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节(1 / 1)

杨琴吸溜了一口面汤:“我们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多吃几次也不怕。”吃完饭唐兰回了招待所,昨天奔走了一天,早晨起的太早,她打算回去补补觉,杨琴表兄妹还有吕大姐挎着包去了百货大楼。唐兰是被她们的说话声吵醒的,杨琴喊她:“唐兰,快点醒醒,咱们要去坐火车了。”回程没买到坐票,唐兰在车厢里站了一路,轰轰隆隆的火车满载着乘客,奔向了远方。作者有话要说:迟迟来的第二更~~我没去过无锡,五月去苏州玩,发现苏式汤面好好吃,每天都吃也没吃够……饿了23333第45章 统购统销唐兰回到家锁上大门, 把红包里的丝绸取了出来堆到炕上, 每一匹唐兰都仔细的检查,并且贴上了瑕疵原因的小纸条,做完这些后, 唐兰满头大汗。这些丝绸当成布去卖是最下乘的卖法, 价格不能提太高,唐兰琢磨了一下,她带着一匹布去了新正裁缝铺,郑师傅擅长处理丝绸的料子,唐兰打算问问他的主意。当郑师傅手慢慢摸上布料时, 忍不住点头:“这料子不是咱们本地的吧?”唐兰据实回答:“我出差从无锡买回来的。”“南方是丝绸之乡,那里的料子好啊,好啊。”郑师傅连说了两个好。唐兰心里有了一些想法, 她问道:“我也不瞒您,我这次去买了一批丝绸回来,不过都像手里的这匹似的, 全是瑕疵品, 我打算制成成品或者半成品卖出去, 料子太多,制成衣服的话一来是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二来限于尺码不容易卖,我想的是裁成围巾卖,您看行吗?”郑师傅点点头:“看来你都想好了,围巾裁剪之后锁锁边就能卖, 更容易加工。”唐兰笑眯眯的望着郑师傅:“我一窍不通,全靠郑师傅了,每一匹我给您双倍的加工费,您看能不能帮帮忙?”郑师傅的笑声爽朗:“你来之前就把我算到里面去了吧?成!有钱不赚是傻子,反正最近我铺子活也不多,哎,现在成衣多,款式新,来裁缝铺做衣裳的人越来越少了。”唐兰忍不住说:“郑师傅我说句话您别不爱听,几年就一个流行,咱们都得与时俱进,您铺子里的款式也该更新换代了。”郑师傅摆摆手:“我老啦,追不上年轻人的潮流,这条街新开了一家裁缝铺,老板是什么服装学院毕业的学生,听说衣服样式不比百货商场的差,生意火爆得不得了,我这里的熟客,被吸引过去不少。”郑师傅这段日子在发愁,他的裁缝铺开了十几年了,最鼎盛的时候周边的农民也来找他做衣裳,可时移世易,现在裁缝铺都快支持不下去了,他一大把年纪,除了剪裁制衣,其他的手艺也没有……郑师傅大概是伤感了,和唐兰吐了很久的苦水,唐兰心思一动,郑师傅的手艺正是她所缺少的,至于衣服的样式,她虽然不懂,可是新华书店送了她很多书呀,里面全是□□十年代流行的款式,有的现在还没出现呢,有了那几本宝书,创新还真难不倒她。郑师傅手很巧,丝绸瑕疵的地方他剪裁的时候要么错开要么做了补救,一匹布几乎没什么浪费的地方。丝绸拉绒长围巾是最简单的款式,郑师傅还做了流苏,简洁里带着特别,灰底紫花的薄丝很适合春秋用,长度不宜过长,不然会显得很臃肿累赘。唐兰翻出了书里关于围巾样式的部分,她没敢把书拿给郑师傅,唐兰把款式画在纸上,她的画工不忍直视,幸好郑师傅能领会其中的“精髓”。虽然围巾做起来简单,但量大也费时间,郑师傅一直没闲着,唐兰先让他做了两匹布的围巾,唐兰打算先出去卖卖看看反响,趁着料子都没动,万一有什么变动也来得及。百货商场的成品围脖主要是上海制造的光荣牌,价格低廉受欢迎,至于丝绸围巾,一般都是单独摆放的,丝绸产品价格普遍贵一些,围巾的话大多数都在八元以上。从这时候的物价看,一个月工资就算是五十元,八块钱一条的围巾,占工资的六分之一了,不是一般的家庭消费起的。当然也有质量差的涤纶仿真丝绸,质量糙一点一两块就能买一条。唐兰没打算走低价路线,她买来的都是质量好的丝绸,虽说料子有瑕疵,可制成围巾之后完全没影响,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手里能支配的余钱更多了,姑娘们爱臭美,不用布票的围巾,想必贵一点也有市场。初期唐兰只能用走街串巷的兜售方式,等后面慢慢上了正轨,唐兰打算租个门面开个服装店。开店不用牌照,只需要去市管会开证明,这会儿的是市管会,就是后来工商局的前身,当然一切还都是后话,唐兰首先要把这批围巾销出去,有了本金才有开店的底气。唐兰对目标群体也做了研究,农村不去,村民们对于穿的讲究不如城里人,唐兰主要围绕着城里的各个单位转悠,有铁饭碗的女同志条件相对不会太差,再者女人都有攀比的心理,买了一条好围巾,总会想和同性炫耀一下。谢天谢地!唐兰当初找工作时把城里的各个国企都摸了个遍,唐兰先后去了电力局、烟草局和邮局,这几个地方都在同一条街上,串着方便。唐兰选了早上上班的时间,这个时间段人比较分散不会太引人注意,唐兰拦住一个穿着绣花短衫的姑娘,唐兰暗忖,她身上这件上衣可不便宜,看起来像是外贸货。对方显然很戒备:“你认识我吗?找我干啥?”唐兰谈起了她的绣花短衫:“这位女同志,我大老远就看见你的短衫了,这是从百货商场买的吗?可真漂亮!”对方得意的笑笑,眼里的提防褪去了不少:“你很有眼光,这是我舅舅从国外给我寄过来的。”唐兰佯装惊讶:“国外呀!怪不得这么与众不同。”唐兰乘胜追击,她把装着围巾的旅行包挪到胸前,笑吟吟的说道:“一看您就识货,我这有丝绸的围巾,可是上好的料子,就是价格贵,一般人买不起。”唐兰故意把买不起三个字挑高了音量。对方哼了一声:“我买衣服从来没心疼过钱,只要喜欢就买,感情你拦住我是想卖东西?”她眼里闪出一丝不耐烦。唐兰装作没看见:“要是围巾不好你也瞧不上,我这都是无锡的丝绸围巾。”“不是本地的呀?”对方有了兴趣。唐兰拿出真丝纤维的印花围巾,对方果然看上了眼:“需要布票吗?”“要是要布票大家都去百货商场了,我这就是赚个辛苦钱,不要布票。”“也是这个理儿,这条红牡丹花的多少钱?”“十块钱。对方咂舌:“这么贵?”唐兰把围巾递了过去:“您摸摸料子,一分钱一分货。”烟草局门口来上班的人越来越多,对方咬咬牙:“九块五钱我就买一条。”“行!下次好了您再买。”唐兰卖出了第一条围巾,对方美滋滋的围着进了大门,唐兰的定价并不低,一早上她只卖出了四条,除了真的不缺钱的小单身,大部分人舍不得花这么多钱。赶上周末,唐兰把从无锡买来的布鞋送给了两家老人,于奶奶摸着布鞋,幽幽的说道:“山羊牌的布鞋呀!好些年没穿过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