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盛世国师> 第12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节(1 / 1)

正因如此,太子去宿谊宅子,不会引起任何人的主意。太子得知宿谊已经回来之后,当然立刻就出宫表示要去宿谊宅子小住。在得知宿谊要随军回京知乎,太子在宿谊宅子住的频率更高了,想要通过太子的行踪查探什么的人也懒得查了。谁知道宿谊这次是真的回来了。宿谊回家之后,已经沐浴更衣,并小睡了一会儿。太子过来的时候,宿谊正指挥家中厨子做好吃的。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路上,宿谊都吃的很差。以宿谊娇生惯养的性子,这几月一生苦都没叫,可以说非常厉害了。不过现在有条件了,宿谊当然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的胃。太子时隔许久重新见到宿谊,宿谊样子变化了不少。随军之后,宿谊皮肤颜色深了一些,人也瘦了一些。当然,宿谊认为自己是强壮了不少,泡泡肉变成了肌肉了。但在太子眼中,宿谊就是受苦了。太子眼圈一红,扑上前抱着宿谊就开始哽咽,连称呼都忘记遮掩了:“大哥,你受苦了。”宿谊还在感慨,小弟抽条了,长高了,稚气已经几乎看不见,变得很沉稳了,谁知道太子就扑上来开始哽咽,吓了宿谊一跳。听到太子抽噎,宿谊感动之余又有些好笑:“没受苦,打仗,就是这样,总不能还长胖几斤吧?不过我身体健壮不少,下次狩猎,说不准我能陪你一起呢。虽然打猎是不可能,骑马已经没问题了。”在外已经是一副成熟稳重储君模样的太子,抱着宿谊,仍旧像个小孩子一样,脸颊在宿谊肩膀上蹭了蹭:“大哥,我好想你。”宿谊拍了拍太子的后脑勺,道:“我也想你。哎呀,一年多没见,都长这么大了。来,让我好好看看你。”太子松开怀抱,不好意思的揉了揉眼睛,挺起胸膛,让宿谊“检阅”。宿谊拍拍太子的脑袋,又拍拍太子的肩膀:“长成一帅小伙了,听说还定亲了?都要成家了呢。”在宿谊提起他定亲的时候,太子心中并未有害羞或是喜悦的情绪。又不是自由恋爱,太子妃他也就远远见过一面,要说期待喜欢什么的都说不上,只要皇帝皇后觉得合适便成。不过成亲毕竟是大事,太子忙道:“我成亲的时候,大哥会在京城吧?”宿谊毫不犹豫道:“当然。”就算那时候他在青州,也会回来。小弟结婚,他这个当大哥的怎么能不在?即使不能以兄弟的身份出席,但也得亲眼看着小弟穿上红衣,骑着高头大马去接新娘啊。太子咧嘴笑道:“大哥累了吧?我们进去坐着说。高句丽那边可传来了不少大哥的传闻,可要跟我好好讲讲。”宿谊点头。他的确有许多要讲给太子的。光是高句丽采取的新的安抚民众的方式,就得跟太子好好讲讲。一是能让太子提前了解高句丽情况,太子了解了,皇帝老爹也就了解了。在慕晏回京之前,他们做好准备,也能应对那些朝中一些肯定会持反对意见的人。第二,他觉得太子或许会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有利于太子当好一个未来的皇帝。因久别重逢,宿谊也忽视了太子称呼的变化。不过现在太子一时“口误”,也不会泄露出去。太子将宿谊的宅子当做了自己别庄,宿谊宅子中的下人们被太子梳理了很多遍。帝后也有意用宿谊家中之事来给太子练手,教导太子如何识人用人。现在宿谊家中如铁桶一般,连扫地的粗使小厮都值得信任。太子完全可以更随意一些。这也是皇帝敢让宿谊继续“下落不明”的依仗之一。只要宿谊不出门,其他人就不会知道宿谊回来了。皇帝早就有意让太子去战场历练。虽然有危险,但没有上过战场,太子怎知道昱朝江山来之不易?昱朝的天下是皇帝和先帝在马背上厮杀而来的,后代子孙绝对不能是连战场都不敢上的孬种。太子本想问一些战场上的故事,谁知道宿谊讲的故事,和太子从皇帝口中听到的艰辛艰难完全不同,简直有些……太容易了?太子听到宿谊很郁闷的吐槽,那些人完全不懂科学,以为他在施什么仙法,结果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完全丧失了反抗之心,心中满满的自豪感。即使是在战场上,即使不懂战场拼杀,大哥还是一如既往的棒棒哒。太子心中美得冒泡。宿谊看太子那兴奋劲儿,就知道太子完全没get到他想说的点。他其实是想通过此事,让太子知道,懂得科学知识有多重要。因为敌方弄出一些自己没法理解的动静,就惊慌失措,这必须避免的。这要如何避免呢?不仅仅是身为将领的心智要坚定,最重要的,是开民智。不然就算将领能稳住,军心散了,即使将领能重新聚集军心,也可能贻误战机。若是还在打天下的时候,搞一些封建迷信有利于自己的统治。