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网游之三国时代> 第1184章 董卓之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4章 董卓之志(2 / 2)

却听李傕微笑道“张将军鼓掌鼓早了,实际上董公和西凉军的义举,这才是一个开始。董公唯一的错误,就是不应该冲冠一怒为红颜,自毁西凉军大好前程。否则今日局面,有董公在,会好很多。我再问张将军一个问题,你可知道,董公为什么会废少帝?”

我笑道“这一点包括董公的敌人也承认,实乃陈留王更加聪明,更适合治国。”

李傕大笑“这就对了。试想江山社稷,交给皇帝一人,已属后患无穷。而皇帝又只在一家人中,这更是危险万分。如果在这一家子人中找出的还不是最聪明最仁慈的,那就更加麻烦了。所以董公看到大汉朝要交到少帝这样的皇帝手中,陈留王反而要埋没,心中实在难安。加上西凉军的责任本就是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所以董公奋然另立陈留王,以雷霆之行,震慑群臣,实乃为大汉朝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

我不得不再次鼓掌“董公这件事,做得很对。只不过董公因为这件事滥杀无辜,就太过分了。如果能够做得更加完美一些,岂不更好?”

李傕闻听此言,腾身而起,重重地捶了一下桌子“董公之冤,莫过如此。哦,不好意思,我不是针对张将军。实乃这种议论太气人了。张将军应该知道,废立皇帝,阻力有多大,若没有雷霆之行,不但事情难成,而且会给董公和西凉军招来祸患。董公所杀,皆是朝廷中酸腐之辈,非杀之不能控制局势。而且董公也不是乱杀,袁绍、袁术兄弟,不就被董公放过了么?若非如此,又岂能有这两兄弟纠集关东诸侯讨伐董公之举。尽管其事不成,但终究给西凉军带来祸患,流言不止,恐怕千百年后,也没有人知道实情了。而且董公也因此被杀。可叹啊,董公虽然以大义打动了温侯,温侯却错听小人言,断送了我西凉军大业。”

我不由好奇道“将军所言西凉军大业为何?”

这一次李傕终于正色道“当初董公游历天下,广交豪杰,就立下天大志向,保边疆、安黎民,使朝中有贤良,奸佞不得行,壮士能用命,清流之道能行,庶几民无饥者,匈奴不过阴山,羌人难侵西凉。如此天大志向,却甚难实现,所以董公投军西凉,奋身杀贼,聚集豪杰,待机而动。黄巾起时,董公大为振奋,本以为黄巾势大,一旦得到天下,以大贤良师之贤,心愿能够得了。不料清流于此时被朝廷赦免,群起效命,生生将天下大治的大好机会断送了。为此董公泣血号哭,不得不继续积攒力量,思量以自身实力实现志向也。终于何进与十常侍交恶,董公趁机领军入京,风云际会,独掌兵权,从此可以有所作为矣。董公殁后,我等常受董公教诲,不欲其大业亏于一旦,不得不赶走奉先,重掌朝政,至今不敢忘董公之志也。”

听到此处,我不由肃然起敬。前前后后想起来,李傕所言,严丝合缝。可见从前对于西凉军,我们是偏见太多了。但我还有一事不明,于是问道“既然董公当日拥立圣上,今日圣上却为何与将军等势同水火?”

李傕哈哈大笑“如果我是他,也会与西凉军势同水火。这不怪他。但董公之志必须实行,大义所向,也只得委屈他了。先前我已经跟张将军说过,汉家天下,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皇帝权力过大,随时会因为他一念之差,用一些奸佞小人。所以董公思来想去,必须限制皇帝权力。朝廷必须有一种符合董公大义的力量,能够随时限制皇帝乱搞。董公当时是那样做的,现在我等也那样做。如此一来,圣上感到有些憋闷也就丝毫不奇怪了。其实圣上有些糊涂,要是他落到关东诸侯手里,那才真叫生不如死。如今天下大势,已经到了人人想做皇上的地步,我等只是要为天下黎民做事,跟那些奸贼相比,我等对圣上要客气多了。董公说过,这叫做挟天子以安黎民。”

我再次击掌赞叹“好一个挟天子而安黎民。其实董公这样做,是不是太麻烦了些?要知道无论是董公还是将军,都可以废掉圣上,自己来做皇帝,这样岂不是更省事?”

李傕大笑“这不是将军的真心。我等从将军举止,已经知道将军自己坐到这个位子上,也不会这样做的。无他,汉家四百年天下,虽然老是出毛病,但总的来说,人望还好。当初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以反抗暴秦起家。此后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早已让黎民百姓和清流归心。无论我们要实现多大的志向,能够借用汉家的力量还是必须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贤良师那样的人物,最终的下场张将军也看到了,试想董公和我等比大贤良师何如?所以董公思来想去,将汉家天下废物利用,借他的皮囊实现我们的志向,这是最好的办法。”

我不由叹道“董公实乃神人也。能够做如此安排,真乃苍生之幸。幸好将军等还在,董公之大业继承有人,百姓有福了。”

却听李傕忽然用筷子敲击酒杯,作歌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罢李傕道“此歌乃我等心情真实写照。西凉军创于董公,然董公之大才,我等实不如,今日困守一隅,前路多艰也。近闻张将军得温侯战神传承,又闻将军之才智胜过温侯。若非将军,温侯今日不定依附于哪个诸侯矣。董公之志,实需要张将军如此人物继承也。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我顿时呆住。万万没有想到李傕今天请我来是这个目的。急忙道“将军谬赞了。末将护送传国玉玺不力,致使两位李将军捐躯,心中惭愧的很,何德何能,可以得到将军青睐?”

这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贾诩终于说话了“张将军所言也是实情。其实大司马之意,也不是让张将军立刻统领西凉军,而是想张将军先出去历练一下。等到将军能够让西凉军归心的时候,再来统领西凉军。”

郭汜也道“没错,我等一门心思,就是要让张将军建功立业。正好这次圣上肯定想要重用将军,如果我等启奏圣上重用将军,圣上一定会顺水推舟,那时候将军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却听李傕道“张将军不要怀疑我等诚意。以公来说,董公之志,除了将军无人能够实现。从私来说,将军乃是一棵大树,我等只有在将军这棵大树下,才能永远凉快。从现在开始,我等三人,即听从将军号令。”

我猛地一拍桌子“娘的,我干了。却不知三位想要如何启奏圣上?”

贾诩微笑道“圣上的想法,无非是想到并州目前空虚,正好派将军过去接收。另外,让将军加入羽林军,可以随时保驾。而我等还有一个计较,自从我等出凉州之后,后方空虚,此前马腾韩遂已经在计议拿下凉州。北宫伯玉和李文和、边章等人也都在觊觎,所以我等想保奏将军为雍州、并州、凉州列牧,兼羽林军游帅,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我顿时哈哈大笑“如此一来,岂不是司州、雍州、并州、凉州四州,全都被西凉军和温侯控制了?”

贾诩大笑“正是如此。如今温侯与西凉军结盟,将军又是我两大势力的联盟关键。如今将军已经为我西凉军实际上的主公,牢牢盘踞这四个州,加上刘焉的益州,刘表的荆州,和刘备的平原郡,何愁大事不成。”

我仔细推敲一下,大汉朝的半壁江山,的确就这样掌握在手里了。开心更加写在了脸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