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 第三百二十一章,高考和工作(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一章,高考和工作(求月票)(1 / 2)

周慕溪和姜美玲两口子来到了地下拳击室,对这里面的舒适环境赞不绝口。

整个地下拳击室有三百五十平米的面积,可不算小,应该说非常大。

相关的健身器材,也是一应俱全,周慕溪看到之后两眼放光。

因为有好几个大的哑铃,单只重量超过五十公斤。

“许主任,你平时都是拿这個来锻炼的?”

他指着那只超大号的五十公斤哑铃,不可思议地问道。

要知道,他本来就是部队里的校官,对于士兵训练的情况,再熟悉不过了。

普通士兵的负重越野,大概在二三十公斤左右,这已经是非常厉害的水平了。

特种兵的标准就提高了不少,直接就是五十公斤,就这个标准,很多大头兵根本够不着。

周慕溪听他父亲说过,许多年是在秘密部门任职,京城第二粮食公司只是掩护的单位罢了。

他还想追问具体是什么部门的时候,他父亲却没有再说这些了。

反而说了许多年拿到了两枚个人一等功,以及三枚个人二等功,还有集体一等功一枚,至于三等功这些,周震南没说。

仅仅只是这些,就让周慕溪目瞪口呆了。

别人不清楚,他周慕溪还不知道个人一等功和二等功有多难吗?

即便是他周慕溪这个校官,目前也只是两枚二等功罢了,一等功更是碰都没有碰到过。

既然知道许多年过往的功绩,那么周慕溪现在看到这些训练器材,就很想多聊几句了。

“呵呵,那就是放在这里摆设的,我一般不练这些。”

许多年笑了笑,没有解释更多。

五十公斤的哑铃算什么?这些玩意儿在白头鹰那边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他平时训练都不是用这些,能加多少重量就加多少重量,他空间里面有不少这样的玩意儿,随时都可以增加。

周慕溪闻言,倒是松了一口气。

还好,许多年应该没有那么恐怖吧?

另一边,小豆包她们这些孩子,因为周晓晴的加入,变得更加热闹了。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地聊着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练习写字这些上面去了。

姜美玲看了一眼孩子,又跟秦淮茹聊起了悄悄话。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她们两人是关系极好的闺蜜呢。

晚饭的时候,周慕溪两口子并没有留下来吃饭,而是带着他们女儿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姜美玲便疑惑地问道:

“孩子他爹,这个小许好像也不是爸说的那么邪乎吧?看着很普通啊。”

“呵呵,你这个感觉就对了,人家是在保密部门上班的,怎么可能让你察觉到他很厉害呢?如果不是我爸说了他拿过两枚一等功,恐怕你也会认为他很一般吧?”

两人的语气,对许多年那个保卫处主任的职位,是不太看得上眼的。

在很多普通人眼里,粮食公司保卫处主任啊,这就是很高的位置了。

但在周慕溪他们眼中,这个位置,真的很一般。

虽说周慕溪也还不是将军这一级别的人物,可也是校官人物了,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更别说他父亲了,所以他们周家的眼光,当然不是一般高了。

“那他到底是在什么秘密部门工作呀?我听小秦的意思,这个小许是每年都需要出差一趟,去的是外国,也不知道具体是去干吗了。”

“谁知道呢?反正我们现在有时间的话,就多去他们家坐一坐”

周慕溪摇摇头,他也很想知道,但很明显,这不是他能知道的事儿。

“爸不是说,让我们家小晴去跟小许家的孩子一起学习么?听说小豆包和小团子受到了领导的夸赞,这应该不是假的吧?”

“夸大其词罢了,更别说还有伤仲永的事儿,不急不急。”

两口子的对话,并不短暂,很快就结束了。

后座上,乖巧坐着的周晓晴,对这样的事情,早已习惯了。

她还是更喜欢跟同龄人聊天,而不是听她爸爸妈妈聊工作的事儿。

北河胡同,如果许多年知道姜美玲两口子在他面前和背后是两种不同称呼和面孔,也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反正他对于这些邻居或者朋友,态度都很明显,亲疏关系也分得很清。

晚饭期间,小梅吃的饭菜比平时多了不少,老许和周红梅都十分欣慰。

“多吃肉,你现在还在长身体阶段,不能没有营养,而且你实在是太瘦了”

餐桌上,许多年冲小梅说道。

白豆腐也跟着咬了一口五花肉,满嘴都是油:“小姑你看我,爸爸说了,吃饭就应该这样大口大口吃,这样才能长高高”

“我也是!”

小不点也跟着有样学样,元敬元新他们更是不甘落后。

至于小豆包和小团子则是没有参与这样的幼稚游戏,而是该怎么样吃饭就怎么样吃饭。

“好了,小姑会听你们爸爸的话的,你们慢点吃,别噎着了”小梅笑了笑,心情爽快又轻松。

吃过晚饭之后,康道同的汽车也来到了门口,受到了旺财的热烈欢迎:狂吠不止!

