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名士> 第6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节(1 / 1)

只不过不会嫁,并不代表家族内的高官不会被弹劾。到了东晋阶级等级十分严重的时期,世家女配了庶族都会被弹劾。可想而知,卫熠不家,卫家在朝为官的男丁们要承受多大的压力,连卫璪这个嫡亲的哥哥都被说是不为妹妹着想。“阿翁和阿爹不怕弹劾。”卫玠赶忙道。事实上,从去年卫熠满了十六岁开始,朝堂上时刻视卫瓘如眼中钉的政敌,就已经开始了敲边鼓,比王氏还要操心卫熠的婚事。这早已经从卫家的私事,变成了朝堂上政敌用来攻讦卫瓘和卫恒的手段,只不过卫瓘等人从来没有拿回家说而已。这种事情,还不足以逼迫他们去毁了自家六娘的一生。“我知道他们不怕弹劾。”卫熠又怎么可能不感动于家人的一片拳拳爱护之心,“祖父肯定是怕他的政敌利用这种事来真的找个人随便和我婚配,哪怕不成功,也能恶心一把卫家。祖父不想我被这么作践。”卫玠没说话,但他在心里也道了句,卫熠这个脑洞真的很有可能发生。晋武帝很多政令都特别的作孽。“但现在不是我不想嫁,而是外祖母和舅母不同意我嫁。”卫熠也很发愁。这次不是找理由拖延了,是真的苦恼。正好卫玠主动送上门,卫熠就寄希望于卫玠能够说动钟氏和常山公主回心转意了。“啊?”卫玠一愣。世界变化太快,他怎么有点跟不上节奏。不让嫁?为什么?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他怎么不知道?!之前不还因为卫熠的婚事急的差点要上房了吗?“你昨天去了东宫,晚上又一直和阿爹待在阿翁的书房里,能知道什么?”卫熠不以为意的挥挥手。卫玠毕竟已经算是个真的的小大人了,后宅的很多事情,在没有枣哥这个八卦小能手的告知下,他真的很少能知道的很清楚了。“兄嫂怀孕,你猜谁第一个上门?”卫熠问了卫玠一个看上去没什么关系的问题。卫玠稍微想了一下,又想了一下,实在是猜不到,只能道:“兄嫂的阿娘?”女儿怀孕,当阿娘的肯定是要来看望的,说不定还会陪着女儿小住一段时间,这都是人之常情,卫家不可能不同意。“……除了她以外。”卫熠面对突然不开窍的弟弟,有些哭笑不得。“哦哦,外祖母和舅母。”卫玠觉得这不能怪他猜不到,都是卫熠突然开口,让他逆向思维的觉得说的肯定不是一回事,哪里想到是他想的太多了。庾氏有孕的事情,当然会惊动远在王家别苑休养的钟氏和常山公主,这可是王氏的第一个嫡孙!王氏本来的打算是带着庾氏去看钟氏和常山公主的,毕竟钟氏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常山公主又有眼疾,这么一趟来回,都不够折腾的。但大概是早就料到王氏会这么为难自己有孕的儿媳妇,为了不让庾家挑理,钟氏和常山公主在昨天白天,便一脸喜气的亲自联袂到了卫家,带了各式各样的礼物。钟氏在做人方面,真的是所有人的榜样。而在卫熠的婚事上,发自真心在为她着急的,也就只有王氏、钟氏和常山公主了。对别人,卫熠可以学王济,潇洒的对那人说的我婚姻我作者,爱谁谁。可面对外祖母钟氏和常山公主,卫熠却永远都表现的像个安静的鹌鹑。钟氏不会真的开口催卫熠结婚,只会和她“讲道理”。而纵观整个历史,能辩赢这位人际关系处理学专家的人,还没有出生。卫熠其实宁可钟氏像其他人那样不断的催促她结婚,也好过给他洗脑,让她真的觉得结婚之后才是另外一个霸气人生的开始。当然,这些是卫熠以前害怕的东西,现在她更害怕另外一件事,钟氏不喜欢裴修。钟氏不需要裴修,不仅仅代表了一种态度,还代表了一种不太好的未来。钟氏不是决定某事,而是陈述客观事实。而这,就涉及到了钟氏当年嫁王氏时的一桩小故事。