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独立电影人> 第2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1 / 1)

莘野则是慢条斯理整理好了外套跟上。他想,谢兰生的快乐如此简单,不是财富,不是地位,而只是拍一部电影。谢兰生一边抽烟,一边跟莘野随意地说说话,说读书时的事儿,说报考时的事儿,也说小时候的事儿,谢兰生自己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对着莘野可以讲出这么多的过往,仿佛是依稀觉得,莘野他是不一样的,他一定能稍微理解自己这些或疯或癫的经历。香烟抽了大半根时两人走到公交车站,一辆公交缓缓驶入。谢兰生一看,说:行了莘野,我坐公交回家去了,你往东走我往西走,不顺路。都挺晚了。莘野点点头。谢兰生把嘴里香烟在一根柱子上按熄了,到处看看,没见着哪有垃圾桶。这个年头北京设施还不完善,垃圾桶并非到处都有。行了,莘野猜到谢兰生的意图,说,给我,你上车吧。谢兰生在心里觉得这太麻烦莘野了,可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伸出夹着烟的食指中指,道:那好,谢谢了。莘野接过来:嗯。那30号早8点到招待所来,咱们开始《生根》的补拍。莘野一哂:放心。谢兰生全嘱咐过了,也没其他要说的了,于是挥挥手,转身跑向公交车的方向。他的身影在门前一闪,就上去了,公交车门砰地关闭,缓缓启动。等谢兰生上巴士后莘野自己掉头回去。他没看见有垃圾桶,于是带着谢兰生的半截香烟回到车里。这辆奔驰有烟灰缸,直接扔掉就可以了。然而,刚他打开烟灰缸盖时,他的手猛地顿住了。他想起了谢兰生在自己怀里抬头看时,他们两人相纠缠的目光中的淡淡薄雾,好像很香,很好闻。红河香烟这是什么牌子?鬼使神差,莘野坐在驾驶座上,把手中的半根香烟在车载的打火机上又点燃了。烟雾再次轻盈盘旋,丝丝缕缕袅袅上升。他把香烟横了过来,垂眸看着这些烟雾。好像不对。嗅起来太淡了。隐隐约约,似有若无。不够还不够。莘野轻轻阖上眸子,仰头靠在主驾椅背上,全身僵硬。几秒钟后,他指尖微颤,拇指食指捏着香烟,放入自己双唇中间,用舌尖抵着过滤嘴,就像谢兰生刚才做过的那样,有一种战栗的快感,隐秘而强烈。他用力地抽了一口,将仿佛还带着些什么东西的烟雾尽数压入肺中、融于五脏,半晌后才缓缓吐出,张开眼睛,看着它们升腾、飘散。那个味道又香又烈。真是疯了。他轻轻地睁开眼睛,望着虚空,自嘲地轻笑了声儿,接着径自按灭香烟,猛地一推奔驰手刹,踩着油门,疾驰而去。作者有话要说:莘野:妈妈,我正常吗?莘影帝的熊猫妈妈:我觉得你不咋正常。第24章 都灵(一)一周以后, 囡囡他们陆续赶到, 谢兰生又道歉、致谢, 组织大家拍摄重启,这回一切都很顺利。甚至说,因为重拍了40几场最终效果还要更好, 谢兰生又高兴起来。他一直认为,灵感犹如汪洋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思考越多, 收获越多,首次表演就是巅峰这个东西并不存在。在拍摄同一时间, 谢兰生把约20万元交给一个来内地的香港剧组,并请他们从香港将等值澳币汇到澳洲。政府严格管制外汇, 他也只能私下交换,各取所需, 这个香港的剧组是几个月前莘野托人打听到的,毕竟,他上一部赌神片子的导演就是香港人。拍完以后, 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谢兰生也不敢寄了,经过多次辗转以后终托到人带去澳洲,还在包裹上面写了不能见光,不能过x光。abc lab如期收到,还打电话说, 在过去的四个星期他们已经基本完成对其余部分的初剪了。谢兰生又等了一周,nathan宣布完成定剪,abc lab的人又来电话跟谢兰生商量配光。配光师的名字叫hunter hunt,乍听上去有点儿怪,然而却是澳大利亚十分有名的配光师,在这一行已经干了三十年了,出身世家。澳洲公司非常专业,并不会看人下菜,没有因为谢兰生是18流导演就分给他新手剪辑新手配光。正常来说,电影洗印需要经过五个步骤:底片冲洗、底片剪接、配光、印片、正片冲洗。冲印厂用底片洗片机让底片显现负像,再做剪辑,而后配光,接着根据配光师的印片要求印出正像。因此,配光也是电影后期很重要的一项工作,配光师的英文叫timer。电影拍摄、胶片冲洗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曝光多了一点少了一点,或者药水多了一点少了一点,而对这些问题后期都要尽可能地修正、弥补。