虽说康道同也算是家里的常客了,但旺财知道那不是主人啊,所以该叫还是得叫。

这应该算是提醒主人,有客人来了。

康道同来了之后,只是稍微寒暄了几句,然后便让许多年带他去书房聊天了。

“多年,我说你小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也忒猛了吧?”

书房里,刚坐下来,康道同便低声惊呼着说道。

“两枚一等功勋章啊,你才加入猛虎中队四年吧?靠,两年一枚?”

“同哥,我这就是走了狗屎运你信不信?”许多年无奈地说道。

他也不知道康道同怎么会突然来找他说这件事。

加入猛虎中队的事儿,康道同是清楚的,毕竟其本身就是在有关部门工作,平日里接触的秘密部门也不少。

像什么特别行动队,还有猛虎中队这些,其实康道同都偶尔有接触。

甚至说,他们有关部门的一些突出人才,都是有可能被这些秘密部门给抽调走的。

据许多年知道的情况,过去四年当中,猛虎中队招新的十几名队员,其中两名就是来自有关部门的人。

当然了,实际上报名参加的人数远远不止这些,只不过大部分都没有被选上罢了。

“我信你个鬼啊!”

康道同瞪了一眼,感慨道:

“我就知道你小子是一个能人,在猛虎中队应该能混的好,但我没想到你能混得这么好”

“要不是我老领导今天跟我聊起这事儿,我还不知道你小子居然已经拿到了两枚一等功勋章的事儿呢”

许多年暗道一声果然如此。

秘密部门在很多人眼里,当然是保密的嘛,肯定是不能够被外界知道的。

但在高层领导眼中也就那么一回事儿,何况,许多年去外国带回来的很多商品,以及许多年隔三差五出差一趟,有心人总能猜到个大概。

不过更详细的资料,肯定是相关领导才有可能知道了。

就像康道同、周慕溪他们这些人,也只是知道许多年拿了两枚一等功勋章,并且跟外国的任务有关系,仅此而已。

当然了,许多年知道康道同肯定不会是来找他简单叙旧或者恭喜他拿到这些功勋章的事儿,肯定还有其他目的。

果然,接着又聊了一会儿,康道同这才表示他们最近遇到一些困难了。

“同哥,您也知道我最近在总医院那边上班呢,您要是有任务上面的援助申请,直接找您的领导就可以了,找我可没用!”

许多年打断了对方的话,苦笑着说道。

他才刚回来没多久啊,又想要他帮忙?

走正规渠道呗,反正猛虎中队目前还有两支队伍留在京城,怎么轮也轮不着他啊。

再说了,能不能通过申请还是两码事呢。

要知道,猛虎中队只是负责对外的,可不是负责对内的。

康道同所在的有关部门,他们管的事情,是特务、重大刑事案件等等之类的案子,跟对外的任务,没有半毛钱关系。

“不是,我都还没说完,你就不让我说了,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同哥,你现在跟我聊的是工作啊,您要是私人事情,那我觉得没二话。”

被许多年这么一怼,康道同顿时没话说了。

后者属实是有些工作狂体质,打从许多年认识对方开始,基本上都是聊工作多一些。

或许,这跟对方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吧。

一心想着贡献自己,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没法聊工作,那就随便聊聊家常吧。

好在康道同他的孩子比较大了,没有跟小豆包她们同龄的孩子,要不然,小豆包她们恐怕又要多几个同龄小伙伴了。

接下来几天,许多年依然继续上下班,准点打卡,根本不担心其他。

猛虎中队的那两支队伍也依然如常地训练,所以康道同的申请肯定没有通过,或者说由其他部门协助了。

不管如何,许多年都没有再关心这些事情。

毕竟他一个想要退休的人,咋可能还会那么积极工作呢?

这天,七月十五号,高考的时间。

从一九五二年恢复高考之后,每年的高考时间,其实是不太一样的。

比如五二到五四那几年,都是在八月中旬才考试,到了五五年之后,才调整为七月中考试。

中间几年又调整了一下,今年是一九六三年,高考的日期是七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七日三天的时间。

跟后世不同,这年代参加高考的高生,全国也就是几十万人罢了,很少很少。

今年报考人数是五十三点一万人,高校录取人数是十三点三万人,通过率为百分之二十五。

“小梅,加油!”