但王朝统治已经稳定之后,民众再搞封建迷信,就可能动摇统治了。比如发洪水了不去筑堤坝而是去给河伯送童男童女或者新娘,比如有蝗虫灾害了不知道灭蝗虫而是以为是老天警示只会磕头烧香,比如被僧道迷惑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封建社会,这些事挺常见,每一件事,都会影响统治。“当统治稳定了,下一步就是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老百姓吃饱穿暖之后,就轮到教化民众。”宿谊道,“教化民众,不仅仅是让老百姓读书习字,还要让他们懂得道理。不要担心老百姓懂得道理之后,会威胁统治。若是想要成为明君贤君的皇帝,是恨不得老百姓越厉害越好。若是昏庸愚昧,只想奢侈享受……”太子冷漠打断道:“那样的皇帝,还是别做了吧。若是昱朝后来皇帝变成那副样子,昱朝还不如灭了吧。”宿谊忍不住揉了揉太子的头。哎哟我的弟弟真霸气,一看就是千古一帝的好苗子。就算是千古一帝,都不如自己弟弟厉害。宿谊微笑道:“若是隽乐有此想法,至少你的下一代不会变得愚昧。”太子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自己的脸颊,道:“大哥继续说。”大哥终于又叫我名字了,好开心~\(≧▽≦)/~。宿谊又讲起安抚高句丽民众,让高句丽百姓揭竿而起,纷纷依附昱朝,让昱朝军队所向披靡之事。太子眉头紧锁,若有所思。宿谊道:“是不是觉得很可怕?”太子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宿谊点头:“秦末不就是如此?”太子道:“会有人这么对……对咱们吗?”宿谊摇头:“不会,要这么做,是有条件的。老百姓的忍耐性都很强,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要让老百姓反抗,一般而言,有两种可能。第一种,便是如同秦末,民间生灵涂炭,不反抗,便没有活路可走了。这时候若有人喊此口号,就会聚集大量民心。”“第二种,便是如这次攻打高句丽。旧的政权已经被打垮,新的政权用这种方式聚集民心。隽乐可知两者差距?”太子冥思苦相,但他毕竟从未思考过此事,又一直受的封建思想教育,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来。宿谊道:“前一种,虽然短时间内会聚集民心,但不会成功。不但是因为人都是自私的,希望自己比别人过得好。而且这也不符合当今社会的普遍规律。人不可能完全平分所有东西。有用之人,有功之臣,总会分得多些,不然谁会甘心为其所用?所以最终这口号会沦为空谈。”“第二种,则会成功。”宿谊道,“因为高句丽并非昱朝国土,我们短时间也不能让那个地方完全纳入自己的管辖内,也不可能用当地的贵族。若是用当地的贵族为官,恐怕没多久,又会有其他国家在高句丽国土上建立。”“我让慕晏如此做,不仅仅是为了聚集民心,也是为了找借口完全摧毁当地旧的统治阶级。当地的老百姓得到了旧的贵族的土地和钱财,就不会希望旧的贵族死灰复燃。而新的贵族还会过一段时间才会产生。这段时间,便是缓冲期。”太子想了想,道:“前者目的便是均分土地,后者目的则是摧毁旧有贵族,稳定当地秩序,为将其完全纳入统治做准备。因目的不同,结果也就不同。若是有人想如此针对昱朝,便是昱朝已经灭亡……”宿谊道:“其实每朝每代开国时都会这么做。他们收缴原有贵族的土地,分给当地老百姓。在开国之初,几乎都是人人有地的。只是后来,土地兼并会越来越严重,并且没有方法制止。”周朝的井田制,唐朝的均田制,以及宋朝、明朝开国之初都是如此。统治者会将旧有贵族的土地分给平民耕种。虽然没有打出这种口号,实际上性质是一样的。不过之后,都难免会遇到土地兼并。只要土地私有化,就肯定有土地兼并。但土地公有制,在如今生产力条件下,又会降低生产积极性。“土地兼并……无法解决吗?”太子问道。宿谊本只是想跟太子讲民心,然后讲讲教化。他下一个话题本是准备讲如果让百姓拧成一股绳子,有国家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没想到太子感觉如此敏锐,一下子就戳中了封建社会的大难题。宿谊犹豫了一下,道:“我今日所说之事,你可别告诉陛下。”太子连忙点头。他和大哥的秘密!绝对谁也不告诉!宿谊想了想,道:“其实也不是不能解决的。只要让农民不再依赖土地就成了。”“在将来,机械会大发展,耕种土地不会需要那么多劳动力。土地兼并之后变得利大于弊。