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节(1 / 1)

最关键的是,在电话都没推广开之前,就是买了手机,你连能打电话的对象都没,甚至一样要等待,市场没被拓宽之前,你就是把它硬推上市,也只是失败的项目。“知星,你不要沮丧。”陈博学看宁知星表情不太对,连忙安慰,“我们的实验成果也经常有不能马上落地的,这不代表你的实验成果不行,只是这个时代跟不上你的发明。”举例子小天才陈博学正在搜肠刮肚地找着案例,想用不被世界理解的天才的故事来说服宁知星。系主任:“你要相信我和你陈教授的专业水平,这项技术是和国际接轨的,方向没错,我相信未来发展下去必然是这样的!”哎,他是真不会安慰人。他给陈博学使着眼色,希望陈博学能靠谱点哄一哄宁知星,别让这个孩子受挫,他甚至求助地看向同样在办公室的宁知中和肖烨,只是他们没什么默契,挤眉弄眼之下反正那两位迟钝得像木头,完全没接收到信号。宁知星忙摆手:“不是的教授,我没有沮丧,我是忽然发现自己错了。”“你没错!”“不,我错了!”陈博学着急了:“这怎么能错……”“我的研究没有踏着实地,就立刻仰望天空,这样研究出来的成果看似美好,可根本没有能够实践的土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她的研究结果没意义,只是在当下,更像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月亮。“这……”陈博学懵了,宁知星这番反应是大彻大悟了还是自暴自弃?这孩子眼神亮晶晶的看上去很精神,又或者这亮的是眼泪?每当这种时候,他就格外希望自己会读心术。宁知星:“哥,你记不记得我之前让你帮我翻译的文章,讲电话交换机的?关键词是晶体管、程控……还有史端乔交换机的说明书……”一直没说话的宁知中适时插话:“记得,我晚点去图书馆给你弄,那时候只是扫了眼没全看。”“程控的编程和程序计算……”“我可以,上回机械厂数控系统的编程我研究过了,大同小异,如果有样机可以参考就更好,他们的算法逻辑不复杂,就是验算需要一点时间。”系主任和陈博学听愣了。他们一直以来都是资深谜语人,经常说些学术话题让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也是应酬的制敌法宝,遇到不想一道喝酒吃饭的人,他们就可劲讲别人听不懂的、无聊的话题,把气氛彻底搞砸,这聚会便会及时结束。可他们现在怎么位置交换,成了在听天书的那个?宁知星手一伸,宁知中便递来了笔,肖烨送来了本子。陈博学和系主任同时酸了,这种不用说话就能立刻反应过来的默契他们可没有,哪怕是他们手头最靠谱的学生也一样,别说用眼神了,就是直接和他们说一二三,他们都能来个迷茫地凝视着你。宁知星落笔在纸上,一时之间只有铅笔和纸张摩擦的声音,她的高效率一如既往地发挥了作用,没一会,这一张简图就画好了。“我想了想,无线电话的基础是有线电话,我们的问题是现在有线电话发展得太不好了。”“啊?”“之前在研究无线电话的时候,我们查过不少文章,我发现咱们省到现在用的进口电话交换机居然还是步进制的交换机,而这个交换机发明的时间已经很长,现在跟不太上需求,市里之前有一份报纸提到过,本市用的交换机电话容量是五千六百多台……”系主任点了点头,他没法像宁知星一样把这些数据都倒背如流,可平日里有关注,现在宁知星说的时候记忆便被一点点地唤醒。“那为什么我们不换成程控式的呢?我们之前扫过的国外文章里,国外现在已经开始在研究程控式电话交换机了。”宁知星稍微解释了下程控式的原理,其实这东西比起她后世琢磨的编程要简单不少,只要能理解其中数字交换系统的逻辑。她一一点出她理解中的难点,在她看来,一是数字交换系统的编写,二是国内现在生产不出好用的晶体管得靠进口。“但这些都很简单,我觉得我们能搞定,之前我有试着调整过数控机床的系统,解决了这个,通话的效率能被提高,也可以减轻电信局的压力,哪怕电话增加,他们也不需要配备更多的接线员,而且原有的电话台数限制也能被取消。”系主任说不出话了,他木木地看向陈博学。虽然之前已经震惊过了,可他还是想说一句,陈博学这到底是哪里挖来的妖怪?要知道现在国产的电话交换机里就有一个型号是他改造的,当时他为了能琢磨透国外纵横制交换机的技术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最后研究出来的成品居然还和最新款的步进制交换机差一截,天知道人国外是用纵横制交换机取代步进制交换机,而他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居然只能勉强追平。而现在宁知星直接越过这些,开始琢磨起了程控式,据系主任了解,如果要从国外为城市定制一套程控式交换机,那起码得花一两百万美金!这要是能成,可以省掉多少外汇!这已经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是前浪死在了沙滩上啊!系主任觉得很痛心,他痛心的是自己不能再年轻一点。如果再年轻一点,他的思维也许能更活跃,能更快地接收新事物。时代变了,可总有值得期待的人出现,他愿意做被拍打的在沙滩上的前浪,因为这证明了后浪无穷的潜力。陈博学看着系主任的脸色,忽然有些纠结。单看对方的模样他也知道,宁知星说的这些还真挺靠谱,难道这孩子的天赋真在通信技术上?宁知星忽地又皱紧了眉头:“不对。”“什么不对?”陈博学连忙追问。“这样只是取消了限制,还是不能推广开电话。”电话入户费太贵了。宁知星苦苦思考,好像只花了一瞬间的功夫眼神就立刻亮起,谁说一定要电话入户才能拓展用户了?只要能用到电话的人够多,那么就会催生出对手机、对电话的需求。“我想到了!”