许多年特意送他妹妹去考试,然后才去上班的。

“哥你快去上班吧,我去考试了。”

看着妹妹走进校园,许多年笑着收回目光,回了总医院。

通过报纸和小梅的话,许多年知道,今年报考分三科。

理工科、医农科和文科,而小梅报考的就是文科,这意味着她只需要考两天半就可以了。

因为文科只需要考四门课,分别是政治、语文、外语和历史。

当然了,虽然是只有四课,但是语文这一科是分语文(一)和语文(二)两门分开考试的,并且也只是考作文和文言文而已,并不考语文基础知识。

听小梅说,报考理工科、医农科考生不考语文(二),而报考医农科的考生,加试数学。

小梅她自己的数学就很一般,所以上了高中之后,直接就选了文科。

中午回到家,小梅已经在看政治课本了。

而周红梅已经做好了午饭,许多年派白豆腐去喊她小姑吃饭了。

饭桌上,许多年并没有问他妹妹上午的语文考试题目是什么,而是笑道:

“对,小梅你做的不错,考完一科就丢一科,不要去想那么多,吃过午饭之后,午休一下,下午继续好好考试。”

“谢谢哥,我知道了。”

吃过午饭,小梅稍微看了一会儿书,就被小豆包她们过来通知,让她赶紧睡觉,不许再看书了。

等到了一点半的时候,小豆包她们又跑过来喊她起床了。

下午是两点半开考,所以小梅可以提前醒来看看书,以免下午考试的时候,没精神。

午休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半个小时是最佳的。

醒来后的许舞梅,坐在房间里看了差不多半小时的书,然后才去参加考试的。

第一天考的是语文和政治,第二天就是外语和历史了,小梅选的英语,俄语太难了,她没选。

前面两天很快就考完了,第三天考的是语文(二)。

而报考理工科和医农科的考生,在第三天的时候,倒是不需要考语文(二),他们需要考的是数学。

这就是大概的考试情况,在他妹妹参加完高考之后,许多年还看了一遍他妹妹的那些模拟考试题目。

其实相比起来,还是简单很多了。

相对来说,九十年代的高考题目,其实也是比二零二三年之后的高考题目也简单一些。

“哥,这些课本和试题莪都会好好保存的,到时候给小豆包她们用。”

见她哥在翻看那些教科书,已经完成高考任务的小梅,轻松地说道。

她是已经彻底轻松了下来,毕竟她在过去大半年当中,可都是在高度自律和紧张的学习生活状态之下的。

现如今卸下了肩膀上的担子,当然非常高兴了。

周红梅也在旁边笑着点头表示赞同,“没错,这些书本是应该好好保存起来,以后能用得上”

许多年却摇头笑了一下,道:

“妈,小妹你们想多了,小豆包她们要参加高考也得十多年之后,那个时候的考试题目和教科书肯定都变了”

“这些教科书只对最近这些年的考生有作用,对越往后面参加考试的考生,没什么用处。”

“因为这个世界发展变化很快,知识都是会更新的,十多年的时间,足够产生非常大的巨变”

现在是一九六三年,小豆包她们才四周岁。

假设她们七岁读一年级,前几年的五年制小学也变成了六年,三年初中和三年高中,总共得读十二年的书。

换句话说,小豆包她们参加高考的时间,大概是一九七八年。

然而,到了小豆包她们读完初三之后,高中可能已经有部分学校恢复了,但也有可能没有恢复,具体就要看了。

反正现在只是六三年,距离小豆包她们读高中,还早着呢。

所以,许多年根本用不着操心小豆包她们的高考问题,而是要好好引导她们,学会文武艺,到时候就算不参加高考,一样也可以获得好工作。

周红梅母女俩被他这个强大理由堵得无话可说。

小梅只好无奈道:

“行吧行吧,我留给小倩行了吧?”

许晓倩是六零年九月份读的初一,刚好遇到小学制度改革,只读了五年的小学。

所以现在的小倩也在中考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年九月份也是读高一了。

如此也意味着在六六年的时候,小倩将会参加高考,而这一年,却是由于知识青年下乡,高考中断。

听到小梅的话,许多年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或许,应该让小倩考中专?

只不过,她愿意么?

五十年代的高中录取分数线是相对中专高一些的,这是肯定的,但难度系数大呀,并且考大学也不容易。

甭看每年似乎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录取率,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来说,也是很难的。

如果考不上大学,意味着高中毕业之后需要自己找工作,毕竟高中是不包分配工作。

包分配和不包分配的区别还是蛮大的,前者甚至可以分配到机关单位、事业单位等等,但是后者的话,就只能服从调剂了,有什么工作就选什么工作。

中专的分数低一些,但是中专可以包分配工作呀,而且也基本上固定了。

毕竟中专学的就是中等职业技术嘛,所以工作范畴几乎是定了。

对于大部分有野心的人来说,当然还是想考大学,毕竟大学生出来工作,立马就是干部。

即便不是干部岗位,那也是预备岗位。

“你喜欢留着就留着吧,不过小倩这个成绩,还是读中专好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