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10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103节(1 / 1)

卖吃食的,卖点心的,这场春雨没有拦住要出行的人。街上人来人往,一片繁华之色。这便是盛京城。第90章 会试三月初,会试放榜,沈……雨下的不大, 顾筱也没打伞,她看看沈羲和,轻声道:“表哥, 咱们先去租房子,张掌柜,还要劳烦你帮忙。”张绪慌忙摆摆手, “小东家还和我客气作甚,我带你们过去。”说到租宅子, 张绪还真有人脉,很快就找到两处, 第一处是一进的,三间正屋两间厢房, 足够三人住,一年租金要三十两。另外一间两进两出, 屋子多,正屋三间, 前后厢房四间,还有厨房柴房,东西家具也齐全, 一年租金六十两。在盛京就甭想着买新宅子了,要是有钱可以翻翻。顾筱想着周氏他们会过来, 就租了第二处,她租了半年,能住到今年八月份。张绪帮忙把马车上的东西搬了下来, 又去街上买了用的木盆碗筷,“小东家不必跟我客气,有什么需要的地方说一声, 这儿离多宝阁也近,小东家什么时候有空去看看。”虽然信上写过多宝阁什么样,二楼雅间有多少永生花,但没亲眼看过不是,还有学徒,一个个都想见见顾筱。张绪真情实感地敬佩顾筱,他能在多宝阁做掌柜也是靠伯父的面子,做成这样靠的却是自己。顾筱是东家,能得到顾筱的认可,对张绪来说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顾筱点了点头,“那行,我这边忙过了就去。”顾筱把张绪送出去,“我们初到盛京,人生地不熟,今日多亏了你。”张绪:“应当的应当的。”送走张绪,顾筱看一院子的东西头都疼了。“三郎哥,正屋中间的屋子留给娘,你自己挑一间,收拾收拾就去看书。”能住到八月份,哪怕沈羲和分的官舍小,还有这里能住。这间宅子久远,收拾小半日,晚上下了点面条,又从外头买了卤菜,简单吃了一顿。沈羲和还有两日考试,留给顾筱准备的时间也只有两日,二月八日进场,在考场里一待就是三日。饶是顾筱知道沈羲和会中,还是忍不住担忧紧张,今年下场有两千一百零七名考生,中的只有五百多名。谁都盼着五百多人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解元有许多个,但会元只有一个。考试带的吃食,水,被褥,二月初,天还冷着,顾筱让沈羲和把羊毛衣给穿上。羊毛是做羊毛毡剩下的,染的颜色乱七八糟,红的粉的黄的,让顾筱纺了线织成毛衣。不好看是不好看,但暖和又不臃肿。顾筱给的,沈羲和就穿,反正穿在里面别人看不见。顾筱生怕忘了什么东西,“笔墨砚台检查一遍,还有包东西的纸,万不能有字。水就少喝点,饭将就点吃,等你回来给你做好吃的。”“小小。”沈羲和拉住顾筱的手,这两年间顾筱长了不少,正是明媚恣意的时候。他伸手拍了拍顾筱的肩膀,这样好像把人揽到了怀里一样。“你别紧张,这回考试我有九成把握考上,有七成把握能中会元,你别担心,等我考完。”沈羲和道:“等我考完,还有殿试,过了殿试我就向娘提亲。”襄城地处北方,有道是北有嵩阳,南有应天,不可小觑。沈羲和能做的只有多读多看,考自己的。顾筱抬头看沈羲和,“什么叫向娘提亲?”沈羲和一字一顿道:“你是我表妹,父母不在,婚事全凭姨母做主,自然要向娘提亲,我若不中状元,娘未见得把你许给我。”沈羲和难得说句玩笑话,“小小,我真怕去提亲时娘说——连会元都没中,哪儿配的上我们小小。”这的确像周氏会说的话。顾筱笑了笑,“什么配得上配不上,难不成你以后加官进爵会嫌我是孤女?”沈羲和摇头,顾家人不配为人父母,顾筱是顾筱,“我会给你挣诰命。”不是孤女。顾筱握了一下沈羲和的手,“行了,也就还有两日,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明日去看看考场。”就两日,翻看几遍书,再看看先生给出的题,也就够了。其余时间,便在客栈二楼的晃着扇子远眺,这是盛京城,所有人都向往的盛京城。