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25 哭笑不得(2 / 2)

也有一些,会被窖藏,然后因为各种原因被遗忘。

然后就传到了现代,就比如眼前这只。

这就是当年的漏网之鱼了……

老杨把玩着手里这只青花高足碗。

“嗯,看器型确实是雍正时期的款,底部的三行六字的底款也没错。”

“这只碗如果要是一只完全体,那卖个几百万不成问题。”

对面的黄美凌微微一笑。

“我还有一只正品……”

老杨和陈睿一听,不由都眼睛一亮。

难怪黄美凌要请老杨来补彩呢,像这样的观赏器。

一只和一对的价格,那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只的话,也就能买个三五百万,可如果是一对,那就不得了了。

如果拿出去拍,那最起码价格要翻五倍的!

“哦!那真是太好了,不知黄小姐能不能让我们一饱眼福。”

“这话说的就太见外了,请稍等。”

黄美凌转身又去了后面的仓库,不一会儿又拎了另外一只箱子出来。

打开来,里面是一只器型和这只一模一样的碗。

不过这只青花高足碗,就是完全体了,碗上的三幅画片都是完整无缺的。

老杨又把那只碗拿出来把玩了一会儿,然后就对黄美凌点了点头。

“我想,我是可以的。”

“那真是太好了。”

黄美凌也没废话,直接带着老杨到了里面的一间工作室。

“这个就是按照您之前的要求准备的。”

原来早前老杨就和黄美凌交代了他补彩所需要使用的工具。

只见这个工作室里,出了工作台,还有就是靠墙边上还有一个崭新的炉子。

那就是烧瓷专用的气窑了。

造型方正,外面看似简单的铁皮,里面却都是耐高温的耐火砖。

下面则是十几个进天然气的喷嘴……

老杨检查了一番这气窑,对工具表示了满意。

黄美凌很识趣的退出了工作室。

老杨则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来,里面竟然是各种瓶瓶罐罐。

“这件补彩的瓷器,是雍正的青花。”

“雍正青花用的都是国产苏料,比起波斯来的苏麻离青特点就是钴含量偏低。”

“里面含的铁和锰的比例也不一样,所以烧出来发色也比元青花要淡。”

“而且元青花用的苏料,因为各种元素比例不均,所以烧制的时候,会产生爆溅的现象。”

“这在现代看来,就是用料不精,导致的缺陷。”

“而到明清时期,咱们使用的主要是国内江浙地区出场青料。”

“因为使用更先进的工艺进行筛选,所以咱们的青料更加细腻。”

“烧制的时候,就不会出现爆裂的现象。”

“但在咱们古人看来,元青花上面的青料爆溅,却是最原始的苏料特有的表现。”

“所以到了清朝的时候,为了追求极致模仿元青花。”

“在烧制青花制品的时候,他们还专门加了一个点青的工艺……”

“就是要求画师在画青花画片的时候,故意把青料点缀在画片期间,模仿元青花爆溅的特点。”

老杨一边调配青花料,一边给陈睿讲解清朝时期青花的特点。

而这清朝人这种‘精益求精’的风格,则是听得陈睿哭笑不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