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盛世国师> 第12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节(1 / 1)

慕晏和宿谊守在军中,和将士们一同过年。如此做法,自然深得军中将士之心。慕晏也就罢了,这个人带兵带的久,和士兵同吃同住挺常见。但宿谊是何等身份?堂堂天师,居然跟他们一起过大年,士兵们实在是受宠若惊。而且宿谊策划的那些节目也挺有趣的,比之前单纯吃饭喝酒有趣多了,特别是慕晏都被宿谊撵上台高歌一曲,实在是让将士们觉得这次不回家也值了。宿谊本想把他钢琴搬来给大家弹奏一曲喜气洋洋之类,但因为路途遥远,海边潮湿,搬钢琴实在是太废劳动力,反而不美,便算了。这时候宿谊很后悔,当初怎么不学民族乐器。民族乐器好搬啊。就算不是民族乐器,什么萨克斯小提琴也不错嘛。宿谊琢磨着,自己要不要也上去唱首歌,被慕晏拦下来了。宿谊已经够放飞自己了,剩下的形象,还是要在军中保留的。虽然慕晏知道宿谊其实并没有形象可言,但他必须在人前保持天师的高冷。现在已经够和蔼可亲了,他要是再亲民一点,对这些将士而言,不是惊喜,是惊吓了。上位者,适当的亲切是要有的。但是威严和神秘感,也是必须的。不这样,也不能服众。宿谊只得遗憾作罢。其实他很想上去高歌一首“新年好啊新年好”。这气氛多好啊,大家多开心啊,他也想嚎一嗓子呢。慕晏哭笑不得:“你是狼还是小狗?还嚎一嗓子?待回去了,随便你嚎,唱一宿都成。我会把耳朵捂住的。”宿谊气得直哼哼。这是嘲笑他的歌难听吗?古人不懂欣赏,不跟他一般见识。不过虽然宿谊没能唱成歌,却弄出了其他的东西。宿谊为了跟自己之后随军出征弄出“天雷地火”做铺垫,这次特意做了烟花,说要给点喜庆的神迹给将士们看看。为了降低将士们的恐惧心,宿谊还特意将烟花弄得只有一响。就在天空绽放一次而已。宿谊故作玄虚,走上高台,点燃烟花,“哄”的一声,火光冲向天际,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宿谊得意洋洋往下一看,发现除了慕晏之外,所有人都跪下磕头了。宿谊:???好像发展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慕晏:……搞事之前请提前告诉我,让我有点心理准备!!!第130章天上的烟花很快就散去了, 只余下些许硝烟的味道。宿谊看着台下一群流血不流泪的硬汉齐齐跪下, 激动的浑身颤抖,宛若鹌鹑的模样,他摸摸脑袋,是不是这次惊喜做的太过了?慕晏满脸黑气的走上台,凑到宿谊耳边轻声咬牙切齿道:“你这是干什么?”宿谊迷茫的眨了眨眼睛:“过年啊,放个烟花开心一下。”慕晏一时语塞, 不知道说何是好, 只得拉着宿谊径直离开了。宿谊被拉得一个踉跄,道:“就这么走了?”慕晏磨牙:“你先回去, 接下来的我来处理。”宿谊开玩笑道:“不就是放个烟花,你该不会要杀人灭口吧?”慕晏顿了顿,忍不住给了宿谊脑门上一个弹指:“我先杀了你。”宿谊摸了摸额头:“不就是放个烟花, 我只是趁着过年高兴,让他们先习惯一下。”慕晏脚步立刻停住, 神情复杂的看着宿谊:“习惯?你要做什么?”宿谊道:“你以为我让你打仗的时候带上我干什么?当然是给高句丽他们也放一次烟花啊。嘣!