第83章 古代八十三点都不友好:在钟氏传奇的一生中,充斥了各种足以写到《世说新语》、《晋书》等史料里的小故事,而其中最玄乎其玄的,便是她当年为女儿王令淑选婿时的故事,王二舅也有幸出镜。卫玠所知道的第一个版本,就是王济告诉他的。话说当年王家令淑到了女大当婚的年纪,王浑便出于对儿子的深度信任,把替女儿选个东床快婿的重任,交给了当哥哥的王济全程把关。……最起码据王济本人是这么说的。“那真相呢?”听故事时,年纪还小的卫玠,双手托腮,从常山公主那里询问故事的真实版本,他外祖父信任舅舅的审美?呵呵,别闹了。“他一哭二闹三上吊的非要把关。”常山公主顶着来自驸马的压力,跟外甥淡定的追忆了一下王济曾经犯浑的日子。将往昔的种种一一讲了出来,一点情面都没打算给王济留,反正她瞎,也看不见王济怨念的小眼神。这一说就是半个时辰,并且还有继续的趋势。卫玠真是一点都不意外王济会有这么多的黑历史。常山公主过了嘴瘾后,才在最后来了一句神转折:“他做了那么多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他的事,但最后我还是原谅了他。”“因为爱情?”卫玠止不住的念了一句就在他嘴边的歌词。“当然不是,”天生一张严肃脸的常山公主,爆发出了一阵大笑,好像卫玠讲了一个多么好玩的笑话,最后甚至笑的眼泪都出来,她一边摸着卫玠的头,一边道,“因为他在选婿把关这件事上终于闹对了一回,那个时候我突然就觉得,他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了。”“我是为了你才豁出去的。”王氏嫁人前后,正是王济和常山公主夫妻关系融冰的特殊阶段。“我知道。”常山公主淡淡道,嘴角仍挂着笑容,也不知道是刚刚大笑时的笑意还未褪去,还是单纯只是因为王济的这句话而在微笑。卫玠再一次被塞了一嘴狗粮。他真的不太能理解古代的爱情,婚姻是两个人的事,王济却有好几个小妾(如今已经没有了),常山公主貌似曾经也有过面首(如今也没有了)。他们最后到底怎么是做到全无芥蒂的走到一起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小妾和面首都不算是与他们平等的人,只是一种娱乐消遣,你有可能会因为你的爱人玩手机时间过长而吃醋,但你会因为玩手机过长而离婚吗?很显然你不会。当然,在手机与爱人之间一定会选择一个的时候,你也会肯定会选择爱人,而放弃手机。对于你舅舅、舅母来说就是如此。】拓跋六修还算是比较了解这个年代的人的想法。卫玠却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那是活生生的人,怎么能看做是一种消遣。【在这点上,我和你是站一边的。爱情和婚姻都是两个人的事,哪怕多个手机都嫌挤。】拓跋六修立刻申明了立场。卫玠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听到那话的一整天内,心里都像是抹了蜜一样的甜。总之,咳,不那么靠谱的王济,开始了替嫡亲妹妹选婿的旅程。王济负责深入敌后,钟氏和常山公主负责当他的影子指挥。王济拿出了比做官还要认真百倍的态度,开始了面试妹夫的工作。在经过千挑万选之后,王济这才好不容易看上了一个军队出身的世家子。《晋书》里是这么描述中这位世家子的——“甚俊”,足可见魏晋这个特殊时期最简单粗暴、又最符合人类基本需求的审美,这个世界上必须看脸!就王济的描述是这样的,那位郎君不仅长的很符合王氏的审美,还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跨马定乾坤,说话让人如沐春风,气质清新俊逸,家庭人口简单和睦,婚前也不搅基没有什么侍妾,简直是理想女婿的模板。选了这么个“甚俊”的小伙儿,王二舅就高高兴兴的回家禀告母亲钟氏了。