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17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172节(1 / 1)

这阵子都忙坏了,官员一到,每人泡了杯浓茶,茶烟袅袅,喝一口苦茶,这才精神了点。“啧,翻卷宗翻的手疼眼睛疼,这种日子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对了,郑昭可招了?”原先以为最清最廉洁的官竟然是最贪的,想想都觉得世事无常。从郑家搜出来的东西价值二百余万两,还有不少卷前朝的书画字画。郑昭,郑夫人关押在天牢里,从前都察院的案子全部都要重审一次。不论是否是郑昭接手,都要重审。还有吏部刑部的案件,堆成了山。吏部一人道:“还没有,审过几次,尚未上刑。”“也是嘴硬。”“哪里是嘴硬,是什么都不说,不说自己有罪,也不说自己没罪,真是愁人呐。”提起郑昭,也是令人唏嘘,当了外人眼里一辈子的清官了,结果是最能贪的。都察院经手的案子有多少桩,倘若里面都掺杂了银钱,那必定有不少的冤案。为了一己私欲,贪赃枉法,枉为人臣。害了百姓是一桩罪,致使数人因为他受苦受累地上职,早来晚退,是另一桩。“证据确凿,不认罪又有什么用,哎,这官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不干不净的真不少。杀鸡儆猴,以后朝廷官员必不敢胡作非为。皇上震怒,弄得朝廷官员人人自危,不过还是有清官。话说完这人喝了一大口浓茶,“也不是没清官,咱们看着周大人。”谁都查,周牧之自然也不例外,真清假清不能靠看。六部一直查到五月下旬,五月二十六那日,天又变了。大好的晴天突然聚起乌云,紧接着电闪雷鸣,狂风骤作,豆大的雨点落在地上,石板路很快积聚起水洼。马上就进六月了,本来天都热起来了,结果一场雨,天又凉了下来。御书房内,嘉明帝处理完今天的奏章,然后问起周牧之郑昭的事,“他如今怎么样。”周牧之低下头,“人不太好。”郑昭拒不认罪,郑夫人也一口咬定那些字画银钱是周家人送的,便上了刑。肉身凡胎,谁禁得住三十六般刑罚,可算认罪了。而后六部与都察院一直查别的案子,嘉明帝也没说如何处置郑昭,就一直关押在天牢里。没有下人,没有大夫,这两天阴天下雨,郑昭很不好过。郑夫人也不大好,人有些发疯,精神失常,上头没发话,不敢带大夫进去看。嘉明帝双眼放空,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回过神,道:“朕知道了。”周牧之道:“皇上可要见郑昭。”嘉明帝原先是有这个打算,二十多年了,郑昭从翰林修撰一路做到了督察御史,到底是哪一步错了,才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不必,张宝忠,传朕旨意,郑昭贪污枉法,罔顾人命,其心可诛,于三日后午门斩首示众。郑周氏斩首,郑家九族之内,男,发配西北,女,一律充为官妓。”张宝忠:“奴才遵旨。”嘉明帝按了按眉心,朝中贪污官吏抓了二十几个,又要补上新人。“太傅,督察御史一位空缺,你心中可有人选?”周牧之:“微臣推举沈羲和。”嘉明帝道:“哦?为何……”周牧之道:“原因有三,沈羲和六元及第,不负才学,这是其一。其二,沈羲和虽然年纪尚小,但为人沉稳谦逊。其三,沈羲和有个好妻子。”“沈羲和的妻子顾氏经营着一家手工坊,据老臣夫人说,盛京城的夫人总去那里,少生了不少事。”周夫人也去手工坊,人闲着就爱出事,得忙起来才行。嘉明帝笑了一声,“竟还有这个原因。”“皇上有所不知,后宅不宁家宅不宁,臣私以为娶妻不只为了传宗接代,更为了前路有人相携,有人同行。”周牧之声音诚恳,“若是郑昭走岔路的时候也有人提点,想必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嘉明帝看着周牧之,屋外雨滴打在窗扇上,是噼里啪啦的声音。