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节(1 / 1)

吓了一会儿之后,这大家伙一动不动了,蜻蜓们试探了下,发现似乎是安全的,于是又欢天喜地的飞了回来。有个蓝色的小蜻蜓胆子大得很,看着这个溪边的怪家伙一动不动,忽然对他脑袋上那个绿色的枝条起了兴趣。唔,这个绿色的是什么草的叶子呢?好像没看过呢,不知道能不能尝尝味道?于是大胆的小蜻蜓就这么落在了花环的上面,当闻到清甜的花蜜香味的时候,更是整只蜻蜓都被熏得昏昏欲醉,这味道太棒了!忽然,身下的大怪物动了起来,吓得小蜻蜓一个激灵,飞速的跑到一边,当发现大怪物似乎越走越远的时候,小蜻蜓衡量了下,还是停下了自己的翅膀。唔,家人还在这边呢,不能闻着那好闻的香味就跟着走掉呀!万一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小杏和小七谁都不知道有个小蜻蜓曾在自己的花环上短暂的停留,两个人看着双方头上的花环,都是翘起了嘴角,忍不住笑了。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经过几天的修养,袁大人的身体显然好了很多,密切关注袁大人身体的村民们自然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一个个都快速的准备起来。——至于准备什么,当然是让袁大人过的开心呀!往年袁大人没有回来的时候,村民们无从感恩,只能记在心里,时常替袁家修缮祖坟,擦拭祠堂,或者千里迢迢送一些不值钱的土特产。但是现在袁大人回来了!袁大人回来了,他们自然要按照最高规格来迎接了!最开始的那几天,袁大人身体不好,他们不便打扰,只能送一点小礼品欢迎袁大人,可是现在袁大人身体好多了,自然也能热闹一下啦!所以这一日一大早,就有村民拜访,有的送了些清淡又好吃的食物,有的送了最新鲜的果子榨出来的汁,有的送了自家最新采的松茸和蘑菇,还有的,捉了竹林里面最肥嫩的竹鼠,吃起来不仅不油腻,而且由于常年啃食竹子,竹鼠的味道还带着天然的竹子清香,实在是不多的袁大人可以吃的肉食。袁大人的眼睛都在发光了,可是碍于身份,还不能表现的太明显,至少,那眼睛不能随着竹鼠转来转去,不然那可多丢人?都怪那个大夫!想到这里,袁大人心里就很生气,吃药就吃药吧,反正他吃药已经习惯了,但是吃药就罢了,可不让吃肉就太过分了呀!就连这竹鼠,还是过了好多天,大夫看了又看,才允许他吃的呢!袁大人简直委屈屈。幸好,村民似乎知道他的委屈,这不,在他解禁的第一天,就送来了他最想吃的,简直让袁大人心里的幸福感不要太浓,他就知道,故乡是最美的!心情很好的袁大人就这样安排起了早上的膳食,什么松茸竹鼠汤啦、叫花竹鼠啦、竹鼠饭啦……反正都是肉!得益于袁大人的贪吃,小杏和小七也是吃的一本满足,只是他们的满足,和袁大人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虽然吃到爱吃的东西也很开心啦,甚至由于花样繁多,更是开心,可是吃到,和吃到饱,那明显不一样呀!明明可以吃最爱吃的肉,偏偏却又被限制了量,导致吃了一点就不能再吃,袁大人心里简直不能更哀怨,为什么不能吃到饱,为什么?小七偷笑,小杏忍不住安慰心里苦的袁大人,“袁先生,下一顿还是可以吃肉的,想想每一顿饭都可以吃肉,多棒呀!”袁先生想象了一下自己每餐都吃肉的场景,什么烤肉、炖肉、炒肉、焖肉、烧肉、蒸肉……顿时安慰到了,决定以后不如就……一天吃个十顿八顿吧。嗯嗯,还要每一顿都不一样的那种!时刻关注袁大人的小杏看着自己面前的这句话,顿时沉默,袁大人的想法,还真的特别的符合对肉的执着呢!于是知道袁大人执着的小杏,决定等一下就去找大夫说明一下情况,并且和厨房说一下,以后一天三顿是可以的,但是绝不可以更多!可怜的袁大人还在畅想着自己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吃肉的幸福,全然不知,自己的小徒弟,早就已经把自己卖个底掉,别说每时每刻吃肉,就连第四顿,都是不可能的!