钟氏当时没说什么,只是说:“既然你觉得他不错,那就安排一下吧,让我见见他是否像你说的那般,能配得上令淑。”于是,王济就呼朋唤友安排了一群人,陪着那青年一起谈古论今。钟氏则坐在隔壁,通过暗孔偷偷观察青年。王济也没告诉钟氏那青年是谁,只是让钟氏自己看,他选的妹婿是不是最优秀的,是不是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事后,钟氏问:“绯衣者非汝所拔乎?”意思就是问,那个穿着绯衣的青年,是不是你觉得合适的人?王济点头,对自己选择的人选骄傲异常:“您也觉得他很不错吧。”钟氏一边点头,一边称赞,这青年确实不错,出类拔萃,进退有度。可惜……“我观其行骨,却是‘地寒寿促,不足展其器用’的面相。”简单点来说就是一脸短命相,这话不是在骂人,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钟氏有一手出神入化的相面手段,传不了人,天生的。钟氏并不赞成将王氏嫁给那个人,此事便也就不了了之了。然后,故事真正的高潮来了。几年后,当王氏已经嫁给卫恒,生下儿子卫璪,夫妻和睦的时候,王济听说那个青年果然如钟氏所说,没什么原因的就早早去世了。——琰(钟氏的名字)明鉴远识,皆此类也。这是《晋书》最后给出的对于钟氏的评价。怂爹卫恒还曾就这个故事开玩笑的说,若不是岳母有识人之明,恐怕他和王氏就要有缘无分了。他还逗孩子们说,那样也就没有你们了,卫璪和卫熠会不会有不好说,卫玠是肯定没戏了,那青年死的太早。怂爹当时还因这话被王氏狠狠瞪了一眼,罚去书房睡了一夜,因为她怕他说的吓坏了卫玠。“三郎是阿娘的宝贝,阿娘不要谁都不会不要三郎的。”虽然说父母应该对所有的孩子是一视同仁的,但当王氏把所有的关注都倾注在体弱的卫玠身上时,她很难不有所偏爱。她也爱她的其他孩子,只是比不过卫玠,生怕丁点的风吹草动就伤害到卫玠。卫玠没那么脆弱,不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只是个巧合而已。但它却给卫熠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生怕有日她喜欢的人被外祖母这么一看,外祖母就断言对方活不久,她就要与他分开了。裴修的身体真的是蛮糟糕的。结果……在王氏替卫熠开口说了裴修这个人选后,不仅钟氏出言表示了反对,连常山公主都异常坚决的站在了钟氏这边。她们在意的倒不是裴修的寿命问题,而是裴修的娘。汝南王司马亮家的郡主。但凡常在世家顶级圈里混的妇人,就没有不知道这位郡主的。她本人的脾气其实不错,通诗词,懂音律,怎么看都是个贵妇典范。但唯有一件事,让她变成了不可说的存在——谁也不能说她儿子裴修一句话不是。裴修身体不好,这是人所共知的。只不过裴修的身体还没有不好到卫玠这种天生心疾的程度,可汝南王郡主对裴修的保护与在意程度,却已经远超了护犊子的王氏。王氏对卫玠其实已经是十分上心了,从她成为洛京周边各大寺庙、道观最大的檀越里,就能看出来她的一片爱子之心。但是这样的王氏,在汝南王郡主面前,也要道一句自愧弗如。在这种甚至有着畸形的母子关系下,突然插进去一个不是汝南王郡主自己选的,而是裴修喜欢的卫熠,后果……但凡有过或者见过一点婆媳关系的人,就都可以预料,那将会成为一个没办法避免,且一定会变成史诗级灾难的惨剧。因为卫熠并不是一个能忍的人。若换成其他有丰富宅斗经验的世家女,大概会有差不多三成的几率,能和汝南王郡主处好关系,但是换成炮仗一样性格的卫熠,这是百分百不可能大团圆结局的。哪怕真的勉强完成了,卫熠也会彻底变成另外一个人。而无论是钟氏还是常山公主,都不想让卫熠受这样的罪,没有人值得她们家的女儿委曲求全。——当一段爱情变成了委屈与将就时,它就已经变质,不能称之为爱情了。