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0节(1 / 1)

“那肯定吓破胆,你没看国外的报纸,啧,真是没胆子,比咱们实验人员都不客观,写的和电视剧一样,还说我们这是来自东方的巫术,懂不懂科学?我们这武器可都是有宁同志的理论依据的。”说话的男人直接拿出来自己带来的报纸,传阅着给众人分享。“我给大家伙翻译一下,这里有大报有小报,但都一样神神叨叨的,一点不像咱们国家报纸严谨,他们居然还说我们的基地是什么神秘的51区。”“给你们念念啊,华夏疑似在神秘的51区进行多项违背人权、国际规定的禁忌实验……近年来,由于实验失控已失踪华夏国民不下千人……”他念到一半就笑得停不下来:“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我看他们是贼喊捉贼,我们六号基地连个人体实验都没,禁忌个什么。”当初也是在这会议上,大家一致通过建设六号基地的决议。在通过这决议时,大家伙可都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这一开始准备的就是十年规划。为了保证规划顺利进行,保护研究人员的安全,大家还在全国范围内对于宁知星等人进行了低调化处理。由于宁知星之前太有名气,她忽然消失还一度引发了海外情报部门的关注,不过在他们的精心操作下,这样的关注很快被另一些国际大事压过去了。做好前期准备和规划,他们便开始了等待,这间会议室里好几个领导都感慨过,不知道是否能在闭上双眼时看到成果。他们谁都没想到,宁知星才去没半年的时间,这就开始产出成果了?这还不是偶得的突破,捷报连连要他们所有人都沉浸在狂喜之中。在宁知星的带领下,六号基地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开始自给自足。原先的任务提前完成不说,他们还自发的投入了新型武器的研究,军舰、战斗机、坦克等一致地迎来了大升级时代。他们甚至还忙里偷闲地因地制宜,研发出了适应当地情况的动植物品种,现在这些民用成果已经送往各农业大学及研究所,他们将基于此做进一步研发。接二连三的成果也增长了国家的底气,要知道,民富也要靠兵强来守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去年底,大家正式在会议上通过一项新的计划——“共工计划”。他们要撞倒不周山!而这项计划便从让六号基地的研究成果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开始。于是从去年开始,他们便地将此前保密的研究成果逐项对外界进行宣传。除了口头宣传外,他们还“大秀肌肉”,有意无意地展示着自己的獠牙。目前看来,他们的这些操作卓有成效,最起码外交部和情报部门那已经收到了很多信息。看着他们在那疑神疑鬼,又是讨论又是幻想文学的,这还真挺让人开心的。那肉眼可见的民族自信心凝聚力的提升,也着实令人欢喜。大领导笑了笑:“以前我们总是因为别人的风吹草动担心得睡不着觉,受制于人时只能跟着别人跑,现在也该他们因为我们睡不着觉了。”他敲了敲桌子,对众人一笑,“各位,我们国家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科学家的研究、军人的牺牲……每一个民众的努力生活,缺一不可。他目光炯炯,撑着桌子站起:“是时候了,让大家都听听我们的声音。”……随着国内涉外工作的增长,外交部的人员规模和办公面积也随之扩大。宁知中处理着手头的文件。他和周围的同事一样,上班都穿着正装,虽然他看着年轻,但同事们没人轻视他的能力。“……准备一下,今天下午例行记者会那些外国记者又要问七问八了。”宁知中:“什么情况?”“早上咱们新闻放了六号基地的视频片段,外国人不信呗。”“六号基地?”在座的人中对六号基地最为了解的宁知中不由地站了起来。早上他有通重要的对外电话,提前来上班的他错过了早间新闻,这会着急又后悔。他指了指桌上的报纸:“报纸上有文字版,你晚上回去可以看重播,笑死了,之前他们一直和我们施压,说什么我们瞒着自己的研究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说我们在偏僻的地方建研究基地是要做一些违反道德法律的实验……还说我们是扣押自己的教授,真是空口编瞎话。”说到这,忍不住就带了情绪,他们身处外交部,可太了解国外搞得幺蛾子了。这一年来,他们可不只是时不时地质疑发文,还买通了相关人士在不少不受政府管辖的华语报纸,直接在上头春秋笔法大肆造谣,煽动性极强。造谣的时候他们肯定没想到,华夏会这么坦荡地直接公开六号基地的视频文件。