二月八日,考生进场,第一道就是检查。衣服,鞋子,带的东西,若是发现夹带纸条的考生,直按律法处置。进场之后次日开考,考场里只有翻纸卷的簌簌声和落笔声,临近中午,才有考生放下笔,活动了活动发僵的手腕。考场阴冷,几个炭盆摆在前后中间,恰巧沈羲和挨着一个。他不冷,这个天穿着羊毛衣,很暖和,就是检查的时候让许多人看见了。沈羲和有些难为情,但是这是顾筱给他织的,在考场穿着暖和,心里又有庆幸之意。搓搓手,再吃个饭团,沈羲和提起笔,继续写文章,日暮时分,监考官摇了考铃。沈羲和放下笔,松了一口气。他没吃东西,卧在后面小榻上睡了一夜,次日考生从考场出去,沈羲和望着橙红色的太阳,顿了片刻,提起脚步往家走。会试一直到二月十五日,最后一场考完,考官把试卷收走,在考场等一晚,三月初成绩就能出来了。周围有吃东西的声音,翻身的声音。天色已晚,沈羲和却没困意,他双手交叠放在小腹上,心里数着时辰,明日就能回去见顾筱了。————广宁沈大娃跑的飞快,手上拿着一封信,可算到了家里,他喘了两口气,赶紧跑进屋,“奶,奶!”周氏刚把三丫哄睡着,瞪着眼睛冲大娃喊了一句,“小点声,你小妹刚睡着,都多大人了,一点稳重气都没有。”沈大娃咽了咽口水:“奶,从盛京来的信。”周氏愣了一下,“快给我看看!”周氏能认不少字了,大估摸的能看下来。顾筱说他们收到信的时候,沈羲和估计已经考完了,三月初放榜,三月十五殿试。他们都安顿好了,也租了房子,一切都好不必挂念。周氏抬起头道:“大娃,你小婶让咱们三月初就去盛京。”住县城就够好了,去京城,那得多好。大娃凑过去把信看了一遍,“说的是进三月就去,半个多月就能到,小婶说这样能赶上殿试放榜。”周氏是母亲,放榜的时候她怎么能不在。周氏拍拍胸口,“了不得了不得……”有举人功名就不错了,要是中了贡士,真是光耀门楣。沈家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食,可算是走出来了。这十多年,种地赚钱,现在条件好了,沈大娃兴许已经忘了以前的苦日子,但周氏还记得。侍奉公婆,生子分家,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可算是熬过来了。大娃掐了一把自己的胳膊,“奶,咱们去吗?”周氏道:“去,怎么不去,你小叔去赶考,考成啥样都得看看。”周氏心里有谱,和沈老爷子商量之后当晚就把大房二房喊到正屋说话。“小小他们已经到盛京了。”周氏盘腿坐炕上,背挺的笔直,“大娃,你把信念一遍。”大娃嗯了一声,把信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屋里黑,他在灯下读的。信读完,陈氏李氏脸上漫上喜意,倒是沈大郎沈二郎沉稳些,挠挠头问了句,“这是考上了?”大娃嘿嘿笑了两声:“没放榜呢,刚考完,不过小叔功课一向好,肯定能中。”这话没差,沈羲和从小功课就好,从不用操心。沈大郎道:“娘,咱们要举家搬到盛京去?”他们连省城都没去过,就要去盛京了。周氏点了点头,“去是得去,但咱们一家不能都去,都去,生意还做不做了。”陈氏当即道:“娘,食肆可不能关了呀。”一月能赚十几两银子,关了可不亏大了。李氏看看婆母,又看看大嫂,说实话,她不是很想去盛京,舟车劳顿,三丫还小呢。可是不去的话,忙一天,怎么照顾孩子。周氏嗯了一声,“不能关,生意得做,盛京是什么地方,处处都得用钱。到盛京了,咱们不能好吃懒做,指着三郎养,咱们一家子好好干,日子才能做好。”几人齐声道:“娘说的是。”周氏看着几个小辈,儿子儿媳也老了,不知不觉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是现在日子好了点,才没以前那么艰难。周氏侍奉过婆婆,吃过不少苦头。所以自己当婆婆了才不想那样,她不说对两个儿媳多好,但也没差过。大半辈子都这么过来了,现在日子才一点点好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