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醉卧美人膝> 第11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节(1 / 1)

郦树芳还真是不大明白,谢丞相却不肯明说了。多了的话,是真的不能再讲了的。官员们没能从谢丞相口里撬出多余的字,只是得到了一个“确定休致”的准确消息。他们走后,谢丞相的话就多了起来,先是问:“你们看他们,怎么样?”谢涛轻声道:“各人有各人的心思,都不愿您休致,您就是他们的大树。”“你们呢,愿意不愿意我休致?”谢涛心说,您折子都递上去了,现在问我们什么意思?心思转了两转,说:“儿子的心里,父亲什么时候都顶天立地,哪有‘不能干’的时候呢?您这一病,才发觉,您也有累的时候。那就歇歇吧。”“就嘴甜!”谢丞相慢慢地说:“不要小瞧了圣上。站得高就看得远,他站得总比你们高些,个子再矮,也不是有小聪明就能戏弄的。凡打着这等主意的,都是蠢人,不要与他们走得近了。”今上在古老太师眼里,傻得不能再傻,其实不与古老太师心里的白月光比,今上也是有中人之资的,心眼儿不算太少。做了这些年皇帝,老油条不知道遇了多少,再想将他将傻子似的戏弄,是相当不现实的。谢涛老实答应了。谢丞相忽然笑了:“这些人,一叶障目,患得患失。郦树芳,自以为离相位只差一步,他才是最想我退下来的人。可惜呢,他也老了,比我年轻不了几岁,没用的。陆见琛倒不错,不过资历不够,他是个聪明人,你是弄不服他的,阿麟倒可以……”程素素心头一跳,听着谢丞相逐一点评着朝官。她对这些人的名字履历都知道一些,不至于一头雾头,记起来也容易,预备等下写出来给谢麟看。如果可能,见着了程犀,也告诉他一声——谢丞相看人,总不至于每个都瘸。谢丞相又说:“陛下只有一个儿子,东宫前所未有的稳,这个所有人都能看得到。许多人反而不明白要怎么做了。东宫稳,所以皇帝就不用像前辈们一样被诸子争位所困扰,就会有更多的心思做别的事情,比如考较大臣。心眼儿太活的,不好!留一群难缠的老货给儿子?哪个做老子会这么不上心?留也要留实干的。不管什么人问,我都什么话没有,都老老实实的,天下太平!”东宫身体又不够好,子息不旺,皇帝就会担心“现在这般上进,以后改换门庭是不是也这么灵活?”真正该做的,就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去”。从这一点上来看,谢麟就是做对了,老老实实干活!不过,程素素估摸着,谢丞相对孙子在他病重没有奔回来这件事情,还是有些心结的。她逮着机会,就得给谢麟找点说得过去的理由,还得代谢麟唱个红脸。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谢丞相说完话也倦了,摆一摆手,程素素就跟林老夫人一道将他放平躺下,才与谢涛一道出去。站在门外,谢涛轻声问:“阿麟还有信来吗?”“有的,说邬州的事忙完了,就请旨回来。这里的事,我都写信给他了。料想下一封回信也快了。”“那便好,有消息,案子快审完了,你就要面圣了,想好应对了么?”“是,阿翁指点过。”谢涛道:“阿麟没回来,你独个儿在家里,有什么事儿,只管找你婶子。”“哎。”————————————————————————————————就在谢涛提醒完没几天,案子就审完了。太平盛世出现这样的事情,皇帝的脸被抽得啪啪作响,恨不得将强盗统统剐了算完。三法司也愤怒,却要顾及体面,匪首判斩,重犯判绞,余者流放。皇帝还不肯罢手,却是李丞相对他悄悄说了几句话,才让他若有所思地点头同意了。李丞相说的是:“已经都打废了,活不成了……”该罚的罚完了,该奖的也得奖。比较惨的是已经死去的真县令,三法司花了老大的劲儿才问出他的遗骸所在,改葬,抚恤家人等等自不消提。袁恺、张起等缉盗有功,履历上添一笔,升迁时有优待。