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科举兴家> 第7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节(1 / 1)

等到晚上,李玉山回到房中,就提起了这事儿,还说道:“别看元敬这孩子平时沉稳,这会儿倒是十分孩子气,果然还是太小了一些,还不懂呢。”谁知道章氏不但没有跟着一块儿说笑,反倒是阴沉着脸孔皱着眉头,一看就是心中有气,李玉山一看,便说道:“怎么还生气了,这是什么了?”章氏冷笑了一声,瞪了他一眼说道:“你给我找的好媳妇,胆子越发大了,我今日不过是提了一句元敬的事儿,她倒是好一口就给我回绝了。”李玉山也皱了皱眉头,却还是说道:“莫不是嫌弃元敬家贫?莫欺少年穷,跟她说道说道就好了,她也不是那等没见识的人。”钱氏原本是李玉山一个老友家的孙女,当年李玉山与她爷爷交情好,两家这才做了亲,却是两家的男人定下来的,章氏并未亲自掌眼,等她进了门,章氏看着便有多般不好,深觉自家男人被骗了,但也不好多说,不多大的毛病她也就算了。只是年纪越长,钱氏倒是越发的不着调起来,来到青州以后对这边的人多般看不上,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章氏教导了几次,见她只是表面答应,次数多了也就懒得管了,只是说好了将来长孙媳妇必定要她来看过的,不许家里头男人随意给定了。这会儿提起此事,章氏还是觉得心中憋火,怒道:“只是这般我也不说了,你道如何,她竟是私下把子琳的庚帖给了娘家,说是已然定了亲了。”女还舅家不是大事儿,但问题是钱氏居然私底下就做了这事儿,压根没有问过公婆的意见,若不是这次她提起子琳的婚事,恐怕还不知道!果然,一听这话李玉山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他与钱家老爷确实是好友,但儿媳这般做法确实是不太妥当:“当真,莫不是为了回绝的托词?”章氏却冷笑道:“就算是托词,她心里头怕也是这个想法,再说了,我是子琳的亲奶奶,若她心中有想法,又有什么不能对我说的。”在章氏看来,媳妇会这么做,显然是没把自己当做李家人看,一门心思就只顾着姓钱了,她可以理解钱氏想让女儿高嫁的心思,钱家如今也确实是比他们李家略好一些,至少钱老还在朝中任职着呢,但她既然已经是李家媳妇,这般做显然没把他们二老放在眼中。一想到这个儿媳妇章氏就觉得一肚子的气,忍不住又抱怨了一句:“当年就不该娶她进门,如今你还在她就敢这般,以后还不得肆意妄为。”是,李家如今不如钱家一些,但作为儿媳妇私底下敢这样胆大的也是少数。李玉山心中其实也后悔着呢,但一听这话也不高兴了,皱眉说道:“你现在说这个又有何用?女人就是喜欢翻旧账。”章氏也不高兴,转过身说道:“怎么,我还说不得了,哼,明日就让她来立规矩,这些年我就是让宽容了,才让她不知道天高地厚。”李玉山皱了皱眉头,又问:“那子琳的婚事怕是不成了。”章氏也说道:“那是自然,除非你想跟钱家闹掰了,不然庚帖都换了,难不成还要悔婚,别的不说,子俊的婚事却不许她再插手,若不然的话我让儿子休了她!”因为李子琳的婚事,章氏跟钱氏的矛盾闹得更大,钱氏虽然有一个得力的娘家,但挡不住她是人儿媳妇,此事又不占道理,故而不得不伏小做低了一段时间。只是章氏心底认定了这个儿媳口蜜腹剑,对她到底是更疏远了一些,以至于后头儿子闹出了庶子来,钱氏闹起来的时候她也懒得理会。64.成书李家的暗潮汹涌章元敬一无所知,在李家的时候, 他大半时间都在读书, 偶尔有离开学堂的时候, 也是多与李子俊在一块儿。自从知道公婆的心思之后,钱氏十分紧张, 再也不肯让李子琳过来了, 似乎生怕章元敬做出什么事情来。章元敬不觉得奇怪, 章氏却看在眼中,心中对这个儿媳越发的不满, 她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怕自己来一个生米煮成熟饭不成, 子琳也是她的亲孙女,她难道会败坏自家的名声不成,这样小家子气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这个插曲对章元敬毫无影响, 这些日子除了忙活读书之外, 他大半的时间都花在了写书上。是的, 写书, 而不是他姐姐的及笄礼。