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节(1 / 1)

宁知星并不避讳,让肖烨把他们已经归档的实验记录拿出,顺道把原本就准备好的说明文件也拿了出来。“这个就是我现在手头用的这个遥控器的电路图,后面附的是这个装置的基本组成图。”宁知星画的图很多,按照她自己的想法,这应该是有点电路基础就都能看懂的——嗯,虽然她哥没看懂,这点宁知星还有点小挫败。她哥明明很聪明,可怎么在电路知识上屡屡折戟沉沙呢?不应该啊。吴教授更惊叹了,他的想法这都变了几次?老王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非要他来的时候,他抱着满满的好奇。当时他心里猜测的是,这几个孩子误打误撞做出了成果,这其实很正常,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要真说什么做实验好像有些夸张。听宁知星第一波介绍的时候,他想的是,看来这做实验的意外成果往往很有价值这条定律果然靠谱,这在他的科学生涯和他了解到的其他人的科研经历中都很常见。不少科学家都是如此,原先的目的地在甲处,中间意外到了乙,最后实验虽然失败,但乙本身就具有非凡的价值,这就是科学的神奇和意外之喜了。而现在,他发现这几个孩子组成的实验室比他想的要靠谱得多,他们沿着既定目标有条理、有计划的前进,中间虽然有些弯路,可这不妨碍他们到达终点,做出结果。要做到这个需要运气的同时,更需要实力,他还是小觑了他们。“江山代有才人出……”他喃喃般地自问自答没让周围的人听到。吴教授翻看着实验记录,单只看实验记录便能知道这支小小的团队走了多少弯路,失败了多少次,那轻描淡写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产生偏差”、“效果不明显”、“实验失败”之类的结语常常代表着几天的功夫白费。吴教授在来的路上可听王教授说了,这几个孩子是高中在读,今年可能要高考,也有可能要再读一年。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花了这么多功夫等于白做工的挫败他们居然就这么克制过去了!要知道就连吴教授自己带的科研团队,那也会在实验失败后沮丧、调整不过来心情,尤其是他这个科研负责人,压力大的时候甚至会自我怀疑,觉得自己选择了错误的方向,纠结是不是该及时止损。他这话是没往外说,要是说出来了,估计宁知星就会告诉他答案。答案很简单,因为对于宁知星来说,失败没什么大不了,而且在以她为核心的小团队里,另外两个成员都是宁知星的十足“迷哥”,做出成果了两人就海豹鼓掌疯狂夸人,做不出成果……“阿星你最近太累了,我们还是回家休息吧,哥带你回家玩!爸不是说他做了个滑滑梯。”←亲哥。“你很厉害,吃糖吗?”←宁知星一直怀疑肖烨是什么糖果工厂的代言人。至于他们家的其他家人……那就更不用说了,宁知星都怀疑她说一句她再也不想努力了,家里人会拍掌叫好说“太好了,我们养你”。对她来说,实验失败的挫败还比不过来自家里的咸鱼未来诱惑力强呢。吴教授:“我看明白了,你这里设计了放大器,按你的理论,电流经过放大器就会转为信号电压……嗯,你想得很完善,还做了安全设施,防止过载,这里的这个回路在理论成立的情况下应该能把你不想要的干扰信号给滤除。”他翻阅着说明书,这说明书和小论文差不多,吴教授基本看明白了,越是看明白,他越是感觉自己挑不出错。宁知星已经自行在1.0版本上更新了若干个版本,现在呈现给吴教授的是5.0版本。难得遇到能顺畅交流的大人,宁知星也提起了精神:“对!红外遥控的在我看来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对准,也不具有穿透性,不过好在可以通过设计让它只对对应的接收装置起反应,而且成本很低。”宁知星展示了之前没展示过的遥控功能。只见在她的操控下,电视机旁边的收音机也开始运行,实验室上的吊扇被开启,原先只开了一盏的灯也随之开启。这是宁知星想到了后世智能家居时做的设计,目前的条件量产还不太可能,可起码她实验室先用上了。