最后一个就是程素素了,升迁……没她的份儿,表彰、召见、金帛倒是有的。表彰是正经八百下的一轴织锦的圣旨。随同表彰来的,是召她入宫谨见的旨意。程素素按品大妆到了宫里,这回却是先见的皇帝。皇帝原对她有着无限的怀疑——娇滴滴的小娘子,就打杀贼人?不能够吧?三法司拿七个贼人的脑袋担保,真是她干的。张起又向皇帝进“谄言”笑嘻嘻地说了“仙姑”的事儿,皇帝才哭笑不得的信了。再次见到程素素,就先乐了:“你倒有急智。”程素素老老实实地:“陛下过奖了。”心里却评估着,皇帝能明显看出来更老了一些。案已审完,皇帝的话反而少了许多,更多的是问谢麟。程素素也是官方的回答,正在做了,不敢辜负圣恩,难就难一点,现在不做,问题变得更严重怎么办呢?皇帝突然说:“谢封要休致,我驳了两回了,看来是铁了心了,是吗?”程素素笑道:“祖父做官的年载,比妾的年纪还长,做晚辈的就不去胡乱猜啦,只管低头做事。”皇帝笑了:“是这个道理。”此外,再没有多余的话。只命给了厚赐,程素素正缺着钱,耳听得赐锦锻百端,一百金,心道,得了,师兄的媳妇本,有了。又听给谢麟也有锦袍、笔墨等的赏赐,心道,我这也不算白吃白喝谢先生的了^_^打皇帝那儿出来,又是东宫召见。太子与太子妃都在,说话比在皇帝那里又亲切许多。先问的是程素素一路惊险,程素素思忖着,自己不好显得太凶,十分谦虚地道:“多亏了义士忠仆,妾只是出出主意。心里也是打着鼓着的,好在运气不错。”极力赞扬了张富贵得等忠仆,以及顺路的米府军士的勇敢,又十分感激张起等人出力。说完这些,太子才说:“芳臣该回来的。”“风风光光出去,没有点拿出手的,不好意思请旨回来。这才叫妾先回来,探探路。总要有个由头,否则怕招人非议,旁人家的祖父病了,也不能就丢下事儿跑回家了。惹来谁参一本,连祖父面上都要不好看了。”太子仔细地问了邬州的情况,程素素也不十分隐瞒,只没有提谢麟与高据私下的勾当,将一切都说得光明正大。谢麟不是去找事的,反而很关心当地教化,刚到任的时候从来不生事,想着无为而治,不为了政绩去折腾百姓,哪知道他的宽仁居然让某些不法份子以为朝廷可欺,钻空子、作威作福了起来。所以不得不为朝廷立威。末了,叹道:“不出京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事情。”太子夫妇也叹了一回外放真不容易。太子道:“告诉芳臣,有什么事不要瞒着,只管揭出来。你也瞒、我也瞒,瞒不住的时候,就是大祸事了!朝廷不是只要好消息,听不得坏消息的。”程素素连忙答应了。东宫亦有赏赐,比皇帝略少些。其次是后宫那里,冒官是大案,难得是个妇人揭破的,太后与皇后都觉得新鲜,也要见上一见。吴太后只管问新鲜,程素素不免又谢一回吴松、袁恺等人。袁皇后说话就正式了许多,称赞她是妇人的楷模。程素素极力将自己说得和蔼可亲,总之,打断狗腿是不得已的,打破脑袋是是十分愤怒朝廷命官被害的!满足了吴太后等人听新鲜八卦的心思,程素素很开心自己又得了一批金帛。不想这批金帛却又惹来了一场风波。————————————————————————————————原本,程素素在路上的时候,就想好了,回来得跟二房顶上。不料谢丞相没死,还恢复了神智,并且因为种种原因,伸手将程素素往前拎了一拎,又把二房给关了禁闭,令她暂时脱离了深宅后院的是非,且没有心思再计较这些小事。待她拿了赏赐回来,先往公账上放一放。林老夫人哪能要她这个钱?大家族里,各种账目都是有规矩的,什么样的归公中、什么样的归各人。程素素这个,要她全来给家里,显然不合适。她又做得好看,林老夫人也大方地让她自己收着了:“你小孩子家不容易,自己留着,爱怎么着怎么着,家里还缺你这些?”收着也没就锁起来,再给家里人分了一些,她算得很明白,这些东西,留着两年就不时新了,还要长霉,不如趁新散了。只要这家不败,这些东西以后有的是,何必像过冬老鼠一样都屯着呢?