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第237章 朱标授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7章 朱标授官(2 / 2)

“大哥,想要将这些稻谷收割完,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我等去里面歇息一会吧!”

看了一会,察觉到一旁的朱标额头上汗珠又不住的往外冒着,朱棣眉头微微皱了下,有些心疼。

“不用!”

这次,朱标却是十分倔强,“这么多的老卒与兵将都在收割水稻,想必很快便可以收割出一亩良稻,咱要亲眼看着,这一亩良稻能收割出多少来!”

“但大哥……”

朱棣刚刚说了一句,朱标便直接看向他。

“唉!”

朱棣只能无奈叹息一声,他知道他这大哥的性子已经倔了起来,劝不住的!

想着,朱棣便将丁尚喊了过来。

“让几个老卒去将稻床拿出来,一边割稻谷,一边掼稻!

让太子殿下亲眼看看,一亩良稻能收出多少斤稻谷来!”

“是,殿下!”

丁尚连忙应了一声,这事他熟!

很快,老卒们便开始分开割起稻谷。

同时,还有十多个老卒,则是直接将割出的稻谷,抱出来,当着朱标的面掼稻,将谷粒打下来。

不到片刻。

一亩的良稻与一亩普通稻谷,便都收割了出来。

“启禀殿下,这亩粮稻谷为四百四十五斤……那一亩普通稻谷,为三百七十斤!”

其实,不用丁尚禀报,朱标与朱棣等人,已经从他们计算的口中,知道了数字。

“整整多了七十五斤!”

饶是早已有着心理准备,但听到这数字,朱标仍是忍不住一脸激动。

朱棣微微点头道:“与上次一般,还是多了两成!”

一旁,李景隆与曹震,还有随着朱标前来的几个东宫官吏,也都是瞪大眼睛,满脸惊憾。

亩产四百四十五斤的良稻,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过,甚至想都不敢想。

“嗯?”

突然,朱标想起什么,看向一旁的李景隆与曹震等人,“咱记得,苏州府与九江府报上来的水稻产量,最高才是三百六十斤是吧!”

“回殿下,苏州府的水稻产量最好,为三百六十斤!”李景隆回道。

朱标微微点头,这次,直接看向人群外的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满眼赞赏。

“咱早在京师之时,就听过四位农家贤才的大名。身为读书人,却能委身在农场两年,不辞辛劳,耐心研究种植稻谷,还能研究出如此大的功绩,父皇与咱,甚至欣慰!”

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顿时满脸激动,“多谢陛下,多谢殿下夸赞,小人等人只是一介没有任何功名的读书人,能凭借着所读的那些书籍,做出一番功绩,也不枉小人等人白来世间一遭!”

“甚好!”

朱标更是一脸满意,“诸位不贪图财富,不贪图名利权势,这般品德高洁之读书人,我大明不多矣!”

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激动的浑身直发颤。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他们有朝一日,可以被大明皇帝知道名字,更是会被朱标这位大明太子,当着多么的人面,夸赞不已。

死而无憾啊!

而朱标接下来的话,更是让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两眼圆瞪,激动不已。

“诸位为我大明做出这般大的功绩,造福天下万民,父皇特地要咱赏赐诸位一番……

如此,咱授四位为正八品迪功郎,每人赏一千宝钞,望诸位日后可继续尽心研究此种良稻。

日后,诸位想要进入朝廷,为我大明治理天下,咱再亲自赐予诸位实职!”

“多谢陛下,多谢太子殿下!”

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直接跪下,满脸激动的通红。

正八品迪功郎,虽然只是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员,但也是正八品大明朝廷官员,每年都有俸禄可以领着。

而且,还没有固定的职务去劳累。

此种官职,很多士绅想要,一辈子都没机会。

而且,还是这还是太子亲自对他们四人授予的,他们也算是这位太子之人!

朱标微微点了点头,“诸位快快请起,我大明就需要诸位这般的贤才啊!”

一旁,朱棣又劝道:“大哥,既然已经割出来了,那便进去歇息一会吧!”

“好!”

这次,朱标没有再拒绝。

同时,一边与朱棣走着,一边还说道:“老四,此良稻乃是我大明国本,万千百姓生计所在,不管需要研究多少年,一定要坚持下去!

要是你北平府不适合研究水稻,我可做主,在京师附近,或是九江府、苏州府,给你燕王府一百亩田地,让郭秉雍、郭直等人,前去研究!”

朱棣连忙道:“大哥放心,北平府可以研究,我一定不会中断研究良稻之事……”

朱标有些放心了,微微点了点头。

等进入一间宽大的房屋内,歇息了一会后。

朱标便直接看向郭安。

“咱听闻,研究这般良稻的方法,乃是郭长史所想的?”

郭安连忙回道:“殿下英明,不过微臣只是提出一个建议,至于后续种种劳苦,都是郭秉雍与郭直四位族兄在研究劳累!”

“此事,咱也知道!”

朱标满意的点了点头,便道:“尽管如此,郭长史也有着大功,不知郭长史想要何种赏赐?”

郭安恭恭敬敬的回道:“微臣多谢殿下看重,只是此番下来,燕王殿下已经给微臣的赏赐够多了,微臣不敢再贪功!”

……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