已经大呼小叫过的老师们又惊呼了起来,这时候可就不在意什么丢脸不丢脸了。天知道眼前的这一场景有多神奇。一个遥控器,居然能操控房间里的这么多电器,这不就是科幻小说里的场景吗?这时候就是有吴教授在也压不住他们想讨论的心了,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看向遥控器眼神是满满的渴望。想要!吴教授:“这太……”王教授没和他说啊,他看了圈,场内大概就宁知星和肖烨很是淡定了。“太落后了对吧?”宁知星叹了口气,“每一个电器上我都装上了对应的红外接收装置。”她稍微指了下,吴教授便看到了不算大的接收装置,“得对准,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才能打开。”对不准的时候就能见识一番手舞足蹈开电器的场景了。“而且这每一个电器的接收装置都得拉开一定的距离,否则位置相近的时候会误开。”宁知星认真道,“当然我也可以加锁,但这样就不能用同一个遥控,或者这根遥控就得变得很大了。”她见过真正的智能家居,便觉得这降级退化版的操控显得有些拙劣。“不过迟早有一天,我们肯定可以离家还很远就操控家里的电器,到时候连遥控都不需要了。”吴教授沉默了一会,伸出手压在了宁知星的脑袋上:“我相信你可以做到。”他看见了未来。作者有话要说:阿星做的这个不算智能家居,不知道年纪大一点的读者朋友有没有见过万能遥控?这东西在若干年前一度很流行,其实阿星这东西的原理也就和万能遥控有点像。阿星:不瞒大家,我家里人每天都希望我做回咸鱼。宁振涛:不瞒大家,我家里人每天都希望我不做咸鱼。宁振涛:????我不服=感谢在2021-01-06 23:58:36~2021-01-07 23:59: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楼里楼外100瓶;红妆喵呜、beckybecky 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85章宁知星已经习惯了来自于大人们的“摸头攻击”。大概是她脑袋长得圆?看起来很好摸?她抬头看向吴教授,每当这种时候她就由衷地希望自己能早点长高,否则老这么抬头,颈椎早晚不好。想到长高,宁知星便不自觉地开始走神。如果单从基因遗传的角度来看,以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作为参考,她和哥哥应该不会矮。可撇去遗传这一决定性因素,其他因素也或多或少会对身高产生影响,比如说饮食、体重、运动、睡眠等。至于这些因素对于身高的影响有多大,宁知星没有相关的数据,这要她花改造值在系统里兑换论文她也舍不太得。想到这她忍不住稍稍叹了口气,觉得这实验实在很有难度,这所有关于人体的实验,额外的因素、变量实在太多,得出的结论怎么想都有偏差。所以果然,她还是不喜欢这种充满变数的研究。稍微把跑偏的思绪拉回,宁知星总算想回了最初的问题:该要如何确保自己和哥哥的身高顺利达到目标值呢?饮食不用说,家里人向来很注意他们的吃穿,睡眠上的话,她和哥哥每天的睡眠时间也是有保证的。剩下的也就是运动了,控制身材、强健体魄,还能对身高起帮助作用,虽然宁知星确实不太爱运动,但现在看来,运动确实是必要的,她得把这事放在行程上了。吴教授若无其事地收回手,看着陷入思考的宁知星脸上就带了笑。这孩子在思考什么呢?应该又是和她的遥控技术相关的事情吧?果然,年轻人就是不一样,敢想,敢试,也能让自己的想法成真,其实他年轻的时候,那也是这样无时不刻在思考呢!虽然吴教授每天满脑子想的是提升军工、国防科研技术,以达成强国目的,可他也明白,这民生和军事同样重要,君不见外国人生活便利、经济宽绰。吴教授见过的人多,他也见过不少在出国后对国外的繁荣景象念念不忘,甚至思维发生巨变,转而开始攻击国家的人,虽然吴教授极其厌恶这样的人,可他也得承认,国家现在的生活条件确实比不上国外,甚至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惊人的大。不过他相信,再有了更多的他、更多的宁知星……之后,迟早有一天,聚沙成塔,军富民强。