还能有个好人缘。余下的她就十分不客气地,将五十匹锦缎、一百金,眼睛不眨地送给道一了。又取了十匹锦缎给赵氏送去,再送十匹给了外祖赵家。这事儿谢府里人知道了就过去了,交际应酬,端看亲疏远近。也没人计较什么多了少了的。旁人都好,程素素散东西,也没落了二房。二房的女儿们还有些抹不开脸,收了之后锁到箱子里。二房的儿媳妇龚氏对长房就没那么大的怨恨,甚至出于自己小家庭的考虑,有些偏向长房,对婆婆小姑子有些意见,不过人在屋檐下,只好也给先收了起来。被关在家里实在无事,想给儿子做新衣,亲自拿了缎子来裁。不巧,被郦氏给看到了——程素素也给郦氏送过,她给郦氏的阴影太深,郦氏门都没开就让人走了。这一日,见到儿媳妇做针线,郦氏心中满意,正要指点几句,却发现这缎子她没见过。郦氏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宫缎她还认得,逼问之下,龚氏也承认了来路,郦氏便骂了起来:“都叫那个小畜牲收买了!”龚氏老实听着,反正郦氏更多的是骂程素素不是骂她,骂着骂着,郦氏借题发挥起来:“拿她的东西做了衣裳给孩子穿,不怕她动手脚咒我孙子吗?我孙子出事儿怎么办?你自己的孩子不心疼,我可心疼我孙子。有个三长两短,你哭死了都没用。”说到孩子,龚氏就忍不住了,略回了一句:“宫里出来的,能怎么样?”郦氏见儿媳顶嘴更是生气,她不是个会亲自动手的人,然而程素素太拉她的仇恨,只顶了一句的龚氏跟着倒了霉,被她用力一搡推得脑袋撞到了桌角,撞破了头。龚氏也傻了,她敢硬起来顶这一句,也是知道婆婆不是那种亲自动手的人,也是没防备。这一下,瞒不住了。作者有话要说:素素:我发誓,是她先动的手。龚氏:对,动手打的我,不是你qaq第116章 从善如流因谢丞相病倒、脚疾、休致, 府中已经压抑很久了,这年中秋节都只是一起吃了杯酒,谢丞相就体力不支让大家都散了。各房也没什么心情庆祝, 程素素还好些, 二房仿佛天塌了,三房、四房不拦着老丞相休致,也难开心得起来。如今又添了一条婆婆把儿媳妇打得见了血,愈发让人心烦了。林老夫人早就看郦氏不顺眼, 这节骨眼上她又闹出事来, 真是火上浇油, 骂道:“她是嫌谢家太兴旺, 必要搅得家宅不宁才甘心吗?这是不慈!四个儿媳,我对谁动过一个指头?她倒好, 规矩可真大,动不动就让人见红。全家的脸都叫她丢尽了!”一个很大的误会,长辈对晚辈做什么都不会负责任。事实上, 在正常一点的人家里, 除了晚辈不能“不孝”, 长辈也要留神, 不要有“不慈”的名声。打一顿, 骂两句,这些都在适应的范围内,如果下手重了,长辈也是要被指指点点的。严重了的也会入刑。只不过很多时候, 家族为了名声,会代为掩盖。在家族内部,这一关就不那么好过了。龚氏娘家不显,也不能随意作践,谢府也不是郦氏当。谢丞相正在考虑整顿家务,头一个要理的刺儿头就是二房,二房自己还惹出事来了。老夫妇二人对此前二房的种种表现不满已极,火气已积了数月,尤其是想到父亲病重,做儿子的第一想干的是转移私房预备散伙,这不是当父亲已是死人了么?等父亲醒了,不想父亲如何康复,只恐父亲不能继续做丞相给他们拉犁。谢丞纵相心硬如铁,也很是难受了一阵儿。既要理二房,二位对二房的事情就多放了一只眼睛。龚氏伤后不久,二老就知道了,下了帖子请了大夫,虽伤的是头,倒不算很重,只要静养。两位老人精了,知道大夫不是自家人,口难封,也不说多余的话,林老夫人只命多给诊金。大夫掂量掂量,自然知道要怎么讲。富贵人家的礼越重,受的人就越得小心。送走大夫,林老夫人才细问二房缘故。郦氏掌二房几十年,做得也有可取之处,人人噤口——除了龚氏陪嫁来的丫环。将前因后果一讲,林老夫人登时大怒:“这是人说的话吗?一家人,做长辈的先要离心,这是什么道理!”这是逼着长房动手哇!程素素是被拘在谢丞相面前的,从头到尾一个字没讲,直到龚氏的丫环回去了,才说:“是我想得不周到。