索性袁大人此时还不知道,就让他在幸福一小会儿吧,哈哈o(*≧▽≦)ツ第114章而村民们给袁大人的准备当然不只有一些吃的喝的, 还有玩的呀!只是因为袁大人年纪大了,一些娱乐项目已经不再适合,所以村民们商量了下, 最终决定了两个项目, 一个是傩面,另一个, 就是袁剧了。傩面很好说,是一种带着面具举行的仪式, 有祭祀神灵、祖先乃至祷祝庆祝的方式, 而袁剧, 却是近些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戏剧方式,也是江南独有的戏剧。和传统的京剧、越剧都不相同, 无论是京剧还是越剧,在戏剧的表现方式上都是偏文学和艺术的,更青睐于一些有文学水平的人听,但是袁剧, 却源于底层,准确的说,是源自于迎柳村。村民们的感激很淳朴, 在第一代村民逝去之前,怕之后的子孙后代忘记袁大人,于是就将一些道听途说的有关于袁大人的事迹以戏剧的方式流传下来,这也是最早期的袁剧。早期的袁剧村民们都不懂得乐曲乃至文学, 都是依靠口口相传,编演的台词进行互相解说,以至于早期的袁剧很是尴尬无聊,也只有在无趣的乡间才能够流传开来。后来的时候,感觉光有对白没有背景的袁剧太过无趣,于是一个曾经学过一点点曲谱的青年,开始给这个戏剧编谱。编谱并不是轻易的事情,只有千锤百炼,才能得到成熟的曲谱,这个青年编了许久也没编成功,忽有一日,看到村中说唱袁剧的村人正摇头晃脑的敲着石头说,给了谱曲青年以极大的启迪。于是不擅长谱曲的青年就这样放弃了谱曲,反而开始给袁剧配上节奏。是的,就是节奏!采用简单的鼓和番邦传来的三角铁乐器,迎柳村的人开始了第二次关于袁剧的磨合。而这一次,袁剧就显得有模有样多了,加了节奏的对白也显得轻松有趣,诙谐无比,再加上乐器还能模仿一些情绪的变化,比如某段伤感时,就只用三角铁敲击,便显得空灵,渲染出悲伤的气氛。这是袁剧的第二阶段。就算再好看的袁剧,几年只有一部剧,恐怕也会看腻,所以在袁先生的故事之后,又有人开始组织第二部戏,只是这一次,无论是磨合还是速度,就都要快的多了。这也就是袁剧的第三阶段了。直到现如今,袁剧已经是个相当成熟的戏剧,尽管总被人说不等大雅之堂,乡人戏剧,但是袁剧的幽默性和流传性,却绝不是另外几种戏剧所能比的。而今天,村人便是邀请袁大人一起看剧。第一部剧,自然便是袁剧的起源,也是袁剧自诞生以来的第一部剧——少年袁大人了!少年袁大人是一部很苏的剧,基本上就将村人在京都所听的所有袁大人的事情都集中在了一起,并进行了艺术加工,形成了一种十分魔幻的风格。比如——嗬,袁大人眼睛一扫,就看出了账本里面的破绽,眼睛微微眯起,看着面前的户部主事,“你确定,这就是历年的户部账本?”户部主事尖眉鼠眼,闻声连忙称喏,“当然当然。”袁大人冷冷一笑,“那你告诉我,为什么不过用于撰写的笔墨费,一年花费,竟在十万两?”户部主事顿时抖如糠筛,却还负隅顽抗,“不不不……这不只是我们户部的,还有其他部门的!对,还有其他部门的!”袁大人更不屑了,大声拍着惊堂木,“还敢狡辩,快不速速招来,否则大刑伺候!”此时鼓点声起,然后就是袁大人铲除宵小,还大晋一个朗朗乾坤的场景了,其中袁大人看账如神,只要扫一眼,就知道账本对错,都不用算的剧情比比皆是,简直把袁大人当成一个人形自走计算机一般!不说袁大人看的有多尴尬,小杏和小七他们也是笑的开怀,虽说风格有些魔幻,更加脱离实际,可是由于风格原因,虽然粗糙白话,两人以说白对唱的方式演绎却是十分幽默,特别是饰演反角的人,更是惟妙惟肖,将反派饰演得栩栩如生,仿佛真的有这个人存在一般。看到紧要处,就连袁大人都忍不住笑出声,他现在已经完全不把剧里的人与自己联系起来了,这根本就是两个人嘛,如果他真有剧里那么厉害,那么整个大晋户部恐怕只要寥寥数人就可以完成工作,何必像是现今一般,冗官严重呢?而且剧里的对话实在是有意思,袁大人还是第一次看戏剧,却不想睡觉。小杏和小七看的也是津津有味,直到谢幕的时候,还有些依依不舍。第一部剧排完了,村民们自然看到了袁大人脸上的笑容,见袁大人没有生气反而还有些高兴的样子,村民们都放下了心里的石头,看来袁大人很喜欢袁剧呀!