吓死他们。”慕晏长叹一口气, 觉得自己阻止宿谊的心更强烈了。但他真的能阻止吗?宿谊被慕晏塞进马车, 送回府之后,慕晏留下来处理烂摊子。宿谊一直在人前强调他没什么神异手段,以打消别人的畏惧之心,要知道畏惧之心太浓, 只会起到反效果,说不得会被那些太过恐惧的人群起而攻之。之前找寻土豆的时候宿谊虽放了一次烟花,但一是看到的人不多, 二是有皇帝陛下“做梦”在先,那烟花就被推说到神农大帝显灵头上,和宿谊关系不大。现在宿谊又弄出一次烟花,不久证实了那即使和神农大帝有关系,也和宿谊脱不了干系?宿谊显示出的神奇手段越多,就越危险。想要害宿谊之人,便可用大义的名义,逼迫宿谊做一些做不到的事。若是宿谊办不到,便可以以此折损宿谊的名望,或者甚至是害宿谊性命。宿谊多次强调自己并无法力,因此即使民间他的传说再神奇,其余人却不能以此要挟他。慕晏冥思苦想,长叹一口气。不过这烟花却也并非全是坏事。只道那烟花是一种仪式变成,不过是些光影景象,推说成民间把戏就成了。至于为什么声势那么浩大,不过是宿天师懂的多些。咬定了这点,道之前那“神农大帝”显灵也是宿谊弄出的仪式的效果,类似于点蜡烛,撒鸡血之类变成了。至于那些人背后如此想,那无所谓。只是背后忌惮,但表面不出手,更能保护宿谊安全。慕晏思索之后,开始安抚众人,道宿天师不过弄出些声响,讨个喜庆的彩头罢了。没想到吓到大家,反倒不喜,宿天师便回府了。慕晏又道,那只是普通的火焰而已,不过是将火焰抛至空中而已,乃是宿天师炼器的副产品,只是好看,做仪式用,并无其他用处,大家不必惊慌。即使慕晏这么说,但大家不慌张才怪。在古代,不能理解的情景,都是会归结于鬼神的。慕晏即使解释,但他们都只认为慕晏是有意遮掩罢了,是宿天师故意低调而已。定是宿天师为他们赐福来着,回家肯定能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别说,回去之后,有些人真觉得陈年旧伤好多了,一些人得的小病也不药而愈了。他们纷纷感激宿天师,道宿天师是真正有大神通之人。宿天师十分无语。医学中有一种理论是“安慰剂”效应。人体是十分神奇的,这种“安慰剂”效应便是,觉得自己病好了,说不定病就真的好了。那便是奇迹。相反来说,明明没病,以为自己有病,结果真“病”死了,也是同样道理。这真的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此牵强附会让他很尴尬啊。也幸好军营安在远离城池之地,附近没多少人,只要稍稍约束,不会引起太大轰动。不然刺史府外面,估计又会有人烧香磕头拜天师了。只是瞒得过老百姓,却瞒不过当地豪族,更瞒不过京中世族。慕晏新训练的士兵,这些人肯定有安插人手打探消息。即使慕晏治军甚严,但军营周边肯定有人时时看着。特别是慕晏带着宿谊一同去军营中过新年之时,更是有人盯着。烟花之事,别的人不知道,他们是知道的。当然,慕晏之后收拾烂摊子的一番说辞他们也听到了,心中信了几分就不得而知了。看京中世族越发卖力站在主战派上,甚至有人说别等开春了,现在咱们就打吧,就知道了。这些人,大概以为宿天师放个烟花,就是给慕晏麾下将士加战无不胜的buff。京中世族心想,宿天师身体羸弱,还有天道盯着,如今为了给将士祈福,肯定又得大病一场吧?或许是“希望”宿谊倒霉的意念太强了,真的影响到了宿谊的运势,宿谊还真遭到了血光之灾。