大嫂的伤,是我的过错。”林老夫人道:“你有什么错?心里想着家里人,难道是错?”召了谢源夫妇过来要训。程素素脑筋一转,忙要避到屏风后面。谢丞相放话说:“你躲什么?站住了!”程素素道:“阿翁又说气话了,我是小辈,我要在场,二叔二婶抹不开脸的。人一抹不开脸就会说气话,别气着您二老。”谢丞相一锤定音:“也该让他们张开眼看清楚谁的份量重,谁的份量轻了。”不到不得己,谢丞相也不想对亲儿子下狠手。好在他足够了解二房,贪、怂、恶,首要是怂,长子谢渊活着的时候,二房老实得紧,也很少犯事。谢丞相比较希望的,还是让二房认清谁的拳头比较大,从而变得老实,这样家里依旧一团和气。与其指望谢麟宽容二房,不如指望程素素。谢源辈份在那里,再有程素素一旁维护,才能让谢麟不对二房下狠手。那就得给程素素一定的面子,让二房老实呆在程素素手下别闹事,一如谢渊在世时。老人家的算盘也打得很好。程素素默默地不接话,默默地站在林老夫人身后。————————————————————————————————却说,郦氏见儿媳伤着了,自己也慌了,唤人来将儿媳扶到内室、将孙子们交保姆带好,下令不许慌张,又要请大夫。大夫最后是林老夫人请来的,郦氏的算盘也打得精,胡乱请个大夫,出了事儿她是兜不住的,不如交给林老夫人去操心。哪怕有什么不对,林老夫人也不能就看着她出事。既让林老夫人知道了,她就得准备个说法。失手,本来就是失手,就说看儿媳妇做针线,失手推了一把,旁的不能讲,老夫人偏心长房的小崽子,说了是给自己招事儿。想好了,夫妇二人被叫到了上房。郦氏打好了主意的,再骂也忍着,骂骂也少不了一块肉。不意在上房看到了最不想见的人。郦氏一生除了自己好强,与大嫂叶氏攀比,弄得十分不开心,真是从生下来就顺风顺水。唯一吃瘪就是在程素素这儿,吃的还是哑巴亏。一看到她,郦氏就气不顺。林老夫人训斥她,程素素还站林老夫人背后看着。林老夫人训郦氏,从“孙子都有了也不知道稳重”,到“对小辈们要宽和,不要刻薄”,一气说到“别人家娇养的女儿,从不行差踏错的,你喊打喊杀,怎么成?”郦氏已打定主意挨训了的,程素素在一旁影着,她的耐性就变得越来越薄。待林老夫人说到“小辈”的时候,她最畏惧、厌恶的小辈字字听了进去。林老夫人一字不提那点宫缎的事儿,却又句句扣着那件事,话里话外,郦氏小心眼儿。【我不要面子啊?小畜牲骂到我脸上,我还要给她脸吗?】郦氏确实不明白谢丞相夫妇的一片苦心。林老夫人见她面上不忿之色越来越重,口气越发不耐烦了:“你长这么大,究竟活明白了没有?”郦氏面皮涨紫,抬起头来正看到程素素面无表情地看着她,见她看过来还调成一脸焦急的神色,示意抬起右手食指弯了一弯,示意她认错。不能忍,再不能忍了!郦氏头昏脑胀,骂道:“你少装好人,神也是你,鬼也是你!不是你拿三文不值两文的东西给我那个眼皮子浅的孩子,我们哪里就会闹了?你贴娘家别拿我们施障眼法!”林老夫人生气了,谢丞相发怒了!真的怒了!看来,你要真是够阴险、能成事,也行!偏偏阴险不够,还不能忍,这就只能痛打一顿,打到老实,要是打了还不老实就一直打死了省心!程素素敢拿谢麟的狗头担保,她现在是真没想着怎么怼二房。不过既然诚心诚意讨打,她也就不介意……从善如流。郦氏这话说得难听又难辩解,最好是有人帮程素素骂回去,可惜方氏、米氏都不在。放在才嫁过来那会儿,程素素少不得要装个委屈,将自己洗成个白莲花的模样。现在就不成了,她得有点担当,还得符合谢丞相与林老夫人的期许。程素素一脸苦笑:“二婶,别说气话。我娘家打我大嫂进了门儿,哪怕长安米贵,也不缺我这三文不值两文的东西。”【噗——】胡妈妈一直摒息装雕塑,听了程素素的话,也忍不住拧过身去死死捂住嘴。【太不要脸了!你们程家吃媳妇的软饭就说得这么理直气壮啊?!!!】这是郦氏和谢源的心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