到时候,出国的游子们只念归家,来访的外宾想要留下,会有这么一天的吧?吴教授忍不住笑,他这也是爱做梦的性子,见着宁知星的小发明想得有些远了。其实这孩子研究的这些何止能运用在民生上,在军事、工业上也能有一定作用,只是这孩子的重心不在这没关注到。想到这,他立刻有些蠢蠢欲动,这样的孩子,那就该好好培养,吴教授都可以预见宁知星自由的思路能在多少地方发挥作用。吴教授:“宁知星同志,你有没有考虑过这几个技术在工业和军事上的应用?”他刚挥了挥手,示意王教授带人出去聊天,现在实验室里只剩下他和这两位小同志了。宁知星一愣,若有所思,她还真没把这技术联想在一起。其实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思维局限,在宁知星穿越来之前,几乎人人都能拽几句科学言论,平时大家接触的技术那都是可劲往民生塞的,至于工业运用和军事运用,一个是不了解,另一个是没地方了解。“你是指无线还是红外?”宁知星想了好一会,“我觉得红外遥控还是更适合民用,它的局限性实在太多了……”本质上红外遥控就是个低成本的遥控解决方案。“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红外遥控虽然有种种缺点,但是也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呢?”吴教授引导着宁知星思考,他当年也和这孩子一样,做研究归做研究,哪会去想什么应用?也是这几年不断参会,才大大提高了这方面的敏感度。老王其实这方面也不行,估计是因为两人上回聊天时提到了一次无线对讲机,老王便把无线这两个字记在了心里。“比如说在尘土很多,甚至是雾霾的情况下。”宁知星点了点头,她求知的眼神落在了吴教授的身上,这就是系统没办法带给她的了。系统能给答案、能给参考文献,但却给不了拓展的思路,这也是为什么宁知星现在愈发只把系统当做学习空间而不单纯的搬运知识的原因,绝不是因为改造值不够用。“再说你研究的无线遥控。”宁知星:“我没有足够多的实验佐证,数据不够。不过它确实能像您说的那样派上用场,无线技术在工业和军事上的应用应该很广泛。”要不是吴教授在跟前,宁知星都想悄悄地捶自己的脑袋瓜一下,她这也是一叶障目了。军事她不懂,工业运用那肯定多得是,她现在接触的工厂那基本都不太存在智能化,顶天了就是有个数控系统,她便没想到。她得要吸取教训,多想。宁知星不自觉地把技术的运用方向也纳入了自己的考虑范围,她这就有点受到吴教授影响了,现在国内的这批科学家大都是全能型的,又要琢磨技术又要琢磨运用,还要熟练掌握按别人技术魔改的能力。“是的。”吴教授没细说,他一方面见着这么个优秀的人才忍不住想要引导她成长,可另一方面看着这么个孩子,又总觉得不能拔苗助长。就比如这无线遥控技术的升级,吴教授第一瞬间想到的就是什么远程炸、弹,远程病毒战……精度越高距离越远,越适合作战运用。“还有你这无线遥控新的编码方法也能提高被破译的难度,你别小看自己琢磨出来的东西,再有这红外的运用,接收装置的出现,你又怎么知道它对现有的红外技术不会有促进作用呢?”吴教授感觉自己现在就像是钓鱼的人,拿着鱼饵勾引着宁知星。思考吧孩子,不要让你的思维被局限,他看着宁知星的眼神带着期许。宁知星陷入沉思,眼神忽然一亮,左顾右盼正打算找自己的本子,就见肖烨像是读心了一样,把宁知星的灵感本递了过来,还顺道递来了两色的笔和尺子,这都是宁知星常用的工具。其实这些平日里都是放在顺手就能拿到的位置的,可这不是今天有人要来参观吗?所以昨天实验室便稍微做了下扫除。和小伙伴没必要说谢谢,宁知星拿起本子就在吴教授面前开始写写画画,端正秀气的字迹在本子上整齐排列,没有因为速度显得潦草。和父亲一脉相承的徒手画直线、画圆发挥用场,尺子都没怎么用,图片都画了出来。吴教授手下的科研人员多,也知道这灵光一闪的感觉,他包容地看着宁知星书写,像是看自己的孙辈。可看着看着,刚刚还坐得稳稳的他这就站了起来,脸色变幻,神情紧张,拳头都不由得握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