宿谊遭遇了穿越之后第一次刺杀。刺杀之人并非外族人,但此次刺杀,谁都知道,肯定跟外族有关。甚至很大可能,跟高句丽有关。其原因,应是宿谊放烟花之事传出去,让高句丽感受到了威胁。至于这背后有没有其他势力插手,就不得而知了。不得而知个屁,要是没有其他势力,他们从哪得知的烟花之事?从何窥到宿谊行踪?更别提招揽的这些死士了。慕晏对宿谊的保护力度一直很强。这次刺杀虽说事发突然,却抵不过宿谊身边的护卫力量。只是宿谊虽然口中嚷嚷杀了谁,还要上战场,更自诩看过无数恐怖电影电视剧,胆子极大。但宿谊毕竟是和平时代出身的人,若是见到尸体也就罢了,但看见活生生的人在自己面前被砍得血肉模糊,断手断脚,还有脑袋滚落在自己脚边,甚至连鲜血都溅了自己一身,宿谊能撑得住才奇怪。宿谊胆子已经很大了,他强迫自己在人前维持淡定的态度,甚至还能吩咐人安抚民众,打扫现场,通知慕晏,自己从容的打道回府换衣服。但之后,宿谊做了好几日噩梦,根本无法入睡。且最近天气又很是湿冷,宿谊很快就病倒了。虽只是些惊吓过度,疲惫过度,且稍感风寒。不知道怎么传出去,便是宿谊被伤到了,生命垂危。宿谊这边出事的时候,那些老百姓就跑光了。之后战况如何,多少人受伤,除了宿谊的护卫,并无其他人知晓。之后慕晏倒是把宿谊无事宣扬出去,以安人心。但宿谊受了惊吓,慕晏不会让其他人打扰宿谊静养,更何况宿谊之后生病了。因此宿谊有手上,慕晏不过是掩饰的谣言就传开了。慕晏府中有供奉医者,宿谊不过是得些风寒,不必遍寻名医。慕晏府中也不缺药材,不必从外处购买。因此其他人也不能从医者口中得知宿谊近况。连帝后和两位皇子,以及京中相熟之人,都写信询问此事。慕晏当然告知宿谊并无大碍,不过是受了些风寒。不过慕晏故意将信写的很简洁,一副并不想多说的模样,信不信由他们。只有给帝后的书信,慕晏详细的写了当日过程,并表示宿谊只是被刺杀吓到了,几日没睡好觉,结果病了。宿谊如此“窘迫之事”,当然只能给帝后看。宿天师被刺杀吓到这种事,当然是不能给外人道的。帝后接到书信之后,这才安心。皇帝陛下还抱怨,要是宿谊在他身边,早跟着他上战场历练了,哪会被区区宵小吓到?不过皇帝虽然口中这么说,心中却是心疼不已,许多赏赐千里迢迢运向青州,安慰宿谊被惊吓到的小心脏。皇后更是心疼的眼泪涟涟,特意给宿谊求了平安福,后又觉得那些神佛还不一定比得过宿谊自己的本事,又把平安福送给其他人了,自己专门绣了平安锦囊,跟皇帝的赏赐一同送了过去。皇后只希望人能胜天,自己一片慈母之心,能够庇佑宿谊几分。太子更是坐不住,直接想扔下手中差事,直接奔赴青州看望宿谊,被皇帝骂了个狗血淋头。太子便把一腔愤恨全部发泄在高句丽身上,天天跟谢淳、司马鹄、赵璀开会商量,定要让高句丽使臣吃不了兜着走。太子知道,这次即使慕晏会出兵,但因为昱朝不能投入太多兵力,最终也只会拿回自己的城池,并让高句丽送些赔礼了事。太子在心中发誓,若是他登基,定要让高句丽覆灭。虽然还没查清母后之人,太子已经将此事扣在高句丽头上了。不仅仅是高句丽,所有怀疑之人,太子都不会放过。证据什么不重要,他知道这些人对宿谊有敌意就够了。太子憋了一肚子的气,在信中还要跟宿谊卖乖巧,道自己现在很努力,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只是很想念宿谊,希望宿谊能保重身体。