倒不是他不关心章铃兰, 而是姜氏孙氏不约而同的将他排除在外, 说再没有弟弟帮着操心这事儿的, 他们家也不是没人了,让他安安心心读书就是。说起写书这事儿, 还得从他中了小三元开始说起, 那时候就有人上门来, 让他写一本文集什么的,趁着小三元的名头说不定能大卖一场。章元敬当时一口回绝了,他可不觉得自己有写文集的本事儿,到时候难免贻笑大方。谁知道等端午节斗诗的事情一出,原本已经消声灭迹的书店掌柜又一次找上门来,这次不是让他出文集,而是让他出诗集。章元敬也不觉得自己有写诗的天赋,但想了一想却没有再次回绝,反倒是询问起出书的事情来,文人的名声可贵,但好名声却不易得。再有一个,写出来的书若是能卖出去的话,他也是能拿到银子的,虽说文人不该为了五斗米折腰,但他自问是个男人,至少也得养家糊口不是。不过说起写书,他要写的也不是文集诗集这种考验功底的,而是偏向于科举考试参考书,或者说是考前培训以及心理辅导的书。论写诗写文他的能力一般,这辈子不打算抄袭的话眼看着估计就这样了,但论起考前辅导的话,他可是有过丰富经验,阅读过无数参考辅导书的。虽然针对的考试不同,但有些道理却是相通的,章元敬把自己的主意提了一提,那书斋的掌柜倒是也觉得有几分意思,只是也不敢直接答应,只说要等他写出来再看。打定了主意,章元敬就提笔刷刷刷的写起来,写写改改的,最后他打算把书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自然是重中之重的考前准备,需要看到的书,往年的考题和案例,以及最最重要的复习计划;第二部分则是讲考场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自我心理疏导;第三部分则是考试之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句话说那就是胜败转眼皆成空,甭管考没考上,心态也好。一旦写起来,章元敬倒是有些收不住了,古代的文集通常比较短,毕竟纸张不太好装订,一旦写得多就得分成好几册,到时候购买的价格也就上去了。看着桌上厚厚的一叠纸,章元敬忍不住有些头痛,却不得不从头开始修改,改删减的删减,改浓缩的浓缩,势必要把文字压缩进一册书,他可不觉得自己能卖系列文。写书只用了十天,但修改却足足用了一个半月,可见要成稿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这还是他要赶着自己的热度还在,不得不放弃了修改第三遍的念头。章元敬将最后的成稿叠在一起,自己从头至尾看了一遍,觉得至少都是干货,对于科举考试,尤其是童生考试十分有用,这才觉得放心了一些。只是不知道这种干货合不合现在人的口味,毕竟书店里头卖的最好的除了四书五经之外,通常都是大文豪出的文集诗集,旁的就是话本了。这么想着,章元敬又有几分不确定起来,不过写都写出来了,总不能放在家中蒙尘,他伸手将前半部分折叠起来,招手让余全过来:“帮我送过去给书斋的掌柜。”余全点了点头,什么话也不问转身就走,章元敬倒是也不担心,他们镇上统共就三家书斋,他常去的就是那一家,距离他们家也不远,走路过去也就是一炷香的时间罢了。送走了书,章元敬倒是也不着急了,站起身走出去打算透透气,正好这时候天色还不晚,晚霞映射之下,原本平凡的院子也显得古朴唯美起来。看见他出来,姜氏倒是挺高兴,笑着说道:“是该出来走走啦,休沐的日子还在家看书写字,可别把眼睛都累坏喽,如今你都是秀才了,咱不用那么心急。”章元敬见她正在分线头,便笑着走过去要帮忙,谁知道姜氏又道:“这个不用你,你在院子里头痛快休息一会儿,别费这个眼睛了。”章元敬无奈,笑着说道:“我哪儿累着了,一整天也没做啥事儿,家里头的事情奶也不让我做,不读书闲着也是无聊。”姜氏却道:“有空寻隔壁的小子出去溜达溜达也是好的,在家待着自然无聊。”隔壁就是指章明林家的孩子,虽然年纪相差不是很大,但其实章元敬跟他们玩不到一块儿去,再说了,十几岁的小伙子已经是半个劳力了,也没那个闲工夫。章元敬没把自己写书的事情拿出来说,怕要是不成的话反倒是让家人失望,这会儿便笑着说道:“怎么,奶奶嫌弃我啰嗦,不想让我陪着你啦?”姜氏把他疼到了心窝窝里头,就算知道他是说笑的,也连忙说道:“奶怎么可能嫌弃你,这是怕你累着吗,哎,那么多读书的孩子,也就是你最用功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