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盛世明君> 第5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节(1 / 1)

难民们喝着热腾腾的粥,住在帐篷里,排队重新登记户籍。待登记之后,他们就会被分配到各个地方工作。或者是去修建城池,或者是去开垦田地,或者是去纺线织布……益州所有的徭役,都不是强迫做工。在益州的徭役,成了没有土地没有继续的难民们养家糊口的地方。他们不但每日有食物管饱,还有粮食和布匹的报酬。他们不但报酬每天结清,还会以完成的数量,有奖励。这些工作和报酬规定,都张贴在各地城池门口,并有识字的小吏随时宣传讲解。难民们在入城后第一件事,就是来到公示前,寻找自己可以做的活。这些事,已经传到了益州之外,所有逃难进益州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他们知道到了益州就要先登记,然后去找活干,然后就可以活下去。他们赚取的钱粮积攒多了,可以去换取荒地。可供开垦的荒地价格比普通田地少了许多,如果是沙土和山地价格更少。但益州有可供这些贫瘠土地耕种的新粮食,即使是贫瘠的土地,努力耕耘,仍旧能够供一家生存。来益州,不用像去其他地方那样,虽然在逃命,但是只是奔着一个希望,实际上结局如何,他们心中也没有数。但到了益州,如何生存,已经有一条固定的步骤。他们只需要来到这里,然后按部就班,就可以生存。这不是缥缈的希望,而是确定的事实。只要能够干活,到了益州,就能活下去。这不是希望,是事实。荀文和荀尹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沉思。他们不知道是谁想出了这些民策,但无论是想出来的人,还是愿意实施的人,都有一颗爱民如子的心。只凭借这些民策,益州即使没有皇帝陛下坐镇,吞并天下,也是迟早的事。虽然百姓如草芥,士族门阀看不起这些低贱的老百姓。但还有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了护住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护自己吃饱穿暖的生活,谁要入侵益州,不需要激赏或者惩戒,老百姓自己就要和对方拼命。什么爱国忠君,许多人不懂。但他们知道,谁能让他们吃饱肚子。只有在益州,他们才能过得这么好。谁也不想被赶走,因此益州的律令实施的十分容易。无论是官吏还是百姓,他们都小心翼翼遵守着规矩。位置太少,而想要来益州的人太多。益州和其他地方相比,仿佛是仙界和地狱的区别。荀文咽下一口他以前吃过一次,就恶心了大半日的猪肉。这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香糯可口,还有着一股米酒的香味。不说老百姓,就凭着这一口肉,他想,再让他回到烹饪花样只能把各类面食做成不同形状,肉类和蔬菜烹饪只有蒸煮和烤,调味料也种类稀少的生活,他会很难受。荀文问道:“这些调味料是否很稀有?”作为知己的翟阳知道荀文的意思,他答道:“酒,盐,酱油,糖,辣椒。酒可以不用,糖也可以不用,只用盐、酱油、辣椒就成。这些都是益州百姓常用的调味品。”荀文道:“我听过辣椒,这是益州独有的调味品,还能作为蔬菜对吧?”翟阳道:“其他地方也可种植。除了辣椒之外,花椒也是常用的调味品。不过富贵人家,还会用上八角桂皮茴香孜然等西域来的调味料,这些在各地官宦庄子里都有种植。”荀文哭笑不得:“这些可是北方价值千金的香料。”翟阳道:“那是不知道如何种植,只能从西域购买,才会价值千金。