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1节(1 / 1)

雪庭宁愿一辈子不说出真相,也不会让九宁落在李昭手中。只要认为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李昭什么都可以牺牲,什么都可以放弃,这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性命。他一旦知道九宁是武宗之女,必定加以利用,先拿她笼络各地豪强,然后再从中挑拨,使豪强们相互争斗,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李昭望着碗中晶莹碧绿的茶汤,沉默了下来。雪庭继续书写,“大王,你是不是觉得,既然九宁是公主,那重振山河也是她的责任,她应该和你一起扛起没落的江山,阻止群雄崛起?”李昭端起茶碗,喝口茶。雪庭停笔,抬起头,看着李昭。“大王,你知不知道,先……圣人是怎么去世的?”他说的圣人,自然是武宗皇帝。李昭瞳孔急剧收缩。雪庭摇摇头,道:“大王想多了,当年的事没有隐情,没有人下毒或是其他……圣人他……”他停顿了很久。“他是累死的。”武宗暴亡,朝政陷入混乱,宦官再度卷土重来。那时候很多人猜测武宗是被宦官用鸩酒毒害的。其实不然,武宗的死因很简单——积劳成疾。从少年时期起,武宗一面要应付宦官们的为难,假装懦弱怕事,一面积极营救被宦官迫害的官员,默默积攒实力。等到登基,他以铁腕铲除宦党,革除弊政,每天起早贪黑,忙得流连后宫的时间都没有。心血耗尽,药石罔效。雪庭无声念了几句佛号。他很小的时候,懵里懵懂,曾学着大人的样子告诉武宗,他会认真研读书本,钻研学问,长大以后科举出仕,成为武宗的左膀右臂,帮武宗解忧。武宗哈哈大笑,拍拍他的脑袋。“傻小子。”那时雪庭没听明白这一句里的关爱,以为武宗嫌弃他是个小沙弥,做不了官。直到那次和九宁提起这事,雪庭才明白武宗的意思。……当时九宁问起武宗和崔贵妃,想确认亲生父母生前有什么没完成的遗憾。雪庭摇摇头,道:“没有。”武宗爱护崔贵妃,生前自知时日无多,送走崔贵妃,他心头未了的心愿,就是崔贵妃能远离长安,平平安安度过下半辈子。而崔贵妃宁愿自毁容貌守在周家,愿望也很简单,那就是九宁能平安长大。武宗说过,他这一生已经全部献给朝政。他是李家儿郎,他知道朝廷气数已尽,依然毅然决然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延续江山鞠躬尽力,费尽心血。“我太累了,要走了……”武宗临去前,陷入弥留,拉着身边满脸泪水的近侍说胡话,“曼娘,多亏你,让我这几年过上快活日子……乖,别为我留下,走!走得越远越好……我这辈子,问心无愧……”他问心无愧,为朝政奉献了一生。平生唯一的一点私心,就是希望自己心爱的女人可以远离纷争。所以,崔贵妃和九宁都不需要为了武宗把自己陷进去,江山不是她们的责任。那时,九宁听雪庭说完往事,沉默了一会儿,微微一笑。“阿耶若是还在世,肯定会把我惯坏的。”雪庭也笑了。就在那一刹那,他终于明白武宗为什么会拍着他的脑袋,说出那三个字:傻小子。傻小子,这江山已经走向末路,我愿以自己的肩膀,扛起这腐朽的王朝,试着找到一线生机……你还是个孩子。跑吧,跑得越远越好,去当和尚,去学书画,去做什么都好。哪怕当一个无所事事的纨绔。别来送死。……雪庭没有流泪。他只是静坐了很久。……茶水已经凉了,淡淡的茶香缭绕在室内,悦耳的莺啼声透过潋滟的花光树影漏下来,透过窗扉传入屋中,有如梵唱。李昭望着雪庭,一语不发,眸子里闪烁着剧烈波动的暗流。雪庭抬起眼帘,直视着他。“不要妄想利用公主。兴亡衰落,自有趋势,不可扭转,公主用不着背负这些,她想做什么都可以。”说完,他顿了一下。“你也是。”若武宗在世,必定不想看到李昭拖着病体四处奔波。他会笑着拍拍从侄的肩膀,“傻小子,好好养病,这些事不是你操心的。”李昭愣住。他沉默了良久,喝完碗中的茶,起身出去。背影说不出的寂寥。第106章庭院栽有数株木芙蓉, 露水滋润过的叶片阔大肥嫩,廊前芳草盈阶, 花木架子爬满藤蔓,果实累累,颗颗如宝石, 玲珑可爱。李昭缓步走下台阶, 宽袖拂过花丛,娇艳花瓣扑扑簌簌, 落了一地。他抬头, 望着角落里的一棵梨花海棠。清风拂过, 叶片摩擦发出沙沙轻响。李昭蓦地想起第一次看到九宁时, 递给她的那一枝梅花。她出现在雪庭的禅院, 身上衣着华贵,明眸皓齿,眼神清亮, 一望而知是个娇养小娘子。若是那时知道她是武宗唯一的骨血,自己会怎么做?李昭没有同胞的兄弟姐妹,幼时和李曦相依为命, 便全心全意把李曦当成兄长看待。李曦有姐妹, 平时他也算疼爱姐妹, 屡次破格赏赐, 给予封地。每次看到几位公主朝李曦撒娇讨要珠宝首饰、田产宅邸的时候, 李昭忍不住会想, 如果他也有姐姐或者妹妹, 他一定会好好照顾她,疼爱她。然而,李曦对姐妹再大方,逃离长安时,他并没有带上哪位公主。李昭站在树下,闭一闭眼睛。雪庭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如果那时候他就知道九宁是自己的堂妹,第一件要做的事,并不是接她回宫,而是通过她去影响周都督,从而控制江州。他了解自己。他想好好对待自己的堂妹,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她,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利用她。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明知没有结果,还是选择飞蛾扑火。提着一口气活到现在,要是那口气没了……大概就是他的死期了。李昭苦笑了一下,抬手,接住一片随风飘洒的落叶。他一语不发,双眸里一道道暗芒闪动。许久后,他轻轻握拳,将叶片捏得粉碎。……九宁婉言谢绝杨节度使的幕僚为炎延精心准备的接风宴,弃车骑马,快马加鞭,一路疾行,赶回府城。入内城后,她径直带着炎延去见杨节度使。在进屋之前,她吩咐阿三:“如果雍王回来,想办法拖住他,还有他的那几个内侍,不能让他们靠近这里,也不能让他们靠近正院。如果他非要进去,你们用不着客气。”正院现在自然是李曦的住所。阿三垂首应喏。杨节度使派幕僚出城迎接炎延一行人,幕僚还未归府,却见九宁已经和炎延一起回来了,不由诧异。九宁言简意赅地道:“实在是有要紧事和使君商量。”杨节度使和房中其他正在讨论该怎么劝谏李曦的属官交换了一个眼神。众人都围了过来。九宁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道:“此事还得禀报圣人。”杨节度使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想了想,点点头。他已经向李曦暗示过九宁的身份,奈何李曦丝毫不关心这些事,只一个劲儿催促他再多寻些美人。几天之内,李曦已经册封了数位妃子。本地属官对李曦非常失望。他们原以为圣人以前被宦官辖制才会懦弱无用,如今他逃到蜀地,身边没有宦官或者像李司空那样的霸主威胁,理应重新振作才是,可他却沉迷享乐,不理政事,每天只知道搂着美人饮酒寻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