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与权臣为邻> 第1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节(1 / 1)

就谢介个人的观点来看,能研究出这么一套,不是脑子有病,就是闲的蛋疼。整个大启文人圈都有这样的毛病。国家想要高薪养廉、互相牵制,却事与愿违的变成了人浮于事的怪圈。包括谢介他老子谢鹤,过去当官的日常无非是吟诗作画,吃茶喝酒,外带探讨宠物心得和养生之道。反正是什么都干,就是不干正事,也没有正事可干。喝了这碗热乎乎的粥,洗漱完毕的谢介也就彻底睡不着了。按照过去的经验,早醒的谢介往往会在吃饱喝足之后玩一会,再睡个回笼觉,快乐似神仙。但有了天石之后,这些就只能存在于记忆里了。谢介在被临了一幅他爹生前的字后,就被派去了园中打一套再慢悠悠不过的拳法,由天石全程细心口头指导,动作简单,包教包会,还自带激昂的背影音乐。【我学会这个是不是就能飞天遁地,万般变化?】谢介也曾满怀梦想。天石冷酷无情:【不能。】【那飞檐走壁,所向睥睨?】天石:【做梦。】谢介不干了:【那我打拳做什么?】天石:【这不是打拳,是第二套和第三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充满了教育性、健身性和一定的儿童舞蹈。来,跟着我一起念,每天锻炼一小时,增强体魄,充满朝气,为我中华更强盛,大家齐努力!】谢介:……神经病啊你!虽然这么说着,但今天的谢世子,也还是把“雏鹰起飞”、“七彩阳光”等体操套路,都打的虎虎生威呢。每一个伸展,每一次踢腿,都包含着他没办法把其发泄在天石身上的怨气与力度。远远看去,假山流水,美人如画,还颇得一些意趣。奉命来谢世子家禀告“他升辈当表叔”这一好消息的房朝辞,被宅老请入园子时,最先引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幕。每一次见面,谢介总有办法让他目定魂摄,不能遽语。谢介一甩被束起的长发,晶莹的薄汗在细腻如瓷的白肤上闪闪发亮,连怒目而视都变成了活力四射:“你!”你怎么有脸又来我家!“世子。”不等谢介发作,房朝辞先把礼仪用到了位,行云流水,流畅自然,甚至每一次的笑容都仿佛拿尺子比过,再没有比他更适合“光风霁月”这一名词的人。谢介也只能僵硬的回礼,然后猛然抬头,翻脸道:“我要涨租——”意图逼退房朝辞。这个招数有点老,但是没关系,管用就行。“——翻倍!”“可以呀。”房朝辞回答的果断又干脆,甚至还带着点诡异的喜悦。“……我说翻倍了吗?”谢介继续耍赖,“我说错了,是十倍!”房朝辞还是那副不喜不悲的大人物模样,没有因为数字的骤然变动而有任何的迟疑犹豫:“没问题。”谢介:特么的,你果然是个大奸臣吧,不贪污,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小爷我今天就要为民除害!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谢受:你怎么有脸又来我家!房攻:没脸我不是怕吓着你吗?***名词解释:休务*:宋朝真实存在的假期轮休制度。河祗粥*:从宋朝开始,一直到明朝都很流行。我严重怀疑我写的其实是舌尖上的大启。张右史和宛丘平易法*:同样真实存在,就是苏门四学士里张耒同学的养生心得,著名猫奴诗人陆游倾力推荐。昨天忘记解释的名词:疾脚递*:这个和金字牌疾脚递不一样,前者谁都能用,后者只是皇帝的专属。檀郎*:最早指潘安,后来代指夫君。有个词“檀郎谢女”,说的就是男才女貌的夫妻或情侣。第22章 第二十二份产业:在大长公主的干预下,谢介把隔壁租给房朝辞的价格是每月十贯(约等于人民币五千左右),这是不管放在雍畿的哪个时间段都不可能会有的好事。十贯的十倍就是百贯,平均下来也就是每日三贯到四贯。天石依据日后的通货膨胀曲线和江左房租市场的势增长势头,对于这个价位给出了一个精准的评价:【亏了。】