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大唐第一公主> 第13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节(1 / 1)

马蹄阵阵,红裙猎猎,郑六娘一人一骑,飞驰至府门前,跳下马,甩了长鞭,在奴仆的簇拥中迈进公主府。武攸暨呆了半晌,最后还是迟到了。得知武家和郑家议亲时,他心里的欢喜像是要溢出来了,止不住的往外冒泡。后来武承嗣和他说,郑六娘不愿下嫁武家,她喜欢王洵。以武家如今的地位,完全用不着可惜郑家这门亲事,他可以立即为武攸暨定下另一门亲,定一个比郑家的门第更显赫的!武攸暨和大兄说,再等等看。他等了很久,等到郑六娘闹得满城风雨,依然不愿放弃。郑六娘亲自来武家找他,和他表明心迹,她果然喜欢王洵。武攸暨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笑着道:“若是王侍郎愿意迎娶你,我一定亲自上门恭贺,若是他不愿意……我们两家依然可以继续议亲。”郑六娘以为他看中她的家世,所以不在乎她另有所爱。其实他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愿意包容郑六娘,大概是那天看她翻身下马的动作实在潇洒,印象深刻,面对她时,脑海里全是那个疾驰而过的身影,想不到别的。武承嗣骂他没出息。武攸暨把武承嗣的讥讽当成耳旁风。娶妻和做官不一样,有本事就能在官场上游刃有余,但是有出息不一定能娶到自己喜欢的女子为妻,他为什么一定要有出息?他半天不说话,郑六娘嗤笑一声,“好了,不难为你了,我让家奴送你回武家。”后街常有百姓前来参拜,怕其中混有不安好心的宵小,府中时刻有护卫盯着来往行人的动静,发生的任何事逃不过阿福的眼睛。他兴奋难耐,和同胞兄弟阿禄八卦道:“郑娘子和武郎君马上就要办喜事了,王郎君好像也要娶亲了!娶的是崔家娘子。”阿禄一巴掌拍在阿福精明外露的大圆脸上,“别人成亲,要你多事!”阿福哼唧唧抱怨兄弟几句,找到蔡净尘,“秋狩的行头,准备好了?”蔡净尘在后院喂马,裴英娘乘坐的马匹向来是他亲自照看的。大概是怕弄脏圆领襕袍,他身上系着一件用各种零碎尺头拼凑的罩衣,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原本应该是件很滑稽的衣裳,但被他穿着,硬是给穿出一身黑衣的冷肃感觉。他点点头,拎来一桶井水,为枣红马擦洗鬃毛,高挽的袖子底下一双黝黑劲瘦的手臂,“这几天警醒点。”“我什么时候不警醒了?”阿福嘟囔几句,一边躲开飞溅的水花,一边道,“新的瓷器出来了,娘子要派人去洪府取货,来回得两三个月,你去,还是我去?”蔡净尘抬起头,凤眼微挑,“你去。”阿福很不服气,“上一次去黔府是我,刚回来没几天,我气都没喘匀呢,怎么这一次又是我?”“事关重大,娘子身边离不得人。”蔡净尘丢下刷子,松松拳头,指节咯吱响,淡淡道,“打得过我的话,你留下。”阿福二话不说,拔腿就跑。上一次不够机灵,反应稍稍慢了点,被蔡净尘揪着衣襟揍得满头包,害得他去黔府的路上都不敢抛头露面,这一次不能再破相了!其实领外差才升迁得快,而且来回路上随便跟着商队倒卖点什么,挣钱不费吹灰之力,阿福常出外差,怕蔡净尘心有不满,才来试探他的。没想到这小子不领情,就愿意窝在永安观里打杂。哼,不识好人心!阿福嘴里抱怨着,冷不防看到甬道前黑压压走来一群人,仆从们小心翼翼簇拥着当中一个锦衣绣袍、衣着华贵的男子,连忙煞住脚步。男人没看他,径直往前去了。长史奉命送李旦出门,瞥一眼阿福,“娘子正找你呢,快过去吧。”阿福答应一声,等李旦走过去了好一会儿,才敢抬头。相王比娘子年长七岁多,又生得这样高大,娘子娇滴滴的,和相王站在一起,勉强只到他肩膀那么高……怎么看,阿福都想替娘子捏把汗。如果观里的传言属实,以后相王是他们的男主人,他是不是也要和蔡净尘一样,去学一身武艺?蔡净尘经常半夜不睡在院子里练什么铁砂掌,他身子骨灵活,可以去学拳法。相王身边的亲兵可都是高手呐!决不能输给他们!他揣着一肚子心事,去见裴英娘。裴英娘坐在书案前,低头查看这一次南下洪府的名单,发觉阿福好像有心事的样子,淡笑道:“怎么?是不是不想去洪府?”阿福连忙道:“娘子信任我,把差事交给我去办,我求之不得。”裴英娘看他语气诚恳,没多问,“你和阿禄一起去,那边的账目有点对不上,他比你心细,洪府的坊主联合起来也骗不了他。”阿福变了脸色,“他们竟然敢欺瞒娘子?!等我到了洪府,看我怎么收拾那帮贪心不足、狼心狗肺的狗玩意儿!”半夏听阿福说话粗俗,拧眉轻咳一声。阿福当即噤声。裴英娘合上绢帛,交给阿福,“洪府太远了,离得远,心思自然就多,这是常有的事。可以敲打一二,揪几个刺头立威,用不着全部撤了坊主之职。”