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会为了节省人力,增加耕种机械,改进耕种方法,让原有土地的产量更高,成本更低。”“这时候,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这些劳动力若是无事可做,没有办法糊口,就会产生社会问题。许多王朝的灭亡便是如此。”“不过这时候手工业就发展起来,商业也发展起来。从土地里解放的劳动力就涌入市集,去给人当工匠,做出各种商品,那些商品又被卖到各地。”宿谊道,“那时候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定地步,土地里产出的东西不但能供所有人温饱,还有大量剩余,可以制作成各种东西。比如粮食变成食物等等,这种事最低级的。许多人也习惯用金钱去购买生活所需产品,而不是自己去制作。”“当购买比自己制作更便宜的时候,差不多就有这种现象产生了。那时候土地兼并就不是问题,反而是提高经济的一种手段了。”宿谊道。不过到了那时候,又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但那都是很久之后了,宿谊也就懒得说太多了。太子陷入沉思。宿谊拍拍太子的头:“那都是很久之后了,每个几百上千年的积累达不到那种程度。”太子叹气。第136章宿谊很想提前把先进理念引入昱朝, 但学过中学政治课本的人都知道不可能。中学政治课本上有一段话, 大概意思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是脚和鞋的关系,鞋小了脚会伤,鞋大了会摔跟头。昱朝的生产力远远没达到需要改革生产关系的时候,或者说,现在正是封建社会走上坡路的时候。封建社会还未引来鼎盛时期, 哪来的积累进入新社会?因此宿谊即使有一脑袋的新东西, 也拿不出来,也改变不了昱朝的现状。宿谊即使不是一个文科生, 都能预言,昱朝未来到了土地兼并和各种矛盾激发,威胁统治的时候, 也没有足够的积累改革社会关系。不过现在的积累和思想上的变革,若是能被下一任王朝继承下去, 那么在下一任王朝, 可能继续走在世界前段, 甚至率先完成改革。未来的事谁说得准呢?宿谊遗憾过,也想凭一己之力改变什么,终究他胆子是怂的。他想起王莽,王莽的许多改革放眼现代社会来看, 是很先进的。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反而引起了社会动荡。宿谊只是一个技术宅,不是社会学家, 不是经济学家,更不是政治家。与其那不确定的可能会崩盘的改革,宿谊觉得,自己还是着眼于打造眼前的封建社会的盛世王朝吧。有时候宿谊也觉得自己是不是胆子太怂了些,但看着街道上那些老百姓脸上的表情从苦闷麻木渐渐充满了希望和笑容时,宿谊的胆子就大不起来。这不是小说,不是游戏,不是臆想中的数据,而是真真正正的鲜活的生命。宿谊能感受到,他对皇帝、对太子,甚至对许多大臣的影响力都与日俱增。他说的话不多,每次正式提出的东西,没有一次不被实施。这次战争,更是提升他的影响力和神秘度。宿谊知道,现在他真的可能有能力影响到政策的实施。而且看太子这模样,或许皇帝还会有自己的考量,但太子很可能只要自己点头,就会去放手去干。宿谊叹气。他虽更喜欢一个人默默做实验,但就算是前世,能成功的做一只人见人爱的米虫,在各种心机深沉的大佬中如鱼得水,宿谊看人挺准。而他所处的环境,也让他见过形形色色心态各异的人。现代社会,大家族之中,人们更容易出心理问题。太子的心理问题,宿谊早就发现了。太子对他过于信任了,对其余人和事又显得太过淡漠。宿谊甚至发现,太子对皇帝老爹和皇后老娘,都只是表面上的敬重,或者说是,他理智上觉得应该敬重和信任,于是做出了敬重和信任的样子。这让宿谊很担心,但他担心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太子长大之后,或许情况会有改变吧。宿谊又觉得自己不会搞出什么事来,所以太子这心理问题说小也小,应该不会引发什么矛盾。小孩子,中二期,有点叛逆难免。只要我是一个好哥哥,小弟听自己的也没什么。宿谊安慰了一下自己之后,继续跟太子聊天。生产关系改变的事,目前做不到。宿谊终于把话题转到教化上了。宿谊跟军中将士所说应该在高句丽实施教化的事,其实在昱朝,才更应该实施。老百姓对国家的认同感,不是凭空产生的。你得教导他们。民族认同感是怎样产生的?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语言,同样的传说,以及同样的生活方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