能种植之后,能值几个钱。”荀文陷入沉默。翟阳又道:“推广棉花的时候,他们发现,羊毛也可以纺织成线做成衣物。其他动物的毛会稍稍差一些,但也可以用同样操作。这样用羊毛取暖,就不需要杀羊。只要养几只羊,每年都可以有温暖的新衣服穿。这一点,陛下想推广到北方。戍守北疆的将士们最需要这个。他们可以用羊毛而不是羊皮来保暖的话,或许连普通士兵也能穿上保暖的衣服。但这肯定会增加北方势力主的战力。“翟阳顿了顿,道:“不过陛下还是决定推广。”刘荨接嘴道:“比起我们这群内斗的人来说,还是担负着抵御胡人入侵的边疆将士们最可敬。不管他们现在属于何人手中,只要他们还在和胡人战斗的第一线,都是我需要保护的人。不过他们是否会推广,就不在我的控制之中了。至少,我要做到问心无愧。”荀文不由苦笑:“陛下,问心无愧,何其难?”刘荨道:“尽力而为,我又没说必须事事都得做到这一点。我又不是圣人,就算是圣人,也有不可为而为之的时候。”荀文叹气。刘荨道:“唉声叹气个什么劲儿啊。大好的美食当前,不好好吃饭,聊什么国计民生。有什么,等吃饱了睡足了再聊。你们要真管不住嘴,就交流一下感情吧。你们两也很久没见了吧?不聊点诗词歌赋什么的?”翟阳恢复自己轻佻的微笑,道:“诗词歌赋,我可不想和明友聊,我两聊不到一会儿。明友和元长倒是可以聊聊,但是我觉得陛下可能不爱听。至少我不爱听。”刘荨道:“你别小看我,四书五经各类典籍,我可是很熟悉的。我老师可厉害了。不过我的确文章写的一般,老师说,这个需要天赋。我大概就是没有天赋那类人吧。”翟阳好奇道:“陛下的老师是谁?”刘荨打马虎眼:“我老师就是子杰老师。”翟阳看向司俊,司俊已经把大胡子取了下来——有胡子吃饭容易弄脏。他本沉默着听几人聊天,见刘荨把话题转到了自己身上,只得随意编了个借口为刘荨兜底:“老师行踪不定,乃是世外高人,甚至没有留下名讳。要我介绍,我也不知道该如何介绍。”刘荨点头:“就是就是,来无影去无踪,也不知道他哪来那么多本事。”竖着耳朵聆听的几人纷纷叹息。不能得见高人,这群人还是很遗憾的。刘荨带头转移话题,这群人终于没有聊民生什么,改聊各自生活趣事,顺便聊一聊其他人。这个时候的才俊们聚在一起,总是要谈尽天下英雄,对有名有姓的人品头论足。刘荨从这几人谈论中,听到了好些耳熟的名字。这些人大部分已经出仕,在其他人手中干活。自己要再抢夺一番,可能有些困难。自己横空出世,和其他势力不是同一个起跑线上,让本来辞职环境很宽容的职场也变得严苛起来,各大势力主对自己田地里的萝卜们严防死守,就怕皇帝陛下还没来拔萝卜,这些萝卜就先自己长脚,主动跑到皇帝陛下田地里挤着了。刘荨早料到会有这样的发展,不过他这时候不公开出面也不成了。他隐藏在司俊背后的时候,司俊已经扒拉了许多高人,他现在又抢了一波,手下人才应该不缺了。何况,现在还有许多郁郁不得志的人。这些人目前还不得现在人的看重,甚至上不了翟阳等人谈论英雄的席面。捡漏什么,刘荨最喜欢了。刘荨听出来,这三人在谈论英雄的时候,也是在给自己推荐人才,或者讲解天下大势。刘荨没有打断他们,只认真听着,直到这些人说完。荀文和荀尹心中忐忑。他们的谈论,皇帝陛下到底听进去没有。皇帝陛下,到底是否看中了他们的才华?刘荨不说话,现场气氛开始有些尴尬。司俊给刘荨盛了一碗汤,打圆场道:“对这些人,陛下有何看法?”刘荨眨了眨眼睛,道:“什么看法?”司俊道:“禹川他们都说了这么多人,陛下你的印象如何?”刘荨道:“什么印象?你说那些势力主,还是他们手下的人才?”司俊道:“先说势力主?”刘荨道:“你一个人就能把他们全部干翻,有什么好说的?”司俊:“……陛下,文雅点。”刘荨道:“好吧,你一个人能抵他们所有,还有什么好说的?就算朕不给你当后台,他们也不是你的对手。所以朕很淡定,在你后面摇旗呐喊就成。”