培养几个得用的坊主不容易,而且贪墨这种事,一个人贪了之后,肯定会想方设法拖所有人下水,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形,还不一定。阿福一一记下,见裴英娘没有别的吩咐,躬身告退。裴英娘这几天光顾着思考怎么和李旦相处,没时间管府中事务,积压了一堆繁琐事情,一一料理清楚,不觉到了日暮时分。夕阳把庭院照得一片金黄,蜻蜓在葡萄架间飞舞,薄如蝉翼的羽翅折射出一道道亮光。半夏看着蜻蜓低飞,喃喃道:“要落雨了呢!”裴英娘起身回寝室洗漱,闻言看一眼瓦蓝的苍穹,太阳躲在群山间,露出半张酡红的脸,欲坠不坠,天空一望无际,蓝得清澈纯净,宛如一泓碧水。赐婚诏书都拟定好了,李旦今晚应该不会再三更半夜溜进来。再来,她真的会扛起门闩揍他。夜里,裴英娘沐浴过后,坐在窗前晾头发时,让忍冬给她找根门闩来。忍冬一脸莫名,去灶房寻了根不用的门闩,放在匡床脚踏上。暗中保护裴英娘的郭文泰眼皮子抽搐了几下,第二天进宫禀报时,老老实实道:“娘子在床边备了根门闩。”他用手比划了一下门闩的粗细,然后说:“相王昨晚没来。”李治微微一笑,“不错,小十七长大了。”刚刚感慨完,内侍进殿通禀,“大家,永安真师求见。”顿了顿,表情和语气都有点古怪,“真师今天的打扮有些不同寻常。”郭文泰面露惊讶,抱拳道:“卑职不知娘子今日要进宫。”李治沉吟片刻,“她应该是避着人来的,连你都不知晓,说明她把永安观梳理得很好。”郭文泰暗暗道,以相王那种宁可冤枉百个,不可放过一个的排查架势,稍微有点嫌疑的全被清理出去了,至于那些有嫌疑的,下场可想而知。娘子在众人战战兢兢的时候接手管过去,观里上上下下感恩戴德,恨不能抱着娘子的大腿嚎啕大哭一场。上到长史,下到洒扫沟渠的女奴,这两天服服帖帖的,看情形以后也不敢生出什么不好的心思。有冷酷孤傲的相王在前,娘子能不把永安观梳理得好么!李治见到裴英娘的时候,终于明白内侍为什么会说她着装古怪了。她穿的是男装。时下妇人以男装出行并不出奇,但她们大多选择式样简单的圆领袍衫,裴英娘穿的是武将服饰,戴平巾帻,穿袴褶,系大口裤,还像模像样罩了件铠甲。可惜她个子娇小,武将打扮也没有撑起威严仪态,倒是近看眉宇明净,英气勃勃,很有些明朗可爱。“阿父不许笑!”一进殿,裴英娘先强调了一句,等李治收起促狭笑容,才慢腾腾走到火炉床前,脱去铠甲,解下巾帻,直喘气,“穿这一身骑马可真累。”看执失云渐和秦岩平时穿戴整齐,还得佩长刀,挂箭筒,跟着圣驾走二十里路不见喘气的,她还以为很轻松呢!“怎么穿着一身进宫?”李治让内侍撤去火盆,裴英娘刚进宫,脸上热得红扑扑的,靠着火盆坐太难为她。“秋狩之前我不能在人前露面,今天我跟着秦岩一起进宫的,路上的宫人没认出我。”裴英娘端起一盅茶水,几口饮尽,内侍看她渴得厉害,忙又斟一杯给她,她也喝完了。等她缓过气来,李治遣走殿里的内侍,缓缓道:“十七,老实告诉我,皇后遇刺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裴英娘喝茶的动作顿了一下。李治轻声说:“武家人不会行刺皇后。”而且他的风疾犯了以后,武皇后送他回宫,武三思哪来的机会行刺皇后?他想和以前一样装糊涂,但是李旦的反应太激烈了,激烈到他怀疑裴英娘是不是受到什么实质伤害。这也是李治不加思考便同意婚事的原因之一,从前的李旦不合适十七,他什么都不在乎,反而不可靠。只有看到他愿意为十七而改变,李治才能放心把十七交给他。裴英娘埋头吃茶,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先装傻。作者有话要说:解释一下:李治知道一点点,但是具体情况不知情。现在的状况是,知道内情的是少数人,大部分只知道出了事,但不知道到底是啥事第111章有时候裴英娘不得不腹诽武皇后的粗暴直接。贺兰氏的死是武家兄弟意欲行刺皇后杀错了人, 武三思的死也是行刺皇后, 然后再以抓刺客为名牵连出大批政敌, 再杀一批人。这一个理由,可以重复使用无数次。武皇后从不掩饰她想杀谁,每次事后都是同样一个罪名。不信?你也是同伙么?!不过以武皇后如今的地位和权势, 她确实不需要费心去想什么冠冕堂皇的借口,谋反和行刺就够她用了。谋反牵涉甚大,罪不可恕, 需要铲除政敌的时候, 扣一个谋反的大帽子。需要除掉几个小喽啰的时候呢, 就用行刺这个不容辩驳的罪名。裴英娘思量再三, 叹口气,放下茶盅,“阿父,我向您保证, 我只是受了些惊吓而已,不信您可以问郭文泰。”郭文泰不敢告诉李治全部真相, 否则他绝对看不到明天的日出。李治半信半疑,眉头轻皱。裴英娘的目光划过他鬓边的霜白, 当初她骗他说自己被武三思吓着了,他就气得火冒三丈,下令将武三思逐出宫,如果得知那晚的事……他不仅会生气,会暴露, 会担心,说不定还会愧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