待此事了,他会再求父皇让他去青州看望宿谊。宿谊看见太子萌萌哒的书信,感觉鼻头一酸。弟弟长大了呢,能独当一面了呢。他这个当哥哥的没被刺杀伤到却被刺杀吓病了,真是羞愧啊。易苒因不在京中,得知宿谊被刺杀的消息稍稍晚一些。他知道的时候,也直觉这跟藩王拖不了干系。虽然易苒的戾气没有太子那么重,心头也是窝了一团火。只是藩王行事十分小心隐秘,若不是许王世子太过蠢钝,他们也不会察觉到藩王小动作。易苒心中再气,也只能暂时忍着,步步为营,抽丝剥茧,继续寻找证据。易苒虽说和先皇没什么仇怨,但此时也不由埋怨起先皇。若不是先皇下那狗屁遗命,父皇也不必非寻到一个私通外国的借口,才能处理这群藩王。早寻些其他理由,即使不能打杀,也能将人关起来。不像现在,还得好吃好喝供着,束手束脚。至于其余人,在得知宿谊遇刺之时,只要不是盼着宿谊死的,都异常愤怒。宿谊乃是皇帝亲封的天师,其地位不亚于朝中重臣,更有人传言宿谊乃是昱朝气运,甚至华夏气运所在,乃是引领昱朝盛世之人。宵小居然敢行刺宿谊,其严重性甚至可以与袭击一国储君,甚至与袭击皇帝陛下本身想比。甚至说句大不敬的话,太子殿下去了,还有二皇子殿下,二皇子殿下如今行事虽然冷酷了些,但才华是有的。而皇帝陛下去了,太子殿下也已经长成,昱朝并不会因此动荡。而宿天师独一无二,他们已经习惯宿天师带来的各种让昱朝飞速发展的东西,若是宿天师去了,昱朝的损失无可估量。因为谁也不知道宿天师还会给昱朝带来什么惊喜。甚至大部分人已经信了,宿谊跟昱朝气运息息相关,甚至“熟知内情”的,例如王家等人更是认为,宿谊更整个华夏的气运息息相关。若是宿谊去了,说不得老天立刻会降下灾祸。朝中大臣急得跳脚,查明真相之事快不起来,但宿天师必须提早接回京城。宿天师在外面不安全。皇帝却压下众臣意见。本来他是很想将宿谊召回京城。但此事一出,他反而打消了念头。准备在事情搞清楚之前,让宿谊待在青州。因为京城说是天子脚下,但关系错综复杂,因天道不需,他又不能将宿谊接进宫中。说起安全,京城还不比青州。青州乃是慕晏一言堂,慕晏还掌管着青州所有的兵力。宿谊在青州,反而更安全一些。皇帝一一劝说众位真心关心宿谊的臣子,那些臣子也反应过来,的确宿谊在青州或许更安全一些。如今高句丽的使臣还在京城呢,他们带来了那么多人,谁知道会不会以整个使团的性命,去搏一搏?蛮族凶狠,不能以常理度之。................................宿谊遇刺之事,慕晏当时听到时就眼前一黑,差点晕厥过去。幸亏传话之人不是大舌头,很快将宿谊安然无恙之事说了出来,不然慕晏还真会支撑不住。慕晏当时正在海上练兵,得知此事之后不顾自己下的禁令,直接翻身上马,纵马入城,差点撞伤人。若非宿谊遇刺之事穿了出去,百姓们心中害怕,路上早早没了行人,慕晏这骑马的速度,肯定会撞到人。慕晏回到府中,见宿谊的确没事,不过是受了些惊吓,心中惊恐也未曾好转。慕晏将宿谊紧紧抱在怀里,半晌说不出话来。宿谊本为刺杀的事害怕,心想等慕晏回来之后,让慕晏好好安慰他。未曾想慕晏这样,反倒让宿谊安慰慕晏了。之后几日,慕晏不再去军营,跟宿谊寸步不离,连公务也搬回家做,不让宿谊离开自己视线。当宿谊因为晚上做噩梦时,慕晏也噩梦不断,醒来见宿谊还在身边才好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