所以,钟氏和常山公主听说人选是裴修时,她们就一致改变了口风,宁可卫熠不嫁人,也不想她嫁到裴家。在她们看来这就是个“痛苦一时,还是痛苦一辈子”的简单选择。她们最后的结论是:“若你们只是担心阿贤不嫁对朝中的影响,我们这里还有别的解决办法,反正裴修之是绝对不能嫁的。”卫熠的故事到此结束。“一个君姑(婆婆)能有多难搞定?”卫玠皱眉,恕他真的无法想象。不等卫熠开口,拓跋六修已经道:【你看过台湾苦情剧或者是棒子国几百集的家庭伦理剧吗?】卫玠回了拓跋六修一个当然没看过的眼神,他看这个做什么?每季的日漫和美剧新番他都没时间全部追完好吗,怎么可能再拓展剧种。【我不幸看过一点。】拓跋六修的观影口味,很多时候并不能由他自己来决定,而是由卫玠的邻居决定。男主人在的时候就是各种港台怀旧电影,倒是有很不错的片子;男主人母亲在时就是各种抗日神剧、家庭剧场和社会新闻(老娘舅之类的)了。丰富的观影体验,告诉了拓跋六修一个事实……婆婆真的很难搞。哪怕是对外再善解人意的婆婆,对待儿媳妇也总是有一种天生的敌意。特别是在那种母子关系很好的单亲家庭里,婆媳矛盾更容易出现。因为儿媳妇给婆婆造成了一种儿子被抢走了的危机感。当然也不排除有好婆婆,只不过好婆婆绝对算是稀有品种,婆媳关系哪怕不僵硬,也很少能够真正亲如母女,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别看王氏如今对庾氏还不错,将来卫玠要是娶了妻子,那肯定还有的闹。——拓跋六修已经担心很多年了,不是担心卫玠会娶妻,而是担心他将来和王氏的相处情况,咳,想的就是这么远。对于王氏来说,卫玠是需要她的,无时无刻不依赖着她的存在。某一日当卫玠开始需要另外一个人,依赖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哪怕王氏脾气再好,也不可能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这个取她而代之的人。而当一个人的偏见根深蒂固后,那就是十匹马也难以拉回头了。同理可证裴修的娘,汝南王郡主。汝南王郡主至今没来和卫家摊开来说裴修和卫熠的事情,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汝南王郡主不知道她儿子喜欢卫熠吗?很显然不可能,外面的流言曾经传的那么厉害,后来又有了在琅琊王家做客的事,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对儿子一向有求必应的汝南王郡主,这次却没有主动提起,到底是因为什么,这已经不言而喻,她对卫熠不算太满意。不是钟氏和常山公主不想让卫熠去追求她的幸福,而是作为过来人的她们,已经看到了悲剧的未来,实在是不想让卫熠真的去经历。事实上,偏疼小儿子的钟氏,也曾和常山公主闹过一段时间不愉快。但是在看到小儿子年轻时那么混蛋的对待常山公主后,钟氏和常山公主的婆媳关系反而诡异的好了,在一起声讨王济方面特别有共同语言。哪怕后来常山公主与王济夫妻和睦了,钟氏也已经不会再觉得别扭,反而欣慰于他们夫妻终于苦尽甘来。卫熠和汝南王郡主却是绝对不可能走到这一步的。“所以,你说我该怎么办?”卫熠看着卫玠,真诚的发问。她不是不相信外祖母和舅母的话,正是因为她相信,她才会左右为难。“如果我说我能替你搞定汝南王郡主,你不用管我是怎么搞定的,你真的愿意嫁给修之吗?”卫玠道。有拓跋六修这个金手指在,就没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为什么这么问?什么叫真的愿意?”这么多年相处下来,足以让卫熠对卫玠了解甚深,卫玠这话的重点绝对不在前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