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汉并天下> 第四百五十一章 研发火绳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一章 研发火绳枪(2 / 2)

“火绳枪?”

陆军部尚书史曾顿时傻了眼,原本以为突火枪研发成功之后,军工司对于火器的研发会告一段落,至少也要等到突火枪上了战场之后,军工司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良。

可是谁成想,天子刘洵直接下达了第二个研发项目!

天子刘洵看着陆军部尚书史曾诧异的表情,笑着说道“爱卿可不要小看这火器,以朕的观点来看,火器的发展速度和改进空间非常大,将来的战场一定是火器为王!”

陆军部尚书史曾虽然不敢反驳天子刘洵的话,但是对于天子刘洵所说的前景还是不敢相信的,在史曾的心中,战场上的胜负注定是由刀枪剑戟、铁甲战马来决定的。

至于火器嘛,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弓弩,虽然杀伤力大,但是缺点同样巨大,又怎能主导未来的战事?

此时,陆军部尚书史曾问道“不知天家所言的火绳枪是何物?与突火枪有何不同?还请天家明示,臣也好与军工司的百工详细商讨一番。”

天子刘洵想了一下,说道“所谓火绳枪,长二至三尺,外直,内有管,由精钢制成内部贯通,底端封闭一侧有曲杆,为通火之路……”

“其为体不可比伦。其为用也,妙药(火药)装入其中,加添以小块铅,手置身边,以眼校之,火从其穴孔中放出,铅即击发,莫有不击中者。其发也,如挚电光,其鸣也,如惊电之轰,闻者莫不掩耳。”

天子刘洵说了一会儿,索性将后世《百兵谱》中的描述背了出来,一旁的陆军部尚书史曾急忙向中常侍耿国要来纸笔,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其实说白了,火绳枪就是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故名火绳枪。

天子刘洵一边说着,一边开始画了起来,将火绳枪的结构尽量呈现在纸上,以便让陆军部尚书史曾有个最直观的印象。

火绳枪上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燃烧的火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

由于火绳是一根麻绳或捻紧的布条,放在硝酸钾或其他盐类溶液中浸泡后晾干的,能缓慢燃烧,燃速大约每半个时辰八寸至十二寸。如此一来,士兵将金属弯钩压进火门后,便可单手或双手持枪,眼睛始终盯准目标,从而大大提高火铳的射击精度。

而且根据天子刘洵的记忆,后世的史料中便有相关的记载一名训练有素的射手每分钟可发射至发子弹,长管枪射程大约&bsp&bsp米~&bsp&bsp米。

这样的射程和射速已经可以与弓箭分庭抗礼了,至少可以在火力上有所压制。

陆军部尚书史曾记录了一会儿,说道“天家,这种火铳用在战场上真的好用吗?”

此时虽然突火枪已经研发成功,但是陆军部尚书史曾还是不明白天子刘洵为何沉迷于火器,特备是此时大汉帝国的军队已经完全凌驾于周边各国的背景下。

可是天子刘洵是见过后世火器威力的人,也知道火器在后世的发展之快,已经完全超出这个时代任何人的想象了。

后世世纪年代,西方出现了第一种管形金属制火器,称之为火门枪。欧洲最早的关于手持枪炮的记载是年,意大利佩鲁贾军火库的一份清单上记有&apquot门炮,一扎长,可持于手中非常漂亮,能射穿任何甲胄&apquot。而坦奈堡手持枪的出土,说明德国大约在世纪~年代也已经制成了具有相当水平的金属管形火器。坦奈堡位于德国矿藏比较丰富的黑森州境内,规模不大,年被毁。年,有人在废墟中发掘出一支铜制手持枪。枪身长&bsp&bsp,口径,质量kg,现存于纽纶堡的日耳曼博物馆中。它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收藏的一件元代至正年(公元年)火枪,在形制结构上基本相似都由前膛、药室和屋函构成,但木制手柄均已腐烂不存。&bsp&bsp&apquot至正年&apquot火枪枪身长,口径,质量kg。两相比较,&apquot至正年&apquot火枪的制作比较精致。坦奈堡手持枪的出土,是中国金属手持枪经由阿拉伯西传至欧洲的最有利的证据。但这种简单的手持火枪,既没有照门也没有准星,而且没有可以抵肩的枪托,仅能进行概略射击,它在战争中的作用恐怕仅仅是造成敌军的混乱而让己方步兵和骑兵有机可乘。

中国的火枪、阿拉伯的马达法、欧洲的火门枪都是用手持点火物引火发射,在战场上使用非常不便。大约在年左右,欧洲火器研究者便将其改进为半机械式的点火装置在枪托的外侧或上部开一个凹槽,槽内装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构成扳机,可以旋转,并有一个夹子夹住用硝酸钾浸泡过的能缓慢燃烧的火绳。枪管的后端装有一个火药盘,发射时,扣动扳机,机头下压,燃着的火绳进入火药盘点燃火药,将弹丸或箭镞射出。而且还改进了枪托并加装了护木,使火枪可以抵肩射击。

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器会稳步发展,只要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可以击溃任何一支冷兵器军队。

虽然此时乃至将来数百年间,大汉帝国的武功都将会天下无敌,但是天子刘洵依然要将火器这个大杀器握在手中,华夏必须掌握先机!

此番,天子刘洵没有对陆军部尚书史曾过多的解释,毕竟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事实是回答史曾的最好办法。

而后,天子刘洵下令军工司开始升级研发火绳枪,并且还诏令军工司研发火箭。

(在床弩的弩箭上加装火药,以便增加弩箭的射程和威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