即使导演非常幸运,拍摄冲洗都没问题,他也无法轻易保证整部影片颜色统一,因为,即便两本胶片出自同一厂家同一型号,批次轴号、保存条件的不同也会导致最终画面呈现效果的不同,会有偏色。如果导演在他拍摄某一场时换过胶片,那观众们就会发现,虽然有同样的背景以及同样的演员,然而影片的颜色却chua地一下就变了!出于这个原因,timer们会在配光灯箱上拿色片或者灰片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做叠加以及调整,在达到了目的以后记录光号等等数据,再制定好每一张的印片条件、冲洗条件,这样,用印片机翻正像时,后期人员就能根据timer的指挥调整光谱,使影片的颜色一致了。另外,一部电影的导演也肯定会有创作意图,配光师们就会根据导演要求渲染氛围。谢兰生的问题还是那个,没钱。喂,hunter,谢兰生跟hunter hunt打电话,感觉自己这张脸皮早就已经刀枪不入了,那个,您可能也听说过了,我们这边没资金了所以,请用底片直接配光,动作务必小心一点,麻烦了底片?!一般都是用复制片!那边hunter也吓到了,底片素材太重要了,配光师们不太方便拿着色片盖来盖去。会损坏的。所以不要盖来盖去,谢兰生央求道,根据经验想好计划,然后争取一次成功。他没资金做复制片,太贵了,几万几万的。他不可能管莘野要,他还不上,在电影节卖出版权也并不是能指望上的。hunter hunt:我们知道您的意思。底片万一出现划痕我们这边会负全责,但恳请您小心一点。hunter轻轻叹气:好吧。还有,谢兰生又给hunter丢过去一重磅炸弹,我们这边的预算呢,也只够做一次配光到这时候,对面极品,hunter都已经没脾气了:谢导,一般少说也要三遍,我经手的都五六遍。配光效果一定是要冲洗出来才能看到的,因此一部电影往往要进行好几遍配光。配光师先配过一遍,而后展示效果,再跟电影主创团队探讨未来修改方向,在一次次的调整中逐步得到理想配色。真的只能做一遍了。谢兰生说,一遍配光一遍冲洗加起来要两万澳币,8万人民币,您不知道两万澳币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hunter没说话。您、您把底片画面投影,根据经验好好配,行吗?把影片的颜色统一,再做一做气氛渲染,出来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了。您要还有一些时间我就讲讲这个故事以及最后我想要的风格以及颜色、亮度。谢兰生想最好只用一次配光就能搞定。当然,如果收到拷贝以后发现效果实在不行,他也只有再去凑钱,凑几年,然后再次邀请hunter hunter为这部片子做配光了。假若需要二次配光,他也不敢再用底片了,还要复制,又是一笔。他打听过,只做一遍配光的话并不至于磨损胶片。hunter叹气:谢导,您说吧,我尽量。谢谢,谢兰生挺真诚地说,以后如果有资金了,我一定把我的片子全都交给abc lab做后期。hunter不置可否,觉得未免太遥远了,说:好,我准备好了,现在开始讨论颜色吧。好的。他们说了两个小时,谢兰生把能想到的全都对hunter仔细说了,主要照着莘野的稿念。最后hunter又重复了遍,跟谢兰生要求一致。谢兰生便只有等待了。又是三个星期以后,谢兰生收到了abc lab冲出来的发行拷贝,他把拷贝拿去送给北影厂的冲印工人,冲印工人在下班后帮谢兰生冲出来了。谢兰生又嘱咐对方不要跟人提起自己,尤其是对池中鹤。接着,他把《生根》拷贝背在包里,回到北电,请王先进用放映机播放电影,给他看看。在播放时,谢兰生的神经紧绷,特别担心下一秒就看到灾难性的画面,比如剪辑出现错误,比如颜色呈现跳跃。他实在是太焦虑了,甚至无法老实坐着,一边看,一边走来走去。然而竟然没有问题。谢兰生都看的呆了。太好了。nathan只剪了一遍,hunter也只配了一遍,可是效果趋于完美。当然,如果hunter能再配几遍电影画面会更舒服,只是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无法再苛求了。由于用了池中鹤冲片子剩的药水,整体色调略略发暗,却反而是更有味道。整部电影画面、声音也百分百地保持一致了。这并没有想的容易,abc lab是真的非常靠谱。电影里的画面、声音是要印到生胶片上的。供片画面底片、供片声音底片必须通过印片机同步印制,而后得到收片画面底片、收片声音底片,在冲洗后制作成有画和声的发行拷贝。因为35毫米放映机还音头的位置要比放映窗的位置滞后20个画格,在印片时,所有供片声音底片还需提前20个画格,用以确保音画同步。