谢介:“……”那还真是对不起啊,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房朝辞就像是能听到谢介的心声,或者至少是能够感受到谢介的情绪,还没等谢介开口,他就已经主动安抚,对谢介承诺道:“江左的房价肯定会疯涨,日后我们可以随时随着市价进行调整。我这边刚好有店宅务适时递上来的市场动向。”谢介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谁做生意是这种恨不能往外送钱的风格,而老话说的话,无事献殷勤,非……【非常喜欢你!】天石语出惊人。谢介:【……滚。】紧接着,房朝辞就做出了一件让谢介更加质疑对方有读心术的事情——房朝辞就自己资产的合法性,对谢介做出了合理解释:“家严在世时从商,在家中略有一二薄产。”很显然这不会真是什么薄产,但问题是……“你爹从商,你能考科举?”谢介这回是真的被震惊了。不等房朝辞回答他“你这从哪里来的奇怪洗脑包”,天石就已经做出回答,商人不能参加科举,那是前朝的事。而大启自开国以来,就一直在致力于和前朝过不去,在科举方面多有改革,其中之一就是扩大了录士的范畴。不仅商人之子能科举,商人自己要是有异才,也可以下场。太祖那样的大老粗,当年还难得拽了一句文词,说这叫不拘一格降人才。虽然总体来说,大启流行的还是市农工商的阶级观念,但却并没有大众以为的那么歧视商人。毕竟大启连朝廷自己的衙门都在做生意,更不用说还有宰执带头搞租赁的例子,反正是没有什么“与民争利”的奇怪说法的。而上有所好下必效。于是,由各大书院牵头,在政策的鼓动下,公开表示了十分希望商人子弟能够入学的想法。商人子弟大多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他们迫切的需要通过科举改变家族命运,让官身成为他们的通天梯。房朝辞无疑就是商人子弟中最成功且杰出的代表,太府寺少卿一月的俸禄,虽然未必有他在家当郎君时一日的零花钱多,但他却已经是整个家族的骄傲了。养父虽然去世了,可养母还在,养父母无儿无女,倒是有不少提携起来的老家亲戚,如今全都在齐心协力的给房朝辞经营产业,想让他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在仕途上给房家奔出个好前程。谢介懂了:【他有钱,我娘有权,他想和我官商勾结,狼狈为奸!】天石:【……】谢介是那种会被黄白之物动摇的人吗?当然不是!谢介想做生意,那完全是没事干闲的,想要发展一下个人业余的兴趣爱好,但他本身对钱其实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因为他想要多少,他娘就能给他多少,实在不行他还可以卖他爹的字画。没开玩笑,他爹的字画如今不敢说价值连城吧,但至少也是换羊书级别的了。“换羊书?”房朝辞不解的看了眼谢介。谢介这才意识到,自己没控制住,把心里话说了出来。他过去两三年一个人叨叨惯了,如今乍然重新回到人满为患的花花世界,一时还真有点不习惯。“换羊书你都不知道?”谢介先是惊讶,之后就是激动了,“我给你讲呀。”咳,谢介这人没什么大毛病,但小毛病不少,好比好为人师。特别是一想到竟然还有房朝辞不知道而他却知道的事情,谢介就忍不住的兴奋。能给状元郎当老师,这四舍五入就约等于他也能上考状元了呀。“还请世子不吝赐教。”房朝辞一躬身,压下了眼角正不断加深的笑意。换羊书的典故,还是和我国知名美食家兼词人苏大才子有关。说的是苏大才子一桩陈年逸事,苏大才子有个好基友姓韩,是个生活有些拮据的寒士,但是又嘴馋,还特别爱吃羊肉。要不怎么说他和苏大才子是朋友呢,一个老饕的好友必然是另外一个老饕。众所周知,大启自上至下爱吃羊,觉得羊肉才是肉中之贵。羊肉也是真的贵。为了吃上昂贵的冯翊羊,韩寒士就别出心裁的想了一招——频繁和苏大才子通信,往往没写几句,就要有来有往一回。苏大才子初时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从另外一个身为出家人的好友那里得知,韩寒士把他的帖子拿去换了羊肉。本朝重文轻武,哪怕是武将也怀揣文学梦想,刚好就有这么一位在冯翊很有门路的武将,十分仰慕苏大才子的才华。他同时也是韩寒士的主要羊肉供货商,每一帖,可换羊肉十数斤。