既然喜欢的话,那不如再来一场?只是再来一场什么呢?他们平时排剧,排的都是乡村土话剧,有些有趣是有趣,却有些太多粗俗,他们可不敢拿这个去冒犯袁大人。想来想去,就忽然想到前几天村里新得到的剧本。那是个罕见的剧本,前半段爱情故事,后半段家国天下,讲的,正是村里刚来的那个小少年的爷爷狗蛋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少年提供的这个剧本,村人才知道,原来狗蛋不是去外地做生意去了,而是去帮先帝打仗去了,还把敌人打的闻风丧胆,打的整个大晋都富裕起来了。而那个秀才的女儿,虽然也是嫁到了外地,但嫁的却不是别人,正是那个给先帝打天下的狗蛋呀!原来小少年是狗蛋和这个女娃娃的孙子啊……仔细想想,当时在村里,就数这两个人长得俊,那么生出这么好看的孙子出来,也是应当的吧。此时的村人还不知道,村里面还有个小少年,也同样是狗蛋的孙子呀!小七此时还懵懂不知,直到剧情一次又一次展开,小七才恍惚间意识到,狗蛋,居然就是自家爷爷?自家爷爷小时候居然叫狗蛋……小七忽然感觉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幸好皇宫里面不流行小名,最多小六小七这种叫下排名,要是真的信奉民间的贱名好养活,自己也和爷爷一样取一个如狗蛋这般的名字,爱美的小七殿下会崩溃的。幸好幸好。新的剧本,和粗糙的袁大人的剧本自然不一样,这可是太子亲自操刀写出来的剧本,在袁剧的基础上多加了些浅显易懂的文采,又不失袁剧独有的幽默性,真是特别雅俗共赏。至少原本只是哈哈笑的小七和小杏,在此时都沉浸在剧情里面,为剧情里面的人物悲喜而波动,甚至在最后狗蛋战死沙场的时候,围观的群众,无论是小杏还是小七,无论是袁大人还是村民,都无比伤感。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大晋有很多人,大晋有很多的百姓,而这些百姓之所以如今还幸福的活着,是因为有人在前面挡去了苦难。正如狗蛋。他燃烧了自己,放出的光辉足以照耀所有人,即使死,他也是最不屈的战士。最后一幕,大晋的旗帜迎风飘扬,而四海之内,已经无人再敢阻拦我们的锋芒!关于先帝最后一段的故事当然是改编的,但是同一年,先帝去了也是不争的事实,只是他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一个宁静的山村里。那个山村,就是这里。没人知道曾经的帝王和太后,曾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这个满山桃树的地方结庐而居过几个月,正如没人知道,这个故事里面的狗蛋,其实就是皇帝一样。一部剧再次结束,而时间,也早已经过了午餐,奔向晚餐,而晚餐后的节目,就是载歌载舞啦!第115章春末夏初, 雨水丰沛,不怕造成火灾,于是这一晚, 村里共同开始了篝火晚会。篝火晚会是迎柳村一向的庆祝节目, 每到丰收的季节或者团聚的时候,大家都要举行这样一场晚会, 村民们载歌载舞,大块吃肉, 大口喝酒, 来庆祝今年的丰收, 或者来祝福,希望明年能够更好。篝火早就在第一时间点燃了,高亮的篝火映红了村民们的脸庞,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孩童们跑来跑去,妇人们拾着柴枝,篝火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烤肉, 是村里面最拿手的师父来烤的,绝对不焦不腻,香嫩可口。特别是师父的烤竹鼠, 让袁先生赞不绝口,只可惜……他只能吃两个。剩下的,自然都被孩子们笑纳了。相对于小小的竹鼠,大人们更喜欢牛和羊, 泛着光亮的油脂顺着烤肉流到火里,发出噼啪的响声,香气弥漫开来,散发出一种诱人的气味,而篝火旁边,在乐声的陪伴下,大叔大婶少年少女们都载歌载舞,高兴非常。袁大人年纪大了,不能跳舞,但是虽然不能跳,但他可以当裁判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