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贵女天娇> 第2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节(1 / 1)

那小孩摸了摸鼻子:“殿下说要带我们出去放松放松。”赵幼苓看了一眼孩子们,问:“那为什么站在这里?”小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倒是推出了个胆大的。“殿下……殿下说,只要你也答应一块去,就……就带我们去放风筝!”第24章毡包外的一群小儿,虽然平日里也鲜少被家里人约束,在部族里痛快肆意的玩乐。可一听说能和他们的骓殿下一起出去玩,一个个,哪怕是女娃娃,这时候也都迫不及待起来。赵幼苓想去跑马,可见着跟前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怎么去说。好像真要是把自己的决定说出口,就要扫了这帮孩子的兴。不多会儿,呼延骓溜达过来。见赵幼苓满脸苦恼地站在毡包前,跟前站了一排的小儿,刘拂站在孩子们的背后,满脸哀求地摇手,他眉毛一挑,道:“云雀儿。”赵幼苓走到跟前,身后是灼灼的目光,咬牙:“殿下,这是怎么回事?”呼延骓眼帘垂了垂:“不想放松放松?”赵幼苓深吸一口气:“不是殿下让泰善再难也要多练练我吗?”怎么这会儿突然说要放松放松。呼延骓心情甚好:“今日天气不错,我也很久没带这帮孩子去松快松快了。走,我带你们去玩玩。”他抬手招呼了一声,一帮孩子“呀呀”直叫,跟着就跑。都是小孩,他也不会让他们甩着两条小短腿跑一路。早有汉子牵着一匹匹马候在了部族外,等把孩子陆续包上马,这才牵着一前一后跟着已经骑着马跑的呼延骓走。赵幼苓是被呼延骓扔上马的,她好不容易稳住身形,胯.下的马已经开始狂奔,整个身体被压进了身后宽阔的胸膛里。沙漠里都有绿洲,草原自然有河。冬去春来,哪怕再结冰的河川也已经复苏流淌。但也许是太久没有看到这样明媚的春光,赵幼苓被放到河边的时候,看着这些春光仍是有些呆愣。后脑勺被人轻轻拍了一下,赵幼苓回头,呼延骓放任坐骑去边上玩耍,站在她后头微微眯眼:“我让泰善练练你,但还没打算把你逼得太紧。”他说着掐了把她稍稍长了点肉的脸颊:“还是太瘦。”赵幼苓抿唇,还来不及说声“谢谢”,就见几个汉子骑着马过来,后头跟着的马背上,几个小娃娃举着几张五颜六色的纸,还有人拿着枝条,很大声的喊:“殿下,殿下!”赵幼苓看向呼延骓,后者脸上一僵,低头看她,问:“会做风筝么?”做风筝啊。赵幼苓犹豫了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纸,迟疑地点了头。她应该算会吧。在韶王府那时候,她年纪小,又是不得宠的,玩风筝还轮不上她,只能偷摸着在角落里看姐姐们玩耍。到了教坊,胥公公倒是不拦着坊里人玩闹。她的第一只风筝,就是胥公公给她做的。之后她也跟着学过几次,做不到极好,起码还是能飞的。戎迂人没有什么出门在外,还要各种讲究礼节的规矩。一帮孩子下了马,顾不上干净不干净,直接盘腿往草地上做,纸啊枝条啊乱七八糟地扔了一地。河边的草地上,一下子叽叽喳喳热闹了起来。汉子们瞧着热闹,牵了马下河去洗。呼延骓不用洗马婢,马都是大伙儿一道互相帮着洗。呼延骓倒是两手空空,什么事都没,找了块石头坐在那儿,杵着胳膊看着手忙家乱的小东西们。“这个是什么?”“这东西要用在哪里?”“我想要绿色的!”“那个好看,我要那个!”“这个怎么弄?”赵幼苓在孩子堆里忙碌。这边吵嚷着不知道怎么用枝条,那边努力了好几回都没能纸粘住,她一个个地教过来,又站在人前反复示范,这才叫几个已经眼眶里两团眼泪打转的女娃娃继续埋头做起风筝来。呼延骓就看着她在那儿忙,也不搭把手。她其实也不过就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十岁的年纪,谁家不是搂在怀里疼爱的时候。她偏偏早早站起来。他看着赵幼苓,依稀能想象到她长成后的模样。定然也会是漂亮模样。如果没有遇到早年的那些事,她应该会穿着汉人漂亮精致的衣裳,做一个春日里放风筝、打秋千的闺秀。呼延骓看着看着,也看见了跟着来的刘拂。谢先生难得把这个学生也放了出来,这会儿正跟着孩子一道在做风筝,只是笨手笨脚的,又爱叫唤,倒是让赵幼苓往他边上多去了几趟。“汉人的诗词里,有没有跟风筝有关的?”呼延骓突然叫住赵幼苓。