怎么又想到了?陈博学震惊到麻木了,他开始在心里撕起了花瓣。这孩子适合学物理、适合学通信、学物理……系主任满眼期待:“你想到了什么?”“公用电话!”宁知中总能找到能插嘴的地方:“我们看过的国外报纸很多配图里都有公用电话亭,用的是投币。”肖烨补充:“他们是投币制的。”他有认识的人出国过,说过这个。宁知星立刻又开始了自己的设计:“城市电话、公用电话!这正好能用,不过投币不太合适,容易丢……哥,我记得是不是有一篇文章,国外有人研究出来可以识别的卡片。”“有的,得找一下。”宁知星翻了新的一页,火速开始新的规划,她的公用电话系统分两条线,一是政府出资设立的公用电话亭,二是可以放在街边或是公家单位的公用电话,选择插卡充值扣费,内置读卡器,成本不会提升很多,而且这样算下来对于不常使用电话的人来说比电话入户更划算,外出的时候只要附近有公用电话也可以拨打电话。这种时候她便很郁闷自己出生得太晚,她印象里自己出生的时候固定电话便很普及了……至于什么公用电话亭,她只知道路边那种里面根本没有电话机让路人进去拍照的红色亭子。好在她晚点还能去系统查资料!“还差点什么。”宁知星陷入沉思,在手机、电话和公用电话间加了一个问号,“这个我得再想想,可以做这么一台机器,不能打电话,但能提醒大家接电话和打电话!去掉拨打电话的功能,价格就会变低廉……”宁知星很失落,她的思路还是不够完整:“我只能想到这些了,剩下的我这几天再好好梳理一下。”系主任:“……”这些已经足够了,甚至是太够了好吗?遍布全市的市话系统、储值卡读卡写卡系统、程控式交换机……还有个她没想出来,但是已经有思路的设备。如果这还不行,那他们算什么?他看向陈博学,不行,他感觉这孩子着实太适合他们系了,绝对不能让给别人!那么问题来了,要怎么把陈博学撇掉呢?对了!他可以给陈博学找点事干!比如说做研究、做研究再做研究。陈博学对身边的危险一无所知,他已经迅速地说服了自己,天才在哪里都会发光,万物皆可物理,通信技术也是物理!好在他的宝石目前只有电子系发现了,那么只要先把隔壁系主任解决就好。那么……不如盛情推荐对方去为国家通信技术做贡献,他这么高风亮节,一定不会拒绝的吧?……秋去冬来,天气已经开始冷得叫人哆嗦的日子,棉袄便都穿在了身上。宁知星跑到了老师的办公室,一如既往地拨通了电话。作者有话要说:今日更新掉落20个红包√=感谢在2021-01-21 21:18:53~2021-01-22 23:58: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清~清补凉、veryblue、路过而已10瓶;流依5瓶;喵呜3瓶;秋秋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99章a省和z省虽然是相邻的两个省份,但在温度上却有很大区别,这点在冬天尤其明显。入了十二月后,温度便以大家都反应不过来的速度直线下降,这几天的气温距离已经基本到达0c线。握着话筒的宁知星穿得像个球,等待着电话的接通。房门没关紧,风吹进来人便不由得一哆嗦,宁知星想到入冬以来围绕着天气发生的事情就有些哭笑不得。入冬后,在这座城市土生土长的人们早早地为降温做好了准备,及时地换上了合适的衣服。在这个年代里为数不多“远道而来”的外地学生们大多上演了一番“猝不及防”。面对降温,外地学生们掏出了不同的装备,来自比a省更要严寒省份的同学,伸手就是保暖三件套,大棉袄、雷锋帽、厚棉鞋;来自暖和省份的同学们那就吃了大苦头了,翻遍行李最厚的衣服是薄外套的他们不得不把所有的衣服往身上套。那些对敌经验不丰富,对策不够硬,速度还有点慢的同学,这便一个传染一个的得了感冒。206宿舍在冬季流感面前依旧保持着自己巍然不动的状态,全员存活的她们时常沐浴着同学们羡慕的眼神进教室。之所以她们能成功存活,那还是仰仗于她们有一个好舍友,宁知星。宁知星上辈子也是异地读的大学,对于这温度变化早有准备,她可不像同学们对这毫不关心,每天和哥哥、肖烨晨起锻炼的时候,都会听一听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虽然不太准确,可还是能得到大致的降温和升温情报,这就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温度变化,当起了报温鸟,提醒起了其他人。仅仅发现那可不能抵御严寒,事情的关键那还在于物理意义上的“装备”,可这点宁知星小团队的人都不用担心。肖烨的爷爷因为总工的身份经常外出学习开会,早就替外孙准备好了,当时他还热心肠地把自己给外孙准备的物品清单也给了宁振强一份,当时为两个孩子准备东西的时候,便是参考了这清单准备的,后来宁家人在家里想念这两个孩子得不行,还又准备了不少衣服,这就是温度再降几度都能搞定,而且那数量更是惊人,就是周一到周五一天一套都不会重复。宁知星非但自己穿上了,还借了佘幼幼两身,再加上她平时天天提醒,还托人煮了姜汤,宿舍三人组至今没人感冒。至于本应该像宁知星一样安全的宁知中和肖烨那倒是没能成功幸存。说就是活该,哦不对,这句活该说的是宁知中,肖烨是被无妄之灾牵连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学校大了也什么人都有。就说他们少年班里吧,就有这么两位在冬天和大家格格不入的勇士。一位是天生像是没有怕冷那根筋的,每天穿着单衣连哆嗦都不打。另一位是自称在锻炼自己的,每天穿着件单衣运动,还在班里传播自己的锻炼大法,说是什么安逸和温暖只会让人产生惰性,人要居安思危,要学会拒绝温暖,才能更坚强更勇敢,他自己说到做到,但试图在班级传“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