不过可能而知,今天下午的记者会肯定又会有诸多波澜。宁知中已经一目十行地看完了报纸。报纸上描述得比较笼统,一是展现了六号基地的现状和未来规划,二是提到了宁知星。“我估计那些阴谋论者看到都要大跌眼眶了,知中你是没看到那视频里的画面,简直不能更生活化了!又是养猪又是放羊,还有试验田……周围一圈都被种上了树,说是研究出来能够缓解沙漠化的品种……”刚刚只是听着的人忍不住凑了过来:“真的呀?那下午他们肯定不信。”“不信拉倒,我们可坦荡了呢!之后六号基地会对外开放,在那会成立一个综合研究所……宁教授、肖教授、饶教授他们也要回来了,你说他们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宁知中忍不住站起,眼神中有满满的惊喜。阿星要回来了!他得和家里人说。对了,他给阿星写的传记二还没给阿星看过呢!正好可以给阿星当礼物。第174章六号基地的使命基本完成,由于未来发展方向的调整,在这呆了几年的研究人员和驻军终于可以归家。除了部分等待交接或长期驻扎外的人员外,大多数人都根据安排收拾行囊准备告别这个奋斗耕耘了几年的地方。临到离开,之前也许有的辛苦、因为思乡想离开的心情便化作了对此处的依恋。尤其是那些这几年来干养殖和种植工作士兵,个个依依不舍,还不忘带点泥土之类的东西留作纪念。宁知星和肖烨散步时还遇到过有士兵在养殖场抱鸡迎风流泪。研究人员们对此相对要豁达一些,只是拍了些照了事。他们用的相机是宁知星更新升级的版本,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很好——唯一的缺点是,不少教授嫌弃这相机不能拍出自己的颜值。好吧,说白了就是“秃”了点。他们倒不是不能接受现实,可这谁叫有对照组呢?这要拍纪念照,自然离不开宁知星和肖烨两个负责人,偏偏两人风华正茂,郎才女貌,头发乌黑浓密。在这几年来,屡屡在比较中感慨天才和凡人不同的教授们迅速化身为酸柠檬。这聪明才智比不过别人、长相比不过别人他们也都接受了,可怎么连头发数量都比不过呢?教授们心里苦,后知后觉地宁知星哭笑不得,拉着肖烨一起加班编程,做了个简单的美图软件。由于目前的程序和数据抓取不足以做后世流行的一键美颜,做出来的美图软件便只能在电脑上根据对应的要求自行修改,不过也足够满足教授们的需要。毕竟教授们需要的就是增发、黑发、稍微去皱去斑嘛!不过宁知星有点不明白。当她告诉教授们有这么个软件的时候,教授们分明是兴致勃勃,围在电脑前玩了半天的,而且分明他们把每一张图都给处理了。可怎么处理完了,教授们反而心情低落了?看到她和肖烨就叹气。果然,和人相处是门学问,这要是奶奶、妈妈或者二叔在,准保能知道教授们在想什么。甭管多兵荒马乱、多不舍,到了该走的时候还是得离开。汽车发动,坐在车后座宁知星忍不住回头往后看。“和我们来的时候很不一样对吧?”和来的时候相比,现在六号基地周围已经不再荒芜,面积扩大,绿化充分,道路平坦。要不是有着高耸的围墙和电网,这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个微型城市呢。肖烨:“嗯,变化挺大的,以后会更好的,新的研究人员最近就到了。”他们留下的农业、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未带走,新来的研究人员会继续他们的工作。驻扎的军团裁撤,当地的政府会和他们合作改善民生。他看了宁知星一会:“不要不开心。”宁知星:“我……”好吧,她确实有点低落。从小到大,宁知星换了不少地方生活,出差也不少见,可她骨子里,还是个喜欢“稳定”环境的人。这稳定指的是熟悉的人或事,这会让她有一种安定感。而她对这些稳定的环境,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感情。肖烨轻声道:“过两年我们再来看看。”宁知星故意瞪他:“到时候是不是一起来还不一定呢!谁说要一起了?”她知道肖烨为她牺牲了挺多。肖烨的本专业是数学,不可否认的是,在他这个层面的研究里,国外目前深耕其中的人员更多。肖烨这几年并未参加任何学术会议,也没有对外发表学术成果。当然,这也可以解释成投入于国家科研之中。但她没法这么说服自己。“我说的。”肖烨认真道,“是我想一起。”宁知星脸有点热,迅速的板着脸道:“肖同志,你是不是也得考虑一下你的事业?你的研究成果?你的数学?不要做跟屁虫。”她正正对上了肖烨的眼睛,肖烨的眼睛很漂亮,是很浅的淡琥珀色。真好看。这估计和血缘有关系?肖烨的奶奶好像是少数民族。这双一如既往让人安定的眼睛里填满了喜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