赵幼苓哪知道那么多诗词,张嘴正要说不知道,突然觉得衣摆被人扯了扯,忙低头去看。有个小女娃正仰头看她,雀跃道:“我知道,我知道!”“是什么?”赵幼苓蹲下身问。小女娃有模有样地摇起头:“草场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也会我也会!”有一人会,就紧跟着便有了第二个孩子开始站起来摇头晃脑:“小而不知风凉薄,一心欲趁西风紧。纸鸢上天线扯断,漠漠羌天只有云。”“还有还有!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我……我也会……”一群孩子也不做风筝了,争先恐后开始背诗。朗朗读书声意外地在河边传荡开。赵幼苓看着他们,微微别过脸,揩去了眼角的湿润。他们背的每一首诗,她相信这些孩子并不能理解诗背后的含义。谢先生如今也不过只是将诗的字面意思告诉他们。连她也不定能知道多少。可听着那一句“纸鸢上天线扯断,漠漠羌天只有云”,忽的就悲从心中来。“云雀儿,这样做对不对?”因为年纪都差不多大,小学堂里的这帮孩子大多直呼赵幼苓的这个名字。赵幼苓抿了抿唇,就要扭头去看,眼前忽的一黑,一只大手覆上了她的眼睛,稍稍用力就把她的头往后靠了靠,贴上了男人坚硬的腰腹。头顶上,呼延骓的声音带了点嘲讽:“你做的这是什么,能飞吗?”小孩哇哇叫:“我做的是大鱼!”另一个小孩的声音跟着传来:“笨!是鲲鹏!先生说了,鲲鹏是鱼,也能化成鸟!”“是鱼!”“明明是鸟!鸟能飞鱼不能飞。”“胡说,先生说了,鲲鹏不飞的时候就是鱼!”两个小孩吵得不亦乐乎。赵幼苓抓着呼延骓遮在自己脸上的手掌,稍稍挣扎了下,男人松开手,似乎是瞥了她一眼,大步走过去,单手就拎起其中一个孩子。“走吧,能不能飞先试试。”孩子们一声欢呼,也不管自己的风筝有没有做好,你拉我,我拉你,跟着就要去看他们的殿下放风筝。赵幼苓看着跑远的孩子们,一低头,对上了刘拂的眼睛。他还坐在地上。曾经干干净净的刘家小郎君,现在衣摆上沾满了青草汁,也已经无所谓了,只满脸关切地看着她。刘拂问:“你哭了?”赵幼苓摇头。“你眼圈是红的。”“被骓殿下的手按红的。”刘拂不再问。赵幼苓蹲下身,给脚边做了一半的风筝加工。再抬头的时候,不远处的地方,那只看起来有些古怪的“鲲鹏”已经摇摇晃晃飞了起来。身材高大的男人,牵着细细的一根风筝线,带着屁股后的一串小尾巴们,把风筝越飞越高。难得放松的一天,直到夕阳西下,孩子们这才意犹未尽地坐上马背返程。呼延骓走在最后,马背上挂满了孩子们送的风筝。赵幼苓回头,落日的余晖从西面而来,她与呼延骓相对而立,男人颀长的影子正好叠在了她的身上。她没说话,呼延骓却也没忽视掉她的视线。那一双眼眸,带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成熟,还有温和。一时间,呼延骓想到谢先生私底下对她的评价。他说,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呼延骓忽然牵着马快走几步:“去大胤的人路上遇到点事耽误了,怕是回来就要三月。”赵幼苓微怔,回神道了声“无妨”。呼延骓又道:“等与阿泰尔的比试结束,我教你寻矿和冶金如何?”赵幼苓听了他的话,一时有些怔忡,有些不很明白“寻矿和冶金”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些不应该是戎迂人的立足之本,为什么……呼延骓见她面露疑惑,眉头一挑:“你不想学?还是觉得这些应该是男人学的本事,女人犯不着去吃那些苦?”“不是的。”赵幼苓应了一声,郑重地行了一礼:“我只是觉得,戎迂既能锻铁,又是凭借这个在草原诸部站稳脚跟,那必然是极其重要的东西。不管是寻矿还是冶金……殿下当真愿意教一个外族人?”“昆他们连吐浑人都愿意教,我为何不能教你?”手掌推开凑过来的马脸,呼延骓深邃的目光看向远方苍穹。“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他们能为拉拢吐浑人打破,我真心实意想要教给别人,又有什么错。戎迂,已经不是原来的戎迂了。”他声音微微发沉,赵幼苓的眉头略拧了一些,却不知该如何应答。而呼延骓,似乎说完了自己想说的话,便再没出声,一路沉默,骑着那匹被风筝点缀的花花绿绿的马,走向升起炊烟的部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