姬征的话中嗅到了一种野心……一种不该有的野心。他明白了,姬征不是在问周皇帝做的买卖划不划算,而是在问燕太祖继承了周朝的分封制度,给他的儿子们分了疆域,这笔买卖划不划算?如果秦王没有理解错,姬征是认为把土地分出去……亏了?还是他认为,这土地根本就不该分出去……“你瞧,周分出去了那么多疆域,有了那么多诸侯国,有的诸侯国土地肥沃,有的诸侯国土地贫瘠,为了争夺肥沃的土地和更多的人口,他们总是互相征战,赢的诸侯国渐渐壮大,甚至可以威胁周皇室。”姬征道,“这不是养虎为患吗?”“因为周养虎为患,所以燕才取代了周,成为了中原的正统皇室。”秦王眼前一黑,不顾礼数地指着姬征,语气颤抖道:“你……大逆不道!”燕的历代皇帝最忌讳的一个词就是“乱臣贼子”。因为燕原先是周的诸侯国,却推翻了周成为了正统皇室,他们不是乱臣贼子是什么?姬征刚刚的话几乎就是明目张胆地说:是啊,燕就是乱臣贼子,燕皇室的地位就是来历不正统的,燕就是周皇室养虎为患的那条噬主的“虎”!“皇叔莫要动怒。”姬征笑了一声,没有动生气,“朕原先以为皇叔是一个不拘礼节敢作敢为的潇洒之人,却没想到您最恪守的便是纲常伦理、宗法礼数。侄儿有一事不明,还望皇叔解惑。”秦王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话,“皇上请讲。”“皇叔当时为何会扶持朕做皇帝?”姬征问,“三弟姬穆更得父皇喜爱,选他和选朕的赢面有什么区别吗?为何要选朕?”“除开血缘、才干不说,皇上乃皇后所出,是嫡子,又是活着的皇子中年纪最长的,自然该继承皇位。”秦王道。燕其实并没有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被燕的第三任皇帝给废了。但是周实行的却是嫡长子继承制,燕受周风影响,朝臣在选择太子时,时常会选择嫡长子。“原来如此。”姬征听到这个答案也不觉得意外。秦王正要再说什么,眼前景物却一片模糊,同时胃里一阵钻心的痛,他顿时趴倒在桌子上,挥落了一桌子饭菜。精美的瓷器碗碟噼里啪啦地打碎,姬征看着秦王痛苦的样子,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无动于衷。“你……最开始敬我的那杯酒,有毒!”秦王吐出一口血,歪倒在地上。他忽然响起刚刚进宫殿时,姬征曾说他的妻子儿女都在严太妃处……“我妻子他们……”秦王又呕出一口血,嘴唇乌紫。“他们都在严太妃处,朕会稍后处置。”姬征平静道,“我会给他们个痛快。”“你为何……”秦王嘴唇哆嗦。为何?!他并无夺位之心,也无不臣之心,他心甘情愿的给姬征当枪使,不过是为了交换利益。他直至此刻才清楚地意识到——姬征就是一个不择手段的小人。“皇叔是第一个,后面还会有无数个。”姬征起身,表情漠然。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君在8102种下了一份便当,于是在9102收获了好多好多便当。……哎,其实是有埋下伏笔的,怕大家没看出来,所以解释一下。智商有限,只能写这种幼稚谋略了,不要吐槽!姬征不需要秦王来主持大局,他此前给秦王寄了信,信中写了需要秦王来主持大局,但那是骗他回来的,为了避免他起疑心。秦王离京多年,再加上他和姬征没有矛盾,也没有利益冲突,他们是盟友,所以很轻易的就信了。在严太妃出场的那一章提到过(46),她听到儿子姬征要召秦王的亲眷入宫和她叙旧,严太妃得知却并不感到欢喜,甚至感到震惊和愤怒,这是因为她察觉出了姬征目的不纯。这里就要说明了,姬征很久之前就在谋划这件事情了,他极其极其有野心。他能产生的这样的想法,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与他接触最多的养母就发现了他的性格特质,甚至还隐隐察觉了他想要干什么。姬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养母严太妃养育他多年,却对这个儿子没什么感情,这也是因为她知道姬征就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不但不念恩,还会反咬人一口(同样在严太妃那一章有伏笔)。如果姬征真的需要秦王来主持大局,他也可以用完再扔,利用秦王当枪,等他没用了再杀掉。他现在直接杀了,是因为他不需要秦王了,秦王的存在对于他是个阻碍,是他收拢权力的阻碍。为什么选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杀秦王?因为民间流言给了姬征动手的理由。就如姬征所认为的,他掌控了权力,那么他就可以拥有力量掩盖一切让有非议的人闭嘴。就算有人看出来了也不要紧,权力会让他闭嘴。就如大家所说,三皇子和二皇子都不是好皇帝,他们有诸多性格缺点,如果他们是普通人,这些性格缺点也没什么。但他们当了皇帝,这些性格缺点就很要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