苏大才子性情豪爽,听后也不气恼,反倒是哈哈大笑,没放在心上。他的友人调侃,魏晋时期有王羲之的换鹅书,如今你苏大才子这也算是换羊书了。谢介未必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却一定是个特别话唠的人,一个短故事,他能口若悬河、嘚吧嘚的给房朝辞讲半个时辰,酷爱自我加戏,手舞足蹈,表情丰富又夸张。讲到一半的中途还经常思路跑偏,说到别的事情上,好比苏大才子的两个好友都是谁啊,他爹当年听后的反应啊诸如此类。房朝辞则是个很好的听众,若他愿意,他可以分分钟变得很会捧人:“世子旁征博引,余不如。”谢介有点小得意,他还是个十五岁的半大少年,正是鲜衣怒马、张扬肆意的年纪。被人夸了还不会谦虚,也不会思考对方的话是不是只是客套。只会吃一口茶,然后发自真心的觉得,啊,我可真棒啊,今天还学会了一个新词,旁征博引!不对,吃茶?谢介环顾四周,抬头乱看,左眼懵逼,右眼茫然。他什么时候和房朝辞到的花厅?又是什么时候上的建安贡茶?还有这一盘盘的江西金橘是怎么回事?再聊下去,是不是就要请茶博士来耍一套茶百戏了?!世子沉下心一想,发现满满的都是套路啊。谢介本就是个熟人面前的人来疯,选择性的健谈boy,但凡房朝辞会聊点天,都不用怎么使劲儿附和,只要在一旁敲敲边鼓,谢介大概就能和他秉烛夜谈到天明。但这是不对的!谢介及时清醒了过来,表达了坚决不愿意与奸臣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说起来,”房朝辞大概所有的力气都用来长心眼了,谢介这边势头稍有不对,他那头就已经察觉,并开始调整了谈话方向,“我还没有说明我的来意。”谢介把身子往玫瑰椅上一靠,努力想要营造那种衙内拽的二五八万、不把人放在眼里的讨厌样子,但他却忘了玫瑰椅不是官帽椅,它是没有背靠的,只有连接两边扶手的一道杠。就谢介那孱弱纤细的小身板,差点没给直接从木杠和椅面中空的地方滑出去。还是房朝辞眼疾手快,及时从后背托住了谢介,才没让他丢人,也没让他受伤。房朝辞的手掌很大,骨节分明。在谢介的想象里,那手应该像他的人,带着拒人千里的冷气,翻云覆雨的霸道。然而如今亲自隔着一层薄衣接触,谢介却感受到了与想象截然不同的热度,温暖干燥,可靠灼热,仿佛能融化世间万物。谢介愣愣的看着就近在眼前、俯下身望着他的房朝辞,呼吸着对方身上淡淡的茶香,一下子大脑就一片空白了。谢介忘记了顺着房朝辞的动作起身,倒是没忘回话:“你来找我干什么?”“恭喜世子,您要当表叔啦。”房朝辞笑弯了一双眉眼,鼻梁高挺,薄唇如锋,哪儿哪儿都是让谢介恨不能把他的脸扒下来贴在自己脸上的合心意。近看,还能看到浓密如墨蝶的眼睫毛,以及眼底的点点星光,璀璨如辰。等房朝辞走了,谢介才想起来问宅老:“他怎么总能那么正正好的接住我?”宅老俯首:“之前的两次老仆实在是不知,但这次老仆看的很真楚,从见到您开始,房郎的手就一直放在能够随时照顾到您的距离,以备不测。”作者有话要说:家严*:这个其实是明清时期才有的说法。商人科举*:这也是真的,只有隋唐是不让商人科举的,从宋开始就没有这样的规定了,每次看到有人说商籍不能科举,我就……哪怕是明朝的朱元璋那么讨厌商人,也并没有阻止商人子弟考科举。换羊书*:苏轼的真实逸事233333说来讽刺,苏轼被贬后,自己却都吃不上羊肉。第23章 第二十三份产业:对于脑洞大过天的谢介来说,房朝辞这一举动,简直就是对他的挑衅。“是不是在他眼里,我就是一个小脑不发达的人?”谢世子活学活用,其实他连小脑具体指什么都不是很清楚,但是没关系,他会联想啊,“他在暗讽我傻!”以备不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房朝辞笃定了谢介会再次摔倒。最可怕的是,谢介还真就摔了。第三次!长此以往,谢介真的很怕他的身体形成习惯,好比一看到房朝辞就想倒下什么的,那样的未来实在是太可怕了。宅老:“……”“不争馒头争口气,我一定要让房朝辞好看!”谢介发下了这样的大宏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