司俊:“……”其他人:“……”刘荨道:“我这么夸你,你怎么不感谢我?怎么不礼尚往来反夸我一句?”司俊:“说正事呢,别皮。”刘荨道:“我实话实说,没顽皮啊。不信你问问他们?”翟阳忍笑:“陛下言之有理。”陈文叹息:“确实和司公无法比。”荀文道:“这如何比?”司俊可是他原来认可的主公。荀尹道:“观益州治下盛景,司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司俊:“……”你们怎么突然夸我?就算夸我我也不会给你们好处。这是准备来一波商业互夸吗?于是司俊几近溢美之词,把刘荨、翟阳、陈文、荀文、荀尹挨个儿夸奖了一遍。这群人当然又夸回来,并且搭上了其他人一块儿夸。然后他们就夸来夸去,夸得日头落下,弯月高悬。现场充满了快活的互相吹捧的气氛,刘荨差点笑破肚皮。结束互夸的几人,看着笑得直不起腰,像个疯子一样的皇帝陛下,心里都很累。他们怎么总是容易被皇帝陛下给带偏目的?心好累。刘荨揉了揉肚子,笑着说道:“天色不早了,我和子杰先回去了。明友和文达交给你们了,帮我好好照顾。过一阵子,我让德兴来接你们。荆州现在很缺人才,要把益州的制度和新奇事物推广到荆州去,有很大阻碍。我想那边更适合你们两大展手脚。”“益州这边,你们要施展起来,排资论辈,可能会束手束脚,不能发挥你们所有的能力。”刘荨道,“但到了荆州,你们两就是我亲自派去荆州的人,可以直接空降当大官,他们不得不服你们。你们意下如何?”荀文和荀尹没想到刘荨已经想好了他们的去处,忙道:“草民遵旨。”刘荨道:“不用因为我的决定就立刻接受。毕竟最了解你们的是你们自己。若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更适合,也可以提。”荀文和荀尹对视一眼,荀文道:“陛下的安排十分合适。现在荆州正是百废待兴之时,草民去,才有大展身手的机会。”荆州其实在刘景治下,算是不错的地方了。但比起益州,的确算得上百废待兴。刘荨道:“德兴和你相性一定很合,你可以放心。”若不是李昂年老之后疑心病,李昂和荀文完全算得上是最佳君臣了。即使是其他影视剧中常写的李昂和其他人君臣情深,实际上在正史中都比不过荀文。李昂那些君臣情深的臣子们,大多都是荀文推举的。荀文可谓是李昂更雄踞一方,最大的功臣之一。他们两在历史中能相处的很好,现在应该也能。而且现在的李昂可比当初荀文和他见面的时候年轻许多,也没有想当皇帝的野心——野心小了,猜忌心自然也就小了。刘荨心想,这两人这一世,说不定能成为基情四射的好基友呢。为什么是基友……嗯,古代那些生死之交们的相处,都散发着粉红泡泡,这是社会习俗啊。陈文和翟阳对视一眼,似乎想下什么决心。刘荨一眼就看出来他们两人心中所想,忙道:“你们两可不能走。我马上就要重开朝廷,政令也要重新制定,你们走了,我压榨谁?”压榨……陈文和翟阳同时露出无奈的神情。刘荨道:“我给了德兴兵权,他可以自行判断时机,出兵其他地方。比起内政,他在军事上更加优秀。文达也在军事上造诣很深,你可随他同行。明友更擅长总览大局,识人用人,内政律令。到时候荆州大后方要全靠明友了。”荀文和荀尹忙道:“草民定竭尽所能。”刘荨对陈文和翟阳道:“当我重开朝廷,重订律令之时,肯定会有许多以前老臣反对。我还等着你们舌战群儒,好好让他们看清楚,现在谁才是主导之人。”陈文和翟阳立刻道:“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刘荨仰头看天,道:“我那帮老臣子,也该到成都了吧。我还没想好,要如何款待他们呢。”刘荨眼中,似乎又出现了当初那一片血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