“太傅所言有理,都说娶妻生子,但娶妻的确不是为了生子。”为妻者,不是非要温婉,非要高贵,而要识大体,懂大义。嘉明帝轻笑,是啊,郑昭走到现在,不止怪他,郑周氏也有份。“就如太傅所言,张宝忠,传朕旨意,户部左侍郎沈羲和勤勉政事,造福一方,特命为督察御史,即日上任。”嘉明帝又想起了沈羲和的夫人顾氏,他亲自赐的婚。未婚夫妻,从广宁跟过来,走到现在不容易。“张宝忠,拟旨,兹闻督察御史夫人顾筱娴婉和善,性情柔嘉,朕躬闻之甚悦,特封为正二品夫人。”其他官员也要补上,幸好前面科举,朝中有不少有才之人。说完,嘉明帝松了一口气,下雨天多,也会有天晴的日子。周牧之行礼退出去,他心道,提携沈羲和一是因为他有真才实学,二是因为当初成亲,沈羲和娶的是年少情深,少年定情之人。单凭这一点,周牧之就相信沈羲和的人品。有担当有勇气之人,总不会太差。事实证明他眼光还不错。张宝忠送周牧之出去,外面雨还大,周牧之撑着来时带的伞。张宝忠送不了太远,“大人小心些,回去喝杯姜茶。”周牧之点了点头,他转过身,走进雨幕,身影很快消失不见。张宝忠抬头看着雨幕,叹了口气就回御书房了。御书房里灯有些暗,张宝忠把灯芯剪了剪,嘉明帝又看起别的奏章,反正当皇上的,没有轻巧日子。————这雨下了一晚,第二天一早,雨停了。天地像被洗过一样,天是湛蓝的,云是白净的,远处伫立的高山青翠不变。顾筱晨起去院子里走了两圈,小花园让周氏种上了菜,不过原来的花还在,红绿交织,也是好看。地上湿湿的,顾筱在园子里摘了根青黄瓜。手掌长,上面还有尖刺,她拿着去井边洗了,嘎吱咬了一口。脆甜。第149章 生产出去的时候三郎……夏天还有比嫩黄瓜清热解暑的吗, 没有,顾筱一天能吃好几根,吃了黄瓜, 水喝的都少。沈家庄子种了不少菜,家里不缺菜吃,夏天一到凉拌菜卖的好, 只是火锅店生意差,一天才几桌客人, 全是忍不住冒着大汗来吃辣锅的人。火锅店一天赚十几两银子,对此一家人都挺知足。毕竟朝廷出了这样的事, 家里不能把钱看的太重,赚钱是赚钱, 万不能因为赚钱昧了良心。看沈羲和早出晚归,周氏心里慌慌的, 问过顾筱好几次,“三郎做官查这个, 咱家里有食肆,能行吗,用不用给关了?”孰轻孰重周氏还是知道的, 不仅她心慌,陈氏他们心里也慌, 这是在盛京,不是广宁。若是广宁,靠着沈大郎打家具一家人也能过的好, 但现在总想多赚一点。陈氏心里明镜儿似的,虽然大房二房供沈羲和念了十几年的书,但说到底是沈羲和自己有本事, 能考中状元。再有顾筱脑子灵光,会做生意,大房二房才站了起来。现在家里都能挣银子,可内里是三房拉着大房二房。要是食肆不开了,那可咋办。难不成分家另过?陈氏不想分,人都是向前看的,就是她问李氏想不想分家,李氏肯定也说不想。现在的日子多好,分家了保不齐啥样呢。不分家靠着三房拉着,陈氏也不愿意,做长嫂的,下面全是小辈,陈氏拉不下那个脸。但再想想家里赚了不少钱了,心里没那么急了。顾筱把黄瓜吃完,嘴里还留着清香,“娘,大嫂二嫂,三郎他们抓的是贪官污吏,咱们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做生意,不会有事的。”周氏皱着眉,“都忙了一个多月了,还不消停,贪官都该死。”几百万两银子,那得贪了多少,做了多少亏心事。“瞧着人模狗样的,心肝都黑了。”陈氏没说什么,当老百姓的茶余饭后说说闲话就行了,多说多错。顾筱点了点头,贪官污吏有错,拿银钱行方便的人也有错。倘若什么事都能用钱办到,那才是乱了套。“娘,咱家就好好做生意,食材要捡好的新鲜的,还有炭火,一定要注意。买的那几个人也要震慑好,绝不能添乱。”周氏的心稍稍安定,“有机会做点善事咱们,积德行善。”当小百姓,最怕官司。周氏又对顾筱道:“你少往外面跑,啥事有你大嫂二嫂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