在放映时,通过机器,画面会被投上银幕,而声音则会用放映机的还音装置来播放。看着片子,谢兰生的鼻子发酸。他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莘野,想到了囡囡,想到了祁勇、岑晨,也想到了所有人对它的心血以及期待。nathan、hunter都是他的贵人。当最终场警局审判在屏幕上播放完后,谢兰生的系主任老师王先进也沉默了,半晌才说:兰生,也许你没走错路,你更适合独立制作。这个题材过不了的,但我看完非常感动。老师谢兰生有点儿想哭,谢谢。他得到了一次承认。而且还是得到了在这个领域最权威的专家承认。说起来,他本来也并不知道自己叫独立电影人,是王先进这个教授告诉他的这个名词。王先进说,在美国的本世纪中,八大公司垄断好莱坞并形成了严格套路,一切瞄准受众市场,以期获得最大利润,于是一批电影人就自筹资金自己摄制,摆脱了八大的控制,拍出许多与商业片截然不同的电影来,被称为独立电影人,而谢兰生这中国的独立电影人又有着更多意味。谢兰生也不大知道百年后的电影史会如何书写他这种人最早的独立电影人。是热血?还是莽撞?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其实最早,谢兰生就只是想拍他喜欢的内容而已,和写小说一样,制片厂要论资排辈,破窗而入的学长们与原先那批老导演们一起垄断电影厂标,加上审查无比严格,他等不了了。然而,仔细想想,不拿指标,跳出限制,总有人要做这件事,去挑战现今的标准,去推进现状的改革,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纵观世界,各个国家都经历过这样一段特殊时期,即,审查制度与从业者的对立及相互妥协。制度的每次改变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谢兰生曾看过一本以好莱坞为例探讨电影审查的书籍,说,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让资本看到巨大利润,不再满足于在宽松的几个州单独上映,于是要求彻改审查制度,而海斯办公室这样的电影人行业协会则开始承担自我审查自我管理的工作,同时也承担了与各政府解释沟通的工作,越来越有话语权。后来,到了1948年,派拉蒙案打破垄断,旧好莱坞土崩瓦解,新体制的核心不再是制片,而是发行,渐渐地,因为发行公司可对不同内容区别发行,有的公映,有的播放,有的制碟,政府变得没有必要对制片口严格控制,于是,终于,1968年,电影分级正式取代电影审查这个制度,由委员会监督实施。当然,1953年《奇迹》胜诉也是一座里程碑,虽然那时导演诉讼只是为了收回成本。谢兰生也一直认为现有标准会变宽松,却不知道会在何时,因为何事,也许不会只是一次改变,而是很多次改变。其实,平心而论,谢兰生并不是审查制度的反抗者,相反,他总觉得,外部政治十分复杂,电影局也无可厚非。各方都有各自立场,有人认为公民是否需要指导只应该以年龄划分、只要具有政治权利就应当能自主选择并自己负责,而非有人终生是老师,有人终生是学生,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18岁只是一个数字,公民就是需要指导,甚至是毕生的指导,两个观点都挺正常,而谁对谁错谁是谁非或平衡点究竟在哪,也许只有历史能给答案。也是出于这些原因,他并不厌恶电影局,也不厌恶制片厂。他甚至都可以理解霸占厂标的老导演,还有那些挤压后辈的老学长们各自为利罢了。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有些太严苛了,几乎不能真正触及目前存在着的问题。创作空间会更宽阔,可这需要有人站出来,去冲击,去博弈,一点一点地向前走,看看结果,试探边界。或者说,有些东西在现阶段是有苦衷或没办法的,但创作自由是正确的,无法反驳的,因此需要有人争取,以期达到一个平衡,虽然,这也许要用几十年,甚至更久,久到世界翻天覆地。对于文艺而言,批判永远最有力量,永远大于赞扬、褒奖。它让人类改变、向前,而非安于现状。总有一天,人们会在大荧幕上看到这一类影片的,也一定会赞叹那些镁光灯前的导演们,可谢兰生也真的希望,到那时,人们可以看看他,看看孙凤毛,看看他们这一代的独立影人也许早已远去了的单薄背影。谢兰生在收到拷贝的当晚就跑去邮局,把它发往都灵电影节的选片委员会。他不认识要去意大利的人,也办不来意大利的签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